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高可靠性的汽車門鎖防盜控制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高可靠性的汽車門鎖防盜控制機構,是一種在門鎖上鎖以后自動/手動上保險或者解保險的控制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逐漸走進千家萬戶,人們對汽車門鎖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在得到多樣化功能和特征的同時,更加關注其可靠性與便捷性,要求車用門鎖防盜機構有更穩定的質量、更長的壽命、更好的安全性能以及更便利的操作性。目前市場上的門鎖除具有汽車門鎖的上鎖、解鎖、上保險以及解保險的所有功能以外,還要求實現這些功能越來越方便,比如在車門全鎖之后,要求能夠實現自動上保險和解保險、手動上保險和解保險、自動上保險手動解保險以及手動上保險自動解保險等功能。本專利即為一種新型的中控一體化的電動門鎖保險控制機械結構。目前在中、高檔轎車里安裝的自動汽車門鎖防盜機構,其上/解保險所采用的控制機構多采用齒輪傳動或齒輪齒條傳動,輪齒之間易產生干涉。此外,為了保證手動、自動不產生干涉,往往需要給機構添加復位彈簧,這就增加了控制機構的運行阻力,同時降低了機構的可靠性。有鑒于此,本領域發明人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能實現電動的上保險與解保險,電動和手動互相不產生干涉并且不需要復位彈簧的高可靠性汽車門鎖保險(防盜)機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具有高可靠性的汽車門鎖防盜控制機構,結構緊湊,手動和電動都可達到上/解保險的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高可靠性的汽車門鎖防盜控制機構,包括鎖殼、安裝在鎖殼內的馬達、蝸桿、 蝸輪、偏心彈簧、擺桿、手動上/解保險拉桿、解鎖拉桿、解鎖拉桿復位彈簧、過渡拉桿、棘爪、棘爪復位彈簧和鎖舌。其特征在于所述蝸桿與馬達同軸水平安裝,剛性連接;所述蝸輪為帶凸輪型槽的蝸輪,安裝于軸d上,蝸輪與蝸桿嚙合,組成蝸輪蝸桿傳動機構;所述擺桿為四角聯體式擺桿,安裝于軸b上,可繞軸b旋轉;手動上/解保險拉桿也安裝在軸b上, 該保險拉桿中部有U形槽,與擺桿前腳上的一個向下的圓柱凸臺嚙合,因此二者同步擺動; 所述過渡拉桿的一端設有銷軸,與擺桿右腳上開的長形滑槽嚙合,另一端開有小圓孔,與棘爪中部上的銷軸轉動配合,并繞其轉動;所述解鎖拉桿和彈簧安裝于軸e之上,可繞軸e轉動,解鎖拉桿可以被拉動以推動過渡連桿運動;所述棘爪和棘爪復位彈簧安裝于軸f上,棘爪復位彈簧用于棘爪的復位;所述解鎖拉桿通過過渡拉桿聯動棘爪,所述棘爪通過棘爪復位彈簧的支持與所述旋轉鎖舌嚙合,棘爪上設有一軸與過渡拉桿上的小圓孔轉動配合;所述擺桿聯動所述過渡拉桿,擺桿上設的滑槽與過渡拉桿上的銷軸配合,則該銷軸構成定位軸,擺桿上的長形滑槽的內外端分別為上保險位置和解保險位置,所述定位軸在長形滑槽內滑動,到達上保險和解保險位置;蝸輪通過凸輪型滑槽推動擺桿后腳上的向下圓柱凸臺使擺桿擺動,通過蝸輪和擺桿上的擋塊實現蝸輪定位;擺桿前腳上設有滑塊,鎖殼上開有滑槽,通過該滑塊在滑槽內移動來實現擺桿定位;擺桿左腳上裝有偏心彈簧,將擺桿限制在兩極限位置;所述手動上/解保險拉桿聯動擺桿,實現手動上保險和解保險。所述蝸輪上的凸輪型槽為對稱型,蝸輪只需旋轉180度即可實現上/解保險動作,傳動效率高。本發明除了傳統的電動以及窗臺按鈕和鑰匙可實現上保險和解保險的操作以外, 蝸輪上開有凸輪型槽,可以準確地將擺桿推到預定的位置,并且在手動推動擺桿擺動時,不會影響到蝸輪、蝸桿以及馬達;當蝸輪旋轉到指定位置后,擺桿上的擋塊將阻止蝸輪的單向旋轉,實現蝸輪定位;蝸輪上的凸輪型槽為對稱形,蝸輪只需旋轉180度即可實現動作,傳動效率高。本發明的基本原理
當未上保險時,旋轉鎖舌與鎖扣嚙合,上鎖時,鎖舌在鎖扣推動下繞軸旋轉,與棘爪嚙合,實現上鎖;解鎖時,內開把手拉桿與車門內開把手連接,外把手拉桿與外把手連接,乘客通過操作內開把手或者外把手,帶動內把手拉桿或外把手拉桿,旋轉到一定角度以后帶動鎖體內部解鎖部件解鎖拉桿,解鎖拉桿與過渡拉桿嚙合,帶動棘爪,從而釋放旋轉鎖舌,實現解鎖。在門鎖處于上鎖(全鎖)未上保險狀態時,各個構件處于附圖I所示狀態,具體地, 控制機構的各個構件處于附圖3所示的狀態。自動上保險時,馬達I旋轉,通過蝸桿2帶動蝸輪3逆時針旋轉,進而推動擺桿5順時針方向擺動,到達上保險位置,蝸輪3繼續逆時針旋轉,蝸輪3凸輪型槽與擺桿5后腳上向下圓柱凸臺脫離,直到蝸輪3擋塊與擺桿5擋塊接觸,運動停止。由于擺桿5順時針擺動,并通過其右腳上的長形滑槽帶動過渡拉桿9繞棘爪 11的鉸鏈旋轉,使得解鎖拉桿7與過渡拉桿9脫離嚙合,此時向左拉動解鎖拉桿7將不能實現解鎖。上保險后各個部件狀態如附圖4所示。在門鎖處于上鎖(全鎖)已上保險狀態時,各個構件處于附圖4所示狀態。自動解保險時,馬達I反向旋轉,通過蝸桿2帶動蝸輪3順時針旋轉,進而推動擺桿5逆時針方向擺動,到達解保險位置,蝸輪3繼續順時針旋轉,蝸輪3凸輪型槽與擺桿5后腳上向下圓柱凸臺脫離,直到蝸輪3的擋塊與擺桿5的擋塊接觸,運動停止。由于擺桿5逆時針擺動,并通過其右腳上的長形滑槽帶動過渡拉桿9繞棘爪11的鉸鏈旋轉,使得解鎖拉桿7與過渡拉桿9重新進入嚙合,此時向左拉動解鎖拉桿7將能夠實現解鎖。解保險后各個部件狀態如附圖I所示。 手動上保險時,各個構件初始狀態如圖I所示,只需拉動保險拉桿6,帶動擺桿5順時針旋轉,至上保險位置,此過程中蝸輪3、蝸桿2、電機I均未動作。手動解保險時,拉動保險拉桿6帶動擺桿5逆時針方向擺動至圖3所示位置,實現解保險。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如下顯而易見的突出實質性特點和顯著進步本發明由于采用了蝸輪蝸桿機構傳動,使得結構更為緊湊,主要零件(開槽蝸輪3和擺桿5)的結構和定位方式都具有創新性,傳動機構不需復位彈簧,僅需要偏心彈簧4實現定位,降低了馬達負荷,并且實現手動控制和電動控制互不干涉,即手動撥動擺桿時,不會影響其他構件的動作。
圖1為含本發明的汽車門鎖防盜機構總成的內部結構立體圖。圖2為含本發明的汽車門鎖防盜機構總成的內部結構俯視圖。圖3為本發明的汽車門鎖防盜控制機構處在解保險狀態的立體圖。圖4為本發明的汽車門鎖防盜控制機構處在上保險狀態的立體圖。圖5為本發明的蝸輪結構示意圖(主視圖、俯視圖和左視圖)。圖6為本發明的擺桿結構不意圖(主視圖、俯視圖、后視圖、斜視圖和仰視圖)。圖7為本發明的解鎖拉桿結構不意圖(主視圖、俯視圖和斜視圖)。圖8為本發明的手動上/解保險拉桿結構示意圖(主視圖、俯視圖和斜視圖)。圖9為本發明的過渡拉桿結構示意圖(主視圖、俯視圖和斜視圖)。圖10為本發明的棘爪結構不意圖(王視圖、俯視圖和斜視圖)。圖11為與本發明結合的超級保險控制機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一個優先實施例結合附圖闡述如下
圖1圖2所示為一種汽車門鎖防盜總成(僅內部結構,鎖殼未畫出),包括鎖體、本發明 防盜控制機構和與本發明結合的超級保險控制機構。其中,鎖體(鎖殼)上設有軸a f ,用于 安裝擺動件或旋轉件。本實施例主要涉及防盜控制機構,如圖3圖4所示。本發明具有高可靠性的門鎖防盜控制機構包括鎖殼、安裝在鎖殼內的馬達1、蝸 桿2、蝸輪3、偏心彈簧4、擺桿5、手動上/解保險拉桿6、解鎖拉桿7、解鎖拉桿復位彈簧8、 過渡拉桿9、棘爪11、棘爪復位彈簧10和鎖舌12。其特征在于所述蝸桿2與馬達1同軸 水平安裝,剛性連接;所述蝸輪3為帶凸輪型槽的蝸輪,安裝于軸d21上,蝸輪3與蝸桿2嚙 合,組成蝸輪蝸桿傳動機構;所述擺桿5為四角聯體式擺桿,安裝于軸b22上,可繞軸b22旋 轉;手動上/解保險拉桿6也安裝在軸b22上,該保險拉桿6中部有U形槽,與擺桿5前腳 上的一個向下的圓柱凸臺嚙合,因此二者同步擺動;所述過渡拉桿9的一端設有銷軸,與擺 桿5右腳上開的長形滑槽嚙合,另一端開有小圓孔,與棘爪11中部上的銷軸轉動配合,并繞 其轉動;所述解鎖拉桿7和彈簧8安裝于軸e23之上,可繞軸e23轉動,解鎖拉桿7可以被 拉動以推動過渡連桿9運動;所述棘爪11和棘爪復位彈簧10安裝于軸f24上,棘爪復位彈 簧10用于棘爪11的復位;所述解鎖拉桿7通過過渡拉桿9聯動棘爪11,所述棘爪11通過 棘爪復位彈簧10的支持與所述旋轉鎖舌12嚙合,棘爪11上設有一軸與過渡拉桿9上的小 圓孔轉動配合;所述擺桿5聯動所述過渡拉桿9,擺桿5上設的滑槽與過渡拉桿9上的銷軸 配合,則該銷軸構成定位軸,擺桿5上的長形滑槽的內外端分別為上保險位置和解保險位 置,所述定位軸在長形滑槽內滑動,到達上保險和解保險位置;蝸輪3通過凸輪型滑槽推動 擺桿5后腳上的向下圓柱凸臺使擺桿5擺動,通過蝸輪3和擺桿5上的擋塊實現蝸輪3定 位;擺桿5前腳上設有滑塊,鎖殼上開有滑槽,通過該滑塊在滑槽內移動來實現擺桿定位; 擺桿5左腳上裝有偏心彈簧4,將擺桿5限制在兩極限位置;所述手動上/解保險拉桿6聯 動擺桿5,實現手動上保險和解保險。所述蝸輪3上的凸輪型槽為對稱形,蝸輪3只需旋轉 180度即可實現動作,傳動效率高。各構件結構如圖5 圖10所示。
上述與本發明相結合的超級保險控制機構包括馬達13、蝸桿14、開槽蝸輪15、執行連桿16、擺桿17、偏心彈簧18,并包括保險控制機構中的擺桿5。如附圖11所示,馬達13 軸與蝸桿14同軸剛性連接,通過馬達13帶動蝸桿14旋轉;蝸輪15安裝于軸a26上,軸線垂直于蝸桿14軸線,蝸輪15與蝸桿14嚙合構成蝸輪蝸桿傳動機構;擺桿17安裝于軸c25 上,其軸與蝸輪15軸平行,擺桿17開有雙槽,蝸輪15上開設有兩個圓柱凸臺,可以在擺桿 17的槽內滑動以推動擺桿17擺動,擺桿17通過擺桿的中心的圓弧狀結構和蝸輪中心軸圓柱凸臺實現定位;擺桿17上裝有偏心彈黃18,彈黃18的另一端固定在鎖殼上;執彳丁連桿16 與擺桿17同軸安裝,其上開有銷控,擺桿17上設有銷軸,執行連桿16與擺桿17構成銷軸連接,從而使得二者可以同軸同步旋轉;執行連桿16末端開槽,可與保險控制機構中的擺桿5 實現嚙合或者脫離,擺桿5安裝于軸b22上。執行連桿16末端槽與保險控制機構中的擺桿 5嚙合,將阻止其逆時針擺動,也就是阻止解保險,實現超級保險功能。本發明的具體使用過程如下
乘客上車以后,拉動門系統帶動門鎖使其繞鉸鏈旋轉,碰到鎖扣以后,鎖扣帶動旋轉鎖舌12旋轉,棘爪11在彈簧的作用力下隨著旋轉,與旋轉鎖舌12嚙合,在彈簧的作用下保持上鎖狀態;上鎖后,可通過手動的窗臺按鈕帶動手動保險拉桿6,保險拉桿6與擺桿5配合, 擺桿5與過渡拉桿9聯動,使解鎖拉桿7與過渡拉桿9錯開,從而實現上保險,也可以通過駕駛員操作中控或者車身本身的設置來使用電動上保險,電動模塊帶動擺桿5,使解鎖拉桿 7與過渡拉桿9錯開,也可實現上保險。乘客需要下車時,需要先解保險,再操作內把手帶動解鎖拉桿7解鎖,其操作方式為駕駛員操作中控按鈕,帶動電動機構實現解保險,電動模塊帶動擺桿5,使解鎖拉桿7與過渡拉桿9重新嚙合,或者乘客通過操作窗臺按鈕帶動保險拉桿6,保險拉桿6與擺桿5配合,擺桿5與過渡拉桿9聯動,使解鎖拉桿7與過渡拉桿9重新嚙合從而實現解保險;解保險以后,乘客拉動內把手帶動解鎖拉桿7,解鎖拉桿7與過渡拉桿9嚙合,帶動棘爪11,從而釋放旋轉鎖舌12,實現解鎖。該運動機構的結構相對簡單可靠,各運動部件間涂有永久潤滑脂,從而使整個機械和電動結構運行更加流暢。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高可靠性的汽車門鎖防盜控制機構,包括鎖殼、安裝在鎖殼內的馬達(I)、蝸桿(2 )、蝸輪(3 )、偏心彈簧(4)、擺桿(5 )、手動上/解保險拉桿(6 )、解鎖拉桿(7 )、解鎖拉桿復位彈簧(8)、過渡拉桿(9)、棘爪(11)、棘爪復位彈簧(10)和鎖舌(12);其特征在于所述蝸桿(2)與馬達(I)同軸水平安裝,剛性連接;所述蝸輪(3)為帶凸輪型槽的蝸輪, 安裝于軸d (21)上,蝸輪(3)與蝸桿(2)嚙合,組成蝸輪蝸桿傳動機構;所述擺桿(5)為四角聯體式擺桿,安裝于軸b (22)上,可繞軸b (22)旋轉;手動上/解保險拉桿(6)也安裝在軸b (22)上,該保險拉桿(6)中部有U形槽,與擺桿(5)前腳上的一個向下的圓柱凸臺嚙合,因此二者同步擺動;所述過渡拉桿(9)的一端設有銷軸,與擺桿(5)右腳上開的長形滑槽嚙合,另一端開有小圓孔,與棘爪(11)中部上的銷軸轉動配合,并繞其轉動;所述解鎖拉桿(7)和彈簧(8)安裝于軸e (23)之上,可繞軸e (23)轉動,解鎖拉桿(7)可以被拉動以推動過渡連桿(9)運動;所述棘爪(11)和棘爪復位彈簧(10)安裝于軸f (24)上,棘爪復位彈簧(10 )用于棘爪(11)的復位;所述解鎖拉桿(7 )通過過渡拉桿(9 )聯動棘爪(11),所述棘爪(11)通過棘爪復位彈簧(10)的支持與所述旋轉鎖舌(12)嚙合,棘爪(11)上設有一軸與過渡拉桿(9)上的小圓孔轉動配合;所述擺桿(5)聯動所述過渡拉桿(9),擺桿(5)上設的滑槽與過渡拉桿(9)上的銷軸配合,則該銷軸構成定位軸,擺桿(5)上的長形滑槽的內外端分別為上保險位置和解保險位置,所述定位軸在長形滑槽內滑動,到達上保險和解保險位置;蝸輪(3)通過凸輪型滑槽推動擺桿(5)后腳上的向下圓柱凸臺使擺桿(5)擺動,通過蝸輪(3)和擺桿(5)上的擋塊實現蝸輪(3)定位;擺桿(5)前腳上設有滑塊,鎖殼上開有滑槽,通過該滑塊在滑槽內移動來實現擺桿定位;擺桿(5)左腳上裝有偏心彈簧(4),將擺桿(5)限制在兩極限位置;所述手動上/解保險拉桿(6)聯動擺桿(5),實現手動上保險和解保險。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高可靠性的汽車門鎖防盜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蝸輪(3)上的凸輪型槽為對稱型,蝸輪(3)只需旋轉180度即可實現上/解保險動作,傳動效率高。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高可靠性的汽車門鎖防盜控制機構。它包括鎖殼、安裝在鎖殼內的馬達、蝸桿、蝸輪、彈簧、擺桿、手動上/解保險拉桿、解鎖拉桿、拉桿復位彈簧、過渡拉桿、棘爪、棘爪復位彈簧和鎖舌。蝸桿安裝在馬達軸上,蝸輪軸與馬達軸垂直安置,擺桿軸與蝸輪軸平行安置,蝸輪上開有特定幾何形狀的槽,可以推動擺桿頂部的圓柱凸臺以推動擺桿擺動,擺桿通過鎖殼上的滑槽實現定位,擺桿上裝有偏心彈簧,手動上/解保險拉桿安裝在擺桿軸上,其卡槽卡住擺桿末端的圓柱凸臺,解鎖拉桿通過過渡拉桿與棘爪相連,擺桿擺動可以驅動過渡拉桿繞棘爪上鉸鏈旋轉,以脫離解鎖拉桿,使解鎖拉桿無法解鎖,實現保險功能。蝸輪上的凸輪型槽采用對稱的方式設計,蝸輪只需旋轉180度即可實現上/解保險動作,傳動效率高。
文檔編號E05B65/32GK102587748SQ201210050850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日
發明者余光偉, 劉江山, 戚珩, 闞樹林, 陳其紅 申請人:上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