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椅腳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椅腳。
現今工商發達,辦公椅需求量極大,且因市場競爭,價格壓低,消費者普遍要求價廉物美與耐用,而目前較能符合要求的辦公椅即使用大量的塑膠,尤其是椅腳部份,本實用新型所要探討的即關于辦公椅的塑膠椅腳。
而現有塑膠椅腳因必須以有限材料(即省料原則)承受一定重力,大多采空殼形態的椅腳,并在中空內部一體設具塑膠補強肋,以使椅腳的強度可穩固承載相當的重量,而習知常見的椅腳結構設計,如圖3所示,其主要在椅腳A中間成型固位座A1,并由固位座A1向外放射狀延伸成型支腳A2,該支腳A2內底部是一體成型若干呈V型連續排列的補強肋A3;另,補強肋形態亦有如圖4所示的相關設計,其主要使支腳A2內部的補強肋A3以交叉排列的方式成型,籍以加強支腳A2兩側的側邊強度。
然而,詳觀上述習用結構,其實尚存有未盡完善之處,主要因上述二者結構皆以塑膠材料成型補強肋A3,以加強支腳強度,其在使用者重量下壓時,重力是壓抵固位座A1令連設的各支腳A2下移而略向前伸展造成變形,此隨重力作用的頻繁,該固位座A1與支腳A2連接處極易產生疲勞破壞而由該處斷裂;同時,塑膠補強肋A3的重力承受程度亦非甚大,用于椅腳,若供超重的人坐壓時,則恐有承受不起之虞。
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椅腳,其可使縱肋與補強肋緊密結合,而增進強度與耐用性。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由殼體及骨架所構成,其中殼體由一具插套孔的固位座在環周向外延伸的支腳,并在支腳內設補強的橫肋,且由塑膠一體成型構成,殼體的支腳在縱向設置垂直延伸的縱肋,骨架則對應殼體而由一環體在環周向外延伸補強肋,其主要特征在于補強肋亦垂直延伸并預設有透孔或凹陷,且被包覆于殼體的縱肋內。
補強肋外端固接有腳輪軸套。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塑膠椅腳的支腳設置垂直延伸的縱肋,且縱肋內具亦垂直延伸并設有透孔或凹陷的金屬補強肋,得使縱肋與補強肋緊密結合而增進強度與耐用性。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1A是
圖1的局部放大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剖視圖;圖3是習用品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習用品另式補強肋的示意圖。
首先,參閱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例的椅腳由塑膠制的殼體1及一般是金屬制的骨架2所構成,其中殼體1由一具插套孔111的固位座11在環周向外延伸適量的支腳12,并在支腳12內適設補強的橫肋121,且由塑膠一體成型構成,其主要特征在于殼體1的支腳12在縱向設置垂直延伸的縱肋122,骨架2則是對應殼體1而由一環體21在環周向外延伸適量的補強肋22,補強肋22亦是垂直延伸且被包覆于殼體1的縱肋122的塑膠材料內,且補強肋22上預設適量的透孔221(或凹陷亦可),通過透孔221(或凹陷)可在成型殼體1時,使縱肋122部份的塑膠材料填入,而使縱肋122與補強肋22緊密結合為如一體般,另,補強肋22的外端固接有腳輪軸套23,以供腳輪(未示出)安裝,同時,腳輪軸套23亦包覆在殼體1的塑膠材料內,以讓殼體1完全補強而提升強度。
由上述設計,如圖2所示,當椅腳受上部座椅人體重力作用時,其固位座11首先承受重力,并由各支腳12分散其重力,其中,支腳12內補強的橫肋121的塑膠部份在重力下壓時可用以承受部份分力,而主要借助支腳12的縱肋122壁體內金屬制的補強肋22,以支撐支腳12不易伸展彎曲變形,借以維護原來形狀,且各支腳12中的金屬補強肋22是與固位座11環周座壁內的亦為金屬的環體21相連接,其相接處適位于重力的應力集中點,而由該金屬結構體乃可有效避免各支腳12由固位座11連接處斷裂或永久變形,并具有一絕佳的抗壓強度,使各椅腳不致產生變形裂損的情形。
綜合上述,本實用新型的椅腳,其縱肋122與補強肋22的透孔221等結構設計的補強效果佳,較耐用而作用壽命長。
權利要求1.一種椅腳,由殼體及骨架所構成,其中殼體由一具插套孔的固位座在環周向外延伸的支腳,并在支腳內設補強的橫肋,且由塑膠一體成型構成,殼體的支腳在縱向設置垂直延伸的縱肋,骨架則對應殼體而由一環體在環周向外延伸補強肋,其主要特征在于補強肋亦垂直延伸并預設有透孔或凹陷,且被包覆于殼體的縱肋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椅腳,其特征在于補強肋外端固接有腳輪軸套。
專利摘要一種椅腳,由殼體及骨架構成,其中殼體由一具插套孔的固位座在環周向外延伸適量的支腳,在支腳內適設補強的橫肋,且由塑膠一體成型構成,主要在其殼體的支腳縱向設置垂直延伸的縱肋,骨架則對應殼體而由一環體于環周向外延伸適量的補強肋,補強肋亦垂直延伸且被包覆在殼體的縱肋內,且是在前述補強肋預設適量的透孔或凹陷,由此,讓縱肋與補強肋緊密結合為一體。
文檔編號A47C7/00GK2383415SQ9920963
公開日2000年6月21日 申請日期1999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1999年5月29日
發明者陳定興 申請人:陳定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