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后移式折疊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15095閱讀:598來源:國知局
一種后移式折疊座椅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一種折疊座椅,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后移式折疊座椅。



背景技術:

在如今的大學、高中教室以及眾多的學術報告廳、會場中,大多使用階梯教室類型的桌椅,并且一般一個教室或報告廳至少可以容納一百多號人,甚至更多。為了節省空間,所以桌椅大多都采用固定連座的方式,這類固定式的座椅一般都采用折疊的形式,以達到最大的空間利用率。不難發現,目前的固定式折疊座椅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兩類:

一類是利用鉸接等方式使坐板前端向上向后人工翻轉,達到折疊狀態;另一類是利用扭簧所施加的力或重力使坐板自動恢復到折疊狀態,達到折疊效果,折疊時也是坐板前端向上向后翻轉。這兩類折疊座椅雖然相比于坐板固定不動的椅子,空間利用率增加了,但卻又存在一個看似正常卻又很嚴重的問題:坐在中間位置的聽眾出入很不方便,每次進出都會打擾到周圍的聽眾,有時需要周圍聽眾出來才能順利出入,而且這樣也不便于打掃衛生,另外在坐板恢復到折疊狀態過程中速度快,噪音大,會影響周邊環境安靜,影響他人。

經檢索,中國專利號ZL201420377583.5,授權公告日為2014年12月3日,發明創造名稱為:人性化折疊椅,該申請案涉及一種人性化折疊椅,可通過搖桿滑塊機構滑向椅背柱,可將座位中間的空間位置騰空出來,人員通行時,坐在座位人員可以起身將椅面滑向椅背,同時置位于座位中間的空間方便人員通行;椅面滑到了后面,也方便打掃清潔。但即使如此,依然不能達到最佳效果,因為在椅面折疊到椅背時,椅腿和靠背是不動的,無法最大化地讓出出入空間,仍然存在較大的使用局限性,不便于推廣使用。

因此,如何設計一款能活動并且可以留出一定的空間方便大家出入且實用性強的座椅成為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1.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固定式折疊座椅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后移式折疊座椅,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利用四連桿機構使椅面折疊帶動座椅整體向后移動,折疊后可以留出較大的空間,方便出入;而且座椅折疊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兼備,結構簡單、設計巧妙、成本低廉、實用性強,非常便于且值得推廣應用,可廣泛用于新聞發布廳、學術報告廳和學生教室等。

2.技術方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本發明的一種后移式折疊座椅,包括支座、座椅前腿、座椅后腿、椅面和靠背,還包括椅面支撐塊,所述的椅面的后部鉸接在椅面支撐塊上,所述的靠背安裝于椅面支撐塊上,所述的座椅前腿的底端和座椅后腿的底端均鉸接在支座上,所述的座椅前腿的頂端和座椅后腿的頂端均鉸接在椅面支撐塊上,所述的支座、座椅前腿、座椅后腿和椅面支撐塊構成四連桿機構;所述的座椅前腿和座椅后腿之間設有死點機構,所述的椅面背部通過鉸接的連桿與死點機構相連接;

所述的椅面向上掀起通過連桿帶動死點機構解鎖進而帶動座椅前腿和座椅后腿向后傾斜折疊;所述的椅面向下壓下通過連桿帶動死點機構鎖死進而將座椅前腿和座椅后腿向前擺正展開。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在椅面壓下使座椅展開時,所述的座椅前腿和座椅后腿均處于豎直位置。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座椅后腿的長度略大于座椅前腿的長度。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死點機構包括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所述的第一撐桿的一端與座椅前腿的中部鉸接,所述的第二撐桿的一端與座椅后腿的底部鉸接,所述的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相鉸接,且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的鉸接點與連桿的一端鉸接。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的長度相等,且在椅面壓下使座椅展開時,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拉直為同一直線。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椅面通過椅面支架與椅面支撐塊相鉸接,且連桿鉸接在椅面支架上。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所述的靠背通過靠背支架鉸接在椅面支撐塊上,且椅面支撐塊上設有與靠背支架相配合并能夠限定靠背支架轉動角度的限位槽。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所述的靠背支架在限位槽內的轉動角度為10°~20°。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座椅前腿、座椅后腿和椅面支撐塊構成座椅支撐單元,且在座椅的兩側各設有一組座椅支撐單元。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兩組座椅支撐單元之間的死點機構通過中心軸聯動連接。

3.有益效果

采用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與已有的公知技術相比,具有如下顯著效果:

(1)本發明的一種后移式折疊座椅,其支座、座椅前腿、座椅后腿和椅面支撐塊構成四連桿機構,座椅前腿和座椅后腿之間設有死點機構,椅面背部通過鉸接的連桿與死點機構相連接;椅面向上掀起通過連桿帶動死點機構解鎖進而帶動座椅前腿和座椅后腿向后傾斜折疊;椅面向下壓下通過連桿帶動死點機構鎖死進而將座椅前腿和座椅后腿向前擺正展開;利用四連桿機構使椅面折疊帶動座椅整體向后移動,折疊后可以留出較大的空間,方便出入;而且座椅折疊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兼備,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實用性強、成本低廉,非常便于且值得推廣應用,可廣泛用于新聞發布廳、學術報告廳和學生教室等;

(2)本發明的一種后移式折疊座椅,其在椅面壓下使座椅展開時,座椅前腿和座椅后腿均處于豎直位置,不僅結構穩定性好,而且可以提高座椅的承載力,滿足不同體重的人使用;

(3)本發明的一種后移式折疊座椅,其座椅后腿的長度略大于座椅前腿的長度,這樣,在座椅折疊后,座椅前腿能夠具有更大的傾角,從而可以保證座椅折疊后空出更大的空間,并且在折疊后可以使椅面支撐塊帶動靠背向前傾斜,使座椅折疊更加緊湊,便于座椅與后排桌子空間布置,充分利用空間;

(4)本發明的一種后移式折疊座椅,其死點機構包括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第一撐桿的一端與座椅前腿的中部鉸接,第二撐桿的一端與座椅后腿的底部鉸接,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相鉸接,且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的鉸接點與連桿的一端鉸接;死點機構結構簡單,靈活可靠,穩定性好,由椅面帶動整個座椅折疊或展開,切換靈活自如;

(5)本發明的一種后移式折疊座椅,其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的長度相等,且在椅面壓下使座椅展開時,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拉直為同一直線,利用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的拉力鎖死四連桿機構,有利于提高折疊座椅的承載力;

(6)本發明的一種后移式折疊座椅,其椅面通過椅面支架與椅面支撐塊相鉸接,且連桿鉸接在椅面支架上,便于椅面進行安裝,制作方便;

(7)本發明的一種后移式折疊座椅,其靠背通過靠背支架鉸接在椅面支撐塊上,且椅面支撐塊上設有與靠背支架相配合并能夠限定靠背支架轉動角度的限位槽,使靠背能夠轉動一定角度,不僅可以提高使用舒適性,而且更加有利于利用空間,減少座椅與后排桌子之間的安裝距離,提高空間利用率;

(8)本發明的一種后移式折疊座椅,其座椅前腿、座椅后腿和椅面支撐塊構成座椅支撐單元,且在座椅的兩側各設有一組座椅支撐單元,使座椅的結構更加穩定可靠,使用噪音小,使用壽命更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后移式折疊座椅的展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一種后移式折疊座椅的折疊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一種后移式折疊座椅的展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一種后移式折疊座椅的折疊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一種后移式折疊座椅折疊后與后排桌子的關系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中椅面支撐塊的限位槽與靠背支架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一種后移式折疊座椅的折疊原理示意圖。

示意圖中的標號說明:

1、支座;2、座椅前腿;3、座椅后腿;4、椅面支撐塊;4-1、限位槽;5、椅面;6、靠背;7、靠背支架;8、椅面支架;9、第一撐桿;10、第二撐桿;11、中心軸;12、連桿。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內容,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詳細描述。

實施例

結合圖1至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后移式折疊座椅,包括支座1、座椅前腿2、座椅后腿3、椅面支撐塊4、椅面5和靠背6,椅面5的后部鉸接在椅面支撐塊4上,能夠向上翻轉折疊,靠背6安裝于椅面支撐塊4上,支座1用于固定整個折疊座椅,座椅前腿2的底端和座椅后腿3的底端均鉸接在支座1上,座椅前腿2的頂端和座椅后腿3的頂端均鉸接在椅面支撐塊4上,這樣,支座1、座椅前腿2、座椅后腿3和椅面支撐塊4構成四連桿機構,能夠實現座椅向后移動折疊;由于四連桿機構具有不穩定性,因此在座椅前腿2和座椅后腿3之間設有死點機構,實現了座椅折疊機構的自由度控制,使座椅的穩定性和靈活性兼備;椅面5背部通過鉸接的連桿12與死點機構相連接,這樣即可通過椅面5的翻轉來控制座椅的使用狀態,具體地,椅面5向上掀起通過連桿12帶動死點機構解鎖進而帶動座椅前腿2和座椅后腿3向后傾斜折疊;椅面5向下壓下通過連桿12帶動死點機構鎖死進而將座椅前腿2和座椅后腿3向前擺正展開。采用上述結構后,利用四連桿機構使椅面5折疊帶動座椅整體向后移動,折疊后可以留出較大的空間,方便出入,而且座椅折疊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兼備。

參見圖1和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在椅面5壓下使座椅展開時,座椅前腿2和座椅后腿3均處于豎直位置,這樣,不僅座椅的結構穩定性好,而且座椅前腿2和座椅后腿3為主要承力部分,與傳統座椅類似,可以提高座椅的承載力,滿足不同體重的人使用。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優選地,座椅后腿3的長度略大于座椅前腿2的長度,這樣設計后,根據四連桿機構的特點,在座椅折疊后,座椅前腿2能夠具有更大的傾角(如圖2和圖4所示),從而可以保證座椅折疊后空出更大的空間,最大化地方便了出入;并且,由于座椅折疊需要整體向后移動,因此在座椅與后排桌子之間需要留有一定空間,而采用上述結構后,座椅在折疊后可以使椅面支撐塊4帶動靠背6向前傾斜(由圖2和圖4也可以看出),使座椅折疊更加緊湊,便于座椅與后排桌子進行空間布置,充分利用空間。

上述的死點機構具有在座椅展開位置的鎖定狀態和在座椅折疊位置的解鎖狀態,從而使座椅折疊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兼備。具體到本實施例中,死點機構包括第一撐桿9和第二撐桿10,第一撐桿9的一端與座椅前腿2的中部鉸接,第二撐桿10的一端與座椅后腿3的底部鉸接,第一撐桿9和第二撐桿10相鉸接,且第一撐桿9和第二撐桿10的鉸接點與連桿12的一端鉸接。當椅面5向上掀起時,連桿12拉動第一撐桿9和第二撐桿10折疊,從而使座椅前腿2和座椅后腿3向后傾斜折疊,當椅面5向下壓下時,連桿12推動第一撐桿9和第二撐桿10撐開,從而將使座椅前腿2和座椅后腿3撐開,實現座椅展開,具有結構簡單、靈活可靠、穩定性好等特點,且由椅面5帶動整個座椅折疊或展開,切換靈活自如,動作同步。較佳地,第二撐桿10與座椅后腿3的底端鉸接在一起第一撐桿9和第二撐桿10的長度相等,且在椅面5壓下使座椅展開時,第一撐桿9和第二撐桿10拉直為同一直線,形成三角形死點機構,利用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的拉力鎖死四連桿機構,有利于提高折疊座椅的承載力。

如圖2、圖3和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椅面5通過椅面支架8與椅面支撐塊4相鉸接,便于椅面5進行安裝,制作方便,且連桿12鉸接在椅面支架8上,利用椅面支架8連接連桿12更加方便。在本實施例中,靠背6通過靠背支架7鉸接在椅面支撐塊4上,且椅面支撐塊4上設有與靠背支架7相配合并能夠限定靠背支架7轉動角度的限位槽4-1(參見圖6所示),靠背支架7在限位槽4-1內的轉動角度為10°~20°,以15°的轉動角度最佳,使靠背6能夠轉動一定角度,這樣設計不僅符合人體工學,適應不同體型的人,提高使用舒適性,而且,如圖5所示,在座椅折疊后,雖然靠背6能夠隨椅面支撐塊4向前傾斜一定角度,但依然不能達到最佳狀態,通過靠背6的轉動設置,在座椅整體向后移時,靠背6可以通過轉動來調整與后排桌子之間的狀態,使靠背6能夠緊貼后排桌子,減少座椅與后排桌子之間的安裝距離,使桌椅前后間距更加合理,進一步提高了空間利用率,既滿足了桌椅安裝數量要求,又保證了座椅使用靈活性和舒適性。

上述的座椅前腿2、座椅后腿3和椅面支撐塊4可以在椅面5的中部設置一組,此時座椅前腿2、座椅后腿3和椅面支撐塊4需要較大的寬度和結構強度來滿足使用要求,這樣設置的缺陷在于結構穩定性會較差,較為粗壯的桿件也會增加座椅重量。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優選地,座椅前腿2、座椅后腿3和椅面支撐塊4構成座椅支撐單元,且在座椅的兩側各設有一組座椅支撐單元(如圖1和圖2所示),使座椅的結構更加穩定可靠,使用噪音小,使用壽命更長,同時可以降低座椅整體重量。另外,兩組座椅支撐單元之間的死點機構通過中心軸11聯動連接,連桿12鉸接在中心軸11的中部,這樣設置結構簡單,且穩定性非常好。

如圖7所示,給出了本實施例的一種后移式折疊座椅的折疊原理示意圖,由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座椅在展開狀態和折疊狀態時的位置關系,折疊后,座椅整體向后移動了一定距離,在座椅前側空出了較大的空間,可以極大地方便人員出入。并且,由該原理圖可以計算出,該座椅的折疊結構的自由度為1,通過椅面5的翻轉即可同步帶動座椅整體展開或折疊。根據上述的描述,可以理解,通過精確計算各個桿件的長度和運動關系,可以使座椅達到最佳使用效果,椅面5能夠向上翻轉90°,折疊后結構非常緊湊。

本發明的一種后移式折疊座椅,利用四連桿機構代替座椅腿,通過人起身時手給椅面施加一個向上翻轉的外力,使椅面折疊帶動座椅整體向后移動,折疊后可以留出較大的空間,方便出入,便捷高效地解決了座位之間的讓位問題,結構簡單且不失穩定性;而且座椅折疊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兼備,設計巧妙、實用性強、成本低廉,非常便于且值得推廣應用,可廣泛用于新聞發布廳、學術報告廳和學生教室等。

以上示意性地對本發明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造性地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