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鋁合金門窗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鋁合金調光窗。
背景技術:
窗戶是提高建筑物內部通風效果及采光效果的重要設備,在各類建筑物中有著極為廣泛的需要,且當前為了提高建筑物內部采光效果,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當前建筑物窗戶在使用中發現,雖然通過透光玻璃可以將室外光纖傳遞到室內,但在傳遞過程中,窗戶的玻璃面板往往會造成部分光纖發生發射及折射,從而導致傳遞到室內的有效光線量減少,影響窗戶的采光效果,同時,當室外的光線極強時,窗戶自身也具備在確保采光照明能力同時對光線進行有效的弱化能力,從而導致當前在光線強烈時,僅能通過窗簾等進行遮擋,從而嚴重影響了窗戶的采光性能,并導致室內的照明能耗增加,因此針對這一現狀,迫切需要開發一種新型窗戶結構,以滿足實際使用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鋁合金調光窗,將調光機構和窗框設置為一體化結構,具有光線調節和阻擋紫外線等功能,采光性能強,免去窗簾的安裝,使得室內裝修更加簡潔干凈,操作簡單,使用方便。
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鋁合金調光窗,包括矩形結構的窗框和設于窗框前端開口上的窗扇,窗扇包括邊框和設于邊框內的鋼化玻璃,窗扇后側還設有調光機構,窗框頂部設有接線盒,接線盒的寬度與窗框的寬度相同。
所述調光機構包括遮光膜和用于收卷遮光膜的遮光膜卷筒,遮光膜卷筒位于接線盒中,遮光膜一端纏繞于遮光膜卷筒內,遮光膜另一端設有滑塊,窗框左右兩邊內側壁嵌入設有滑槽,滑塊兩端部與滑槽相適應,滑槽穿過窗框頂邊與接線盒連通,遮光膜通過滑塊與滑槽的配合可做上下往復運動,遮光膜卷筒一側還設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位于接線盒中,遮光膜卷筒通過導線與驅動電機連接。
優選地,所述接線盒內還設有控制器,窗框由鋁合金材料制成,窗框頂邊外側設有日光照度計,日光照度計和驅動電機均通過導線連接至控制器。
優選地,所述遮光膜后側還設有紗網,遮光膜位于窗扇和紗網之間,窗框頂邊和底邊對稱設有紗網限位板,紗網限位板后側設有彈性限位板,彈性限位板端部連接至窗框,紗網卡合于紗網限位板和彈性限位板之間,紗網后壁底端還設有提拉耳。
優選地,所述接線盒向上延伸出通風室,通風室為內外側壁開口結構,通風室底壁設有防水板,防水板由內至外傾斜朝向通風室外壁設置,通風室外壁開口上設有網狀結構的擋板,通風室內壁開口上設有導風柵板,導風柵板通過轉軸與通風室側壁鉸接。
優選地,所述窗框頂邊和底邊內壁還嵌入設有安裝槽,窗扇頂端和底端均設于安裝槽內。
優選地,所述窗扇內外兩側設有定位板,定位板對稱設于窗框頂邊和底邊內壁,窗扇卡合于定位板之間。
優選地,所述窗扇頂邊通過軸銷與窗框頂部鉸接,窗扇可打開或者閉合窗框前端開口,窗框內壁還垂直設有保護墊圈。
優選地,所述窗扇后壁底端設有拉手,窗扇和窗框之間還設有連接臂,連接臂包括第一連接臂和第二連接臂,第一連接臂端部和第二連接臂端部相鉸接,第一連接臂另一端連接至窗扇側邊底端,第二連接臂另一端連接至窗框側邊底端。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將調光機構和窗框設置為一體化結構,具有光線調節和阻擋紫外線等功能,免去窗簾的安裝,使得室內裝修更加簡潔干凈,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具體如下:
(1)、本發明在窗扇后側設置調光機構,調光機構包括遮光膜和用于收卷遮光膜的遮光膜卷筒,使用時可以根據室外光照強度調整遮光膜,從遮光膜卷筒中的伸展長度,遮光膜隨著滑塊沿兩側的滑槽上下運動,驅動電機用于控制遮光膜的升降,省去手動調節的操作進行光線的調節,接線盒便于整理和收納線路,以便提高美觀度和方便發生故障時進行檢修;
(2)、本發明設置控制器,控制器可以優選為單片機或者plc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實現本發明鋁合金調光窗的智能化調光操作,日光照度計和驅動電機均通過導線連接至控制器,日光照度計將光照強度反饋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據收到的數據控制驅動電機33伸出或者收回遮光膜,從而實現智能化調光操作;
(3)、本發明設置紗網,遮光膜位于窗扇和紗網之間,紗網用于阻擋蚊蟲或者柳絮等進入室內,提高實用性,紗網卡合于紗網限位板和彈性限位板之間,使得紗網可以拆卸,以便定期清洗或者及時更換;
(4)、本發明設置通風室,用于向室內通風,設置網狀結構的擋板,用于防止蚊蟲和灰塵進入室內;設置防水板,當有水滴進入通風室,可以沿著防水板流出,可以在下雨天防止外部雨水進入室內,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5)、本發明設置窗扇和窗框的連接方式可以優選為:窗扇頂邊通過軸銷與窗框頂部鉸接,使得窗扇可以打開進行通風和室內外空氣交換,在窗扇和窗框之間還設有連接臂,使得窗扇和窗框之間的打開角度在一定范圍內,防止窗扇打開過大,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縱剖視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縱剖視圖,其中窗扇處于未裝配狀態;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縱剖視圖;
圖中標記為:1、窗框;11、安裝槽;12、定位板;13、保護墊圈;14、拉手;15、連接臂;151、第一連接臂;152、第二連接臂;16、紗網限位板;17、彈性限位板;18、日光照度計;2、窗扇;3、調光機構;31、遮光膜;32、遮光膜卷筒;33、驅動電機;34、滑塊;35、滑槽;4、接線盒;5、通風室;51、防水板;52、擋板;53、導風柵板;6、紗網;61、提拉耳;7、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設有”、“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現結合說明書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結構特點。
實施例1
參見圖1,一種鋁合金調光窗,包括矩形結構的窗框1和設于窗框1前端開口上的窗扇2,窗扇2包括邊框和設于邊框內的鋼化玻璃,窗扇2后側還設有調光機構3,窗框1頂部設有接線盒4,接線盒4的寬度與窗框1的寬度相同。
調光機構3的結構具體為:包括遮光膜31和用于收卷遮光膜31的遮光膜卷筒32,遮光膜卷筒32位于接線盒4中,遮光膜31一端纏繞于遮光膜卷筒32內,遮光膜31另一端設有滑塊34,窗框1左右兩邊內側壁嵌入設有滑槽35,滑塊34兩端部與滑槽35相適應,滑槽35穿過窗框1頂邊與接線盒4連通,遮光膜31通過滑塊34與滑槽35的配合可做上下往復運動,遮光膜卷筒32一側還設有驅動電機33,驅動電機33位于接線盒4中,遮光膜卷筒32通過導線與驅動電機33連接。
本發明的鋁合金調光窗,將調光機構3和窗框1設置為一體化結構,具有光線調節和阻擋紫外線等功能,免去窗簾的安裝,使得室內裝修更加簡潔干凈,操作簡單,使用方便。
具體地,在窗扇2后側設置調光機構3,調光機構3包括遮光膜31和用于收卷遮光膜31的遮光膜卷筒32,使用時可以根據室外光照強度調整遮光膜31從遮光膜卷筒32中的伸展長度,遮光膜31隨著滑塊34沿兩側的滑槽35上下運動,驅動電機33用于控制遮光膜31的升降,省去手動調節的操作進行光線的調節,接線盒4便于整理和收納線路,以便提高美觀度和方便發生故障時進行檢修。
參見圖1,進一步說,接線盒4內還設有控制器7,窗框1由鋁合金材料制成,窗框1頂邊外側設有日光照度計18,日光照度計18和驅動電機33均通過導線連接至控制器7。
設置控制器7,控制器7可以優選為單片機或者plc控制器,控制器7用于實現本發明鋁合金調光窗的智能化調光操作,日光照度計18和驅動電機33均通過導線連接至控制器7,日光照度計18將光照強度反饋至控制器7,控制器7根據收到的數據控制驅動電機33伸出或者收回遮光膜3,從而實現智能化調光操作。
參見圖1和圖2,進一步說,遮光膜31后側還設有紗網6,遮光膜31位于窗扇2和紗網6之間,窗框1頂邊和底邊對稱設有紗網限位板16,紗網限位板16后側設有彈性限位板17,彈性限位板17端部連接至窗框1,紗網6卡合于紗網限位板16和彈性限位板17之間,紗網6后壁底端還設有提拉耳61。
設置紗網6,遮光膜31位于窗扇2和紗網6之間,紗網6用于阻擋蚊蟲或者柳絮等進入室內,提高實用性,紗網6卡合于紗網限位板16和彈性限位板17之間,使得紗網6可以拆卸,以便定期清洗或者及時更換。
參見圖1,進一步說,接線盒4向上延伸出通風室5,通風室5為內外側壁開口結構,通風室5底壁設有防水板51,防水板51由內至外傾斜朝向通風室5外壁設置,通風室5外壁開口上設有網狀結構的擋板52,通風室5內壁開口上設有導風柵板53,導風柵板53通過轉軸與通風室5側壁鉸接。
設置通風室5,用于向室內通風,設置網狀結構的擋板52,用于防止蚊蟲和灰塵進入室內;設置防水板51,當有水滴進入通風室5,可以沿著防水板51流出,可以在下雨天防止外部雨水進入室內,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參見圖1和圖2,進一步說,本實施例中窗扇2和窗框1的連接方式具體為:窗框1頂邊和底邊內壁還嵌入設有安裝槽11,窗扇2頂端和底端均設于安裝槽11內。使得窗扇2與窗框1相卡合,提高窗扇2安裝的牢固程度。
參見圖1,進一步說,窗扇2內外兩側設有定位板12,定位板12對稱設于窗框1頂邊和底邊內壁,窗扇2卡合于定位板12之間。
實施例2
實施例2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窗扇2和窗框1的連接方式,具體為:窗扇2頂邊通過軸銷與窗框1頂部鉸接,窗扇2可打開或者閉合窗框1前端開口,窗框1內壁還垂直設有保護墊圈13。
設置窗扇2頂邊通過軸銷與窗框1頂部鉸接,使得窗扇2可以打開進行通風和室內外空氣交換。
窗扇2后壁底端設有拉手14,窗扇2和窗框1之間還設有連接臂15,連接臂15包括第一連接臂151和第二連接臂152,第一連接臂151端部和第二連接臂152端部相鉸接,第一連接臂151另一端連接至窗扇2側邊底端,第二連接臂152另一端連接至窗框1側邊底端。
在窗扇2和窗框1之間還設有連接臂15,使得窗扇2和窗框1之間的打開角度在一定范圍內,防止窗扇2打開過大,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