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家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電動床調節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及人們對生活品質的不斷追求,越來越多的產品實現了自動化的發展,其中電動家具尤其受到大家的喜愛,電動家具可以提高人們乘坐的舒適性,人們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力氣就能獲得理想的坐姿;電動床是一種可以電動調節的家具,目前市面上的電動床大多采用多連桿機構進行角度的調節,多連桿機構結構復雜,且調節過程中穩定性不好,影響調節的舒適性。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結構合理的一種多功能電動床調節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多功能電動床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設置在第一框架上的第二框架及設置在第二框架上的運動結構,所述第一框架包括導軌座及設置在導軌座上的第一導軌,所述第二框架包括滾輪座及設置在滾輪座上的第一滾輪、第二滾輪,所述第一滾輪與第一導軌配合設置,所述運動結構包括面板及與面板固定連接的第二導軌,所述第二導軌之間固定設置連接桿,所述第二導軌與第二滾輪配合設置,所述滾輪座內設有驅動器,所述驅動器一端與滾輪座轉動連接,另一端與連接桿轉動連接,所述面板與滾輪座之間設有拉帶,所述導軌座上設有拉帶輔助裝置,所述拉帶一端與面板固定連接,另一端穿過導軌座上的拉帶輔助裝置與滾輪座固定連接。
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電動床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軌直接或通過輔助零件間接與第一框架固定連接,或集成在第一框架的內部。
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電動床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滾輪直接或通過輔助零件間接與滾輪座固定連接。
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電動床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滾輪直接或通過輔助零件間接與滾輪座固定連接。
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電動床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器一端直接或通過輔助零件間接與滾輪座轉動,另一端直接或通過輔助零件間接與連接桿轉動連接。
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電動床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帶一端直接或通過輔助零件間接與面板固定連接,另一端穿過導軌座上的拉帶輔助裝置直接或通過輔助零件間接與滾輪座固定連接。
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電動床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軌座上的拉帶輔助裝置為導軌座上輔助結構或安裝在導軌座上的輔助零件。
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電動床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滾輪對稱設置在滾輪座的兩側,且每側至少設有一個第二滾輪。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系統通過導軌與滾輪的配合來實現角度調節功能,導軌與滾輪配合,結構穩定性強,在運動的調節過程中平穩性好,提高了調節規程中的舒適性,該系統通過驅動器進行調節,使得調節更加的方便快捷,且可以獲得理想的調節角度。采用拉帶使得調節結構能與運動結構同時運動,使得調節的位置更理想舒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調節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運動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A-固定結構,B-調節結構,C-運動結構,1-導軌座,101-拉帶輔助裝置,2-第一導軌,3-第一滾輪,4-第二滾輪,5-滾輪座,6-第二導軌,7-連接桿,8-面板,9-拉帶,10-驅動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4所示,一種多功能電動床調節系統,包括固定結構A、調節結構B及運動結構C,具體包括導軌座1、拉帶輔助裝置101、第一導軌2、第一滾輪3、第二滾輪4、滾輪座5、第二導軌6、連接桿7、面板8、拉帶9及驅動器10。第一導軌2直接或通過輔助零件間接與導軌座1固定連接,或第一導軌2集成在導軌座1內部,第一滾輪3及第二滾輪4直接或通過輔助零件間接與滾輪座5固定連接,且第一滾輪3及第二滾輪4均可繞其自身固定點自由轉動,第一導軌2與第一滾輪3配合設置,使得第一導軌2與第一滾輪3可發生相對滾動。第二導軌6固定設置在面板8上,連接桿7固定設置在第二導軌6之間,第二滾輪4與第二導軌6配合設置,使得第二滾輪4與第二導軌6可發生相對滾動。拉帶9一端直接或通過輔助零件間接與面板8固定連接,另一端穿過導軌座1上的拉帶輔助裝置101或安裝在導軌座1上的輔助零件,直接或通過輔助零件間接與滾輪座5固定連接。驅動器10一端直接或通過輔助零件間接與滾輪座5固定連接,另一端一端直接或通過輔助零件間接與連接桿7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第一導軌2直接與導軌座1固定連接,第一滾輪3及第二滾輪4直接與滾輪座5固定連接,拉帶9一端通過C型輔助零件與面板8固定連接,另一端穿過設置在導軌座1上的拉帶輔助零件101在通過C型輔助零件與滾輪座5固定連接,驅動器10一端通過L型輔助零件間接與滾輪座5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C型輔助零件間接與連接桿7固定連接。上述輔助零件均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容易想到的普通連接件。本實用新型中的第一導軌2結構可以多樣化,以滿足第一導軌2與第一滾輪3配合滾動為主。
工作過程:
驅動器10開始運行,驅動器10開始伸出,導致第二滾輪4與第二導軌6相對滾動,從而調節結構B與運動結構C之間相對運動,面板8開始抬升。
面板8抬升時,拉動拉帶9,拉帶9拉動調節結構B,此時第一導軌2與第一滾輪3相對滾動,調節結構B與運動結構C整體向拉動方向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