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電子鎖的離合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210916閱讀:32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電子鎖的離合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國際專利分類表中固定建筑物部的鎖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電子鎖離合裝置結構的改進。
技術背景目前,市場上出售的門鎖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即機械鎖和電子鎖。所謂的機械鎖是 指整個鎖體內的各部件之間為機械連接,這類門鎖在生活中被廣泛使用;其中,機械鎖的開 鎖裝置的通常結構是包括內撥片、外撥片以及內、外撥片之間的撥塊;機械鎖雖然不需要通 電,但其存在的缺點是安全性差,主要表現在開啟機械鎖的鑰匙很容易復制,然而用于開啟 電子鎖的電子鑰匙不易仿制。而所謂的電子鎖是指鎖體內的開鎖機構通過電力控制,又可分為電機型電子鎖和 電磁型電子鎖。電機型電子鎖開鎖裝置的通常結構是電機帶動齒輪轉動,推動伸縮柱進入 或離開離合裝置,通過伸縮柱進入離合裝置來實現外執手開鎖,內部結構較為復雜;而且, 如果伸縮柱在未復位時發生斷電、離合裝置失效,門鎖的外執手在有無授權的情況下,都將 能開鎖。另外,現有的一些電磁型電子鎖的開鎖方式由于開鎖機構直接作用于鎖舌,驅動電 流過大,以及缺少中間離合裝置,所以實施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就是針對上述問題,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電子鎖的離 合裝置;具有該離合裝置的電子鎖不僅結構簡單、安全可靠,而且針對生活中大量使用的機 械鎖,利用該離合裝置易于改造成為電磁型電子鎖。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包括 鎖體、鎖舌、與鎖舌軸連接的鎖舌連桿,以及同鎖舌相連的自鎖片機構,自鎖片機構是由上 自鎖片、側自鎖片和下自鎖片組成,其結構要點是所述的鎖體頂部設置有電磁鐵,電磁鐵下 方的內執手孔上依次設置有內撥片、內撥塊、可在內撥塊上相對轉動的外撥塊、外撥片;所 述的內撥塊的中部具有能夠使內撥塊固定在內執手上的內撥孔,內撥塊的側面上依次設置 有用于逆時針撥動鎖舌連桿的內一棱、用于順時針撥動鎖舌連桿的內三棱,以及用于順時 針撥動上自鎖片的內二棱,內一棱與內二棱之間的內撥塊上設置有帶有轉軸、端部具有離 合豁口的離合塊,離合塊與軸上的撥片具有磁塊的一端相吸合,撥片的另一端同電磁鐵相 接;所述的外撥塊的中部具有能夠使外撥塊固定在外執手上的外撥孔,外撥塊的側面上依 次設置有用于逆時針撥動鎖舌連桿的外一棱、用于順時針轉動時能夠卡在鎖舌連桿上的外 四棱,以及順時針轉動時能夠與所述離合塊的離合豁口相咬合的外二棱。采用上述結構的離合裝置的開鎖機構,較含有電機、齒輪的電機型電子鎖結構簡 單;而與機械鎖相比,安全性高;另外,本實用新型的離合裝置結構簡單,電子鎖體內部結 構與現有的機械鎖很相似,所以很容易改造。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可在離合塊下部、位于內一棱和內二棱之間的內撥豁口處設置有銷,相應于銷的內撥片上設置有能夠阻止銷逆時針轉動的卡口。采用該種結 構后,在離合塊與外二棱在外執手開鎖后繼續咬合的非正常情況下,即離合塊未復位,由于 內執手鎖門時,逆時針轉動的外撥塊離合塊的銷可以通過卡口使其強制與外二棱分離,使 無授權即可從外將鎖打開的情況不會發生。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改進,可在外二棱與外四棱之間的外撥塊側面上設置用 于逆時針轉動時將相咬合的外二棱、離合塊撥開的外三棱;離合塊與外撥塊的外二棱在外 執手開鎖后的正常情況下自動分離;但當外二棱與離合塊繼續咬合、離合塊未復位的異常 情況發生,由于外執手鎖門時,逆時針轉動的外三棱可以強制撥開離合塊,使無授權即可從 外將鎖打開的情況不會發生。作為本實用新型的 另一種改進,可在內撥塊與外撥塊之間設置連接片;由于內撥 塊、外撥塊均能在連接片上相對轉動,這樣即使是利用鉆頭很難強行破壞離合裝置。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分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關鎖狀態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外執手開鎖狀態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內撥塊的立體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外撥塊的立體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離合塊的立體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連接片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包括鎖體31、鎖舌32、與鎖舌32軸連接的鎖舌連桿30,以及同鎖舌32 相連的自鎖片機構34,自鎖片機構34是由上自鎖片37、側自鎖片36和下自鎖片35組成, 所述的鎖體31頂部設置有電磁鐵24,電磁鐵24下方的內執手孔26上依次設置有內撥片 29、內撥塊20、可在內撥塊20上相對轉動的外撥塊5、外撥片3 ;所述的內撥塊20的中部具 有能夠使內撥塊20固定在內執手上的內撥孔18,內撥塊20的側面上依次設置有用于逆時 針撥動鎖舌連桿30的內一棱19、用于順時針撥動鎖舌連桿30的內三棱21,以及用于撥動 順時針上自鎖片37的內二棱15,內一棱19與內二棱15之間的內撥塊20上設置有帶有轉 軸13、端部具有離合豁口 42的離合塊12,離合塊12與軸22上的撥片23具有磁塊38的一 端相吸合,撥片23的另一端同電磁鐵24相接;所述的外撥塊5的中部具有能夠使外撥塊5 固定在外執手上的外撥孔6,外撥塊5的側面上依次設置有用于逆時針撥動鎖舌連桿30的 外一棱10、用于順時針轉動時能夠卡在鎖舌連桿30上的外四棱9,以及順時針轉動時能夠 與所述離合塊12的離合豁口 42相咬合的外二棱7。可在離合塊12下部、位于內一棱19和內二棱15之間的內撥豁口 17處設置有銷 14,相應于銷14的內撥片29上設置有能夠阻止銷14逆時針轉動的卡口 25。也可在外二棱7與外四棱9之間的外撥塊5側面上設置用于逆時針轉動時將相咬 合的外二棱7、離合塊12撥開的外三棱39。也可在內撥塊20與外撥塊5之間設置連接片11。[0021]
以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門鎖的離合裝置如圖1-3所示的鎖體31內部結構可知,鎖體31內頂部的電磁鐵24內具有一個可 橫向水平移動的桿,該桿與設置在軸22上的撥片23相連,當電磁鐵24在授權有效的情況 下通電時,桿推動撥片23使撥片23帶有磁塊38的一端繞軸22做順時針轉動,撥片23可 呈凸形。內撥片29上部的兩個內銷片40與鎖體31上部的上鎖舌相連,相應于內執手孔26 的內撥片孔27上設置有相應于內撥塊20下方銷塊41的槽口 28。由圖1-3、4和6可知,內撥塊20的中部為圓柱形,中心有與內執手孔26對應的方 形內撥孔18,所述內撥塊20下方的銷塊41設置在內一棱19下方的內撥塊20圓柱形側面 上。內撥塊20的側面上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為內一棱19、內二棱15和內三棱21 ;內撥塊20 上的內二棱15處可以設置相應于離合塊12末端的轉軸13的軸孔16 ;離合塊12呈蟹鉗狀, 離合塊12下部的銷14與內撥片29槽口 28接觸的部分為圓弧面。由圖1_3、5和7可知,連接片11是由兩個固定在一起,同底面圓心、不同底面半徑 的扁形圓柱體構成;底面半徑大的圓柱體層嵌在內一棱19和內三棱21形成的圓形槽內,底 面半徑小的圓柱體層與外撥塊5的中部外撥孔6內側相接觸;內撥塊20、外撥塊5分別可 在兩個扁形圓柱體上各自旋轉。外撥塊5的中部為圓柱形,中心有與外執手孔對應的方形 外撥孔6 ;外撥塊5的側面上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為外一棱10、外二棱7、外三棱39和外四棱 9,外一棱10與外二棱7之間的外撥塊5側面上設置有相應于外撥片孔1上槽口 2的銷塊 8 ;外撥片孔1與外執手孔相對應,外撥片3上部的兩個外銷片4與鎖體31上部的上鎖舌相 連。當使用內執手開鎖時,下壓內執手,內撥塊20的內二棱15順時針撥動上自鎖片 37,上自鎖片37通過軸22推動側自鎖片36上移,側自鎖片36帶動下自鎖片35上移,進而 使鎖舌32上的銷33移出U形槽內;與此同時內撥塊20的內三棱21順時針撥動鎖舌連桿 30,使鎖舌32水平移入鎖體31內,完成開鎖。當使用內執手鎖門時,上抬內執手,內撥塊20的內一棱19逆時針轉動,壓動鎖舌 連桿30,鎖舌32水平伸出鎖體31,與此同時鎖舌32上的銷33由下自鎖片35的直角梯形 槽移動至U形槽內,完成鎖門。當使用外執手開鎖時,在授權有效的前提下,下壓外執手,鎖體31上的電磁鐵24 通電,推動撥片23,通過軸22使撥片23具有磁塊38、與離合塊12相吸合的一端推動外撥 塊5的外二棱7,使離合塊12的離合豁口 42與外二棱7相咬合;此時,外撥塊5通過內撥塊 20上的離合塊12帶動內撥塊20同時順時針轉動,內三棱21撥動鎖舌連桿30,完成開鎖。當使用外執手鎖門時,上抬外執手,外撥塊5的外一棱10逆時針轉動,壓動鎖舌連 桿30,鎖舌32水平伸出鎖體31,與此同時鎖舌32上的銷33由下自鎖片35的直角梯形槽 移動至U形槽內,完成鎖門。可以理解地是,以上關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描述,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 受限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 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以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只要滿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實 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一種電子鎖的離合裝置,包括鎖體(31)、鎖舌(32)、與鎖舌(32)軸連接的鎖舌連桿(30),以及同鎖舌(32)相連的自鎖片機構(34),自鎖片機構(34)是由上自鎖片(37)、側自鎖片(36)和下自鎖片(35)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鎖體(31)頂部設置有電磁鐵(24),電磁鐵(24)下方的內執手孔(26)上依次設置有內撥片(29)、內撥塊(20)、可在內撥塊(20)上相對轉動的外撥塊(5)、外撥片(3);所述的內撥塊(20)的中部具有能夠使內撥塊(20)固定在內執手上的內撥孔(18),內撥塊(20)的側面上依次設置有用于逆時針撥動鎖舌連桿(30)的內一棱(19)、用于順時針撥動鎖舌連桿(30)的內三棱(21),以及用于撥動順時針上自鎖片(37)的內二棱(15),內一棱(19)與內二棱(15)之間的內撥塊(20)上設置有帶有轉軸(13)、端部具有離合豁口(42)的離合塊(12),離合塊(12)與軸(22)上的撥片(23)具有磁塊(38)的一端相吸合,撥片(23)的另一端同電磁鐵(24)相接;所述的外撥塊(5)的中部具有能夠使外撥塊(5)固定在外執手上的外撥孔(6),外撥塊(5)的側面上依次設置有用于逆時針撥動鎖舌連桿(30)的外一棱(10)、用于順時針轉動時能夠卡在鎖舌連桿(30)上的外四棱(9),以及順時針轉動時能夠與所述離合塊(12)的離合豁口(42)相咬合的外二棱(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子鎖的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在離合塊(12)下部、位 于內一棱(19)和內二棱(15)之間的內撥豁口(17)處設置有銷(14),相應于銷(14)的內 撥片(29)上設置有能夠阻止銷(14)逆時針轉動的卡口(2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子鎖的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外二棱(7)與外四棱 (9)之間的外撥塊(5)側面上設置用于逆時針轉動時將相咬合的外二棱(7)、離合塊(12) 撥開的外三棱(39)。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子鎖的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內撥塊(20)與外撥塊 (5)之間設置連接片(11)。
專利摘要一種電子鎖的離合裝置涉及一種電子鎖離合裝置結構的改進。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全可靠、易于改造電子鎖的離合裝置。本實用新型包括鎖體、鎖舌、與鎖舌軸連接的鎖舌連桿,以及同鎖舌相連的自鎖片機構,自鎖片機構是由上自鎖片、側自鎖片和下自鎖片組成,其結構要點是所述的鎖體頂部設置有電磁鐵,電磁鐵下方的內執手孔上依次設置有內撥片、內撥塊、可在內撥塊上相對轉動的外撥塊、外撥片;內撥塊上設置有帶有轉軸、端部具有離合豁口的離合塊,離合塊與軸上的撥片具有磁塊的一端相吸合,撥片的另一端同電磁鐵相接。
文檔編號E05B49/00GK201598886SQ20092024838
公開日2010年10月6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24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24日
發明者丁守威, 萬守榮, 侯勇, 倪雅娟, 婁權龍, 張虹, 李福林, 楊沈育, 胡立波, 龍峰 申請人:美迪特科技(沈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