實木復合地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地板,尤其涉及復合地板,屬于建筑裝飾材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我國林木資源的消耗存在著十分嚴重的浪費,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我國木材利用率只有50%左右,而發達國家的木材綜合利用率一般在80%以上,且加工剩余物料的工業利用率(不包括用作能源)在50%以上。
[0003]對于國內地板行業而言,在地板生產中會產生一些木材加工后的邊角料,這些邊角料大多以零散的被人忽視的狀態當作垃圾處置或燃燒。我國是個有著十幾億人口的大國,木材廢料數量極其驚人,若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木材資源不能有效加以利用,將是一筆巨大的浪費。所以,提高木材利用率,達到節約木材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目的,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
[0004]根據GB/T18103-2013《實木復合地板》中對實木復合地板的定義:以實木拼板或單板(含重組裝飾單板)為面板,以實木拼板、單板、膠合板為芯層或底層,經不同組合層壓加工而成的地板。從中可以看出,實木復合地板無論是多層還是三層,都是指木材在厚度方向上經過層壓組合而成,而在寬度方向上的多層層壓組合則極為少見。目前,對于寬度及厚度方向上同時由木材層壓組合的實木復合地板的研宄,在地板行業較少出現,這種新式結構的實木復合地板較傳統實木復合地板具備更為優良的尺寸穩定性。
[0005]綜上,利用木材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邊角料,設計出一種尺寸穩定性優良的新型結構實木復合地板,是非常有價值的一項研宄課題,不僅可以節約林木資源的同時可以提高木材利用率,且生產的實木復合地板具有優良的尺寸穩定性。
【發明內容】
[0006]為了解決目前我國地板行業木材利用率不高導致的林木資源浪費,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傳統地板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邊角料制造新型結構的實木復合地板及其制造方法,該制造方法生產的新型結構的實木復合地板具有優良的尺寸穩定性。
[0007]本發明公開的新型結構的實木復合地板以天然木皮制成的單板為面板,以各種硬雜木加工余料組合成的板塊為基材,在厚度方向由面板、基材兩部分構成。其中,基材在寬度方向由兩邊板條、夾板層共三部分構成。其中構成基材的夾板層在厚度方向也由三部分組成。
[0008]面板:面板木種為天然珍貴木材加工成的木皮。如柚木、黑胡桃、山核桃等。厚度在 1.2-4.0mm 之間。
[0009]具體地,基材部分在寬度方向由三層組成,分別是:兩邊各有一個板條,中間為夾板層;其中夾板層在厚度方向又由三層組成。兩個板條規格皆為厚*寬*長=13mm*20mm*1220mm,夾板層規格為厚*寬*長=13mm*90mm*1220mm。其中,板條為實木,夾板層為實木與單板組合。
[0010]具體地,夾板層從下至上依次為底層平衡層(厚*寬*長=1.5mm*90mm*1220mm),芯層(厚 * 寬 * 長=10mm*90mm*1220mm),面層平衡層(厚 * 寬 * 長=1.5mm*90mm*1220mm)組成。其中,底層平衡層與面層平衡層都是由旋切單板組成,芯層為實木。
[0011 ] 具體地,兩個板條在靠近夾板層一側方向都開母榫,夾板層兩側開公榫,兩邊板條與中間夾板以榫槽相扣的方式結合。
[0012]具體地,制成板條、底層平衡層、芯層、面層平衡層的木種為硬木,可以使同一樹種,也可以是不同木種組合,由各邊角余料加工組合。
[0013]本發明公開的實木復合地板制造方法包括邊角余料挑選、板條定尺寸、夾板層加工、基材組合、貼面、熱壓、養生、成型、油漆、包裝等工序。
[0014]具體地,邊角余料挑選:挑選規格合適的木條、單板,進行分類。
[0015]具體地,板條定尺寸:使用多鋸片鋸切機,將規格合適的板條加工成厚*寬*長=13mm*20mm*2440mm,制成胚料,控制含水率在8%_12%。
[0016]具體地,夾板層加工:夾板層由底層平衡層、面層平衡層、芯層組成,首先使用多鋸片鋸切機將芯層定好尺寸,控制其尺寸為厚*寬*長=10mm*90mm*1220mm,芯層木種可以是柞木、桉木、松木等各個木種,控制含水率在8%-12%。然后將單板利用單板裁切機制成厚*寬*長=1.5mm*90mm*1220mm,控制含水率在8%_12%,單板可以使桉木、楊木、樺木等。然后將單板背面涂膠,使用膠水為三聚氰胺改性脲醛膠,按照質量比為:純膠:面粉:固化劑=65:(15-25):5進行調膠,膠水涂布量為120-135g/ m2。最后按照單板一芯層-單板順紋理方向組坯熱壓,使用連續熱壓機,表壓力為10-12MPa,溫度為95-105°C,時間為200_250s,熱壓完成后放置平衡室平衡3.5天,使含水率分布均衡并且控制在7%-10%。
[0017]具體地,基材組合:使用銑槽機,對板條單面開槽,槽口寬度*深度=4mm*4mm,然后用單片鋸長度方向截成1220mm ;使用銑槽機對夾層沿著長度方向開出榫舌,榫舌厚度*長度=4*4_,要求槽口與榫舌過盈配合;使用平板機按照板條-夾板層-板條的組合進行施壓組合。使用膠水為乳白膠,涂在槽口內壁,涂布量30-45g/ m2,壓力為2-4MPa,冷壓時間3-5ho
[0018]具體地,按照常規實木復合地板生產工序進行貼面熱壓、邊部修整、表面涂漆、檢驗包裝等后續工序。其中:
[0019]貼面熱壓:基材表面涂膠后,將木皮貼于基材上進行膠合,使用脲醛膠,涂布量120-140g/m2,熱壓溫度 100±5°C,壓力 8-10Mpa,時間 180_250s。制成板條。
[0020]邊部修整:使用四面刨對板條四周進行平整度加工處理,使每片板條的長寬規格統一。加工出邊、面過渡處倒角,倒角規格45° *2mm。
[0021]表面涂漆:對板條表面輥涂底板UV漆,使用膠輥硬度35,涂布量25g/ m2,該UV漆為光敏型不飽和丙烯酸聚酯類UV漆,使用波長為波長320nm的紫外光照射固化。共計輥涂5次,每次涂布量8-15g/m2。
[0022]檢驗包裝:對產品進行出廠合格檢驗,然后包裝。
[0023]通過該工藝制成的平口地板,按照國標《GB/T18103-2013》進行外觀及理化性能檢測,檢測的游離甲醛釋放量0.40-0.75mg/L,低于國標彡1.5mg/L ;冷熱循環試驗,經過四個循環后試件無開裂,達到了國標要求;產品的靜曲強度為45MPa,超出了國標最低要求30MPa。本發明的各項關鍵性指標都達到了國標要求。
[0024]有益效果
[0025]本發明對比現有地板具有以下優點:
[0026]本發明的實木復合地板在結構上不同于常規實木復合地板,其基材在厚度方向上有3層,在寬度方向上也有3層。
[0027]本發明的基材由單板、芯層、小板條經過合理排布制成,這些材料是不同硬木的加工余料組成的,因此極大地提高了木材的利用率,避免了林木資源的浪費。
[0028]本發明的基材排布尺寸上遵循左右、上下對稱的原則,同時左右板條與芯板的榫槽結合,預留了木材的伸縮縫隙,因此制成的產品具備良好的尺寸穩定性。
[0029]左右板條與夾板的榫槽結合,避免了粘膠拼接的方式,減少了膠水的使用量,減少產品的游離甲醛釋放量,提高了產品的環保性能。
[0030]本發明對比現有地板制造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0031]本發明的制造方法工藝簡單,尤其是貼面熱壓、邊部修整、表面涂漆、檢驗包裝等后續工序與常規實木復合地板生產工藝相同。
[0032]本發明的制造方法利用的不同硬木以及邊角余料,提高了木材利用率,節約了資源與生產成本。
[0033]本發明的制造方法中基材的對稱結構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