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內外保溫中空玻璃平開窗的窗扇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平開窗的窗扇。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多層玻璃,保溫效果好的內外保溫中空玻璃平開窗的窗扇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平開窗結構是采用帶隔熱橋的鋁型材做窗框的主材,兩封閉的鋁材之間用塑膠連接,兩者之間有燕尾固定,起到隔熱的作用。并且,目前市場上的平開窗,窗扇在閉合狀態下,窗扇邊框暴露于大氣。對于平開窗中窗扇結構,現有技術大都是將玻璃嵌入在鋁型材窗扇框的“L”型凹槽內,并通過玻璃壓條和玻璃兩側的密封膠條對玻璃進行固定。但是, 這只適用于一層玻璃的安裝。專利號為20101023926. 7的專利中,公開了三層玻璃的安裝結構,其是在相鄰的兩層玻璃之間設置了隔離膠條,并將鋁型材窗扇框的凹槽設置的寬一些,使其能夠容納夾有隔離膠條的三層玻璃,但其保溫效果差。而且,所述的窗扇框與整體的平開窗窗框的結合是契型結合,制作工藝要求精度高,因而制作成本高。并且,專利號為 20101023926. 7的專利中給出的窗扇結構,室內側保溫效果差。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內外保溫層,窗體密封效果和保溫效果好的內外保溫中空玻璃平開窗的窗扇結構。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內外保溫中空玻璃平開窗的窗扇結構,包括有中空玻璃、用于固定和支撐中空玻璃的窗扇框、設置在窗扇框位于室外一側的外保溫件以及設置在窗扇框位于室內一側的內保溫,所述的窗扇框的四邊結構相同橫截面均為5 字形結構,且對邊對稱設置,所述的中空玻璃的四邊分別嵌入在窗扇框內。所述的橫截面為5字形結構的窗扇框位于室外側的橫端為向外開口的U型結構, 所述U型結構的兩個端頭形成有用于與外保溫件相結合的內折彎,所述的5字形結構的窗扇框位于室內側的折彎處的內側設置有支撐肋,所述的該折彎處的外側的兩個側面與所述的內保溫相連接,所述的橫端與所述的該折彎處之間形成用于嵌入中空玻璃的安裝槽。所述的外保溫件是由兩個側面構成橫截面為倒L型的結構,所述外保溫件的內側形成有兩個用于與所述的內折彎相結合的掛鉤。所述的內保溫是由兩個側面構成橫截面為L型的結構,所述L型結構的一個側面形成有多個保溫腔,另一個側面內側形成有支撐肋,所述的該具有支撐肋的側面在與窗體架結合時形成有多個保溫腔。所述的中空玻璃包括嵌入在窗扇框內的室內玻璃、室外玻璃和位于室內玻璃與室外玻璃中間的中間玻璃,所述的中間玻璃設置有多層,并通過分別位于該中間玻璃四邊的四邊型整體隔條以及四條中空隔條組裝并固定在室內玻璃與室外玻璃之間,其中,所述的四條中空隔條中的兩條位于所述的室內玻璃與所述的四邊型整體隔條之間,所述的四條中空隔條中的另外兩條位于室外玻璃與所述的整體隔條之間。
3[0009]所述的中間玻璃設置有三層。所述的四邊型整體隔條四條邊的結構相同,包括有帶有保溫腔的日字形的主體和一體形成在主體一側的用于嵌入中間玻璃的多個U形卡。所述的主體一側一體形成有三個U形卡。所述的室外玻璃的厚度大于室內玻璃和中間玻璃的厚度,所述的室內玻璃的厚度大于中間玻璃的厚度。所述的室外玻璃的厚度為5 6mm,室內玻璃的厚度為3 5mm,中間玻璃的厚度為小于2mmο本實用新型的內外保溫中空玻璃平開窗的窗扇結構,結構簡單,制作工藝簡單,組裝方便,可以將多層玻璃先組裝在一起,然后再安裝在鋁型材窗扇框的凹槽內,安裝十分方便。并且,首先用于組裝多層玻璃的整體隔條為塑膠材料,起到了密封隔熱的作用,其次,中空玻璃本身具有四周側面的保溫結構,四邊型窗扇框的室內側和室外側也都設置了保溫結構,本實用新型窗扇與窗框在閉合的情況下,對室外大氣是隱形的,窗扇與室外大氣接觸面積減少到最小,從而提高了保溫性能。所以本實用新型的內外保溫中空玻璃平開窗的窗扇結構保溫效果好。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內外保溫中空玻璃平開窗的窗扇結構橫斷面的結構示意圖[0016]圖2是圖1中四邊型窗扇框的結構示意圖;[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外保溫的橫斷面的結構示意圖;[0018]圖4是本實用新型內保溫的橫斷面的結構示意圖;[0019]圖5是圖2、圖3、圖4組裝后的結構示意圖;[0020]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空玻璃橫斷面的結構示意圖;[0021]圖7是圖6中四邊型整體隔條15的結構示意圖。[0022]其中[0023]1 中空玻璃2 窗扇框[0024]3 外保溫件4 內保溫件[0025]5 橫端6 內折彎[0026]7:支撐肋8:安裝槽[0027]9 掛鉤10 保溫腔[0028]11 支撐肋12 室外玻璃[0029]13 室內玻璃14 中間玻璃[0030]15:四邊型整體隔條16 中空隔條[0031]17 主體18 :U形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內外保溫中空玻璃平開窗的窗扇結構做出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內外保溫中空玻璃平開窗的窗扇結構,包括有中空玻璃1、用于固定和支撐中空玻璃1的窗扇框2、設置在窗扇框2位于室外一側的外保溫件3 以及設置在窗扇框2位于室內一側的內保溫4,所述的窗扇框2的四邊結構相同橫截面均為 5字形結構,且對邊對稱設置,所述的中空玻璃1的四邊分別嵌入在窗扇框2內。如圖2所示,所述的橫截面為5字形結構的窗扇框2位于室外側的橫端5為向外開口的U型結構,所述U型結構的兩個端頭形成有用于與外保溫件3相結合的內折彎6,所述的5字形結構的窗扇框2位于室內側的折彎處的內側設置有支撐肋7,所述的該折彎處的外側的兩個側面與所述的內保溫4相連接,所述的橫端5與所述的該折彎處之間形成用于嵌入中空玻璃1的安裝槽8。如圖3所示,所述的外保溫件3是由兩個側面構成橫截面為倒L型的結構,所述外保溫件3的內側形成有兩個用于與所述的內折彎6相結合的掛鉤9。如圖4所示,所述的內保溫4是由兩個側面構成橫截面為L型的結構,所述L型結構的一個側面形成有保溫腔10,另一個側面內側形成有支撐肋11,所述的該具有支撐肋11 的側面在與窗體架2結合時形成有多個保溫腔。圖5所示的是窗扇框2的室內側和室外側分別與內保溫4及外保溫件3相結合的結構示意圖,外保溫件3通過內側的掛鉤9與窗扇框2室外側的橫截面5的內折彎6相互掛鉤住而固定連接在窗扇框2室外側的橫截面5上;內保溫4的兩個側面包在窗扇框2位于室內側的保溫腔10的外周,從而形成有多個保溫腔。如圖6所示,所述的中空玻璃1包括嵌入在窗扇框2內的室內玻璃13、室外玻璃 12和位于室內玻璃13與室外玻璃12中間的中間玻璃14,所述的中間玻璃14設置有多層,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中間玻璃14設置有三層,并通過分別位于該中間玻璃14四邊的四邊型整體隔條15以及四條中空隔條16組裝并固定在室內玻璃13與室外玻璃12之間。其中, 所述的四條中空隔條16中的兩條位于所述的室內玻璃13與所述的四邊型整體隔條15之間,所述的四條中空隔條5中的另外兩條位于室外玻璃12與所述的整體隔條4之間。如圖7所示,所述的四邊型整體隔條15四條邊的結構相同,包括有帶有保溫腔的日字形的主體17和一體形成在主體17 —側的用于嵌入中間玻璃14的多個U形卡18。本實施例中所述的主體17 —側是一體形成的三個U形卡18。組裝時,將四邊型整體隔條15上的三個U形卡18對應放置,將每一層玻璃的兩側分別插入到四邊型整體隔條 15相對應的一對U形卡18中即可。本實用新型的中空玻璃1,可以將室內玻璃13、室外玻璃12和中間玻璃14的玻璃選用不同厚度的玻璃,其中,可以選擇所述的室外玻璃12的厚度大于室內玻璃13和中間玻璃14的厚度。還可以選擇所述的室內玻璃13的厚度大于中間玻璃14的厚度。具體可以選擇室外玻璃12的厚度為5 6mm,室內玻璃13的厚度為3 5mm,中間玻璃14中的玻璃的厚度為小于2mm。所以本實用新型的室內玻璃13、室外玻璃12和中間玻璃14可以節省材料,減少成本。
權利要求1.一種內外保溫中空玻璃平開窗的窗扇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中空玻璃(1)、用于固定和支撐中空玻璃(1)的窗扇框(2)、設置在窗扇框(2)位于室外一側的外保溫件(3) 以及設置在窗扇框⑵位于室內一側的內保溫(4),所述的窗扇框⑵的四邊結構相同橫截面均為5字形結構,且對邊對稱設置,所述的中空玻璃(1)的四邊分別嵌入在窗扇框(2) 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外保溫中空玻璃平開窗的窗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截面為5字形結構的窗扇框⑵位于室外側的橫端(5)為向外開口的U型結構,所述U 型結構的兩個端頭形成有用于與外保溫件(3)相結合的內折彎(6),所述的5字形結構的窗扇框(2)位于室內側的折彎處的內側設置有支撐肋(7),所述的該折彎處的外側的兩個側面與所述的內保溫(4)相連接,所述的橫端(5)與所述的該折彎處之間形成用于嵌入中空玻璃⑴的安裝槽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外保溫中空玻璃平開窗的窗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保溫件(3)是由兩個側面構成橫截面為倒L型的結構,所述外保溫件(3)的內側形成有兩個用于與所述的內折彎(6)相結合的掛鉤(9)。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外保溫中空玻璃平開窗的窗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保溫(4)是由兩個側面構成橫截面為L型的結構,所述L型結構的一個側面形成有多個保溫腔(10),另一個側面內側形成有支撐肋(11),所述的該具有支撐肋(11)的側面在與窗體架(2)結合時形成有多個保溫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外保溫中空玻璃平開窗的窗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玻璃(1)包括嵌入在窗扇框(2)內的室內玻璃(13)、室外玻璃(12)和位于室內玻璃 (13)與室外玻璃(12)中間的中間玻璃(14),所述的中間玻璃(14)設置有多層,并通過分別位于該中間玻璃(14)四邊的四邊型整體隔條(15)以及四條中空隔條(16)組裝并固定在室內玻璃(13)與室外玻璃(12)之間,其中,所述的四條中空隔條(16)中的兩條位于所述的室內玻璃(13)與所述的四邊型整體隔條(15)之間,所述的四條中空隔條(5)中的另外兩條位于室外玻璃(12)與所述的整體隔條(4)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內外保溫中空玻璃平開窗的窗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間玻璃(14)設置有三層。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內外保溫中空玻璃平開窗的窗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邊型整體隔條(15)四條邊的結構相同,包括有帶有保溫腔的日字形的主體(17)和一體形成在主體(17) —側的用于嵌入中間玻璃(14)的多個U形卡(18)。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內外保溫中空玻璃平開窗的窗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體(17) —側一體形成有三個U形卡(18)。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內外保溫中空玻璃平開窗的窗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外玻璃(12)的厚度大于室內玻璃(13)和中間玻璃(14)的厚度,所述的室內玻璃(13) 的厚度大于中間玻璃(14)的厚度。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內外保溫中空玻璃平開窗的窗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外玻璃(12)的厚度為5 6mm,室內玻璃(13)的厚度為3 5mm,中間玻璃(14)的厚度為小于2mmο
專利摘要一種內外保溫中空玻璃平開窗的窗扇結構,有中空玻璃、用于固定和支撐中空玻璃的窗扇框、設置在窗扇框位于室外一側的外保溫件以及設置在窗扇框位于室內一側的內保溫,窗扇框的四邊結構相同橫截面均為5字形結構,且對邊對稱設置,中空玻璃的四邊分別嵌入在窗扇框內。橫截面為5字形結構的窗扇框位于室外側的橫端為向外開口的U型結構,U型結構的兩個端頭形成有用于與外保溫件相結合的內折彎,5字形結構的窗扇框位于室內側的折彎處的內側設置有支撐肋,該折彎處的外側的兩個側面與所述的內保溫相連接,橫端與該折彎處之間形成用于嵌入中空玻璃的安裝槽。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作工藝簡單,組裝方便,窗扇與室外大氣接觸面積減少到最小,從而提高了保溫性能。
文檔編號E06B3/67GK202187663SQ201120274619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9日
發明者崔傳昊 申請人:天津市格瑞德曼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