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復利用的建筑模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領域,尤其涉及可重復利用的建筑模塊,包括模塊主體,所述的模塊主體為四邊形,模塊主體其中一對對角上分別設置有公槽和母槽,公槽和母槽相匹配;另一對對角分別對稱設置相同的螺栓孔;所述模塊主體的一對對邊設置有公邊槽,另一對對邊設置有母邊槽,公邊槽和母邊槽相匹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重復利用的建筑模塊,可通過一個模塊主體的公槽或者母槽以及公邊槽和母邊槽與另一塊模塊主體進行拼接,形成任意形狀的組合,并且便于組裝、拆卸的建筑用板。
【專利說明】
可重復利用的建筑模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領域,尤其涉及可重復利用的建筑模塊。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建筑墻面用板基本上都是石膏板或者木材板,這些建材具有的缺點有:第一、拆迀時,不可以回收利用,浪費資源;第二、不美觀,如今人們物質生活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住房的美學層面也會有相應的提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重復利用和具有一定美感的建筑模塊,同時該建筑模塊也便于組裝和拆迀。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方案:
[0005]可重復利用的建筑模塊,包括模塊主體,所述的模塊主體為四邊形,模塊主體其中一對對角上分別設置有公槽和母槽,公槽和母槽相匹配;另一對對角分別對稱設置相同的螺栓孔;所述模塊主體的一對對邊設置有公邊槽,另一對對邊設置有母邊槽,公邊槽和母邊槽相匹配。
[0006]模塊主體的形狀可為任意四邊形。
[000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重復利用的建筑模塊,可通過一個模塊主體的公槽或者母槽以及公邊槽和母邊槽與另一塊模塊主體的母槽或者公槽以及母邊槽和公邊槽進行拼接,通過多個模塊的拼接,就可以形成一個任意形狀且便于組裝、拆卸的建筑用板。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0009]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拼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11]如圖1所示,可重復利用的建筑模塊,包括模塊主體I,所述的模塊主體I為四邊形,模塊主體I其中一對對角上分別設置有公槽3和母槽2,公槽3和母槽2相匹配;另一對對角分別對稱設置相同的螺栓孔4;所述模塊主體I的一對對邊設置有公邊槽5,另一對對邊設置有母邊槽6,公邊槽5和母邊槽6相匹配。
[0012]模塊未被拼接時,以單位個體的模塊主體I形式存在,便于儲存和運輸。當組裝時,如圖2所示,先將第一個模塊主體的螺栓孔4固定在基礎上,再將第二個模塊主體的公槽3或者公邊槽5與第一個模塊主體的母槽2或者母邊槽6進行拼接,拼接完成后,再將第二個模塊主體固定。以此類推,進行拼接,通過多個模塊主體I的拼接,就可以形成如圖2所示的建筑用板。當拆卸時,從建筑用板的任一邊角開始拆卸,拆卸后的單個模塊主體I還可以經過清洗或者涂漆后重復使用。
[0013]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可重復利用的建筑模塊,包括模塊主體(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塊主體(I)為四邊形,模塊主體(I)其中一對對角上分別設置有公槽(3)和母槽(2),公槽(3)和母槽(2)相匹配;另一對對角分別對稱設置相同的螺栓孔(4);所述模塊主體(I)的一對對邊設置有公邊槽(5),另一對對邊設置有母邊槽(6),公邊槽(5)和母邊槽(6)相匹配。
【文檔編號】E04C1/00GK205421682SQ201620219335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1日
【發明人】馮文凱, 劉志剛, 何山玉, 何偉, 吳源鋒
【申請人】成都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