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閂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鎖閂,包括:一殼體;一第一鎖閂,安裝于該殼體內,可位于解閂的第一位置與上閂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一第二鎖閂,安裝于該殼體內,可位于解鎖的第一位置與閉鎖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一帶動件,可驅動該第一鎖閂;一輔助帶動件,可安裝于該帶動件上,并可驅動該第一鎖閂;一傳動件,安裝于該第二鎖閂,可隨該第二鎖閂移動;當該第二鎖閂位于解鎖的第一位置,轉動一鎖組驅動件,會驅動該傳動件推動該輔助帶動件,進而推動該第一鎖閂往解閂的第一位置移動。
【專利說明】 鎖閂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鎖閂。
【背景技術】
[0002]按目前一般習用盒狀鎖鎖閂,該盒狀鎖鎖閂內部具有一固定閂與一活動閂,該固定閂的伸縮移位一般借由旋鈕或是利用鑰匙的轉動來完成,而活動閂的伸縮移位是借由把手的旋轉與釋放來驅動,但是一般使用者操作旋鈕或鑰匙驅動該固定閂縮入盒狀鎖鎖閂內部時,仍須操作把手驅動第一鎖閂才能開啟門扉,使用上造成諸多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種鎖閂,該鎖閂內部的鎖組驅動件,可直接帶動第二鎖閂位于閉鎖與解鎖的位置,當第二鎖閂位于解鎖的位置,鎖組驅動件可進一步帶動第一鎖閂從上閂的位置移動到解閂的位置。
[0004]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0005]一種鎖閂,包括:
[0006]一殼體;
[0007]一第一鎖閂,安裝于殼體內,可位于解閂的第一位置與上閂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
[0008]一第二鎖閂,安裝于殼體內,可位于解鎖的第一位置與閉鎖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
[0009]一帶動件,可驅動第一鎖閂;
[0010]一輔助帶動件,可安裝于該帶動件上,并可驅動第一鎖閂;
[0011]一傳動件,安裝于第二鎖閂,可隨第二鎖閂移動;
[0012]當第二鎖閂位于解鎖的第一位置,轉動一鎖組驅動件,會驅動傳動件推動輔助帶動件,進而推動第一鎖閂往解閂的第一位置移動。
[0013]進一步,輔助帶動件,具有一撥動部;第一鎖閂,具有一被撥動部,輔助帶動件的撥動部可推動第一鎖閂的被撥動部移動,使第一鎖閂移動到解閂的第一位置。
[0014]進一步,輔助帶動件,具有一被推動部;傳動件,具有一推動部,傳動件的推動部可推動輔助帶動件的被推動部移動一角位移。
[0015]進一步,傳動件,具有一被帶動部;鎖組驅動件,具有一帶動部,當第二鎖閂位于解鎖的第一位置時,鎖組驅動件的帶動部可推動傳動件的被帶動部移動一距離。
[0016]進一步,帶動件具有一第一凸緣與一第二凸緣;輔助帶動件具有一孔,輔助帶動件的孔套設于帶動件的第二凸緣,輔助帶動件可與帶動件產生相對運動。
[0017]進一步,包括一扭力彈簧,可套設于該帶動件的第一凸緣。
[0018]進一步,扭力彈簧具有一第一彎折部與一第二彎折部,殼體具有一支承部,帶動件有一延伸部,第一彎折部支承于該支承部,第二彎折部支承于延伸部。[0019]進一步,第二鎖閂具有一第一凸柱,傳動件具有一孔,傳動件的孔可套設于該第二鎖R的第一凸柱。
[0020]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的鎖閂中,鎖閂內部的鎖組驅動件,可直接帶動第二鎖閂位于閉鎖與解鎖的位置,當第二鎖閂位于解鎖的位置,鎖組驅動件可進一步帶動第一鎖閂從上閂的位置移動到解閂的位置,使用者操作旋鈕或鑰匙驅動該固定閂縮入盒狀鎖鎖閂內部時,無須操作把手驅動第一鎖閂就能開啟門扉,使用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鎖閂的立體分解圖;
[0022]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帶動件的立體圖;
[0023]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帶動件另一方向的立體圖;
[0024]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鎖閂的第一鎖閂與第二鎖閂皆位于伸出殼體的位置示意圖;
[0025]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鎖閂的第一鎖閂位于伸出殼體的位置與第二鎖閂位于局部縮入殼體的位置示意圖;
[0026]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鎖閂的第一鎖閂與第二鎖閂皆位于縮入殼體的位置示意圖。
[0027]【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0028]I 殼體11 底座`
[0029]111容室112支承部
[0030]1121凹槽113 固定柱
[0031]114 第一孔115 第二孔
[0032]116導槽117第一鎖閂穿設孔
[0033]118第二鎖閂穿設孔12 蓋板
[0034]122支承部安裝孔123固定柱安裝孔
[0035]124 第一孔125 第二孔
[0036]126 長槽127 短槽
[0037]13 面板131第一鎖閂孔
[0038]132第二鎖閂孔2 第一鎖閂
[0039]21 桿件211被撥動部
[0040]212 固定環槽213 固定環
[0041]214 彈簧215 環
[0042]22 第一鎖閂頭31 帶動件
[0043]311凸緣312第一凸緣
[0044]313第二凸緣314肩部
[0045]315方形通孔316撥動部
[0046]317延伸部32 輔助帶動件
[0047]321撥動部322被撥動部
[0048]323孔33 扭力彈簧[0049]331第一彎折部332第二彎折部
[0050]4第二鎖閂41第二鎖閂頭
[0051]42板421第一凸柱
[0052]422第二凸柱423第三凸柱
[0053]424第一卡掣部425第二卡掣部
[0054]426第三卡掣部427第一凹穴
[0055]4271第一被帶動部428第二凹穴
[0056]4281第二被帶動部5卡掣組件
[0057]51卡榫52卡掣部
[0058]521凸部53支承板
[0059]55受推部61鎖組驅動件
[0060]611帶動部7傳動件
[0061]71推動部72被帶動部
[0062]73 孔8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63]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0064]如圖1至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一種鎖閂,其包括:一殼體1、一第一鎖閂2、一帶動件31、輔助帶動件32、一扭力彈簧33、一第二鎖閂4、一卡掣組件5、一鎖組驅動件6、一傳動件7及一彈簧8等,其中:
[0065]如圖1所不,該殼體I,包括:一底座11、一蓋板12與一面板13等,該底座11具有一容室111,該底座11底部直接彎折形成板狀的一支承部112與一固定柱113,且于該底座11上形成一第一孔114、一第二孔115與兩隔開設置的導槽116等,該支承部112上形成一凹槽1121,并于該底座11的一側邊具有一第一鎖閂穿設孔117與一第二鎖閂穿設孔118。
[0066]如圖1所不,該蓋板12,可覆蓋于該底座11上,該蓋板12具有分別與該底座11的支承部112與固定柱113相對應的兩支承部安裝孔122與一固定柱安裝孔123,該蓋板12進一步具有一第一孔124、一第二孔125、一長槽126與兩短槽127,該蓋板12的第一孔124與第二孔125與該底座11的第一孔114與第二孔115相對正。
[0067]如圖1所示,該面板13,覆蓋于該底座11的側面,該面板13具有一第一鎖閂孔131及一第二鎖閂孔132,該第一鎖閂孔131及該第二鎖閂孔132可分別對正該第一鎖閂穿設孔117及該第二鎖閂穿設孔118。
[0068]如圖1所不,該第一鎖円2,具有一桿件21,該桿件21—端具有一被撥動部211,另一端可穿設一環215、一彈簧214與一固定環213,而連接一第一鎖円頭22,該第一鎖円頭22與該被撥動部211之間具有一固定環槽212,該固定環213可嚙合于該固定環槽212,該被撥動部211與該固定環213之間具有該彈簧214與該可受該彈簧214壓縮的環215,該第一鎖閂2能置放于該底座11的容室111內,并使該第一鎖閂頭22伸出該底座11的第一鎖閂穿設孔117與該面板13的第一鎖閂孔131,而該桿件21部份橫跨該支承部112的凹槽1121,該第一鎖閂2的環215鄰靠于該支承部112,以使該第一鎖閂頭22往殼體I內撤收時,該彈簧214可透過該環215偏壓該支承部112,使該彈簧214產生回復力。
[0069]如圖1至圖3所示,該帶動件31,一側面具有一凸緣311,該凸緣311可容置于該底座11的第一孔114,另一側面具有一第一凸緣312并連接一第二凸緣313,該第一凸緣312與該第二凸緣313之間形成一肩部314,該帶動件31的板面側邊具有一撥動部316與一由板面周圍近似垂直彎折成的延伸部317,一方形通孔315貫穿該凸緣311、第一凸緣312與第二凸緣313。
[0070]如圖1所示,該扭力彈簧33,具有一第一彎折部331與一第二彎折部332,該扭力彈簧33可套設于該帶動件31的第一凸緣312,該第一彎折部331支撐于該殼體I的支承部112,該第二彎折部332支承于該帶動件31的延伸部317。
[0071]如圖1所示,該輔助帶動件32,為一板狀體,該板狀體一端側邊具有一撥動部321,另一端側邊具有一被推動部322,該撥動部321與該被推動部322之間具有一孔323,該輔助帶動件32的孔323可套設于該帶動件31的第二凸緣313上,并使該輔助帶動件32鄰靠于該帶動件31的肩部314,安裝后該帶動件31的第二凸緣313可嵌入該蓋板12的第一孔124,其中該輔助帶動件32與該帶動件31可為一體成形。
[0072]如圖1所示,該第二鎖閂4,一端具有一第二鎖閂頭41,該第二鎖閂頭41后面連接一板42,該板42上形成一第一凸柱421、第二凸柱422與第三凸柱423,并于該板42的周邊的一端形成一第—^掣部424、一第二卡掣部425與一第三卡掣部426,另一端形成一第一凹穴427與一第二凹穴428,該第一凹穴427的周圍形成一第一被帶動部4271,該第二凹穴428的周圍形成一第二被帶動部4281,該第二鎖閂4可安裝于該底座11的容室111,使該第二凸柱422容置設于該蓋板 12的長槽126,該第二鎖円4可相對于該蓋板12的長槽126作橫向移動,而該第二鎖閂頭41可位于部份伸出該面板13的第二鎖閂孔132的第二位置與縮入該面板13的第二鎖閂孔132的第一位置之間作動。
[0073]如圖1所示,該卡掣組件5,為一板狀體,該卡掣組件5的板狀體周圍具有兩隔開設置的卡榫51,該兩卡榫51可分別嵌入該殼體I的兩導槽116,并且該卡掣組件5橫向延伸兩隔開設置的卡掣部52,該兩卡掣部52的末端分別具有一凸部521,該每一凸部521可嵌入該蓋板12的每一短槽127內滑動,使該卡掣組件5可近似垂直該第二鎖閂4移動,該兩卡掣部52之間形成一支承板53 ;—彈簧8,可套設于該殼體I的固定柱113,—端偏壓該殼體1,另一端偏壓該卡掣組件5的支承板53,另外該卡掣組件5的底部具有一受推部55,該兩卡掣部52可分別適時卡掣于該第二鎖R 4的第一卡掣部424、第二卡掣部425或第二卡掣部425、第三卡掣部426,以限制該第二鎖閂4橫向移動。
[0074]如圖1所示,該鎖組驅動件61可連接一鎖組(圖中未示出),該鎖組驅動件61可安裝于該殼體I的容室111,并對正該底板11的第二孔115與該蓋板12的第二孔125,該鎖組驅動件61延伸具有一帶動部611。
[0075]如圖1、圖4與圖5所不,該傳動件7,—端具有一推動部71,另一端具有一被帶動部72,該推動部71與該被帶動部72之間具有一孔73,該孔73套設于該第二鎖閂4的第一凸柱421,使該傳動件7可相對于該第二鎖閂4做近似垂直的移動,而該第二鎖閂4橫向位移時,該傳動件7會隨該第二鎖閂4橫向位移,所以當該第二鎖閂4位于解鎖狀態時,該被帶動部72鄰近該鎖組驅動件61,可適時接受該鎖組驅動件61的帶動部611的帶動,而該傳動件的推動部71鄰近該輔助帶動件32的被推動部322可適時推動該輔助帶動件32的被推動部322。
[0076]如圖1、圖4至圖6所示,當整體組合后,當該第一鎖閂2與該第二鎖閂4位于伸出面板13的閉鎖位置,若要做解鎖時,可轉動內側旋鈕(圖中未示出)或以鑰匙驅動外側鎖組(圖中未示出),帶動該鎖組驅動件61,該鎖組驅動件61的帶動部611會推動該卡掣組件5的受推部55,使該卡掣組件5的卡掣部52之一脫離該第二鎖閂4的第一^^掣部424,此時該鎖組驅動件61的帶動部611即可撥動該第一被帶動部4271,該第二鎖閂4即被橫向移動一段距離(如圖5),該卡掣組件5的兩卡掣部52分別卡合于該第二鎖閂4的第一卡掣部424與第二卡掣部425,若持續轉動該鎖組驅動件61,該鎖組驅動件61的帶動部611會推動該卡掣組件5的受推部55,使該卡掣組件5的兩卡掣部52分別脫離該第二鎖閂4的第一^^掣部424與第二卡掣部425,此時該鎖組驅動件61的帶動部611即可撥動該第二被帶動部4281,該第二鎖閂4的第二鎖閂頭41即被橫向移動到縮入該面板13 (如圖6),該卡掣組件5的兩卡掣部52分別卡合于該第二鎖閂4的第二卡掣部425與第三卡掣部426,若再持續轉動該鎖組驅動件61,該鎖組驅動件61的帶動部611會推動該傳動件7的被帶動部72,使該傳動件7的推動部71推動該輔助帶動件32的被推動部332,進而推動該輔助帶動件32,使該輔助帶動件32的撥動部321會撥動該第一鎖閂2的被撥動部211,使該第一鎖閂2由部份伸出該面板13的第二位置移動到縮入該面板13的第一位置。
[0077]上述實施例和圖式并非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產品形態和式樣,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 ,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疇。
【權利要求】
1.一種鎖閂,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殼體; 一第一鎖閂,安裝于殼體內,位于解閂的第一位置與上閂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 一第二鎖閂,安裝于殼體內,位于解鎖的第一位置與閉鎖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 一可驅動第一鎖閂的帶動件; 一可安裝于帶動件上并可驅動第一鎖閂的輔助帶動件; 一傳動件,安裝于第二鎖閂,隨第二鎖閂移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鎖閂,其特征在于:輔助帶動件,具有一撥動部;第一鎖閂,具有一被撥動部,輔助帶動件的撥動部可推動第一鎖閂的被撥動部移動,使第一鎖閂移動到解閂的第一位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鎖閂,其特征在于:輔助帶動件,具有一被推動部;傳動件,具有一推動部,傳動件的推動部可推動輔助帶動件的被推動部移動一角位移。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鎖閂,其特征在于:傳動件,具有一被帶動部;鎖組驅動件,具有一帶動部,當第二鎖閂位于解鎖的第一位置時,鎖組驅動件的帶動部可推動傳動件的被帶動部移動一距離。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鎖閂,其特征在于:帶動件具有一第一凸緣與一第二凸緣;輔助帶動件具有一孔,輔助帶動件的孔套設于帶動件的第二凸緣,輔助帶動件可與帶動件產生相對運動。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鎖閂,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一可套設于帶動件的第一凸緣的扭力彈簧。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鎖閂,其特征在于:扭力彈簧具有一第一彎折部與一第二彎折部,殼體具有一支承部,帶動件有一延伸部,第一彎折部支承于該支承部,第二彎折部支承于延伸部。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鎖閂,其特征在于:第二鎖閂具有一第一凸柱,傳動件具有一孔,傳動件的孔套設于第二鎖閂的第一凸柱。
【文檔編號】E05B15/10GK203531530SQ201320559704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0日
【發明者】陳柏仰, 董凱庭 申請人:臺灣史丹利安防系統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