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涉及家具建材領域,尤其是涉及帶工具盒的課桌。
背景技術:
:在高中,學生課程比較多,各類科目的書本也比較多,通常情況下,桌洞和桌面上都擺放的滿滿的,剩余空間非常有限,幾乎連存放文具盒的空間都沒有。而學生使用的文具等物品有些都是直接擺放在桌子上,很容易碰到地上,損壞或者不能使用。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中國專利CN202552845提供了一種固設有工具盒的課桌,如圖2所示,桌子上設有工具盒,工具盒的結構包括一個盒體4,盒體上設有多個獨立的抽屜,所述的抽屜中可以放文具,也可以放一些梳妝用品,所述的盒體4的上方還設有一個直角卡板3,所述的直角卡板3的水平板上設有螺孔2和螺栓1。使用的時候,平時該工具盒可以像文具盒一樣放在包里隨身攜帶。在教室或者其它地方學習的時候,可以將該工具盒取出將直角卡板3卡在桌面的邊緣,桌面的邊緣邊緣處設有與螺栓對應的螺孔,然后通過螺栓1和螺孔2的連接實現固定。然而上述專利技術仍存在如下技術缺陷:采用螺栓將工具盒與課桌連接,但是螺栓屬于易受機械振動影響而發生松動的連接件,常期使用,所述工具盒易從課桌上脫落。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帶工具盒的課桌,以避免工具盒從課桌上脫落。本方案中的帶工具盒的課桌,包括課桌本體以及工具盒,所述工具盒包括一個盒體,盒體上設有一組抽屜,所述盒體的上方還固設有一個直角卡板,直角卡板卡入所述課桌本體桌面的邊緣,所述的直角卡板上設有螺栓,所述直角卡板與課桌上均設有供所述螺栓定位用的螺孔;所述螺栓包括一體成型的螺栓頭與螺紋桿,所述螺栓內設一貫通螺栓頭與螺紋桿的通孔,所述通孔,所述通孔的一個端口設于螺栓頭的頂部,通孔的另一端口設于螺紋桿的側壁上;所述通孔內設有留置釘,所述留置釘的一個末端由所述通孔的另一端口穿出并抵靠在螺孔內壁上。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技術效果:1、留置釘通過通孔直接穿入到螺孔內壁上,如果螺栓相對于螺孔發生相對轉動,使螺栓向外脫出,那所述留置釘也會被帶出,而直接抵靠在螺孔內壁的留置釘會受到螺孔內壁的影響。由于螺孔內徑(螺孔內壁的截面直徑)是變化的(沿螺孔軸向,時而逐漸變大時而逐漸變小),在螺孔內徑逐漸縮小時,所述留置釘的末端會受到擠壓,使留置釘在通孔內變抵緊,這樣留置釘也會對螺孔及通孔施加反作用力,使得螺栓被留置釘卡死在螺孔內,從而達到阻止螺栓脫出,避免工具盒從課桌上脫落的目的。進一步,所述通孔的一個端口為沉孔狀,所述留置釘的另一個末端是與所述通孔的一個端口形狀匹配的扁頭狀。由于安裝螺栓以及留置釘的人員無法準確測量通孔的長度,只能嘗試性地將留置釘穿入到通孔內,看看留置釘的末端能不能抵到螺孔內壁。如果所述留置釘較細,而且留置釘的長度小于通孔長度,那留置釘就會完全掉到通孔內而無法取出。為此,特將留置釘的另一個末端設計成扁頭狀,將通孔的一個端口設成與之匹配的沉孔狀,這樣無論留置釘有多短,所述留置釘的另一個末端都能定位在所述通孔的沉孔狀的端口處,避免較短的留置釘完全掉入通孔內而無法被取出,實現留置釘及安全螺栓的可拆卸。進一步,所述通孔上設有一截彎曲段。在通孔上設置彎曲段,這樣安裝留置釘時,留置釘也會在通孔的相應位置處發生應力變形(即被打彎);與直線形的留置釘及通孔相比,螺孔內壁對留置釘的反作用難以將留置釘從通孔中頂出,更能保證留置釘對螺栓的卡死效果。進一步,所述彎曲段設于所述通孔的下半段。如果將所述彎曲段設置在上半段,則所述留置釘需要補打彎的有效長度過長,相應的安裝操作則費時費力,所以特將彎曲段設于所述通孔的下半段,能夠節約安裝操作的時間并降低安裝的勞動強度。進一步,所述課桌本體表面涂布有防水膜,所述防水膜由如下質量比例的原料制成:大蒜褐變鱗莖提取物27份、草酰乙酸16份、乙二醇15份、空心陶瓷微珠2份與腐植酸鈉1份。進一步,所述防水膜的原料還包括三花龍膽根莖提取液5份。采用上述原料制成的防水膜,可以起到防控液態水進入課桌本體內的效果,而且還具有質地緊密,不易受外界粘性物質附著的優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帶工具盒的課桌中螺栓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盒體4、直角卡板3、直角卡板3、螺孔2、螺栓1、桌面的邊緣820、盲孔825、螺栓頭810、螺紋桿816、通孔842、留置釘846。本實施例所依托的現有技術,如附圖2所示:本實施例帶工具盒的課桌,包括課桌本體以及工具盒,所述工具盒包括一個盒體4,盒體上設有一組抽屜,所述盒體的上方還固設有一個直角卡板3,直角卡板卡入所述課桌本體桌面的邊緣,所述的直角卡板上設有螺栓1。所述直角卡板與課桌本體桌面的邊緣上均設有供所述螺栓定位用的螺孔2;如圖1所示,所述螺栓包括一體成型的螺栓頭810與螺紋桿816,所述螺栓內設一貫通螺栓頭與螺紋桿的通孔842。所述通孔的上端口為沉孔狀,設于螺栓頭的頂部;通孔的下端口設于螺紋桿的側壁上;所述通孔內設有留置釘,所述留置釘846的上端是與所述通孔的上端口形狀匹配的扁頭狀。所述通孔的下半段上設有一截彎曲段。所述留置釘的下端由所述通孔的下端口穿出并抵靠在螺孔內壁上。直角卡板3與課桌本體桌面的邊緣820由所述螺栓緊固連接在一起。桌面的邊緣820上設置的螺紋孔為盲孔825,直角卡板3上設置的螺紋孔是貫通孔。所述課桌本體表面涂布有防水膜,所述防水膜由如下質量比例的原料制成:A=大蒜褐變鱗莖提取物27份、B=草酰乙酸16份、C=乙二醇15份、D=空心陶瓷微珠2份、E=腐植酸鈉1份與F=三花龍膽根莖提取液5份。每份1公斤。其中防水膜的制備方法是:先將F、B和C混合,加入5倍于該混合物質量的去離子水,攪拌40分鐘后密封加熱,加熱溫度維持在40~50℃,加熱時間為15分鐘,加熱完畢后靜置冷卻至室溫;然后加入A、E,攪拌30分鐘后用旋轉蒸發儀以60℃處理,直至液體體積減少30%~50%后添入D,得到用于制成防水膜的涂料。為了驗證本發明中防水膜的特點,特制作如下三個實驗例:單份(10g)ABCDEF實施例一112615215對比例二100615214對比例一112615210各實驗例的配制方法一致,參見上述“防水膜的制備方法”,從而得到三種樣品涂料,涂料干化后形成樣品涂層,現將三種樣品作如下測試:干附著力測試測試方法:將粘著力大于10N/25mm的粘膠帶覆蓋在樣品涂層上,壓緊以排去粘膠帶下的空氣,然后以垂直于涂層表面的角度快速拉起粘膠帶,觀察涂層的脫落情況。實施例一膠帶上無附著物,涂層顏色無變化;對比例二膠帶上沾有大量附著物,涂層明顯脫落;對比例一膠帶上沾有少量附著物,涂層出現部分脫落。濕附著力測試將樣品置于38℃±5℃的水中浸泡24h,取出樣品并利用擦布擦干,在5min內按干附著力測試方法進行重新紀錄:實施例一膠帶上無附著物,涂層顏色依然無變化;對比例二膠帶上沾有大量附著物,涂層明顯脫落;對比例一膠帶上沾有大量附著物,涂層明顯脫落。劃痕測試用瑞士軍刀在各樣品上施以100N力,然后劃上10cm的劃痕,觀察劃痕的深度范圍。實施例一的深度范圍在15-17cm之間;對比例一的深度范圍在21-36cm之間;對比例一的深度范圍在31-37cm之間。由上述可見實施例一具有更強的耐劃性能,所留下的劃痕深度不大,而且不易被外界粘性物附著。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