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加熱保溫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節能保溫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燜燒鍋一般是由保溫鍋體、鍋蓋設置在保溫鍋體內的內鍋構成,使用時,通過外部加熱裝置將內鍋內的食物加熱到一定的溫度,然后將內鍋連同食物封閉在保溫鍋體內,使內鍋溫度長時間保持一定的溫度,以便內鍋內的食物經過長時間高溫而被燜熟。
此種燜燒鍋,受到結構的限制,其保溫效果差,熱量外泄嚴重,經過一段時間后,內鍋內的食物溫度會慢慢下降,當溫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內鍋內的溫度已經達不到燜燒食物所需要的溫度了,從而嚴重地影響了燜燒的效果;為了讓食物被燜熟,就需要在將內鍋和食物移至保溫鍋體中之前加熱到很高的溫度,但由此節能效果差,達不到節能的目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緊湊,保溫效果好,熱量損失小,其燜熟食物的速度快,并且環保節能的節能保溫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節能保溫裝置,包括底座、設于底座的上蓋及用于對底座和上蓋進行密封的密封墊,所述底座和上蓋均包括內筒、包覆于內筒的外筒及設置于內筒端面的隔熱板,所述內筒與外筒之間設有隔熱腔。
其中,所述內筒端部設有外邊,所述外筒端部設有內邊,外邊的底面與內邊的底面抵接。
其中,所述外邊與內邊之間設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設有兩個呈喇叭狀的翻邊,所述外邊設有卷邊,所述外邊與內邊通過密封圈抵接。
其中,所述隔熱板與內筒之間設有隔熱墊。
其中,所述內筒的外表面設有黑色吸熱層,所述外筒的內表面設有鏡面層。
其中,所述隔熱腔為真空腔。
其中,所述隔熱板與外筒通過螺釘連接。
其中,所述底座設有加熱裝置,該加熱裝置包括加熱組件及與該加熱組件連接的溫度感應器。
其中, 所述內筒和外筒的封端的端面均為球面狀。
其中,還包括燜鍋及蓋設于該燜鍋的鍋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使用時,將裝有食物的燜鍋放置于底座中,該燜鍋和食物具有一定的溫度,將上蓋蓋設于底座,燜鍋被包覆在底座和上蓋中,底座和上蓋對燜鍋和食物進行保溫,使燜鍋中的食物被燜熟,不需要對燜鍋和食物一直進行加熱,起到節能的目的。具體的,底座和上蓋均包括內筒、包覆于內筒的外筒及設置于內筒端面的隔熱板。內筒與外筒之間設有隔熱腔,該隔熱腔能夠阻止對流和輻射,從而防止熱量散失,底座和上蓋通過各自的隔熱板進行對合,并通過密封墊對對合的隔熱板進行密封,以阻止對流而熱量散失。設置隔熱板使得底座和上蓋對合時吻合度高,平整性好,從而使節能保溫裝置密封效果好。該隔熱板可采用隔熱性優良的材料,起到隔熱的效果,當內筒和/或外筒為金屬材料時,隔熱板的隔熱效果更加明顯和重要。底座和上蓋均采用相同的密封結構,從整體更加保障了節能保溫裝置的保溫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保溫效果好,燜鍋和燜鍋里的食物熱量損失小,其燜熟食物的速度快,并且環保節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 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燜鍋和鍋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與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節能保溫裝置,包括底座1、設于底座1的上蓋2及用于對底座1和上蓋2進行密封的密封墊3,所述底座1和上蓋2均包括內筒4、包覆于內筒4的外筒5及設置于內筒4端面的隔熱板6,所述內筒4與外筒5之間設有隔熱腔7。
使用時,加熱后裝有食物的燜鍋置于底座1中,將上蓋2蓋設于底座1,燜鍋被包覆在底座1和上蓋2中,底座1和上蓋2對燜鍋和食物進行保溫,使燜鍋中的食物被燜熟,不需要對燜鍋和食物一直進行加熱,起到節能的目的。
具體的,底座1和上蓋2均包括內筒4、包覆于內筒4的外筒5及設置于內筒4端面的隔熱板6。內筒4與外筒5之間設有隔熱腔7,該隔熱腔7能夠阻止對流和輻射,從而防止熱量散失,底座1和上蓋2通過各自的隔熱板6進行對合,并通過密封墊3對合的隔熱板6進行密封,以阻止對流,從而防止熱量散失。設置隔熱板6使得底座1和上蓋2對合時吻合度高,平整性好,從而使節能保溫裝置密封效果好。該隔熱板6可采用隔熱性優良的材料,起到隔熱的效果,當內筒4和/或外筒5為金屬材料時,隔熱板6的隔熱效果更加明顯和重要。底座1和上蓋2均采用相同的密封結構,從整體更加保障了節能保溫裝置的保溫效果。
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保溫效果好,燜鍋和燜鍋里的食物熱量損失小,其燜熟食物的速度快,并且環保節能。
本實施例中,所述內筒4端部設有外邊41,所述外筒5端部設有內邊51,外邊41的底面與內邊51的底面抵接。具體的,所述外邊41與內邊51之間設有密封圈8,所述密封圈8設有兩個呈喇叭狀的翻邊81,所述外邊41設有卷邊42,所述外邊41與內邊51通過密封圈8抵接。
如圖4所示,卷邊42和內邊51分別抵緊兩個翻邊81,從而使密封圈8對內筒4和外筒5進行密封,防止對流和輻射,從而防止熱量散失。
本實施例中,所述隔熱板6與內筒4之間設有隔熱墊9,進一步加強隔熱板6與內筒4之間的密封性。
本實施例中,所述內筒的外表面設有黑色吸熱層,所述外筒5的內表面設有鏡面層。進一步防止節能保溫裝置因輻射而熱量散失,提高保溫性能。
本實施例中,所述隔熱腔7為真空腔。將隔熱腔7抽成真空狀,進一步防止空氣對流而熱量散失,提高節能保溫裝置的保溫性能。
本實施例中,所述隔熱板6與外筒5通過螺釘40連接。其安裝方便,連接可靠。
本實施例中,所述底座1設有加熱裝置10,該加熱裝置10包括加熱組件及與該加熱組件連接的溫度感應器。具體的,所述加熱組件可以選用現有的加熱組件,例如現有電飯煲里面的加熱組件,溫度感應器對加熱裝置里面的溫度進行檢測,當溫度達到所需值時,加熱裝置停止加熱。
本實施例中,所述內筒4和外筒5的封端的端面均為球面狀。首先將內筒4和外筒5的封端的端面均為球面狀可以減少材料,節約成本,再者將端面設置成為球面狀能夠承受更大的空氣壓力,并且結構緊湊美觀。
本實施例中,還包括燜鍋20及蓋設于該燜鍋20的鍋蓋30。使用時,將食物放置于燜鍋20中,再把燜鍋20放到底座1的加熱裝置10上,并蓋上鍋蓋30,所述加熱組件對燜鍋20和燜鍋20中的食物進行加熱,當溫度達到所需值時,加熱裝置停止加熱,將食物進行燜熟。
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現方案,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其它方式實現,在不脫離本技術方案構思的前提下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