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動升降式儲物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與儲物柜有關,更詳而言之是指一種電動升降儲物柜。
背景技術:
按,就目前一般的儲物柜而言,有傳統簡易式的儲物柜,是直接在一框體內設置若干的隔板以區隔出若干的空間供置放物品之用,惟由于此種傳統的儲物柜,當物品置放于最高的隔板上時,使用者便必須將手伸至相對的高度方能取得物品,導致此種儲物柜無法放置于太高的位置,使得室內較高的空間位置便無法設置此種儲物柜(如儲物柜過高,使用者便無法輕易取得物品),將導致空間上的浪費。因此,遂有一種現行的儲物柜,是可設置于較高的位置而同時能讓使用者在低處輕易地拿取物品,如申請人所有的臺灣發明專利申請案第92209714號,此種結構乃是利用一固定設置的外框,并在該外框內設置一活動的內框,并由該內框與該外框由一平行四連桿的連結,而使該內框在由人手而被拉出于該外框外時,可相對該外框作一往下樞擺的動作而向下樞擺至較低的位置上,如此一來,此種的儲物柜便可設置于較高處,而讓使用者在低處取物,以增加空間上的利用程度。
惟,由于此儲物柜由于乃需由人手將其內框拉出,因而其儲物柜的設置高度仍有其一定程度的限制,況且如果儲物柜內擺設有太多重物時,其拉出內框的動作仍需施予相當程度的力量,此對于女性而言,乃有使用性便利不佳的疑慮。
發明內容
有監于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乃在提供一種電動升降式儲物柜,是能自動拉出儲物柜內的物品,以提供使用便利性。
緣是,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一種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固定外框,其內部形成有一預定的空間;一活動內框,具有二側板及若干設置于該二側板間的置物隔板;一連結裝置,是連結該固定外框及該活動內框,使該活動內框可于受外力的作用而于一第一位置至一第二位置間往復位移;一驅動裝置,是設置于該固定外框上,并與該連結裝置連接,而可提供動力于該連結裝置,使由該連結裝置帶動該活動內框于該第一位置至該第二位置間往復位移。
其中該活動內框于第一位置時,是位在該固定外框的內部中,該活動內框于第二位置時,是位在該固定外框外。
其中該連結裝置具有一支架及二擺臂組,該各擺臂組分別具有二擺桿,該各二擺桿是以相互平行的狀態以其一端分別樞接于該活動內框的各側板上,另一端則分別樞接于該支架的兩側上,使該各二擺桿與該側板及該支架間形成平行四連桿的狀態。
其中該連結裝置還具有一連接桿,該連接桿是以其兩端分別連接于各擺臂組的相對擺桿上,使兩擺臂組能分別由該各連接桿的連結而作同步的作動。
其中該連結裝置還具有二預力件,該各預力件的中段是呈若干卷繞狀而其二端則向外伸出,使當二端間的距離被改變時,會迫使該預力件產生回復原狀的預力,該各預力件是以其一端分別固接在該支架上,另一端則分別固接在各擺臂組的其一擺桿上,使當該活動內框位在第一位置時,該各預力件是受到壓擠的狀態而能產生向外推伸的預力,以利活動內框往第二位置位移,當該活動內框位在第二位置時,該各預力件則是呈受到拉張的狀態而能產生向內拉回的預力,以利活動內框往第一位置位移。
其中該驅動裝置具有一驅動馬達,該驅動馬達并配合蝸桿、蝸輪及行星齒輪,以輸出較大的扭力。
其中該驅動裝置具有一驅動馬達,是設置于該固定外框內,并利用齒輪嚙合方式直接與該連結裝置連接,而可由驅動馬達產生動力而帶動該連結裝置及該活動內框位移。
其中該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包含有一驅動馬達、一卷線器及一繩線;該驅動馬達是固設于該固定外框上,可輸出預定的動力;該卷線器是固接于該驅動馬達上,使當該驅動馬達作動時,該卷線器便能隨之轉動;該繩線是以其中段穿過該卷線器,再分別以其二端分別固接在該連結裝置上;以由該驅動裝置帶動該卷線器的轉動以進行卷收或放松繩線,以帶動該連結裝置及該活動內框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間進行往復的位移。
其中該驅動裝置還具有若干的滑輪,該各滑輪是分別設置于該固定外框內側壁面的預定位置處,使該繩線可由依序穿繞于該各相對位置的滑輪上而得以改變延伸的方向,使該繩線的兩端最后可由高處向下延伸而連接在該各擺臂組樞接在靠近活動內框的位置上。
其中可由設定該驅動馬達及該卷線器所轉動的圈數,以達將該活動內框正確地停在該第一位置或該第二位置上。
其中是分別將二極限開關設置在該固定外框的預定位置上,且該各極限開關是分別于該驅動裝置電性連接,使當該活動內框位在第一位置上時,其連結裝置會與其一的極限開關接觸而迫使該驅動裝置停止提供動力,以使該活動內框可穩固地位在該第一位置上,而當該活動內框位在第二位置上時,該連接裝置會與另一極限開關接觸而使該驅動裝置停止轉動,以使該活動內框可穩固地位在該第二位置上。
其中該固定外框還設有一可受外力而活動開關的門板,并由一門板開關裝置的連結,使在該活動內框位在第一位置時,可由該門板將該活動內框加以遮蔽在該固定外框內,而當該活動內框位移至第二位置時,該門板則可由該門板開關裝置的作動而呈開啟的狀態以供該活動內框伸出。
其中該門板開關裝置具有一頂推件及一收合件;該頂推件是以其一端連接于該固定外框的一內側壁,另一端則是連接于該門板上,且該頂推件是具有預定伸長形變預力,當該頂推件受力小于本身的形變預力時,該頂推件會將其長度伸至最長,而將該門板加以撐開呈開啟狀態;該收合件是由一固定段及一彈性段所連接而成,該固定段為一桿體,且該固定段的一預定位置上凸伸有一接觸部,該固定段是以其一端與該門板固接,該彈性段具有可彈性改變形外形的特性,是以其一端與該固定段的自由端連接,另一端則與該固定外框連接;當該活動內框位在第二位置,其門板乃是被該頂推件所伸長而撐開,而當該活動內框被開始帶動而往第一位置位移時,該連結裝置會開始樞擺至欲與該固定段的接觸部抵接,會開始帶動該固定段往固定外框內部位移,該門板便會被拉動,而使該頂推件受力而縮短其長度,使該活動內框被拉回至第一位置,該門板亦同時被拉至呈關合的狀態。
其中該頂推件為一具有預定伸長預力的氣壓桿。
本發明一種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活動柜,具有二側板及若干設置于該二側板間的置物隔板;一連結裝置,是連結墻壁上,使該活動柜可于受外力的作用而于一第一位置至一第二位置間往復位移;一驅動裝置,與該連結裝置連接,而可提供動力于該連結裝置,使由該連結裝置帶動該活動柜于該第一位置至該第二位置間往復位移。
其中該連結裝置具有一支架及二擺臂組,該各擺臂組分別具有二擺桿,該各二擺桿是以相互平行的狀態以其一端分別框接于該活動柜的各側板上,另一端則分別樞接于該支架兩側上,使該各二擺桿與該側板及該支架間形成平行四連桿的狀態。
其中該連結裝置更具有一連接桿,該連接桿是以其兩端分別連接于各擺臂組的相對擺桿上,使兩擺臂組能分別由該各連接桿的連結而作同步的作動。
其中該連結裝置還具有二預力件,該各預力件的中段是呈若干卷繞狀而其二端則向外伸出,使當二端間的距離被改變時,會迫使該預力件產生回復原狀的預力,該各預力件是以其一端分別固接在該各支架上,另一端則分別固接在各擺臂組的其一擺桿上,使當該活動柜位在第一位置時,該各預力件是受到壓擠的狀態而能產生向外推伸的預力,以利活動柜往第二位置位移,當該活動柜位在第二位置時,該各預力件則是呈受到拉張的狀態而能產生向內拉回的預力,以利活動柜往第一位置位移。
其中該驅動裝置具有一驅動馬達,該驅動馬達并配合蝸桿、蝸輪及行星齒輪,以輸出較大的扭力。
其中該驅動裝置具有一驅動馬達,是設置于該固定外框內,并利用齒輪嚙合方式直接與該連結裝置連接,而可由驅動馬達產生動力而帶動該連結裝置及該活動柜位移。
其中該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包含有一驅動馬達、一卷線器及一繩線;該驅動馬達,可輸出預定的動力;該卷線器是固接于該驅動馬達上,使當該驅動馬達作動時,該卷線器便能隨之轉動;該繩線是以其中段穿過該卷線器,再分別以其二端分別固接在該連結裝置上;以由該驅動裝置帶動該卷線器的轉動以進行卷收或放松繩線,以帶動該連結裝置及該活動柜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間進行往復的位移。
其中該驅動裝置還具有若干的滑輪,該各滑輪是使該繩線可由依序穿繞而得以改變延伸的方向,使該繩線的兩端最后可由高處向下延伸而連接在該各擺臂組樞接在靠近活動柜的位置上。
其中可由設定該驅動馬達及該卷線器所轉動的圈數,以達將該活動柜正確地停在該第一位置或該第二位置上。
其中是包含有二極限開關,且該各極限開關是分別于該驅動裝置電性連接,使當該活動柜位在第一位置上時,其連結裝置會與其一的極限開關接觸而迫使該驅動裝置停止提供動力,以使該活動柜可穩固地位在該第一位置上,而當該活動柜位在第二位置上時,該連接裝置會與另一極限開關接觸而使該驅動裝置停止轉動,以使該活動柜可穩固地位在該第二位置上。
為使審查委員,能對本發明的特征及目的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同,以下結合較佳的實施例,并配合
于后,其中圖1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其中一側是以透視狀態呈現。
圖2是圖1所示較佳實施例局部構件的分解圖。
圖3是圖1所示較佳實施例局部構件的分解圖。
圖4是圖1所示較佳實施例驅動裝置構件的卷線器剖面作動示意圖。
圖5是圖1所示較佳實施例驅動裝置構件的卷線器剖面的另一作動示意圖。
圖6是圖1所示較佳實施例局部構件的作動示意圖。
圖7是圖1所示較佳實施例局部構件的作動示意圖。
圖8是圖1所示較佳實施例局部構件的作動示意圖。
圖9是圖1所示較佳實施例局部構件的作動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12是圖11所示較佳實施例的作動示意圖。
圖13是圖11所示較佳實施例的作動示意圖。
圖14是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組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8,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電動升降式儲物柜100,其主要包含有一固定外框10、一活動內框20、一連結裝置30及一驅動裝置40,其中該固定外框10,請參閱圖1,為一概呈矩形的框體,其內部為中空,正面具有一將其內部與外界相通的開口。
該活動內框20,請參閱圖1,是置放于該固定外框10內,用以供物品置放。該活動內框20具有二側板21及若干的置物隔板22。該二側板21是各呈直立狀并相距有預定的距離(略小于該固定外框的內部空間寬度),該各置物隔板22是各呈平行地固定鎖設在該二側板21間,使由該各置物隔板22區分出若干個可供物品置放的置物空間。
該連結裝置30,請參閱圖2、圖3及圖6、圖7,是用以將該固定外框10與該活動內框20加以連結,使該活動內框20可于該固定外框10內端被拉出于該固定外框10外端的預定位置上,或將該活動內框20由固定外框10外端拉至固定外框10內端的預定位置上。該連結裝置30具有二擺臂組31、一支架32、二預力件33及一連接桿34;該支架32是固設于該固定外框10內部且具有兩相對側壁;該各擺臂組31分別具有二擺桿36,該各二擺桿36是以相互平行的狀態以其一端分別樞接于該活動內框20的各側板21外部上,另一端則分別樞接于該支架32各側壁上,使該二擺桿36與該側板21及該支架32間形成一種平行四連桿的狀態,如此一來,該活動內框20便由該二擺臂組31樞接于該活動內框20及該支架32間,而由外力自該固定外框10內樞擺至固定外框10外;該二預力件33是分別為一預力彈簧,此種彈簧的中段是呈若干卷繞狀而其二端則以反方向伸出于外,使當二端間的距離被改變(距離變大或變小)時,則會迫使該預力彈簧產生回復原狀的預力,該各預力件33是以其一端分別固接在該支架32上,而以另一端分別固接在各擺臂組31的其一擺桿36上,使當該活動內框20位在固定外框10最內端及該固定外框10最外端之間距離的中段位置上時,該各預力件33是呈未受力的狀態,因此當該活動內框20位在該固定外框10內端時,該各預力件33是受到壓擠的狀態(預力件的兩端距離變小),如圖6所示,而能產生向外擴張的預力,當該活動內框20位在該固定外框10外端的預定位置上時,該各預力件33則是呈受到拉張的狀態(預力件的兩端距離變大),如圖7所示,而能產生向內拉回的預力;該連接桿34是分別以其兩端分別連接于各擺臂組31的相對擺桿36上,使兩擺臂組31能分別由該連接桿34的連結而作同步的作動。
該驅動裝置40,請參閱圖1、圖2及圖4、圖5,是用以產生動力將該活動內框10自位在該固定外框10內的第一位置上位移至位在該固定外框10外的第二位置上,或用以產生動力將該活動內框10自位在該固定外框10外的第二位置上位移至位在該固定外框10內的第一位置上,換言之,該驅動裝置40是可產生動力以將該活動內框20自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間進行往復位移者。該驅動裝置40包含有一驅動馬達41、一卷線器42、若干的滑輪43及一繩線44o該驅動馬達41是由一馬達配合蝸輪蝸桿及行星齒輪而組成,使能產生較大的輸出扭力,該驅動馬達41是固設于該固定外框10的內壁上,可輸出預定的動力;該卷線器42是固接于該驅動馬達41上,使當該驅動馬達41作動時該卷線器42便能隨之轉動;該各滑輪43是分別設置于該固定外框10內側壁面的預定位置;該繩線44是以其中段穿過該卷線器42的穿線孔421再分別以其二端依序穿繞于該各相對位置的滑輪43上,再將其二端分別固接在該連結裝置30的各擺臂組31上,該繩線44可由穿繞于各滑輪43上而得以改變延伸的方向,使該繩線44的兩端最后可由高處向下延伸而連接在該各擺臂組31上;另外,由于該該繩線44除其兩端外,其余部份并未與外界固接(其中段僅單純穿過于該卷線器42的穿線孔421),因此該卷線器42在作動過程中,位在該卷線器42兩側的該繩線44的張力是呈現一致的狀態,因此固接在該繩線44兩端的擺臂組31便會同時被拉動,且拉動的距離亦相同,如此一來便能保持該各擺臂組31是在一平衡的狀態下被拉動,以達到本發明的目的。
是以,上述即為本發明所提供一較佳實施例電動升降式儲物柜100的組成構件及其組成方式,接著再將其作動方式介紹如下首先,當該活動內框20位在該固定外框10內的第一位置時,此時該各預力件33已產生有預定的外張預力,而欲將該擺臂組31相對該支架32作一下擺的動作,惟此時連接于該擺臂組31上的繩線44呈被該卷線器42所收卷,且其將該繩線44收卷的作用大于該預力件33所產生的預力,因此該活動內框20此時可穩固地位在該第一位置上。
當欲將該活動內框由第一位置(位在該固定外框內)位移樞擺至第二位置(位在該固定外框外)上時,則可操控該驅動裝置40的驅動馬達41產生作動(使其通電而產生預定方向的旋轉),而帶動該卷線器42依第一方向旋轉(如圖4所示,其第一方向為順時針方向),使原本卷繞于該卷線器42上的繩線44開始逐漸被放松,導致此時預力件33所產生的預力亦逐漸得以釋放,而由該預力件33將該擺臂組31開始往下方樞擺而同時帶動該活動內框20同步作下擺的動作,而隨著該繩線44的持續釋放該活動內框20亦持續地往第二位置位移,當該活動內框20被樞擺至該第一位置至該第二位置間的中段處時,此時的預力件已由原本受壓擠(位于第一位置時,請參閱圖6)的狀態回復至無受力的狀態,而當該活動內框20位在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間的中段處時,該繩線44仍持續地釋放,使該活動內框20此時是由自身的重力而往下樞擺,使該活動內框20此時是帶動該擺臂組31擺動,而使該預力件33此時開始呈現出被拉伸的狀態,如此一來,該活動內框20便能以電動的方式位移至第二位置上,即可伸出于該固定外框10外。而當欲將該活動內框20自該第二位置上位移至該第一位置上(即將該活動內框自固定外框外收合至固定外框內)時,則由操控該驅動馬達41產生第二方向的旋轉(如圖5所示,其第二方向所逆時針方向旋轉),使該卷線器42亦同步往第二方向旋轉,此時該卷線器42便逐步地將該繩線42進行卷收的動作,而可同時由繩線44及該預力件33所產生的預力(如圖7所示)而將該活動內框20及該擺臂組31同步地往第一位置進行位移。
如此一來,便能由該驅動裝置40的作動,及該連結裝置30的連結定位,而將該活動內框20以電動的方式自該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間進行往復的位移。
另外,可由設定該驅動馬達41及該卷線器42所轉動時的圈數,以達將該活動內框20正確地停在該第一位置或該第二位置上;如圖8及圖9,或利用將二極限開關45、46分別設置在該支架32的預定位置上,且該各極限開關45、46是分別于該驅動馬達41電性連接,使當該活動內框20位在第一位置上時,其一擺臂組31會恰與其一的極限開關45接觸(如圖8所示)而迫使該驅動馬達41停止轉動,以使該活動內框20可穩固地位在該第一位置上,而當該活動內框20位在第二位置上時,其一擺臂組31會恰與另一的極限開關46接觸(如圖9所示)而迫該驅動馬達41停止轉動,以使該活動內框20可穩固地位在該第二位置上。
另外,如圖10所示,而為本發明的第三較佳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不同的是,于本實施例中亦可將其驅動裝置簡化,僅需驅動馬達41’即可,組裝時,即將該驅動馬達41’直接以齒輪嚙合的型態連結于該連結裝置30’的連接桿34’上,致使當該驅動馬達41’轉動時,便能直接由帶動該連接桿34’而同動該擺臂組31及該活動內框20加以樞擺,如此一來便能簡化所需的構件,亦可達到本發明的目的。
其次,上述的實施態樣皆是以其活動內框呈裸露的狀態加以呈現,請參閱圖11而為本發明的第三較佳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不同的是,可在其固定外框10上加設一可活動開關的門板50,并由一門板開關裝置60的連結,使在該活動內框20位在第一位置時,可由該門板50將該活動內框20加以遮蔽(如圖12所示),以增進美觀的效果,而當該活動內框20位移至第二位置時,該門板50則可呈開啟的狀態(如圖13所示),以供該活動內框20伸出。
該門板開關裝置60具有一頂推件61及一收合件62;于本實施例中,該頂推件61為一氣壓缸(桿),是以其一端連接于該支架32的一內側壁的底緣,另一端則是連接于該門板50的內側相對位置上,且該頂推件61是具有預定的形變量(其形變為伸長或縮短),當該頂推件61未受力時(或其受力小于本身的形變預力時),該頂推件61會將其長度伸至最長,如此一來,當門板50的重量小于該頂推件61的形變預力時,該頂推件61便會伸長其長度,而將該門板50加以撐開(由于頂推件的一端是固定在支架32上,無法推動固定外框,因此僅能推動該門板,而使該門板樞擺至預定的位置上);該收合件62是由一固定段621及一彈性段622所連接而成,該固定段621為一無法改變形狀的桿體,且該固定段621的一預定位置上并凸伸有一接觸部623,該固定段621是以其一端與該門板50固接,該彈性段622是為一拉伸彈簧,是以其一端與該固定段621的自由端連接,另一端則與該支架32連接。
如此一來,當該活動內框20位在第二位置(即該活動內框位在該固定外框的外時)上時(如圖13所示),其門板50乃是被該頂推件61所伸長而撐開,而當該活動內框20被開始帶動而往第一位置位移時,該連結裝置30的擺臂組31便會開始往上樞擺,而當該擺臂組31樞擺至欲與該收合件62重疊前,會先與該固定段621的接觸部623抵接,而由于該收合件62有一段是具有可彈性變形的彈性段,因此當該擺臂組31與該接觸部623抵接后,會開始帶動該固定段621往固定外框10內部位移,而此時該門板便50便會被開始往關合的位置拉動,由于拉動該門板50關合的力道大于該頂推件61的伸長預力,因此該門板50被往關合的位置拉動后,該頂推件61亦會被受力而縮短其長度,使該活動內框20被拉回至第一位置時,該門板50亦同時被拉至呈關合的狀態(如圖12所示)。
當該活動內框20欲由第一位置往第二位置拉移時,該擺臂組31便逐漸往下樞擺,而其收合件62的彈性段622亦會隨著該擺臂組31的往下樞擺而逐漸回復的形態,并同時松放該固定段621,使該固定段621對該門板50的拉力變小,如此一來,該頂推件61便又再因其自身的伸長預力(伸長形變),而將該門板50頂開,使該活動內框20此時能便能不受該門板50的限制,而位移至第二位置上(如圖13所示)。
由此,該門板50不僅同時具有遮蔽其活動內框的美觀功效,更能由該門板開關裝置60的作動而作適度的開啟或關合,對使用者的便利性更佳。
再如圖14所示,為本發明的第四較佳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不同的是,在設計上,本發明亦可省略上述實施例中的固定外框10,并直接將原本固定在固定外框10上的連結裝置30及驅動裝置40,改裝而固定至墻壁壁體上,原活動內框形成一具有門板的活動柜20’,形成一單純的上下樞擺的活動柜。
唯,以上所述的,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故凡是應用本發明說明書及申請專利范圍所為的等效結構變化,理應包含在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固定外框,其內部形成有一預定的空間;一活動內框,具有二側板及若干設置于該二側板間的置物隔板;一連結裝置,是連結該固定外框及該活動內框,使該活動內框可于受外力的作用而于一第一位置至一第二位置間往復位移;一驅動裝置,是設置于該固定外框上,并與該連結裝置連接,而可提供動力于該連結裝置,使由該連結裝置帶動該活動內框于該第一位置至該第二位置間往復位移。
2.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活動內框于第一位置時,是位在該固定外框的內部中,該活動內框于第二位置時,是位在該固定外框外。
3.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其中該連結裝置具有一支架及二擺臂組,該各擺臂組分別具有二擺桿,該各二擺桿是以相互平行的狀態以其一端分別樞接于該活動內框的各側板上,另一端則分別樞接于該支架的兩側上,使該各二擺桿與該側板及該支架間形成平行四連桿的狀態。
4.依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其中該連結裝置還具有一連接桿,該連接桿是以其兩端分別連接于各擺臂組的相對擺桿上,使兩擺臂組能分別由該各連接桿的連結而作同步的作動。
5.依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其中該連結裝置還具有二預力件,該各預力件的中段是呈若干卷繞狀而其二端則向外伸出,使當二端間的距離被改變時,會迫使該預力件產生回復原狀的預力,該各預力件是以其一端分別固接在該支架上,另一端則分別固接在各擺臂組的其一擺桿上,使當該活動內框位在第一位置時,該各預力件是受到壓擠的狀態而能產生向外推伸的預力,以利活動內框往第二位置位移,當該活動內框位在第二位置時,該各預力件則是呈受到拉張的狀態而能產生向內拉回的預力,以利活動內框往第一位置位移。
6.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其中該驅動裝置具有一驅動馬達,該驅動馬達并配合蝸桿、蝸輪及行星齒輪,以輸出較大的扭力。
7.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其中該驅動裝置具有一驅動馬達,是設置于該固定外框內,并利用齒輪嚙合方式直接與該連結裝置連接,而可由驅動馬達產生動力而帶動該連結裝置及該活動內框位移。
8.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其中該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包含有一驅動馬達、一卷線器及一繩線;該驅動馬達是固設于該固定外框上,可輸出預定的動力;該卷線器是固接于該驅動馬達上,使當該驅動馬達作動時,該卷線器便能隨之轉動;該繩線是以其中段穿過該卷線器,再分別以其二端分別固接在該連結裝置上;以由該驅動裝置帶動該卷線器的轉動以進行卷收或放松繩線,以帶動該連結裝置及該活動內框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間進行往復的位移。
9.依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其中該驅動裝置還具有若干的滑輪,該各滑輪是分別設置于該固定外框內側壁面的預定位置處,使該繩線可由依序穿繞于該各相對位置的滑輪上而得以改變延伸的方向,使該繩線的兩端最后可由高處向下延伸而連接在該各擺臂組樞接在靠近活動內框的位置上。
10.依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其中可由設定該驅動馬達及該卷線器所轉動的圈數,以達將該活動內框正確地停在該第一位置或該第二位置上。
11.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其中是分別將二極限開關設置在該固定外框的預定位置上,且該各極限開關是分別于該驅動裝置電性連接,使當該活動內框位在第一位置上時,其連結裝置會與其一的極限開關接觸而迫使該驅動裝置停止提供動力,以使該活動內框可穩固地位在該第一位置上,而當該活動內框位在第二位置上時,該連接裝置會與另一極限開關接觸而使該驅動裝置停止轉動,以使該活動內框可穩固地位在該第二位置上。
12.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固定外框還設有一可受外力而活動開關的門板,并由一門板開關裝置的連結,使在該活動內框位在第一位置時,可由該門板將該活動內框加以遮蔽在該固定外框內,而當該活動內框位移至第二位置時,該門板則可由該門板開關裝置的作動而呈開啟的狀態以供該活動內框伸出。
13.依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其中該門板開關裝置具有一頂推件及一收合件;該頂推件是以其一端連接于該固定外框的一內側壁,另一端則是連接于該門板上,且該頂推件是具有預定伸長形變預力,當該頂推件受力小于本身的形變預力時,該頂推件會將其長度伸至最長,而將該門板加以撐開呈開啟狀態;該收合件是由一固定段及一彈性段所連接而成,該固定段為一桿體,且該固定段的一預定位置上凸伸有一接觸部,該固定段是以其一端與該門板固接,該彈性段具有可彈性改變形外形的特性,是以其一端與該固定段的自由端連接,另一端則與該固定外框連接;當該活動內框位在第二位置,其門板乃是被該頂推件所伸長而撐開,而當該活動內框被開始帶動而往第一位置位移時,該連結裝置會開始樞擺至欲與該固定段的接觸部抵接,會開始帶動該固定段往固定外框內部位移,該門板便會被拉動,而使該頂推件受力而縮短其長度,使該活動內框被拉回至第一位置,該門板亦同時被拉至呈關合的狀態。
14.依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其中該頂推件為一具有預定伸長預力的氣壓桿。
15.一種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活動柜,具有二側板及若干設置于該二側板間的置物隔板;一連結裝置,是連結墻壁上,使該活動柜可于受外力的作用而于一第一位置至一第二位置間往復位移;一驅動裝置,與該連結裝置連接,而可提供動力于該連結裝置,使由該連結裝置帶動該活動柜于該第一位置至該第二位置間往復位移。
16.依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其中該連結裝置具有一支架及二擺臂組,該各擺臂組分別具有二擺桿,該各二擺桿是以相互平行的狀態以其一端分別框接于該活動柜的各側板上,另一端則分別樞接于該支架兩側上,使該各二擺桿與該側板及該支架間形成平行四連桿的狀態。
17.依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其中該連結裝置更具有一連接桿,該連接桿是以其兩端分別連接于各擺臂組的相對擺桿上,使兩擺臂組能分別由該各連接桿的連結而作同步的作動。
18.依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其中該連結裝置還具有二預力件,該各預力件的中段是呈若干卷繞狀而其二端則向外伸出,使當二端間的距離被改變時,會迫使該預力件產生回復原狀的預力,該各預力件是以其一端分別固接在該各支架上,另一端則分別固接在各擺臂組的其一擺桿上,使當該活動柜位在第一位置時,該各預力件是受到壓擠的狀態而能產生向外推伸的預力,以利活動柜往第二位置位移,當該活動柜位在第二位置時,該各預力件則是呈受到拉張的狀態而能產生向內拉回的預力,以利活動柜往第一位置位移。
19.依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其中該驅動裝置具有一驅動馬達,該驅動馬達并配合蝸桿、蝸輪及行星齒輪,以輸出較大的扭力。
20.依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其中該驅動裝置具有一驅動馬達,是設置于該固定外框內,并利用齒輪嚙合方式直接與該連結裝置連接,而可由驅動馬達產生動力而帶動該連結裝置及該活動柜位移。
21.依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其中該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包含有一驅動馬達、一卷線器及一繩線;該驅動馬達,可輸出預定的動力;該卷線器是固接于該驅動馬達上,使當該驅動馬達作動時,該卷線器便能隨之轉動;該繩線是以其中段穿過該卷線器,再分別以其二端分別固接在該連結裝置上;以由該驅動裝置帶動該卷線器的轉動以進行卷收或放松繩線,以帶動該連結裝置及該活動柜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間進行往復的位移。
22.依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其中該驅動裝置還具有若干的滑輪,該各滑輪是使該繩線可由依序穿繞而得以改變延伸的方向,使該繩線的兩端最后可由高處向下延伸而連接在該各擺臂組樞接在靠近活動柜的位置上。
23.依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其中可由設定該驅動馬達及該卷線器所轉動的圈數,以達將該活動柜正確地停在該第一位置或該第二位置上。
24.依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其特征在于,其中是包含有二極限開關,且該各極限開關是分別于該驅動裝置電性連接,使當該活動柜位在第一位置上時,其連結裝置會與其一的極限開關接觸而迫使該驅動裝置停止提供動力,以使該活動柜可穩固地位在該第一位置上,而當該活動柜位在第二位置上時,該連接裝置會與另一極限開關接觸而使該驅動裝置停止轉動,以使該活動柜可穩固地位在該第二位置上。
全文摘要
一種電動升降式儲物柜,包含有一固定外框,其內部形成有一預定的空間;一活動內框,具有二側板及若干設置于該二側板間的置物隔板;一連結裝置,是連結該固定外框及該活動內框,使該活動內框可于受外力的作用而于一第一位置至一第二位置間往復位移;一驅動裝置,是設置于該固定外框上,并與該連結裝置連接,而可提供動力于該連結裝置,使由該連結裝置帶動該活動內框于該第一位置至該第二位置間往復位移。
文檔編號A47B51/00GK1883337SQ20051007899
公開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05年6月21日
發明者賀漢廷, 張中興, 魏富榮 申請人:世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