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鋼結構內墻體及其固定支架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鋼結構內墻體的固定支架組件。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包括上述固定支架組件的鋼結構內墻體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于住宅和辦公用建筑的需求越來越大。現有的建筑物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但是傳統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建造過程較為復雜,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筑物拆除時,需要進行破壞性拆除,拆卸后的建筑材料無法進行回收再利用,造成的資源的嚴重浪費。因此,插接式的鋼結構樓體應運而生,即將預先加工好的墻體運送至預定位置,并與樓體主框架連接,從而簡單快速地完成樓體搭建。現有技術中,先將預埋鐵設置在內墻體的上端面,在安裝墻體過程時,將內墻體移至鋼梁下端,利用電焊將植入內墻體內的預埋鐵與鋼梁焊接在一起實現固定。但是,該種技術一方面在安裝過程中無定位裝置,安裝較為繁瑣,也無法保證墻體處在豎直狀態,大大降低了整個樓體的強度,也影響整體的安裝效果,另一方面需要電焊焊接,在焊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火花,很容易引起火災。
[0003]因此,提供一種鋼結構內墻體的固定支架組件,以期定位準確、安裝方便、避免電焊工的介入,進而避免火災隱患,就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鋼結構內墻體的固定支架組件,以期定位準確、安裝方便、避免電焊工的介入,進而避免火災隱患。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鋼結構內墻體的固定支架組件,包括設置在鋼梁上的第一支架和設置在內墻體上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與所述第二支架貼合端面開設有垂直鋼梁的矩形滑槽;所述第二支架的與所述第一支架貼合端面開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可沿所述矩形滑槽移動;螺釘穿過所述矩形滑槽和安裝孔將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
[0006]優選地,所述第一支架為U型結構。
[0007]優選地,所述第一支架開口處兩端面卡接在鋼梁下邊緣。
[0008]優選地,所述第一支架為不銹鋼材質。
[0009]優選地,所述第二支架為C型結構。
[0010]優選地,所述第二支架卡接在內墻體上端面的預制槽內,且通過達克羅釘與內墻體固定。
[0011 ]優選地,所述第二支架為不銹鋼材質。
[0012]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鋼結構內墻體,包括如上所述的固定支架組件。
[001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鋼結構內墻體的固定支架組件,包括設置在鋼梁上的第一支架和設置在內墻體上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與所述第二支架貼合端面開設有垂直鋼梁的矩形滑槽;所述第二支架的與所述第一支架貼合端面開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可沿所述矩形滑槽移動;螺釘穿過所述矩形滑槽和安裝孔將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安裝內墻體前,先將第二支架安裝在內墻體上端面的預制槽內,利用達克羅釘將第二支架和內墻體固定,使得第二支架遠離內墻體的端面與內墻體上端面平齊;將第一支架與鋼梁固定,第一支架固定在鋼梁上。安裝時,將內墻體上的第二支架對準第一支架,將安裝孔與矩形滑槽對齊后,利用螺釘穿過矩形滑槽和安裝孔后,不完全鎖緊固定,螺釘可沿矩形滑槽滑動來調整內墻體的位置,到達合適位置時,鎖緊螺釘,實現內墻體與鋼梁固定。該結構較為簡單、定位準確、安裝方便快捷,可以對內墻體位置進行調整,無需電焊工的介入,避免了火災的隱患。
【附圖說明】
[001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鋼結構內墻體的固定支架組件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
[0016]圖2為圖1所示的第一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圖1所示的第二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0018]附圖標記:
[0019]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螺釘,4、矩形滑槽,5、安裝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0]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鋼結構內墻體的固定支架組件,以期定位準確、安裝方便、避免電焊工的介入,進而避免火災隱患。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種包括上述固定支架組件的鋼結構內墻體。
[0021]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介紹。
[0022]請參考圖1、圖2和圖3,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鋼結構內墻體的固定支架組件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2為圖1所示的第一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所示的第二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鋼結構內墻體的固定支架組件,包括設置在鋼梁上的第一支架I和設置在內墻體上的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I的與所述第二支架2貼合端面開設有垂直鋼梁的矩形滑槽4;所述第二支架2的與所述第一支架I貼合端面開設有安裝孔5;所述安裝孔5可沿所述矩形滑槽4移動;螺釘3穿過所述矩形滑槽4和安裝孔5將所述第一支架I與所述第二支架2固定。安裝內墻體前,先將第二支架2安裝在內墻體上端面的預制槽內,利用達克羅釘將第二支架2和內墻體固定,使得第二支架2遠離內墻體的端面與內墻體上端面平齊;將第一支架I與鋼梁固定,第一支架I固定在鋼梁上。安裝時,將內墻體上的第二支架2對準第一支架I,將安裝孔5與矩形滑槽4對齊后,利用螺釘3穿過矩形滑槽4和安裝孔5后,不完全鎖緊固定,螺釘3可沿矩形滑槽4滑動來調整內墻體的位置,到達合適位置時,鎖緊螺釘3,實現內墻體與鋼梁固定。該結構較為簡單、定位準確、安裝方便快捷,可以對內墻體位置進行調整,無需電焊工的介入,避免了火災的隱患。
[0024]需要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支架I為U型結構,材料為不銹鋼,且所述第一支架I開口處兩端面卡接在鋼梁下邊緣。該結構有效與鋼梁的結構相匹配,便于第一支架I有效的安裝固定在鋼梁上,而且材料為不銹鋼材質,大大增大了第一支架I的使用壽命。當然第一支架I還可以為其它結構形式,材質可選用其它剛度好且壽命長的材質,第一支架I安裝到鋼梁上是還可以采用鉚接或達克羅釘連接的形式作為備選方案。
[0025]進一步理解,所述第二支架2為C型結構,材料為不銹鋼材質,且所述第二支架2卡接在內墻體上端面的預制槽內,且通過達克羅釘與內墻體固定。該結構中第二支架2設置在內墻體的預制槽內,將第二支架2設置在預制槽內,然后利用達克羅釘進行固定,而且固定完成后,第二支架2遠離內墻體的端面與內墻體上端面平齊,很好的保證了內墻體安裝時與鋼梁上的第一支架I有效配合,保證了連接的強度。當然固定第二支架2還可以采用鉚接等其它固定形式。
[0026]除了上述固定支架組件,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包括該上述固定支架組件的鋼結構內墻體,該鋼結構內墻體的其他各部分結構請參考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0027]需要指出的是,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序數詞是為了區分相同名稱的不同結構,僅為了描述方便,不表示某種順序,更不應理解為任何限定。
[0028]以上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限制。
【主權項】
1.一種鋼結構內墻體的固定支架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鋼梁上的第一支架(I)和設置在內墻體上的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I)的與所述第二支架(2)貼合端面開設有垂直鋼梁的矩形滑槽(4);所述第二支架(2)的與所述第一支架(I)貼合端面開設有安裝孔(5);所述安裝孔(5)可沿所述矩形滑槽(4)移動;螺釘(3)穿過所述矩形滑槽(4)和安裝孔(5)將所述第一支架(I)與所述第二支架(2)固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支架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I)為U型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支架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I)開口處兩端面卡接在鋼梁下邊緣。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支架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I)為不銹鋼材質。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支架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2)為C型結構。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支架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2)卡接在內墻體上端面的預制槽內,且通過達克羅釘與內墻體固定。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支架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2)為不銹鋼材質。8.一種鋼結構內墻體,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固定支架組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鋼結構內墻體及其固定支架組件,該固定支架組件包括設置在鋼梁上的第一支架和設置在內墻體上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與所述第二支架貼合端面開設有垂直鋼梁的矩形滑槽;所述第二支架的與所述第一支架貼合端面開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可沿所述矩形滑槽移動;螺釘穿過所述矩形滑槽和安裝孔將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該結構較為簡單、定位準確、安裝方便快捷,可以對內墻體位置進行調整,無需電焊工的介入,避免了火災的隱患。
【IPC分類】E04B2/58
【公開號】CN205242704
【申請號】CN201520950029
【發明人】王洪波, 郭立偉
【申請人】文登藍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18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