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工效率的提高變得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在建筑等勞動力需求密集的行業,如何提高人工效率是一個現實并急需解決的問題,在建筑工地上,對于20cm厚及以上的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的施工,由于其重量在25公斤左右,建筑工人在產品砌筑過程當中砌筑效率大大的降低,傳統的加氣混凝土砌塊為長方體形狀,在建筑工地上,由于受現場的條件的限制,建筑工人在搬運過程當中很吃力,使施工效率大大的降低,同時,建筑外墻及內墻均普遍使用加氣混凝土砌塊,加氣混凝土墻體既要保證良好的牢固性、保溫性能和表面強度性能,目前我們需要一種搬運方便、重量輕、保溫性能好、牢固性好和表面強度高的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包括砌塊,所述砌塊由上纖維水泥層、下纖維水泥層和蒸壓加氣混凝土層組成,所述蒸壓加氣混凝土層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上纖維水泥層和下纖維水泥層,所述蒸壓加氣混凝土層的內部設有中空球體,所述中空球體為圓球狀,且圓球狀的直徑為2至3_,所述砌塊的外表面設有粘性層,所述砌塊的右側面設有凹口,所述凹口的上方設有延伸到砌塊上表面的第一脫手凹口,所述砌塊的左側面設有與凹口相對應的凸頭,所述凸頭的上方設有延伸到砌塊上表面的第二脫手凹口,所述砌塊的上端面設有通孔,且所述通孔貫穿砌塊,所述通孔的內部設有鋼柱,所述砌塊的下端面設有盲孔,且所述盲孔未貫穿砌塊,所述盲孔的內部設有保溫材料。
[0005]優選的,所述上下相鄰的砌塊上設置的通孔內部設置有上下相鄰的鋼柱通過焊接固定連接。
[0006]優選的,所述通孔的數量為4至6個。
[0007]優選的,所述盲孔的數量為20至22個。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工作時,通過砌塊的左右兩端面分別設置的凹口和凸頭,方便建筑工人搬運砌塊,較為省力,將砌塊搬到墻體上后能夠直接移動到準確的位置,隨后手部從第一脫手凹口中伸出,不會夾傷手部,通過凹口和凸頭的相配,解決了左右相鄰砌塊的穩定性,通過兩個相鄰的砌塊的第一脫手凹口和第二脫手凹口,能夠形成一個橢圓形的開口,方便往里面填入混凝土,將兩個相鄰的砌塊進行固定,使兩個相鄰的兩個砌塊連接牢固,不易產生位移,通過在盲孔的內部填充保溫材料,減少了砌塊的重量,提升了砌塊的保溫效果,同時還節約了原材料,通過砌塊的外表面設有粘性層,使相鄰砌塊連接穩定,上下相鄰的砌塊設置通孔內部設置有上下相鄰的鋼柱通過焊接固定連接,實現了上下砌塊的固定連接,保證了良好的牢固性,通過蒸壓加氣混凝土層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上纖維水泥層和下纖維水泥層,能夠使砌塊的表面的強度增高。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剖視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底視圖;
[0011]圖3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俯視圖;
[0012]圖4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1砌塊、2凹口、3凸頭、4粘性層、5通孔、6盲孔、7保溫材料、8第一脫手凹口、9第二脫手凹口、10鋼柱、11上纖維水泥層、12下纖維水泥層、13蒸壓加氣混凝土層、14
中空球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5]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包括砌塊1,砌塊I由上纖維水泥層11、下纖維水泥層12和蒸壓加氣混凝土層13組成,蒸壓加氣混凝土層13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上纖維水泥層11和下纖維水泥層12,蒸壓加氣混凝土層13的內部設有密集的中空球體14,中空球體14為圓球狀,且圓球狀的直徑為2至3mm,能夠減輕砌塊I的重量,砌塊I的外表面設有粘性層4,使相鄰的砌塊I連接穩定,砌塊I的右側面設有凹口 2,凹口 2的上方設有延伸到砌塊I上表面的第一脫手凹口 8,砌塊I的左側面設有與凹口 2相對應的凸頭3,凸頭3的上方設有延伸到砌塊I上表面的第二脫手凹口9,砌塊I的上端面設有通孔5,通孔5的數量為4至6個,且通孔5貫穿砌塊I,通孔5的內部設有鋼柱10,上下相鄰的砌塊上設置的通孔內部設置有上下相鄰的鋼柱通過焊接固定連接,砌塊I的下端面設有盲孔6,盲孔6的數量為20至22個,且盲孔6未貫穿砌塊1,盲孔6的內部設有保溫材料7,減少了砌塊I的重量,提升了砌塊I的保溫效果,同時還節約了原材料。
[0016]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工作時,通過砌塊I的左右兩端面分別設置的凹口 2和凸頭3,方便建筑工人搬運砌塊1,較為省力,將砌塊I搬到墻體上后能夠直接移動到準確的位置,隨后手部從第一脫手凹口 8中伸出,不會夾傷手部,通過凹口 2和凸頭3的相配,解決了左右相鄰砌塊I的穩定性,通過兩個相鄰的砌塊I的第一脫手凹口 8和第二脫手凹口 9,能夠形成一個橢圓形的開口,方便往里面填入混凝土,將兩個相鄰的砌塊I進行固定,使兩個相鄰的砌塊I連接牢固,不易產生位移,通過在盲孔6的內部填充保溫材料7,減少了砌塊I的重量,提升了砌塊I的保溫效果,同時還節約了原材料,通過砌塊I的外表面設有粘性層4,使相鄰砌塊I連接穩定,上下相鄰的砌塊I設置的通孔5內部設置有上下相鄰的鋼柱10通過焊接固定連接,實現了上下砌塊I的固定連接,保證了良好的牢固性,通過蒸壓加氣混凝土層13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上纖維水泥層11和下纖維水泥層12,能夠使砌塊I的表面的強度增高。
[0017]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權項】
1.一種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包括砌塊(I ),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塊(I)由上纖維水泥層(11 )、下纖維水泥層(12)和蒸壓加氣混凝土層(13)組成,所述蒸壓加氣混凝土層(13)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上纖維水泥層(11)和下纖維水泥層(12),所述蒸壓加氣混凝土層(13)的內部設有密集的中空球體(14),所述中空球體(14)為圓球狀,且圓球狀的直徑為2至3mm,所述砌塊(I)的外表面設有粘性層(4),所述砌塊(I)的右側面設有凹口(2),所述凹口(2)的上方設有延伸到砌塊(I)上表面的第一脫手凹口(8),所述砌塊(I)的左側面設有與凹口(2)相對應的凸頭(3),所述凸頭(3)的上方設有延伸到砌塊(I)上表面的第二脫手凹口( 9 ),所述砌塊(I)的上端面設有通孔(5 ),且所述通孔(5 )貫穿砌塊(I),所述通孔(5 )的內部設有鋼柱(10),所述砌塊(I)的下端面設有盲孔(6),且所述盲孔(6)未貫穿砌塊(1),所述盲孔(6 )的內部設有保溫材料(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相鄰的砌塊(I)上設置的通孔(5)內部設有上下相鄰的鋼柱(10)通過焊接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5)的數量為4至6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6)的數量為20至22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包括砌塊,所述砌塊的右側面設有凹口,所述砌塊的左側面設有與凹口相對應的凸頭,所述砌塊的上端面設有通孔,所述砌塊的下端面設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內部設有保溫材料,本實用新型工作時,通過砌塊的左右兩端面分別設置的凹口和凸頭,方便建筑工人搬運砌塊,較為省力,將砌塊搬到墻體上后能夠直接移動到準確的位置,隨后手部從第一脫手凹口中伸出,不會夾傷手部,通過兩個相鄰的砌塊的第一脫手凹口和第二脫手凹口,能夠形成一個橢圓形的開口,方便往里面填入混凝土將兩個相鄰的砌塊進行固定,使兩個相鄰的砌塊連接更加的牢固,保證了良好的牢固性。
【IPC分類】E04C1/41
【公開號】CN204781571
【申請號】CN201520354690
【發明人】劉建軍, 江薇
【申請人】漢川市鑫欣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請日】2015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