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夾層蒸汽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廚房用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夾層蒸汽鍋。
【背景技術】
[0002]夾層鍋又名蒸汽鍋、蒸煮鍋、夾層蒸汽鍋,通常由鍋體和支腳組成。夾層鍋利用的是蒸汽的熱量對食物進行間接加熱,可以避免微波爐、電磁爐、煤氣等直接加熱方式帶來的電磁輻射、石化產品燃燒后的排放等問題,同時還具有受熱面積大、熱效率高、加熱均勻、液料沸騰時間短、加熱溫度容易控制、外型美觀、安裝容易、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各類食品的加工,也可用于大型餐廳或食堂熬湯、燉肉、熬粥等,是食品加工提高質量、縮短時間、改善勞動條件的良好設備。
[0003]常用的夾層鍋由內外半球形鍋體組成的雙層結構形式,中間夾層通入蒸汽加熱。有固定式、可傾式、攪拌式等樣式。但市面上大部分夾層鍋存在鍋體笨重、不夠節能環保等缺陷。因此,還有必要對現有技術進行進一步的優化。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蒸汽夾層鍋,該夾層鍋采用電加熱水沸騰產生蒸汽,蒸汽充入夾層給內鍋壁進行加溫,以達到加熱鍋內食物的目的。
[0005]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種夾層蒸汽鍋,鍋體外設置蒸汽夾層,蒸汽夾層與蒸汽產生裝置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夾層之外還設置保溫層;蒸汽夾層內部均勻設置多根加強筋。
[0007]進一步地,所述蒸汽夾層內部均勻設置的加強筋包括設置在鍋底和鍋壁四周的加強筋。
[0008]進一步地,所述蒸汽夾層的上邊沿低于保溫層的上邊沿,留出一圈環形空間。
[0009]進一步地,所述蒸汽夾層鍋還包括鍋蓋;鍋蓋為雙層,頂部設置限壓排氣孔,限壓排氣孔上設置限壓錘;鍋蓋與鍋體之間設置密封墊圈;鍋蓋邊沿設置導流槽。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蒸汽夾層內設置加強筋,可以使得鍋壁較薄的同時保證了強度,節約了制作材料,且熱效率更高。2、安全性高。本實用新型不需要使用明火加熱,鍋蓋上設置限壓錘,安全性高。
【附圖說明】
[0011]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本實用新型的鍋底部分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001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夾層蒸汽鍋,如圖1所示,鍋體外設置蒸汽夾層,蒸汽夾層I與蒸汽產生裝置(未在圖中顯示)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夾層I之外還設置保溫層2;如圖2所示,蒸汽夾層內部均勻設置多根加強筋3,上述加強筋包括設置在鍋底和鍋壁四周的加強筋。加強筋的設置,使得蒸汽鍋的夾層壁可以用較薄的材料制成而不會因為壓力過大而造成變形,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同時,較薄材料制成的鍋底使得熱的傳導更快。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夾層蒸汽鍋的蒸汽夾層的上邊沿低于保溫層的上邊沿,留出一圈環形空間4,因為按照使用習慣,蒸煮食物時候放置在鍋內的食物不會裝滿到達鍋體的上邊沿,留出一層空間環形空間既可以進一步起到節能保溫的作用,也可以防止熱量過快傳遞到鍋蓋。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夾層蒸汽鍋雙層鍋蓋5,鍋蓋與鍋體之間設置密封墊圈6,鍋蓋的頂部設置限壓排氣孔7,限壓排氣孔上設置限壓錘8,使得鍋內壓力在一定的限度內,保證使用的安全;鍋蓋邊沿設置導流槽9,在食物溢出時可以導入該導流槽內。
[0015]將本實用新型連接蒸汽產生裝置,利用蒸汽對鍋內食物進行加熱,達到安全衛生烹飪食物的目的。上述實施例目的在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可以據其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其限制本專利的保護范圍,凡依據本實用新型披露技術所作的變形,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夾層蒸汽鍋,鍋體外設置蒸汽夾層,蒸汽夾層與蒸汽產生裝置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夾層之外還設置保溫層;蒸汽夾層內部均勻設置多根加強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夾層蒸汽鍋,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夾層內部均勻設置的加強筋包括設置在鍋底和鍋壁四周的加強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夾層蒸汽鍋,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夾層的上邊沿低于保溫層的上邊沿,留出一圈環形空間。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夾層蒸汽鍋,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夾層鍋還包括鍋蓋;鍋蓋為雙層,頂部設置限壓排氣孔,限壓排氣孔上設置限壓錘;鍋蓋與鍋體之間設置密封墊圈;鍋蓋邊沿設置導流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蒸汽夾層鍋,鍋體外設置蒸汽夾層,蒸汽夾層與蒸汽產生裝置相連,所述蒸汽夾層之外還設置保溫層;蒸汽夾層內部均勻設置多根加強筋。本實用新型采用電加熱水沸騰產生蒸汽,蒸汽充入夾層給內鍋壁進行加溫,以達到加熱鍋內食物的目的。蒸汽夾層內設置加強筋,可以使得鍋壁較薄的同時保證了強度,節約了制作材料,且熱效率更高。本實用新型不需要使用明火加熱,鍋蓋上設置限壓錘,安全性高。
【IPC分類】A47J36/06, A47J27/00
【公開號】CN205234247
【申請號】CN201520891490
【發明人】陳偉君
【申請人】陳偉君
【公開日】2016年5月18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