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衛生間清潔用具,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檢測和清潔衛生間的環境的巡檢車。
背景技術:
巡檢車是一種為治安,維和人員專門設計開發的車。該車是特別適于公安巡邏、步行街、高爾夫球場、旅游景點、房地產(園林小區)、各大型企業、機關單位、公園、娛樂場所、體育場館、大專院校、醫院、療養院、車站、機場、碼頭等領域的交通工具。巡檢車一般可以乘坐2-8人。為四輪方向盤式電動車,安裝有警示燈、鳴笛和喊話裝置,該類車大致可分為敞門巡檢車,巡邏小轎車,巡邏面包車。
巡檢車一種為治安,維和專門設計開發的車輛,其按照動力來源方式可分為電動型與燃油型。市場中使用較多的為電動巡檢車,這種車輛可以乘坐2-8人的四輪方向盤式電動車,并安裝有警示燈、鳴笛和喊話裝置的專業電動車。其中有:半封閉、全封閉兩種類型。由于質量優秀、收費公道、售后服務好,所以所銷售的巡檢車不僅獲了公安部門的喜愛,同時也成為了一些諸如行政執法部門、學校、醫院等場所進行日常巡邏安保工作的首選車型。
然而,目前尚未將巡檢車用于衛生間的檢測和清理。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簡便的巡檢車。
本發明巡檢車,包括
車身,其底部設有行走輪;
擠壓部,其與所述車身的前部固定,其用于上下擠壓地面;
第一刷頭,其用于橫向刷洗地面,其位于所述車身的中部;
第二刷頭,其設置在所述第一刷頭的左右兩側,其用于前后方向地刷洗地面;
傳送帶,其下表面用于向所述第一刷頭、第二刷頭提供清潔劑,其上表面用于收集粉塵;
倉室,其正對所述傳送帶的下表面設有噴清潔劑部,其正對所述傳送帶的上表面設有吸塵器;
其中,所述車身設有
人流量檢測模塊,其通過熱感傳感器檢測至少兩個衛生間內的人數;
控制中心,其用于根據所述熱感傳感器檢測到的至少兩個衛生間的人數,而驅動車身朝向所述人數較少的衛生間移動。
本發明巡檢車,其中所述控制中心設有清潔頻率推薦模塊,所述清潔頻率推薦模塊根據所述衛生間的面積A、衛生間上次清潔后的使用者的人數B、衛生間坐便器數量C,按如下公式輸出清掃時間間隔D;
其中,衛生間的面積A的單位為平方米;
使用者的人數B的單位為個;
坐便器數量C的單位為個;
清掃時間間隔D的單位為分鐘。
本發明巡檢車,其中所述擠壓部包括鋼絲球板、彈簧桿、球座、球座蓋板、滾球、球桿、電磁鐵板、第一電機;所述鋼絲球板的表面設有多個鋼絲球,所述鋼絲球板與彈簧桿連接,所述彈簧桿包括移動桿、彈簧、彈簧座,所述移動桿的一端與所述鋼絲球板的遠離鋼絲球的表面固定,所述移動桿的另一端與所述彈簧固定,所述彈簧與所述彈簧座固定,所述彈簧座與所述球座固定,所述球座內設有與其球狀凹槽,所述球狀凹槽與所述滾球相配合,所述球座的球狀凹槽處設有球座蓋板,所述球座蓋板設有孔徑為滾球直徑的一半的限位孔,所述滾球通過球桿與所述電磁鐵板固定,所述限位孔用于對所述球桿卡接,從而對于所述球座進行限位,所述球座由永磁鐵制成,電磁鐵板與第一電機的輸出軸固定,所述第一電機與所述車身的下表面的前部固定。
本發明巡檢車,其中所述傳送帶的表面由人造鹿皮材料制成。
本發明巡檢車,其中所述噴清潔劑部包括與車身后部固定的清潔劑室、位于所述清潔劑室左上側的連通部、位于所述連通部左上側且正對所述傳送帶的下表面的噴頭部、位于所述清潔劑室右部的固定部及位于所述清潔劑室左部的連棍部,所述清潔劑室包括集清潔劑斗、位于所述集清潔劑斗右下側的入清潔劑口、位于所述集清潔劑斗內的第一彈簧、位于所述第一彈簧右下側的弧形板及位于所述弧形板右下側的手柄,所述連通部包括第一通路、設置于所述第一通路上的閥門及位于所述第一通路左右兩側的第一支架,所述噴頭部包括第一斜板、位于所述第一斜板右下側的第一擋板、位于所述第一擋板右下側的第一連接棍、位于所述第一連接棍右下側的第二斜板、位于所述第一斜板左上側的第一豎板、位于所述第一豎板左上側的第一橫板及位于所述第二斜板左上側的第二豎板,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二支架、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一斜棍、位于所述第一斜棍左上側的第一豎棍、位于所述第一豎棍左部的第二斜棍、位于所述第一豎棍左上側的第一橫棍、位于所述第一橫棍左上側的第二橫棍、位于所述第二橫棍左上側的第一支撐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板左上側的第一支撐塊及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塊上的第一滾輪,所述連棍部包括第三支架、設置于所述第三支架上的第三斜棍、位于所述第三斜棍左上側的第二豎棍、位于所述第二豎棍右部的第四斜棍、位于所述第二豎棍左上側的第三橫棍、位于所述第三橫棍左上側的第四橫棍、位于所述第四橫棍左上側的第二支撐板、位于所述第三支架左部的第五橫棍、位于所述第五橫棍左上側的第五斜棍及位于所述第五橫棍左部的握持環;所述集清潔劑斗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集清潔劑斗的下表面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集清潔劑斗的內部相通,所述入清潔劑口的下端與所述集清潔劑斗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集清潔劑斗內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一彈簧的下端與所述集清潔劑斗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的上端與所述弧形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弧形板呈長方體,所述弧形板水平放置,所述弧形板收容于所述集清潔劑斗內,所述弧形板的側面與所述集清潔劑斗的內表面滑動連接,所述手柄呈半圓環狀,所述手柄的兩端與所述弧形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通路呈豎直狀,所述第一通路的上端對準所述第一通孔且與所述集清潔劑斗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一通路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與所述集清潔劑斗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通路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板設有兩個且左右鏡像設置,位于右部的第一斜板的上端與位于左部的第一斜板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板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通路的正左上側,所述第一斜板上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擋板設有若干個,所述第一擋板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擋板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斜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擋板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左上側,所述第一連接棍設有若干個,所述第一連接棍呈豎直狀,所述第一連接棍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擋板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棍的下端設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斜板呈傾斜狀,所述第二斜板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一斜板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二斜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通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棍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斜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板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一斜板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二豎板呈長方體,所述第二豎板豎直放置,所述第二豎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斜板的下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板呈豎直狀,所述第一豎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斜板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板的下端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貫穿所述第一豎板的左右表面,所述第一橫板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橫板的端部與所述第一斜板的下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板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與所述集清潔劑斗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豎直狀且與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棍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斜棍的兩端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棍呈豎直狀,所述第一豎棍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斜棍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棍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橫棍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棍呈傾斜狀,所述第二斜棍的上端與所述集清潔劑斗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棍的下端與所述第一豎棍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棍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橫棍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棍的右端與所述第二斜棍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板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支撐板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斜板的下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板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二豎板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棍呈水平狀,所述第二橫棍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棍的右端與所述第二豎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塊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支撐塊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塊上設有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一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滾輪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滾輪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內且與所述第一支撐塊軸轉連接;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與所述集清潔劑斗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呈豎直狀且與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斜棍呈傾斜狀,所述第三斜棍的下端與所述第三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斜棍的上端與所述集清潔劑斗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棍呈豎直狀,所述第二豎棍的下端與所述第三橫棍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棍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斜棍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斜棍呈傾斜狀,所述第四斜棍的下端與所述第二豎棍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斜棍的上端與所述集清潔劑斗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棍呈水平狀,所述第三橫棍的右端與所述第三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棍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斜板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橫棍呈水平狀,所述第四橫棍的右端與所述第三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橫棍的左端與所述第二豎板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板呈水平狀,所述第二支撐板的左端與第一斜板的下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板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二支撐板上設有位于其左上側的第二支撐塊、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撐塊上的第二滾輪及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撐塊下表面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二支撐塊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支撐塊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滾輪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內且與所述第二支撐塊軸轉連接,所述第五橫棍呈水平狀,所述第五橫棍的左端與所述第三支架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橫棍的右端與所述握持環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斜棍呈傾斜狀,所述第五斜棍的左端與所述第三支架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斜棍的右端與所述握持環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滾輪、第二滾輪均與所述傳送帶接觸;
其中,所述控制中心設有清潔劑流量推薦模塊,所述清潔劑流量推薦模塊根據所述車身的行進速度E、車身兩次轉彎之間的時間F、第一刷頭的旋轉線速度G、第二刷頭的旋轉線速度H,按如下公式輸出所述入清潔劑口的推薦流量M;
其中,行進速度E的單位為米每秒;
兩次轉彎之間的時間F的單位為秒;
第一刷頭的旋轉線速度G、第二刷頭的旋轉線速度H的單位為分米每秒;
推薦流量M的單位為毫克每秒。
本發明巡檢車與現有技術不同之處在于本發明巡檢車通過上述結構可分情況檢測男廁女廁的人流量,并且,在其使用的低峰時間段對其進行清理,從而既不影響衛生間的正常使用,又實現了清潔地面的效果。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巡檢車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巡檢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巡檢車的擠壓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巡檢車的噴清潔劑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巡檢車包括
車身100,其底部設有行走輪;
擠壓部200,其與所述車身的前部固定,其用于上下擠壓地面;
第一刷頭300,其用于橫向刷洗地面,其位于所述車身100的中部;
第二刷頭400,其設置在所述第一刷頭300的左右兩側,其用于前后方向地刷洗地面;
傳送帶500,其下表面用于向所述第一刷頭300、第二刷頭400提供清潔劑,其上表面用于收集粉塵;
倉室600,其正對所述傳送帶500的下表面設有噴清潔劑部,其正對所述傳送帶500的上表面設有吸塵器;
其中,所述車身設有
人流量檢測模塊,其通過熱感傳感器檢測至少兩個衛生間內的人數;
控制中心,其用于根據所述熱感傳感器檢測到的至少兩個衛生間的人數,而驅動車身朝向所述人數較少的衛生間移動。
本發明通過上述結構可分情況檢測男廁女廁的人流量,并且,在其使用的低峰時間段對其進行清理,從而既不影響衛生間的正常使用,又實現了清潔地面的效果。
優選地,所述控制中心設有清潔頻率推薦模塊,所述清潔頻率推薦模塊根據所述衛生間的面積A、衛生間上次清潔后的使用者的人數B、衛生間坐便器數量C,按如下公式輸出清掃時間間隔D;
其中,衛生間的面積A的單位為平方米;
使用者的人數B的單位為個;
坐便器數量C的單位為個;
清掃時間間隔D的單位為分鐘。
本發明通過上述方式可參照衛生間的具體情況定制合理地清掃間隔,從而既保障了清潔程度,又降低了清潔成本。
優選地,參見圖2,所述擠壓部200包括鋼絲球板201、彈簧桿202、球座203、球座蓋板204、滾球205、球桿206、電磁鐵板205、第一電機;
所述鋼絲球板201的表面設有多個鋼絲球,所述鋼絲球板201與彈簧桿202連接,所述彈簧桿包括移動桿、彈簧、彈簧座,所述移動桿的一端與所述鋼絲球板201的遠離鋼絲球的表面固定,所述移動桿的另一端與所述彈簧固定,所述彈簧與所述彈簧座固定,所述彈簧座與所述球座203固定,所述球座203內設有與其球狀凹槽,所述球狀凹槽與所述滾球205相配合,所述球座203的球狀凹槽處設有球座蓋板204,所述球座蓋板204設有孔徑為滾球205直徑的一半的限位孔,所述滾球205通過球桿206與所述電磁鐵板205固定,所述限位孔用于對所述球桿206卡接,從而對于所述球座203進行限位,所述球座203由永磁鐵制成,電磁鐵板205與第一電機的輸出軸固定,所述第一電機與所述車身100的下表面的前部固定。
本發明通過上述結構可通過第一電機的轉動帶動電磁鐵板205的轉動,并通過電磁鐵板205和球座203之間的不同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實現鋼絲球板201的外端呈波浪狀圓圈運動,致使擠壓部200對于衛生間內較為難以去除的糞便、口香糖、嘔吐物、頭發能夠通過鋼絲球的擠壓而得到清理。
優選地,所述傳送帶500的表面由人造鹿皮材料制成。
本發明內通過由PVA材料或超細納米纖維制成的人造鹿皮作為傳送帶的表面,一方面說,能夠迅速地吸收清潔劑或洗潔精而向第一刷頭300和/或第二刷頭400供液,另一方面說,能夠將粉塵吸附在其表面,并且較為容易清理。
優選地,參見圖3,所述噴清潔劑部包括與車身100后部固定的清潔劑室701、位于所述清潔劑室701左上側的連通部702、位于所述連通部702左上側且正對所述傳送帶500的下表面的噴頭部703、位于所述清潔劑室701右部的固定部及位于所述清潔劑室701左部的連棍部,所述清潔劑室701包括集清潔劑斗、位于所述集清潔劑斗右下側的入清潔劑口、位于所述集清潔劑斗內的第一彈簧、位于所述第一彈簧右下側的弧形板及位于所述弧形板右下側的手柄,所述連通部702包括第一通路、設置于所述第一通路上的閥門及位于所述第一通路左右兩側的第一支架,所述噴頭部703包括第一斜板、位于所述第一斜板右下側的第一擋板、位于所述第一擋板右下側的第一連接棍、位于所述第一連接棍右下側的第二斜板、位于所述第一斜板左上側的第一豎板、位于所述第一豎板左上側的第一橫板及位于所述第二斜板左上側的第二豎板,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二支架、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一斜棍、位于所述第一斜棍左上側的第一豎棍、位于所述第一豎棍左部的第二斜棍、位于所述第一豎棍左上側的第一橫棍、位于所述第一橫棍左上側的第二橫棍、位于所述第二橫棍左上側的第一支撐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板左上側的第一支撐塊及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塊上的第一滾輪,所述連棍部包括第三支架、設置于所述第三支架上的第三斜棍、位于所述第三斜棍左上側的第二豎棍、位于所述第二豎棍右部的第四斜棍、位于所述第二豎棍左上側的第三橫棍、位于所述第三橫棍左上側的第四橫棍、位于所述第四橫棍左上側的第二支撐板、位于所述第三支架左部的第五橫棍、位于所述第五橫棍左上側的第五斜棍及位于所述第五橫棍左部的握持環;所述集清潔劑斗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集清潔劑斗的下表面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集清潔劑斗的內部相通,所述入清潔劑口的下端與所述集清潔劑斗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集清潔劑斗內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一彈簧的下端與所述集清潔劑斗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的上端與所述弧形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弧形板呈長方體,所述弧形板水平放置,所述弧形板收容于所述集清潔劑斗內,所述弧形板的側面與所述集清潔劑斗的內表面滑動連接,所述手柄呈半圓環狀,所述手柄的兩端與所述弧形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通路呈豎直狀,所述第一通路的上端對準所述第一通孔且與所述集清潔劑斗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一通路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與所述集清潔劑斗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通路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板設有兩個且左右鏡像設置,位于右部的第一斜板的上端與位于左部的第一斜板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板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通路的正左上側,所述第一斜板上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擋板設有若干個,所述第一擋板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擋板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斜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擋板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左上側,所述第一連接棍設有若干個,所述第一連接棍呈豎直狀,所述第一連接棍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擋板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棍的下端設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斜板呈傾斜狀,所述第二斜板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一斜板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二斜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通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棍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斜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板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一斜板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二豎板呈長方體,所述第二豎板豎直放置,所述第二豎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斜板的下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板呈豎直狀,所述第一豎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斜板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板的下端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貫穿所述第一豎板的左右表面,所述第一橫板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橫板的端部與所述第一斜板的下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板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與所述集清潔劑斗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豎直狀且與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棍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斜棍的兩端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棍呈豎直狀,所述第一豎棍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斜棍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棍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橫棍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棍呈傾斜狀,所述第二斜棍的上端與所述集清潔劑斗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棍的下端與所述第一豎棍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棍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橫棍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棍的右端與所述第二斜棍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板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支撐板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斜板的下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板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二豎板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棍呈水平狀,所述第二橫棍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棍的右端與所述第二豎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塊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支撐塊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塊上設有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一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滾輪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滾輪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內且與所述第一支撐塊軸轉連接;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與所述集清潔劑斗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呈豎直狀且與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斜棍呈傾斜狀,所述第三斜棍的下端與所述第三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斜棍的上端與所述集清潔劑斗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棍呈豎直狀,所述第二豎棍的下端與所述第三橫棍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棍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斜棍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斜棍呈傾斜狀,所述第四斜棍的下端與所述第二豎棍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斜棍的上端與所述集清潔劑斗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棍呈水平狀,所述第三橫棍的右端與所述第三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棍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斜板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橫棍呈水平狀,所述第四橫棍的右端與所述第三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橫棍的左端與所述第二豎板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板呈水平狀,所述第二支撐板的左端與第一斜板的下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板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二支撐板上設有位于其左上側的第二支撐塊、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撐塊上的第二滾輪及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撐塊下表面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二支撐塊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支撐塊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滾輪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內且與所述第二支撐塊軸轉連接,所述第五橫棍呈水平狀,所述第五橫棍的左端與所述第三支架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橫棍的右端與所述握持環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斜棍呈傾斜狀,所述第五斜棍的左端與所述第三支架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斜棍的右端與所述握持環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滾輪、第二滾輪均與所述傳送帶500接觸;
其中,所述控制中心設有清潔劑流量推薦模塊,所述清潔劑流量推薦模塊根據所述車身100的行進速度E、車身100兩次轉彎之間的時間F、第一刷頭300的旋轉線速度G、第二刷頭400的旋轉線速度H,按如下公式輸出所述入清潔劑口的推薦流量M;
其中,行進速度E的單位為米每秒;
兩次轉彎之間的時間F的單位為秒;
第一刷頭300的旋轉線速度G、第二刷頭400的旋轉線速度H的單位為分米每秒;
推薦流量M的單位為毫克每秒。
本發明通過上述結構可均勻地將清潔劑噴灑至傳送帶500,并且,通過上述公式,可根據車身100運動的具體情況而制定合理地清潔劑流量,從而保障了清潔效果,又節約了清潔劑。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