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具用品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一拆為四的多用途家具。
背景技術:
人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涉及到在各種場景的各種活動,而在這些活動中會需要用到各種特定的工具,比如抽屜一般用于儲藏物品,而桌子和凳子是生活中某些特定時間段為了某些特定功能才會用到的物件,桌子和凳子在需要吃飯或者需要伏案完成一些工作等場景下使用,而在日常活動的大部分時間里其實是不需要使用的,但同時也是生活中必須購置的,多個部件買回來之后放置在家中,不使用的時候就會覺得占據了太多可活動空間,使得室內環境顯得雜亂,影響人在其內工作生活時的心情。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可一拆為四的多用途家具。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可一拆為四的多用途家具;包括主柜體、抽屜、抽屜安裝架、拆分桌子和拆分背椅;所述主柜體是由頂側板、底側板、左側板、右側板和背側板組成的開口向外的柜體結構;
所述抽屜安裝架包括安裝橫板、安裝豎板、上部柜體和下部柜體,所述安裝橫板平行于所述頂側板,所述安裝豎板的上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安裝橫板的下端面,并與所述安裝橫板組成T型架結構,所述T型架結構的內側端垂直固定在所述背側板的內側壁,所述安裝豎板的下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側板;
兩上部柜體對稱分布在所述安裝豎板的左右兩側,所述上部柜體包括平行于所述安裝橫板的上部橫板和平行于的安裝豎板的上部豎板,所述上部橫板和上部豎板垂直固定呈L狀結構,所述L狀結構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安裝橫板的下端面,另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安裝豎板的側壁上;兩下部柜體對稱分布在所述安裝豎板的左右兩側,所述下部柜體包括平行于所述安裝橫板的下部橫板和平行于所述安裝豎板的下部豎板,兩所述下部豎板垂直支撐固定在所述下部橫板的下方,所述下部豎板的下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側板;四所述抽屜分別可前后滑動地套裝在兩所述上部柜體和兩下部柜體內;
所述拆分桌子包括桌面板和桌腳,兩所述桌腳分別支撐固定在所述桌面板的兩側;所述拆分背椅包括椅背、椅面板和椅腳,所述椅背和椅腳分別垂直支撐固定在所述椅面板的兩側;
所述頂側板與安裝橫板之間留有能完全容納所述桌面板的上部空間,所述左側板與上部豎板之間留有能同時容納所述桌腳和椅背的左側空間,所述右側板與上部豎板之間留有能同時容納所述桌腳和椅背的右側空間;所述安裝豎板與其正對的下部豎板之間留有椅腿空間,所述椅腿空間的水平寬度大于所述椅腿的厚度;所述上部橫板和下部橫板之間留有椅面板空間,所述椅面板空間的豎直高度不小于所述椅面板的厚度。
優選的,所述安裝橫板的長度小于所述柜體結構的長度,且其兩端穿過所述上部豎板的上端面繼續水平向外延伸形成飛邊,所述飛邊的下端面與所述底側板之間的垂直距離與所述椅背的垂直高度相當。
優選的,所述拆分桌子的長度與柜體結構的長度相當。
優選的,所述左側空間和右側空間在水平方向上的寬度,都與所述桌腳和椅背在相同方向上的厚度之和相當。
優選的,所述桌面板的前后兩邊緣分別垂直向下延伸形成各自的側邊板。
優選的,所述側邊板的下端面向上凹陷形成手拉部。
優選的,所述椅面板的前后兩邊緣分別垂直向下延伸形成各自的側邊板,所述側邊板的下端面向上凹陷形成手拉部。
優選的,所述抽屜的外側板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手拉部。
無需使用時,一所述拆分桌子和兩所述拆分背椅一同收納在主柜體的柜體結構內:拆分桌子的桌面板收納在所述上部空間,同時拆分桌子的兩桌腳分別收納在左側空間和右側空間,拆分背椅的椅面板收納在所述椅面板空間,其椅背收納在左側空間(右側空間),同時其椅腳收納在椅腿空間,即整套產品(抽屜、一拆分桌子和兩所述拆分背椅)結構緊湊地容納在主柜體內,節省室內空間。需要使用時,將抽屜、一拆分桌子和兩所述拆分背椅依次從主柜體的柜體結構中拆分出即可,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多用途家具的組合狀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多用途家具拆分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將拆分桌子拆出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拆分桌子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拆分背椅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主柜體1,頂側板11,底側板12,左側板13,右側板14,背側板15,上部空間101,左側空間102,右側空間103,椅腿空間104,椅面板空間105;
抽屜2,手拉部21,外側板201;抽屜安裝架3,安裝橫板31,飛邊310,安裝豎板32,上部柜體33,上部橫板331,上部豎板332,下部柜體34,下部橫板341,下部豎板342;拆分桌子4,桌面板41,側邊板410,桌腳42,手拉部43;拆分背椅5,椅背51,椅面板52,側邊板520,椅腳53,手拉部5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如圖1、圖2及圖3所示,一種可一拆為四的多用途家具;包括主柜體1、抽屜2、抽屜安裝架3、拆分桌子4和拆分背椅5;所述主柜體1是由頂側板11、底側板12、左側板13、右側板14和背側板15組成的開口向外的柜體結構;
所述抽屜安裝架3包括安裝橫板31、安裝豎板32、上部柜體33和下部柜體34,所述安裝橫板31平行于所述頂側板11,所述安裝豎板32的上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安裝橫板31的下端面,并與所述安裝橫板31組成T型架結構,所述T型架結構的內側端垂直固定在所述背側板15的內側壁,所述安裝豎板32的下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側板12;
兩上部柜體33對稱分布在所述安裝豎板32的左右兩側,所述上部柜體33包括平行于所述安裝橫板31的上部橫板331和平行于的安裝豎板32的上部豎板332,所述上部橫板331和上部豎板332垂直固定呈L狀結構,所述L狀結構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安裝橫板31的下端面,另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安裝豎板32的側壁上;兩下部柜體34對稱分布在所述安裝豎板32的左右兩側,所述下部柜體34包括平行于所述安裝橫板31的下部橫板341和平行于所述安裝豎板32的下部豎板342,兩所述下部豎板32垂直支撐固定在所述下部橫板31的下方,所述下部豎板32的下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側板12;四所述抽屜2分別可前后滑動地套裝在兩所述上部柜體33和兩下部柜體34內;
如圖1及圖4所示,所述拆分桌子4包括桌面板41和桌腳42,兩所述桌腳42分別支撐固定在所述桌面板41的兩側;如圖5所示,所述拆分背椅5包括椅背51、椅面板52和椅腳53,所述椅背51和椅腳53分別垂直支撐固定在所述椅面板52的兩側;
所述頂側板11與安裝橫板31之間留有能完全容納所述桌面板41的上部空間101,所述左側板13與上部豎板332之間留有能同時容納所述桌腳42和椅背51的左側空間102,所述右側板14與上部豎板332之間留有能同時容納所述桌腳42和椅背51的右側空間103;所述安裝豎板32與其正對的下部豎板32之間留有椅腿空間104,所述椅腿空間104的水平寬度大于所述椅腿53的厚度;所述上部橫板331和下部橫板341之間留有椅面板空間105,所述椅面板空間105的豎直高度不小于所述椅面板52的厚度。
無需使用時,一所述拆分桌子4和兩所述拆分背椅5一同收納在主柜體1的柜體結構內:拆分桌子4的桌面板41收納在所述上部空間101,同時拆分桌子4的兩桌腳42分別收納在左側空間102和右側空間103,拆分背椅5的椅面板52收納在所述椅面板空間105,其椅背51收納在左側空間102(右側空間103),同時其椅腳53收納在椅腿空間104,即整套產品(抽屜2、一拆分桌子4和兩所述拆分背椅5)結構緊湊地容納在主柜體1內,節省室內空間。需要使用時,將抽屜2、一拆分桌子4和兩所述拆分背椅5依次從主柜體1的柜體結構中拆分出即可,方便快捷。
所述安裝橫板31的長度小于所述柜體結構的長度,且其兩端穿過所述上部豎板332的上端面繼續水平向外延伸形成飛邊310,所述飛邊310的下端面與所述底側板12之間的垂直距離與所述椅背51的垂直高度相當;拼合時結構緊湊,強度大。
所述拆分桌子4的長度與柜體結構的長度相當;拼合時結構緊湊,強度大。
所述左側空間102和右側空間103在水平方向上的寬度,都與所述桌腳42和椅背51在相同方向上的厚度之和相當;拼合時結構緊湊,強度大。
所述桌面板41的前后兩邊緣分別垂直向下延伸形成各自的側邊板410,拼合時結構緊湊,強度大。
所述側邊板410的下端面向上凹陷形成手拉部43。
保證緊湊拼合的同時,在需要取用拆分桌子4,摳住手拉部43拉出即可,使用方便。
所述椅面板52的前后兩邊緣分別垂直向下延伸形成各自的側邊板520,所述側邊板410的下端面向上凹陷形成手拉部54。
保證緊湊拼合的同時,在需要取用拆分背椅5,摳住手拉部54拉出即可,使用方便。
所述抽屜2的外側板201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手拉部21。
保證緊湊拼合的同時,在需要打開抽屜2時,摳住手拉部21拉出即可,使用方便。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