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竹簾卷簾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巻簾機構,特指一種可上下收卷的竹簾巻簾 結構。
技術背景竹簾作為一種曰常生活用品,由于其具有調節室內光線強度、美 化室內環境等許多功能,目前廣泛應用于家庭、學校及辦公室等場所。 尤其是可上下收卷的竹卷簾,更是深受人們的青睞。上下收卷的竹簾 是通過跨設于簾子正反面的收放拉繩收放來實現窗簾的上收卷合或下 垂展開,在實際使用時只需拉動收放拉繩的拉伸端,以致包夾簾子的 部分收放拉繩的長度縮短,使窗簾由下端自動向上收卷的目的。但該 種結構的上卷方式形成的卷簡一般會處在竹簾的正面,當簾子的收卷 處于中間狀態時,桂在簾子正面的卷簡會影響窗簾的外觀。尤其在正、 反兩面為不同質地、不同圖案的簾子在采用上述種結構的上巻方式時 會大大影響窗簾的整體和美觀效果。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專用于竹簾卷簾的結構, 在竹簾上巻時竹簾下端的巻簡會自動巻藏在簾子的反面。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由簾子、支架、滑輪構件及拉繩構成 是跨設于簾子正反兩面的二根拉繩,還穿過 簾子上部設置的二個雞眼孔交叉后再固定在窗簾上端的支架上。這樣 構成的竹簾的巻簾機構,在拉動操作繩上卷簾子時,由于收緊的主動 繩始終處于簾子的反面,所以竹簾上巻時,其下端的卷簡會自行在簾 子的反面進行上卷。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基本不用改變原有 的巻簾機構,只需在簾子上增加兩個雞眼孔及改變一下拉繩的穿法即 可。所以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特點,在竹簾上卷時 竹簾下端的巻簡會自動巻藏在簾子的反面,不會影響窗簾的整體和美 觀效果。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l,由簾子4、支架IO、滑輪構件及拉繩16構成的竹簾卷 簾機構,其關鍵是跨設于簾子4正反兩面的拉繩16,還穿過簾子4 上設置的二個雞眼孔7和15交叉后再固定在簾子4上端的支架掛環2 及12上。本實用新型的詳細結構包括一可固定簾子4的支架10,該 支架10上固定有二個各帶有滑輪8和11的滑輪架9及14,在滑輪架 9的一側還裝有一個止滑構件3。先將拉繩16的一端打個繩結1固定 在滑輪架9上端的掛環2上,然后從簾子4的反面穿過設在簾子4上的雞眼孔7后使拉繩16處在簾子4的正面,再將拉繩16繞過簾子4 的底邊6從簾子4的反面穿過雞眼孔7,使拉繩16在雞眼孔內交叉后又回到簾子4的正面,留出適當長度的繩子環套作為操作繩5后,繞 過滑輪8后橫向延伸至另 一端的滑輪架14,饒過滑輪11后將拉繩16 從簾子4的正面穿過雞眼孔15,然后從簾子4的反面繞過簾子4的底 邊6從簾子4的正面再穿過雞眼孔15,使拉繩16在雞眼孔內交叉后 以繩結13的形式固定在滑輪架14上端的掛環12上。雞眼孔7和15 的水平位置處在簾子4上部距支架10頂部3 ~ 3 0cm之間。圖中還有 止滑構件3。這樣構成的竹簾的巻簾機構,在拉動操作繩5時,隨著 跨設于簾子4正反兩面的拉繩16縮短,由于上行收緊的主動繩始終處 于簾子4的反面,所以竹簾上巻時,其下端的卷簡會自行在簾子4的 反面進行上卷收攏。
權利要求1.一種竹簾卷簾機構,是由簾子(4)、支架(10)、滑輪構件及拉繩(16)構成,其特征在于跨設于簾子(4)正反兩面的拉繩(16),還穿過簾子(4)上設置的二個雞眼孔(7)和(15)交叉后再固定在簾子(4)上端的支架掛環(2)及(12)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竹簾巻簾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說的雞眼 孔(7 )和(15 )的水平位置處在簾子(4 )上部距支架(10 )頂部3 ~ 30cm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竹簾卷簾機構,是由簾子4、支架10、滑輪構件及拉繩16構成,其關鍵是跨設于簾子4正反兩面的拉繩16,還穿過簾子4上部設置的二個雞眼孔7和15交叉后再固定在簾子4上端的支架掛環2及12上。這樣構成的卷簾機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特點,在竹簾上卷時竹簾下端的卷筒會自動卷藏在簾子的反面,不會影響窗簾的整體和美觀效果。
文檔編號E06B9/40GK201043435SQ20072010739
公開日2008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20日
發明者朱小琴 申請人:德清藝軒竹木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