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螺旋升降雨棚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螺旋升降雨棚,其包括雨棚頂部和設于其下部的升降機構,雨棚頂部由橫向大梁、兩側斜向大梁和中間垂直大梁組成。雨棚頂部各大梁的連接接點處均設有換向器,橫向大梁與中間垂直大梁內部分別設有水平傳動桿和垂直傳動桿,水平傳動桿的一側設有與之相連的減速電機;升降機構包括保護套和由外到內依次設于保護套內部的上移動導桿、下移動導桿和T形絲桿,上移動導桿和下移動導桿之間設有導向摩擦套,下移動導桿和T形絲桿之間設有T形螺母,T形絲桿的上部與設于其上部的換向器相連。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整個系統升降平穩、強度高、安全系數高、使用維護方便。
【專利說明】
一種螺旋升降雨棚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雨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結構簡單、升降平穩、強度高、安全系數高、使用維護方便的螺旋升降雨棚。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大多數升降雨棚機構都采用液壓頂和馬達驅動的方式來實現雨棚的升降功能。其中液壓元件及液壓管路等老化或遺損時會自動泄壓,導致雨棚下的人員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0003]申請號為CN201320151020.X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框架運輸用可升降式雨棚裝置”,其包括雨棚主體、設置于其上的雨棚前部連桿、雨棚后門連桿,和雨棚后門,所述雨棚前部連桿和雨棚后門連桿之間通過拉桿支撐連接,所述雨棚前部連桿與連桿油缸鉸接,通過雨棚前部連桿帶動所述拉桿從而控制雨棚后門自動開合;所述雨棚主體前部還設置有升降油缸從而控制雨棚主體升降。其主要采用液壓的形式實現雨棚的升降,但是液壓回路在雨棚升降過程中易發生故障,且其成本高,維護不便。
[0004]因此,與液壓系統相比,機械傳動系統成本低、維護方便、不易發生故障,用機械傳動系統代替液壓系統實現雨棚的升降是更優的方案。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螺旋升降雨棚,其采用機械傳動的方式實現雨棚的升降,結構簡單、成本低,且升降平穩、強度高、安全系數高、使用維護方便。
[0006]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是:
[0007]—種螺旋升降雨棚,包括雨棚頂部和設于雨棚頂部的各接點下部的升降機構;所述雨棚頂部由橫向大梁、兩側斜向大梁和中間垂直大梁組成,所述橫向大梁和兩側斜向大梁構成一倒三角形,所述中間垂直大梁設于所述倒三角形的垂線上;所述雨棚頂部各大梁的連接接點的下部均設有升降機構;
[0008]所述雨棚頂部各大梁的連接接點處均設有換向器,所述橫向大梁與中間垂直大梁內部分別設有水平傳動桿和垂直傳動桿,所述水平傳動桿和垂直傳動桿之間通過換向器相連,所述水平傳動桿的一側設有與之相連的減速電機;
[0009]所述各接點處的升降機構與此升降機構所對應的換向器均相連,所述升降機構包括設于底端的保護套和由外到內依次設于保護套內部的上移動導桿、下移動導桿和T形絲桿,所述上移動導桿和下移動導桿之間設有導向摩擦套,所述下移動導桿和T形絲桿之間設有T形螺母,所述T形絲桿的上部與設于其上部的換向器相連。
[0010]優選的方案,所述換向器與水平傳動桿之間通過聯軸器相連。所述換向器與垂直傳動桿之間通過聯軸器相連。
[0011]進一步優選的方案,所述橫向大梁、兩側斜向大梁和中間垂直大梁均為中空的鋼結構梁。
[0012]再進一步優選的方案,所述T形螺母與T形絲桿之間通過T形齒嚙合傳動,所述T形螺母與下移動導桿之間為可拆卸的機械連接。
[0013]更進一步優選的方案,所述T形螺母與下移動導桿之間為螺釘連接。
[0014]所述T形絲桿的下部設有軸套。
[0015]通過采用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螺旋升降雨棚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技術效果在于:
[0016](1)、本實用新型采用T型絲桿傳動,T型絲桿旋轉帶自鎖功能,可有效避免由于雨棚的臨時故障而導致雨棚下人員安全受到威脅。
[0017](2)、采用絲桿傳動,傳遞力大,運行平穩,螺桿、螺母及減速電機的轉速比有自鎖功能,T型絲桿與T型螺母的強度大,且維護簡單。
[0018](3)、整個系統結構簡單、操作簡單,通過減速電機的正反轉即可實現雨棚的自動升降,且其成本低、升降平穩、安全系數高。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螺旋升降雨棚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螺旋升降雨棚的A-A部剖視圖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結合具體實例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實用新型的概念。
[0022]如圖1和圖2所示:
[0023]—種螺旋升降雨棚,包括雨棚頂部I和設于雨棚頂部I的各接點下部的升降機構2;所述雨棚頂部I由橫向大梁11、兩側斜向大梁12和中間垂直大梁13組成,所述橫向大梁11和兩側斜向大梁12構成一倒三角形,所述中間垂直大梁13設于所述倒三角形的垂線上;所述雨棚頂部I的各大梁的連接接點的下部均設有升降機構2。
[0024]所述雨棚頂部I的各大梁的連接接點處均設有換向器3,所述橫向大梁11、兩側斜向大梁12和中間垂直大梁13均為中空的鋼結構梁,所述橫向大梁11與中間垂直大梁13內部分別設有水平傳動桿4和垂直傳動桿5,所述水平傳動桿4和垂直傳動桿5之間通過換向器3相連,所述水平傳動桿4的一側設有與之相連的減速電機6。
[0025]所述各接點處的升降機構2與此升降機構2所對應的換向器3均相連,所述升降機構2包括設于底端的保護套21和由外到內依次設于保護套21內部的上移動導桿22、下移動導桿23和T形絲桿24,所述上移動導桿22和下移動導桿23之間設有導向摩擦套25,所述下移動導桿23和T形絲桿24之間設有T形螺母26。所述T形絲桿24的上部與設于其上部的換向器3相連,所述T形螺母26與T形絲桿24之間通過T形齒嚙合傳動,所述T形螺母26與下移動導桿23之間為可拆卸的螺釘連接。所述T形絲桿24的下部設有軸套27。
[0026]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各換向器3與與之相連的水平傳動桿4和垂直傳動桿5之間均通過聯軸器7相連。
[002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螺旋升降雨棚,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雨棚頂部和設于雨棚頂部的各接點下部的升降機構;所述雨棚頂部由橫向大梁、兩側斜向大梁和中間垂直大梁組成,所述橫向大梁和兩側斜向大梁構成一倒三角形,所述中間垂直大梁設于所述倒三角形的垂線上;所述雨棚頂部各大梁的連接接點的下部均設有升降機構; 所述雨棚頂部各大梁的連接接點處均設有換向器,所述橫向大梁與中間垂直大梁內部分別設有水平傳動桿和垂直傳動桿,所述水平傳動桿和垂直傳動桿之間通過換向器相連,所述水平傳動桿的一側設有與之相連的減速電機; 所述各接點處的升降機構與此升降機構所對應的換向器均相連,所述升降機構包括設于底端的保護套和由外到內依次設于保護套內部的上移動導桿、下移動導桿和T形絲桿,所述上移動導桿和下移動導桿之間設有導向摩擦套,所述下移動導桿和T形絲桿之間設有T形螺母,所述T形絲桿的上部與設于其上部的換向器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旋升降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換向器與水平傳動桿之間通過聯軸器相連。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旋升降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換向器與垂直傳動桿之間通過聯軸器相連。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旋升降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大梁、兩側斜向大梁和中間垂直大梁均為中空的鋼結構梁。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旋升降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螺母與T形絲桿之間通過T形齒嚙合傳動,所述T形螺母與下移動導桿之間為可拆卸的機械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旋升降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螺母與下移動導桿之間為螺釘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旋升降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絲桿的下部設有軸套。
【文檔編號】E04F10/00GK205558065SQ201620048604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9日
【發明人】董強
【申請人】上海印成機電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