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適用于木結構建筑外墻門窗洞口的金屬泛水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木結構建筑外墻門窗洞口的金屬泛水板,包括上側板和底側板,其特征在于:上側板和底側板形成的折角大于等于95°;上側板高度大于等于75mm;底側板的寬度超過其下的被遮蔽體10mm;金屬泛水板的兩側分別設有泛水收邊,其高度為12mm至25mm;金屬泛水板的長度超出門窗洞口兩側至少25mm;金屬泛水板必須為耐腐蝕材質。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作方便,結實耐用,防滲漏能力良好。
【專利說明】一種適用于木結構建筑外墻門窗洞口的金屬泛水板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木結構建筑外墻門窗洞口的金屬泛水板。
【背景技術】
[0002]木結構建筑的主要材料為木材,其受潮后容易受到各種木腐真菌和昆蟲的威脅。外墻門窗洞口作為木結構建筑的重要結構部位,需要在門窗洞口上方設置金屬泛水板,最大限度減少雨水滲入圍護結構的可能性。然而,現有金屬泛水板不符合木結構建筑外墻門窗洞口防水的設計要求。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制作方便,防滲漏能力良好的木結構建筑外墻門窗洞口金屬泛水板。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一種適用于木結構建筑外墻門窗洞口的金屬泛水板,包括上側板和底側板,其特征在于:上側板和底側板形成的折角大于等于95° ;上側板高度大于等于75mm ;底側板的寬度超過其下的被遮蔽體IOmm ;金屬泛水板的兩側分別設有泛水收邊,其高度為12mm至25mm ;金屬泛水板的長度超出門窗洞口兩側至少25mm ;金屬泛水板必須為耐腐蝕材質,其材質和厚度參照以下標準:預噴漆招,最小厚度0.5mm ;銅,最小厚度0.5mm ;304型不銹鋼,最小厚度0.4mm ;鋅,最小厚度0.5mm ;鍍鋅鋼,最小厚度0.4mm ;鉛,最小厚度2mm。
[0006]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將上側板固定于門窗洞口上方的墻體上,底側板與水平方向形成一個至少5°的下斜角,便于排水,同時兩側泛水收邊有效阻止雨水從兩側滲漏入墻體內。
[0007]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作方便,結實耐用,防滲漏能力良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說明:
[0010]如圖1所示,一種適用于木結構建筑外墻門窗洞口的金屬泛水板,包括上側板I和底側板2,其特征在于:上側板和底側板形成的折角3大于等于95°,本實施例中取值為100° ;上側板I高度大于等于75mm,本實施例中取值為80mm ;底側板2的寬度超過其下的被遮蔽體10mm,本實施例中取值為15mm ;金屬泛水板的兩側分別設有泛水收邊4,其高度為12mm至25mm,本實施例中取值為25mm ;金屬泛水板的長度超出門窗洞口兩側至少25mm,本實施例中取值為25_ ;本實施例中金屬泛水板材質為耐腐蝕的2_厚鉛板。[0011]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將上側板I固定于門窗洞口上方的墻體上,底側板2與水平方向形成一個至少5°的下斜角,便于排水,同時兩側泛水收邊4有效阻止雨水從兩側滲漏入墻體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適用于木結構建筑外墻門窗洞口的金屬泛水板,包括上側板和底側板,其特征在于:上側板和底側板形成的折角大于等于95° ;上側板高度大于等于75mm ;底側板的寬度超過其下的被遮蔽體IOmm ;金屬泛水板的兩側分別設有泛水收邊,其高度為12mm至25mm ;金屬泛水板的長度超出門窗洞口兩側至少25mm ;金屬泛水板必須為耐腐蝕材質,其材質和厚度參照以下標準:預噴漆招,最小厚度0.5mm ;銅,最小厚度0.5mm ;304型不銹鋼,最小厚度0.4mm ;鋅,最小厚度0.5mm ;鍍鋅鋼,最小厚度0.4mm ;鉛,最小厚度2mm。
【文檔編號】E06B7/26GK203796141SQ201420247031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5日
【發明者】沈一軍, 曾志勇, 陳雰 申請人:沈一軍, 臺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