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特別是涉及電熱水壺及其底座。
背景技術:
電熱水壺是采用蒸氣智能感應控制的一種器具,有過熱保護,水煮沸自動斷電、防干燒斷電等功能,用于快速沸水,市場上大多數電熱水壺是旋轉式的,壺體與底座可相對轉動360度,用發熱盤加熱,因為價格便宜,方便快捷等優點,在我們的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電熱水壺能將水快速燒開,但是水壺內的熱水不易快速冷卻,需要等待較長的時間。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電熱水壺內的熱水不易快速冷卻的問題,提供一種電熱水壺及其底座。
一種電熱水壺底座,包括中空的殼體和散熱風扇,所述殼體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和側壁,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相對設置,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間隔連接于所述側壁以形成容納腔,所述第一端面設有連接插頭,所述容納腔內有設有所述散熱風扇,所述側壁上開設有進風孔,所述第二端面開設有吹風孔。
上述電熱水壺底座,不僅可以加熱水,使水沸騰,而且電熱水壺底座內有容納腔,容納腔內設置的散熱風扇帶動空氣流動,帶走熱水的部分熱量,達到使熱水快速降溫的效果。冷卻熱水時,只需要翻轉電熱水壺底座,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滿足了人們的需求,且由于加熱和散熱的結構在電熱水壺底座不同位置上的巧妙設計,使加熱和散熱功能互不影響。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殼體為中空的圓柱體。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面上開設有多個所述吹風孔,多個所述吹風孔在所述第二端面排成以所述第二端面的中心為圓心且半徑不同的圓環,多個所述圓環由中心向外均勻擴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側壁上開設有多個所述進風孔,多個所述進風孔在所述殼體的高度方向上排成一列,多列所述進風孔沿所述側壁的周向均勻開設在所述側壁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面上的所述吹風孔從所述第一端面至所述第二端面朝所述殼體中心傾斜設置,所述傾斜設置的角度為15~30度。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散熱風扇設置于所述第二端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電熱水壺底座還包括溫控裝置,所述溫控裝置設置于所述第二端面,包括溫度顯示屏和溫控按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側壁包括支撐環,所述支撐環凸伸出所述第一端面邊緣,其高度大于所述連接插頭的高度。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面邊緣設有支撐腳,所述支撐腳的高度大于所述溫控裝置的高度。
一種電熱水壺,包括上述電熱水壺底座。
上述電熱水壺,不僅可以使水加熱、使水沸騰,而且電熱水壺底座內有容納腔,容納腔內設置的散熱風扇帶動空氣流動,帶走熱水的部分熱量,達到使熱水快速降溫的效果。冷卻熱水時,只需要翻轉電熱水壺底座,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滿足了人們的需求,且由于加熱和散熱的結構在電熱水壺底座不同位置上的巧妙設計,使加熱和散熱功能互不影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熱水壺底座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電熱水壺底座的局部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電熱水壺底座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圖1所示的電熱水壺底座用于散熱時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電熱水壺底座包括中空的殼體10和散熱風扇20。殼體10優選為中空的圓柱體,包括第一端面11、第二端面12和側壁13,第一端面11與第二端面12相對設置,第一端面11與第二端面12間隔連接于側壁13以形成容納腔14,散熱風扇20設置于殼體10的容納腔14內。殼體10的第一端面11設有連接插頭30,連接插頭30用于電熱水壺底座加熱時連接電源,第二端面12開設有吹風孔121,側壁13開設有進風孔131。
利用本實用新型的電熱水壺底座加熱時,將水壺至于第一端面11上,且水壺的底部與連接插頭30電連接,實現對水壺內水的加熱。冷卻熱水時,將水壺或者水杯等容器至于第二端面12上,散熱風扇20的轉動帶動周圍空氣從進風孔131進入容納腔14,并從吹風孔121吹出,實現從進風孔131進入容納腔14的冷風與水壺或水杯中的熱水之間的熱量交換,帶走熱水的一部分熱量,降低水溫,散熱風扇20的運轉可以加快熱交換的進行。
上述電熱水壺底座,不僅可以加熱水,使水沸騰,而且電熱水壺底座內有容納腔14,容納腔14內設置的散熱風扇20帶動空氣流動,帶走熱水的部分熱量,達到使熱水快速降溫的效果。冷卻熱水時,只需要翻轉電熱水壺底座,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滿足了人們的需求,且由于加熱和散熱的結構在電熱水壺底座不同位置上的巧妙設計,使加熱和散熱功能互不影響。
殼體10的側壁13包括支撐環132,支撐環132凸伸出第一端面11邊緣,其高度大于連接插頭30的高度,便于電熱水壺底座用于散熱時穩固的支撐在地面上。
具體地,散熱風扇20設置于第二端面12。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端面12上開設有多個吹風孔121,具體地,多個吹風孔121在第二端面12排成第二端面12的中心為圓心且半徑不同的圓環,多個圓環由中心向外均勻擴散,且第二端面12上的吹風孔121從第一端面11至第二端面12朝殼體10中心傾斜設置。進一步地,吹風孔121的傾斜角度優選為15~30度,便于出風對著水杯,提高散熱效率。
在本實施例中,側壁13上開設有多個進風孔131,具體地,多個進風孔131在殼體10的高度方向上排成一列,多列進風孔131沿側壁13的周向均勻開設在側壁13上。
如圖3所示,殼體10的第二端面12上還設有支撐腳40,具體地,支撐腳40設置在第二端面12的邊緣處。
本實施例所述的電熱水壺底座還包括溫控裝置50,溫控裝置50設置于殼體10的第二端面12,溫控裝置50包括溫度顯示屏51和溫控按鈕52,溫度顯示屏51可以顯示電熱水壺內熱水的實時溫度,溫控按鈕52控制散熱風扇20的停開、指定期望溫度。由于電熱水壺底座上設有溫控裝置50,故不僅可以使水加熱、冷卻熱水,而且可以通過溫控裝置50控制散熱風扇20的轉速,通過調節溫控按鈕52設定期望水溫,使冷卻熱水時的水溫達到指定溫度,滿足人們對水溫的多種需求。
進一步地,支撐腳40的高度大于溫控裝置40的高度,便于電熱水壺底座用于加熱時穩固的支撐電熱水壺。
如圖4所示,電熱水壺底座用于散熱時,電熱水壺底座的第二端面12朝上,杯體60放置在電熱水壺底座中心,溫控按鈕52控制散熱風扇20的轉速,可以使杯體60中的熱水降溫并達到預期溫度。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電熱水壺,其包括上述電熱水壺底座。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