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有粘扣帶貼接面板的紗窗框型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帶有粘扣帶貼接面板的紗窗框型材,包括角碼插接腔體和貼接面板,角碼插接腔體由左側壁、右側壁、上橫壁和下橫壁連接構成,左側壁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與上橫壁的左端連接,右側壁的上下端分別與下橫壁和上橫壁的右端連接;右側壁的下端與下橫壁的右端連接,連接處為弧形;角碼插接腔體的左側壁上有內凹的第一半圓形掛件滑槽,角碼插接腔體的右側壁上有內凹的第二半圓形掛件滑槽;第一半圓形掛件滑槽與第二半圓形掛件滑槽的位置相對應;貼接面板的右端與上橫壁的左端連接;貼接面板的左端垂直向下延設有左粘扣帶貼接面板。本實用新型的紗網與紗窗框通過粘扣帶活體連接,安裝快捷,易于拆卸清潔,提高了紗窗裝配速度和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一種帶有粘扣帶貼接面板的紗窗框型材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用型材,特別是涉及一種紗窗框型材。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生活質量都有極大的改善,建筑業的住宅建設規模越來越大,房屋的紗窗也向美觀實用方向發展。目前市場上紗窗按結構形式可分為平開式固定框、設有滑道應用于推拉窗框、使紗網自如收放卷起的隱形紗窗框、將紗網膠合或鑲嵌在磁條上的磁性紗窗框。以上紗窗框的型材目前是采用鐵、鋁合金框材、PVC框材、磁條框材。鐵、鋁合金框與紗扇結合時得至少用四個薄鐵連接,不能隨便開啟紗扇,容易松動密封不嚴;PVC框制成后會出現框彎曲,而致使密封不嚴,采用的塑料掛件經不住老化,通常一兩年就損壞;磁條框其磁條有極性限制,很難安裝平整,并且使用壽命短。這些框材構成紗窗邊框時共同缺點是構成復雜,需專業加工及安裝,產品市場為勞動密集型,成本高,不易保潔,不方便修理。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安裝快捷,紗網與紗窗框活體連接,易于拆卸清潔,周邊密封嚴,提高了紗窗裝配速度和紗窗使用壽命長的紗窗框型材。
[0004]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帶有粘扣帶貼接面板的紗窗框型材,包括角碼插接腔體和貼接面板,角碼插接腔體由左側壁、右側壁、上橫壁和下橫壁連接構成,其特征在于:
[0006]左側壁的上端與上橫壁的左端連接,連接處為弧形或直角形;左側壁的下端與下橫壁的左端連接,連接處為弧形或直角形。
[0007]右側壁的上端與上橫壁的右端連接,連接處為弧形或直角形;右側壁的下端與下橫壁的右端連接,連接處為弧形或直角形。
[0008]角碼插接腔體的左側壁上有內凹的第一半圓形掛件滑槽,角碼插接腔體的右側壁上有內凹的第二半圓形掛件滑槽。第一半圓形掛件滑槽與第二半圓形掛件滑槽的位置相對應。
[0009]貼接面板水平設置,貼接面板的右端與上橫壁的左端連接,且為一整體結構。貼接面板的左端垂直向下延設有左粘扣帶貼接面板。
[0010]本實用新型的紗網與紗窗框通過粘扣帶活體連接,安裝快捷,易
[0011]于拆卸清潔,周邊密封嚴,提高了紗窗裝配速度和紗窗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0013]一種帶有粘扣帶貼接面板的紗窗框型材,包括角碼插接腔體I和貼接面板2,角碼插接腔體I由左側壁3、右側壁5、上橫壁4和下橫壁6連接構成,其特征在于:
[0014]左側壁3的上端與上橫壁4的左端連接,連接處為弧形;左側壁3的下端與下橫壁6的左端連接,連接處為弧形。
[0015]右側壁5的上端與上橫壁4的右端連接,連接處為弧形;右側壁5的下端與下橫壁6的右端連接,連接處為弧形。
[0016]角碼插接腔體I的左側壁3上有內凹的第一半圓形掛件滑槽7,角碼插接腔體I的右側壁5上有內凹的第二半圓形掛件滑槽8。第一半圓形掛件滑槽7與第二半圓形掛件滑槽8的位置相對應。
[0017]貼接面板2水平設置,貼接面板2的右端與上橫壁4的左端連接,且為一整體結構。貼接面板2的左端垂直向下延設有左粘扣帶貼接面板9。
【權利要求】
1.一種帶有粘扣帶貼接面板的紗窗框型材,包括角碼插接腔體(I)和貼接面板(2),角碼插接腔體(I)由左側壁(3)、右側壁(5)、上橫壁(4)和下橫壁(6)連接構成,其特征在于:左側壁(3)的上端與上橫壁(4)的左端連接,連接處為弧形或直角形;左側壁(3)的下端與下橫壁(6)的左端連接,連接處為弧形或直角形; 右側壁(5)的上端與上橫壁(4)的右端連接,連接處為弧形或直角形;右側壁(5)的下端與下橫壁(6)的右端連接,連接處為弧形或直角形; 角碼插接腔體(I)的左側壁(3)上有內凹的第一半圓形掛件滑槽(7),角碼插接腔體(O的右側壁(5)上有內凹的第二半圓形掛件滑槽(8);第一半圓形掛件滑槽(7)與第二半圓形掛件滑槽(8)的位置相對應; 貼接面板(2)水平設置,貼接面板(2)的右端與上橫壁(4)的左端連接,且為一整體結構;貼接面板(2)的左端垂直向下延設有左粘扣帶貼接面板(9)。
【文檔編號】E06B9/52GK203476172SQ201320463383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日
【發明者】張洪福 申請人:張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