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簾拉珠的安全脫離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窗簾拉珠的安全脫離器,包括一與窗簾拉珠連接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的第一端與窗簾拉珠的第一自由端連接,所述本體的第二端與窗簾拉珠的第二自由端連接,所述本體的第二端具有一能容納窗簾拉珠的半球形凹槽,該半球形凹槽的開口直徑小于窗簾拉珠的直徑。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采用本結構后,即使當兒童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不小心把拉珠繩饒到脖子上,由于窗簾拉珠的第二自由端是容置在半球形凹槽內,當施加在窗簾拉珠上的作用力超過一定值情況下,窗簾拉珠的第二自由端會脫離半球形凹槽,兒童就不會發生窒息的危險。
【專利說明】窗簾拉珠的安全脫離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窗簾拉珠的安全脫離器。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手動窗簾卷簾器在使用時,通過手拉拉珠繩,拉珠直接帶動珠盤做旋轉,使卷簾布展開或卷緊。一般情況下,卷簾布在展開或卷緊后,拉珠繩在重力的作用下,垂直懸空于窗沿邊。在風力或人力作用下會擺動,會產生安全隱患。如果兒童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不小心把拉珠繩饒到脖子上,有發生窒息的危險。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提供一種承受一定重量后會自動脫開的窗簾拉珠的安全脫離器。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該窗簾拉珠的安全脫離器,包括一與窗簾拉珠連接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的第一端與窗簾拉珠的第一自由端連接,所述本體的第二端與窗簾拉珠的第二自由端連接,所述本體的第二端具有一能容納窗簾拉珠的半球形凹槽,該半球形凹槽的開口直徑小于窗簾拉珠的直徑。
[0005]作為改進,所述本體的第一端可以直接與窗簾拉珠的第一自由端固定連接,當然,所述本體的第一端結構也可以與第二端結構相同,也具有一能容納窗簾拉珠第二自由端的半球形凹槽,該半球形凹槽的開口直徑小于窗簾拉珠的直徑。
[000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通過在安全脫離器本體的第二端設置能容納窗簾拉珠的半球形凹槽,并使半球形凹槽的開口直徑小于窗簾拉珠直徑,這樣即使當兒童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不小心把拉珠繩饒到脖子上,由于窗簾拉珠的第二自由端是容置在半球形凹槽內,當施加在窗簾拉珠上的作用力超過一定值情況下,窗簾拉珠的第二自由端會脫離半球形凹槽,兒童就不會發生窒息的危險。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窗簾拉珠的安全脫離器的組裝結構圖(與窗簾拉珠連接狀態);
[0008]圖2為圖1中安全脫離器部分放大圖;
[0009]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窗簾拉珠的安全脫離器的組裝結構圖(與窗簾拉珠脫開狀態);
[0010]圖4為圖3中安全脫離器部分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2]實施例一[0013]如圖1?圖4所示的窗簾拉珠的安全脫離器,其包括一塑料制成的本體1,該本體的第一端11與窗簾拉珠2的第一自由端固定連接,該本體I的第二端12具有一能容納窗簾拉珠第二自由端的半球形凹槽13,該半球形凹槽13的開口直徑小于窗簾拉珠的直徑。
[0014]實施例二
[0015]與實施例一不同的是,安全脫離器本體的第一端11與本體I的第二端12具有相同結構,即安全脫離器本體的第一端11也具有一能容納窗簾拉珠第二自由端的半球形凹槽,該半球形凹槽的開口直徑小于窗簾拉珠的直徑。
【權利要求】
1.一種窗簾拉珠的安全脫離器,包括一與窗簾拉珠連接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的第一端與窗簾拉珠的第一自由端連接,所述本體的第二端與窗簾拉珠的第二自由端連接,所述本體的第二端具有一能容納窗簾拉珠的半球形凹槽,該半球形凹槽的開口直徑小于窗簾拉珠的直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窗簾拉珠的安全脫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的第一端可以直接與窗簾拉珠的第一自由端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窗簾拉珠的安全脫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的第一端結構也可以與第二端結構相同,也具有一能容納窗簾拉珠第二自由端的半球形凹槽,該半球形凹槽的開口直徑小于窗簾拉珠的直徑。
【文檔編號】E06B9/78GK203452629SQ201320452012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29日
【發明者】朱保霖 申請人:寧波振飛窗飾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