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竹簾自動編織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竹材加工機械,尤其涉及一種竹簾自動編織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可以采用多個竹片并利用鐵絲編織成竹簾,竹簾可以作為遮陽使用。在加工過程中,一般采用人工方式進行編織,其編織效率低,編織松緊度不一致,影響了竹簾的質量。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竹簾自動編織裝置,可以全自動地進行竹簾的編織,其編織效率高,編織松緊度一致。
[0004]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竹簾自動編織裝置,包括機架、主動力源、主軸、若干編織機構、進料機構、編織空間、頂出機構,主軸受主動力源驅動并轉動設置在機架上,主軸上設有若干隨主軸轉動的第一齒輪,編織機構包括傳動桿、兩根連桿、兩組放線輪,傳動桿一端設有與一個第一齒輪嚙合的錐形齒輪,轉動連接在機架上的傳動桿與主軸垂直布置,連桿一端固定傳動桿,另一端安裝放線輪,進料機構連接編織空間使進料機構可將待編織的竹片傳輸到編織空間內,兩組放線輪放出的兩根編織線分別由編織空間靠近主軸的第一開放端口進入后由遠離主軸的第二開放端口引出,兩根編織線分別處于位于編制空間內的竹片的上方和下方,頂出機構可由第一開放端口進入并將處于編織空間內的竹片由第二開放端口頂出。
[0005]優選地,不同編織機構的傳動桿平行布置。
[0006]優選地,機架上設有使一根編織線處于竹片上方另一根編織線處于竹片下方的限位機構。
[0007]優選地,多個第一齒輪在主軸上均勻分布。
[0008]優選地,同一個編織機構上的兩組連桿呈直線排布。
[0009]優選地,竹片進入編織空間所受進料機構之力的方向與竹片被頂出編織空間所受頂出機構之力的方向垂直。
[0010]優選地,竹片進入編織空間所受進料機構之力的方向與竹片的長度方向一致。
[0011]本發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首先,竹片被進料機構引入編織空間內,兩根由放線輪上引出的編織線分別處在竹片的上方和下方,此時,主動力源驅動主軸轉動,主軸上的第一齒輪傳動錐形齒輪使得錐形齒輪轉動,錐形齒輪帶動傳動桿轉動,從而使由兩組放線輪上引出的兩根編織線絞合,然后由頂出機構將竹片由編織空間內頂出,重復上述過程,即可以將多根竹片自動編織在一起,不僅生產效率較高,編織松緊度一致,而且實現全自動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竹簾自動編織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1所示,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竹簾自動編織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4]參照圖1,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竹簾自動編織裝置,包括機架8、主動力源1、主軸2、若干編織機構、進料機構9、編織空間10、頂出機構12,主軸2受主動力源I驅動并轉動設置在機架8上,主軸2上設有若干隨主軸2轉動的第一齒輪3,編織機構包括傳動桿5、兩根連桿6、兩組放線輪7,傳動桿5 —端設有與一個第一齒輪3嗤合的錐形齒輪4,轉動連接在機架8上的傳動桿5與主軸2垂直布置,連桿6 —端固定傳動桿5,另一端安裝放線輪7,進料機構9連接編織空間10使進料機構9可將待編織的竹片11傳輸到編織空間10內,兩組放線輪7放出的兩根編織線分別由編織空間10靠近主軸2的第一開放端口進入后由遠離主軸2的第二開放端口引出,兩根編織線分別處于位于編制空間內的竹片11的上方和下方,頂出機構12可由第一開放端口進入并將處于編織空間10內的竹片11由第二開放端口頂出。不同編織機構的傳動桿5平行布置。機架8上設有使一根編織線處于竹片11上方另一根編織線處于竹片11下方的限位機構。多個第一齒輪3在主軸2上均勻分布。同一個編織機構上的兩組連桿6呈直線排布。竹片11進入編織空間10所受進料機構9之力的方向與竹片11被頂出編織空間10所受頂出機構12之力的方向垂直。竹片11進入編織空間10所受進料機構9之力的方向與竹片11的長度方向一致。
[0015]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首先,竹片11被進料機構9引入編織空間10內,兩根由放線輪7上引出的編織線分別處在竹片11的上方和下方,此時,主動力源I驅動主軸2轉動,主軸2上的第一齒輪3傳動錐形齒輪4使得錐形齒輪4轉動,錐形齒輪4帶動傳動桿5轉動,從而使由兩組放線輪7上引出的兩根編織線絞合,然后由頂出機構12將竹片11由編織空間10內頂出,重復上述過程,即可以將多根竹片11自動編織在一起,不僅生產效率較高,編織松緊度一致,而且實現全自動化。
[0016]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竹簾自動編織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8)、主動力源(1)、主軸(2)、若干編織機構、進料機構(9)、編織空間(10)、頂出機構(12),主軸⑵受主動力源⑴驅動并轉動設置在機架(8)上,主軸(2)上設有若干隨主軸(2)轉動的第一齒輪(3),編織機構包括傳動桿(5)、兩根連桿(6)、兩組放線輪(7),傳動桿(5) —端設有與一個第一齒輪(3)嗤合的錐形齒輪(4),轉動連接在機架(8)上的傳動桿(5)與主軸(2)垂直布置,連桿(6) —端固定傳動桿(5),另一端安裝放線輪(7),進料機構(9)連接編織空間(10)使進料機構(9)可將待編織的竹片(11)傳輸到編織空間(10)內,兩組放線輪(7)放出的兩根編織線分別由編織空間(10)靠近主軸(2)的第一開放端口進入后由遠離主軸(2)的第二開放端口引出,兩根編織線分別處于位于編制空間內的竹片(11)的上方和下方,頂出機構(12)可由第一開放端口進入并將處于編織空間(10)內的竹片(11)由第二開放端口頂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簾自動編織裝置,其特征在于,不同編織機構的傳動桿(5)平行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簾自動編織裝置,其特征在于,機架(8)上設有使一根編織線處于竹片(11)上方另一根編織線處于竹片(11)下方的限位機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簾自動編織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第一齒輪(3)在主軸(2)上均勻分布。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簾自動編織裝置,其特征在于,同一個編織機構上的兩組連桿(6)呈直線排布。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簾自動編織裝置,其特征在于,竹片(11)進入編織空間(10)所受進料機構(9)之力的方向與竹片(11)被頂出編織空間(10)所受頂出機構(12)之力的方向垂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簾自動編織裝置,其特征在于,竹片(11)進入編織空間(10)所受進料機構(9)之力的方向與竹片(11)的長度方向一致。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竹簾自動編織裝置,主軸受主動力源驅動并轉動設置在機架上,主軸上設有若干隨主軸轉動的第一齒輪,編織機構包括傳動桿、兩根連桿、兩組放線輪,傳動桿一端設有與一個第一齒輪嚙合的錐形齒輪,轉動連接在機架上的傳動桿與主軸垂直布置,連桿一端固定傳動桿,另一端安裝放線輪,進料機構連接編織空間使進料機構可將待編織的竹片傳輸到編織空間內,兩組放線輪放出的兩根編織線分別由編織空間靠近主軸的第一開放端口進入后由遠離主軸的第二開放端口引出,兩根編織線分別處于位于編制空間內的竹片的上方和下方,頂出機構可由第一開放端口進入并將處于編織空間內的竹片由第二開放端口頂出。
【IPC分類】B27J1-02
【公開號】CN104552508
【申請號】CN201410849842
【發明人】劉賽群
【申請人】寧國市青龍灣竹藝制品廠
【公開日】2015年4月29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