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連接結構及地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地板連接結構,具體涉及一種地板連接結構。還涉及了一種地板。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傳統技術中的地板連接,都是比較專業的工作,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這樣的鋪設成本比較高,隨著現時DIY的流行,如何使地板更簡單,更容易DIY,是現有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地板連接結構,該種地板連接結構的結構簡單,鋪設容易,操作簡單。
[0004]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用于上述連接結構的地板。
[0005]本實用新型地板連接結構可以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0006]—種地板連接結構,其特征是:包括地板、連接件,所述地板包括板體,板體設有槽,所述的槽設于板體的邊緣;連接件由第一突塊、第二突塊構成,第一突塊、第二突塊連于一起;第一突塊位于相鄰的兩塊地板中的一塊地板上的對應的槽內,第二突塊相鄰的兩塊地板中的另一塊地板上的對應的槽內;第一突塊的形狀、第二突塊的形狀各自分別與對應槽的形狀匹配;所述的槽為連接件從豎直方向插入后,不能從水平方向脫離的結構。
[0007]本實用新型解決問題還可以進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0008]其中一個方式為:所述的槽為其截面為燕尾形。
[0009]其中一個方式為:所述的槽的水平截面由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構成,第二部分大于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位于地板的邊緣。
[0010]其中一個方式為:所述的槽為其截面為“T”形。
[0011 ]其中一個方式為:所述的槽由板體的側面向內凹進,及板體的底面向頂面方向凹進形成;所述的槽不穿過板體的頂面。
[0012 ]其中一個方式為:板體上設有加強條,槽設于加強條處。
[0013]地板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的槽設于板體的邊緣;所述的槽為連接件從豎直方向插入后,不能從水平方向脫離的結構。
[0014]其中一個方式為:所述的槽為其截面為燕尾形。
[0015]其中一個方式為:所述的槽的水平截面由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構成,第二部分大于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位于地板的邊緣。
[0016]其中一個方式為:所述的槽由板體的側面向內凹進,及板體的底面向頂面方向凹進形成;所述的槽不穿過板體的頂面。
[0017]上述技術方案具有這樣的技術效果:
[0018]本實用新型地板連接結構的結構簡單,更容易操作,穩定性好,裝配容易,制作容易,鋪設容易,成本低,不需要專業人士。非常適合現時流行的DIY操作。
[0019]本實用新型地板的結構簡單,制作容易,鋪設容易。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地板連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2是地板連接結構中連接件示意圖。
[0022]圖3是地板連接結構的放大示意圖。
[0023]圖4是具加強條的地板連接結構示意圖。
[0024]圖5是一種實施例板體上的槽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具體描述。
[0026]實施例: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地板連接結構,包括地板1、連接件2,所述地板1包括板體,板體設有槽3,所述的槽3設于板體的邊緣;連接件2由第一突塊201、第二突塊202構成,第一突塊、第二突塊連于一起。第一突塊位于相鄰的兩塊地板中的一塊地板上的對應的槽內,第二突塊相鄰的兩塊地板中的另一塊地板上的對應的槽內;第一突塊的形狀、第二突塊的形狀各自分別與對應槽的形狀匹配;所述的槽為連接件從豎直方向插入后,不能從水平方向脫離的結構。
[0027]本例中,槽為其截面為燕尾形。
[0028]一種實例為:槽的水平截面由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構成,第二部分大于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位于地板的邊緣。
[0029]槽為其截面為“T”形。其余同上述實例。
[0030]一種改進為:如圖5所示,槽3由板體的側面4向內凹進,及板體的底面5向頂面6方向凹進形成;所述的槽3不穿過板體的頂面。其余同上述實例。這種結構外觀比較美觀,安裝方便,結構比較穩固。兩連接地板連接比較緊密。連接件不外露。
[0031]—種改進為:板體上設有加強條7,槽設于加強條7處。其余同上述實例。該種結構比較穩固。
[0032]實施例2: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地板,包括板體,設有槽3,所述的槽3設于板體的邊緣;所述的槽3為連接件從豎直方向插入后,不能從水平方向脫離的結構。
[0033]—種改進為:所述的槽3為其截面為燕尾形。
[0034]一種改進為:所述的槽的水平截面由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構成,第二部分大于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位于地板的邊緣。
[0035]一種改進為:所述的槽由板體的側面向內凹進,及板體的底面向頂面方向凹進形成;所述的槽不穿過板體的頂面。外觀美觀,連接好。
[003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地板連接結構,其特征是:包括地板、連接件,所述地板包括板體,板體設有槽,所述的槽設于板體的邊緣;連接件由第一突塊、第二突塊構成,第一突塊、第二突塊連于一起;第一突塊位于相鄰的兩塊地板中的一塊地板上的對應的槽內,第二突塊相鄰的兩塊地板中的另一塊地板上的對應的槽內;第一突塊的形狀、第二突塊的形狀各自分別與對應槽的形狀匹配;所述的槽為連接件從豎直方向插入后,不能從水平方向脫離的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連接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槽為其截面為燕尾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連接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槽的水平截面由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構成,第二部分大于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位于地板的邊緣。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連接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槽為其截面為“T”形。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連接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槽由板體的側面向內凹進,及板體的底面向頂面方向凹進形成;所述的槽不穿過板體的頂面。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連接結構,其特征是:板體上設有加強條,槽設于加強條處。7.一種地板,其特征是:包括板體,設有槽,所述的槽設于板體的邊緣;所述的槽為連接件從豎直方向插入后,不能從水平方向脫離的結構。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地板,其特征是:所述的槽為其截面為燕尾形。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地板,其特征是:所述的槽的水平截面由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構成,第二部分大于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位于地板的邊緣。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地板,其特征是:所述的槽由板體的側面向內凹進,及板體的底面向頂面方向凹進形成;所述的槽不穿過板體的頂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地板連接結構及地板。其中,所述的地板連接結構包括地板、連接件,所述地板包括板體,板體設有槽,所述的槽設于板體的邊緣;連接件由第一突塊、第二突塊構成,第一突塊、第二突塊連于一起;第一突塊的形狀、第二突塊的形狀各自分別與對應槽的形狀匹配;所述的槽為連接件從豎直方向插入后,不能從水平方向脫離的結構。本實用新型地板連接結構的結構簡單,更容易操作,穩定性好,裝配容易,制作容易,鋪設容易,成本低,不需要專業人士。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采用上述地板連接結構的地板。
【IPC分類】E04F15/02
【公開號】CN205116639
【申請號】CN201520951175
【發明人】周軍平
【申請人】周軍平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