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盤扣腳手架的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盤扣腳手架的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包括:固定于上層樓板端面的上連接板;固定于下層樓板端面的下連接板;通過所述下連接板固定并自所述下層樓板端面向外水平延伸至一自由端的工字鋼;以及上端與所述上連接板連接、下端與所述工字鋼的自由端連接的可調節斜拉桿,所述可調節斜拉桿由通過花籃螺栓彼此連接的左旋螺桿和右旋螺桿組成。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通過可調節斜拉桿的使用,使得工字鋼懸挑梁的水平度更易調節,并且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鋼絲繩帶來的安全性問題。總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整體結構合理,施工方便,成本低,安全性高,使用壽命長。
【專利說明】
一種用于盤扣腳手架的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施工用懸挑梁支撐結構,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盤扣腳手架的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在目前的腳手架行業中,高空搭設腳手架一般需要采用懸挑梁支撐結構,因此,懸挑梁支撐結構的安全可靠對于施工安全的保證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0003]現有技術中所普遍使用的懸挑梁支撐結構主要有以下兩種:
[0004]第一種結構如圖1所示,需要首先在上層樓板頂面C上預埋U型絲桿5’,然后通過該U型絲桿5 ’將懸挑工字鋼3 ’的一端水平固定在樓板頂面C上,使該工字鋼3 ’的另一端穿過墻體伸出樓板之外,以便于搭設腳手架。然而,該懸挑梁結構要求擱置在樓板頂面上的工字鋼3’較長,既占用了樓板頂面空間,又會在墻體上留下穿墻洞8’,影響外觀,并且鋼材用量大,成本較高。
[0005]第二種結構如圖2所示,需要首先在下層樓板端面B上預埋絲桿5”,用于安裝懸挑工字鋼3”,上層樓板端面A上預埋掛鉤9”,連接鋼絲繩4”的一端,將鋼絲繩4”的另一端與懸挑工字鋼3”的自由端連接,通過鋼絲繩4”的斜拉將該懸挑工字鋼3”保持為水平狀態,以便于在該工字鋼3”上方安裝盤扣腳手架10”。但是,在DG/TJ08-2002-2006《懸挑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中存在這樣的規定:鋼絲繩等柔性材料不得作為懸挑結構的受拉桿件,顯然,上述第二種懸挑梁支撐結構實際上并不符合施工安全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盤扣腳手架的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從而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懸挑梁結構鋼材消耗量大,成本較高,影響墻體外觀以及安全性能較低的缺陷。
[0007]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8]提供一種用于盤扣腳手架的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包括:固定于上層樓板端面的上連接板;固定于下層樓板端面的下連接板;通過所述下連接板固定并自所述下層樓板端面向外水平延伸至一自由端的工字鋼;以及上端與所述上連接板連接、下端與所述工字鋼的自由端連接的可調節斜拉桿,所述可調節斜拉桿由通過花籃螺栓彼此連接的左旋螺桿和右旋螺桿組成。
[0009]每根所述工字鋼分別通過兩根可調節斜拉桿牽拉,所述兩根可調節斜拉桿沿所述工字鋼的長度方向對稱延伸。
[0010]所述上連接板包括:第一底板,以及分別與所述第一底板垂直的第一肋和第二肋,所述兩根可調節斜拉桿的上端分別與所述第一肋和第二肋連接。
[0011]所述工字鋼包括:通過中間部間隔開的頂面部和底面部,所述頂面部的上方設有沿所述工字鋼的長度方向對稱延伸的第三肋和第四肋,所述兩根可調節斜拉桿的下端分別與所述第三肋和第四肋連接。
[0012]所述第一肋和第二肋之間的寬度大于所述第三肋和第四肋之間的寬度。
[0013]所述下連接板包括:第二底板,以及與所述第二底板垂直延伸的第五肋,所述下連接板通過所述第五肋與所述工字鋼的中間部連接。
[0014]所述上連接板的第一肋和第二肋之間通過第一加強筋連接,所述工字鋼的頂面部和底面部之間設有第二加強筋,所述下連接板的第五肋的側面設有第三加強筋。
[0015]所述下連接板的第二底板上還設有突出延伸的槽鋼,所述槽鋼在所述第五肋的下方與所述第五肋保持間隔。
[0016]所述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分別通過穿墻絲桿固定于上層樓板端面和下層樓板端面。
[0017]所述上連接板、下連接板、工字鋼以及可調節斜拉桿的表面均采用鍍鋅處理,防止銹蝕,可反復使用。
[0018]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一方面通過可調節斜拉桿的使用,使得工字鋼懸挑梁的水平度更易調節,并且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鋼絲繩帶來的安全性問題;另一方面,通過使每根工字鋼配備兩根可調節斜拉桿,避開工字鋼長度方向中間位置,避免盤扣腳手架與可調節斜拉桿發生干涉,方便搭設盤扣腳手架。總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整體結構合理,施工方便,成本低,安全性高,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一種懸挑梁支撐結構的示意圖;
[0020]圖2是現有技術中的另一種懸挑梁支撐結構的示意圖;
[0021]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的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的立體圖;
[0022]圖4是如圖3所示的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的剖視圖;
[0023]圖5是如圖3所示的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的主視圖;
[0024]圖6是上連接板的主視圖;
[0025]圖7是如圖6所示的上連接板的左視圖;
[0026]圖8是工字鋼的主視圖;
[0027]圖9是如圖8所不的工字鋼的右視圖;
[0028]圖10是下連接板的主視圖;
[0029]圖11是如圖1O所示的下連接板的左視圖;
[0030 ]圖12是如圖1O所示的下連接板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下面結合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予以詳細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功能、特點。
[0032]如圖3-5所示,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的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該結構主要包括:上連接板I,下連接板2,工字鋼3,以及可調節斜拉桿4ο該結構可被固定于上層樓板與下層樓板之間。其中,上連接板I固定于上層樓板端面A,下連接板2固定于下層樓板端面B,工字鋼3通過下連接板2固定并自下層樓板端面B向外水平延伸。圖3-5中分別示出了兩根工字鋼3,實際并不僅限于此,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設置任何理想數量的工字鋼。可調節斜拉桿4的上端與上連接板I連接,下端與工字鋼3的自由端連接。該可調節斜拉桿4包括通過花籃螺栓41彼此連接的左旋螺桿42和右旋螺桿43,因此其長度可調節,從而便于調節工字鋼3的水平程度使其保持與地面平行,防止由于工字鋼3未調節水平而導致搭建在該工字鋼上的盤扣腳手架10傾斜,給后續施工埋下安全隱患。
[0033]其中,如圖3和圖5所示,每根工字鋼3分別通過兩根可調節斜拉桿4牽拉,兩根可調節斜拉桿4沿所述工字鋼3的長度方向對稱延伸,該設計的優點一方面在于可避開工字鋼長度方向中間位置,方便搭設盤扣腳手架10,另一方面在于提高了該懸挑梁結構的安全性能,即使一根可調節斜拉桿4出現問題,還有一根可調節斜拉桿4起到牽拉作用,最大程度地保證施工安全。
[0034]參見圖6-圖7,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優選實施例的上連接板I。該上連接板I包括:第一底板11,以及分別與第一底板11垂直并大致平行延伸的第一肋12和第二肋13,第一肋12和第二肋13之間通過第一加強筋14連接,兩根可調節斜拉桿4的上端即分別與第一肋12和第二肋13連接。其中,第一肋12和第二肋13的下端具有用于連接的螺栓孔。
[0035]參見圖8-圖9,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優選實施例的工字鋼3。該工字鋼3包括:通過中間部31間隔開的頂面部32和底面部33,所述頂面部32的上方設有沿該工字鋼3的長度方向對稱延伸的第三肋34和第四肋35,兩根可調節斜拉桿4的下端分別與該第三肋34和第四肋35連接,其中,頂面部32和底面部33之間還優選設有第二加強筋36。
[0036]優選地,第一肋12和第二肋13之間的寬度大于第三肋34和第四肋35之間的寬度,如圖5所示。進一步保證工字鋼3沿長度方向的中間位置空出,方便搭設盤扣腳手架1。
[0037]參見圖10-圖12,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優選實施例的下連接板2。該下連接板2包括:第二底板21,以及與第二底板21垂直延伸的第五肋22,第五肋22的側面設有第三加強筋23,下連接板2通過第五肋22與所述工字鋼3的中間部31連接。此外,該下連接板上第五肋22的下方還設有槽鋼24,該槽鋼24用于在下方進一步支撐工字鋼3。
[0038]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結構,除了穿墻絲桿之外,各部件的表面均采用鍍鋅處理,防止銹蝕,可反復使用,實用價值高。
[0039]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結構,所有的連接除了特別說明的之外,優選采用螺栓配合螺母、墊片的連接方式。
[0040]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述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其安裝步驟如下:
[0041]S1:在澆筑樓板時分別在上層樓板端面A和下層樓板端面B上預埋PVC管7(參見圖4),預留穿墻絲桿孔,安裝時,首先通過穿墻絲桿5分別將上連接板I和下連接板2固定于樓板端面;
[0042]S2:隨后,將工字鋼3的一端與下連接板2對準,使工字鋼3的底面部33位于下連接板2上的槽鋼24與第五肋22之間的間隙中,采用螺栓6、螺母、以及墊片將中間部31與下連接板2上的第五肋22固定連接(參見圖3、圖4);
[0043]S3:接著,每根工字鋼3安裝配套兩根可調節斜拉桿4,其中,第一根可調節斜拉桿4的上端與上連接板I的第一肋12連接,下端與下連接板I的第三肋34連接,第二根可調節斜拉桿4的上端與上連接板I的第二肋13連接,下端與下連接板I的第四肋35連接(參見圖3),然后分別調節可調節斜拉桿4,使工字鋼3保持水平。
[0044]該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根據上述步驟安裝完成之后,即可在該懸挑梁結構上安裝盤扣腳手架10。
[0045]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述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其拆卸步驟如下:
[0046]S1:在拆卸前,先拆除盤扣腳手架10,然后拆除可調節斜拉桿4;
[0047]S2:拆除工字鋼3;
[0048]s3:拆除下連接板2;
[0049]s4:拆除上連接板I;
[0050]S5:通過穿墻絲桿5將墊片及螺母裝入穿墻絲桿孔處,防止零件丟失。
[0051]以上所述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即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申請的權利要求書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等效變化與修飾,皆落入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未詳盡描述的均為常規技術內容。
【主權項】
1.一種用于盤扣腳手架的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于上層樓板端面的上連接板; 固定于下層樓板端面的下連接板; 通過所述下連接板固定并自所述下層樓板端面向外水平延伸至一自由端的工字鋼;以及 上端與所述上連接板連接、下端與所述工字鋼的自由端連接的可調節斜拉桿,所述可調節斜拉桿由通過花籃螺栓彼此連接的左旋螺桿和右旋螺桿組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工字鋼分別通過兩根可調節斜拉桿牽拉,所述兩根可調節斜拉桿沿所述工字鋼的長度方向對稱延伸。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連接板包括:第一底板,以及分別與所述第一底板垂直的第一肋和第二肋,所述兩根可調節斜拉桿的上端分別與所述第一肋和第二肋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鋼包括:通過中間部間隔開的頂面部和底面部,所述頂面部的上方設有沿所述工字鋼的長度方向對稱延伸的第三肋和第四肋,所述兩根可調節斜拉桿的下端分別與所述第三肋和第四肋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和第二肋之間的寬度大于所述第三肋和第四肋之間的寬度。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連接板包括:第二底板,以及與所述第二底板垂直延伸的第五肋,所述下連接板通過所述第五肋與所述工字鋼的中間部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連接板的第一肋和第二肋之間通過第一加強筋連接,所述工字鋼的頂面部和底面部之間設有第二加強筋,所述下連接板的第五肋的側面設有第三加強筋。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連接板的第二底板上還設有突出延伸的槽鋼,所述槽鋼在所述第五肋的下方與所述第五肋保持間隔。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分別通過穿墻絲桿固定于上層樓板端面和下層樓板端面。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拉式工字鋼懸挑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連接板、下連接板、工字鋼以及可調節斜拉桿的表面均采用鍍鋅處理。
【文檔編號】E04G3/22GK205476394SQ201620251855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9日
【發明人】何子明, 唐軍
【申請人】上海宏金設備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