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疊的組合鍋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疊的組合鍋具,屬于廚具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蒸汽鍋系統蒸制效率低的問題。本可疊的組合鍋具包括鍋體一和鍋體二,鍋體一插置在鍋體二內,鍋體一能沿鍋體二的軸向滑動,鍋體一的外側壁上具有呈環狀的凸筋一,凸筋一和鍋體二兩者的中心軸線共線,且凸筋一撘靠在鍋體二的鍋沿上。本可疊的組合鍋具具有烹飪效率高的優點。
【專利說明】
一種可疊的組合鍋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廚具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鍋具,特別是一種可疊的組合鍋具。
【背景技術】
[0002]在廚房廚具使用時,有時需要用到多個尺寸不同的鍋。然而,當需要收納這些鍋具時,每個鍋具均需要占用與它們體積相當的空間,每個鍋具不能相互疊加,導致了收納所需空間較大,浪費廚房空間。
[0003]為了解決此問題,中國專利文獻資料公開提出的一種蒸汽鍋系統[申請號:200720176089.2;授權公告號:CN 201153854 U],包括一個食品容器或層疊的多個食品容器,所述層疊的多個食品容器通過第一固定裝置可松開地相互連接,該食品容器或每個食品容器具有蒸汽接收孔;可拆卸底座,所述食品容器或最下層的食品容器通過第二固定裝置可松開地固定到該可拆卸底座上;和用于食品容器或最上層食品容器的蓋子,該蓋子通過第三固定裝置可松開地固定到所述食品容器上或最上層食品容器上,并形成有手柄,從而可通過所述手柄拿取所述蒸汽鍋系統;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固定裝置包括可松開的夾子。
[0004]上述的蒸汽鍋系統通過將過個食品容器層疊在一起,很好地解決了占用空間大的問題。但該蒸汽鍋系統還是存在一個問題:相鄰兩個食品容器之間存在間隙,導致在工作時蒸汽會通過上述的間隙不斷泄漏,使熱量隨著高度的增加逐漸減少,嚴重影響該系統的蒸制效率。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使用方便且烹飪效率高的可疊的組合鍋具。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可疊的組合鍋具,包括鍋體一和鍋體二,鍋體一插置在鍋體二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鍋體一能沿鍋體二的軸向滑動,所述的鍋體一的外側壁上具有呈環狀的凸筋一,凸筋一和鍋體二兩者的中心軸線共線,且凸筋一搭靠在鍋體二的鍋沿上。
[0007]使用時,鍋體一上蓋有鍋蓋;鍋體二與熱源接觸,并在鍋體二的熱傳遞以及鍋體二內產生的蒸汽的共同作用下對鍋體一進行加熱,以實現同時烹飪鍋體一和鍋體二內食物的目的。當鍋體一和鍋體二內的氣體過多時,氣體會向上頂鍋體一,以使鍋體一和鍋體二之間形成用于排氣的間隙。
[0008]本組合鍋具中,只需將鍋體一插置到鍋體二內即可完成組合鍋具的安裝,相對于現有技術中需要通過夾子將多個鍋體組合起來,具有使用方便的優點。鍋體一插置在鍋體二內,對鍋體一起到較好的定位作用,并通過在鍋體一上設置與鍋體二同軸且呈環狀的凸筋一,在對鍋體一插入到鍋體二內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時,又使鍋體一和鍋體二之間形成較好的密封,使鍋體二內始終填充滿熱氣,以使鍋體一得到充分的加熱,來提高本組合鍋具的烹飪效率。
[0009]在上述的可疊的組合鍋具中,所述的鍋體二的外側壁上具有呈環狀的凸筋二,且凸筋二和鍋體二兩者的中心軸線共線。
[0010]采用上述的結構,使鍋體二能夠疊在鍋體一或其他鍋體上進行使用,在確保節省空間的同時,又使鍋體二能與鍋體一或其他鍋體保持密封連接,來提高組合鍋具的烹飪效率。
[0011]在上述的可疊的組合鍋具中,所述的鍋體一的底部封閉,鍋體二的底壁上設有多個使該鍋體二的內腔與外界連通的進氣孔。
[0012]使用時,鍋體二負責蒸食物,鍋體一負責煮食物;采用上述的結構,使本組合鍋具能夠在同一時間進行蒸煮,在實現節省使用空間的同時,又可使操作者在不挪動位置的前提下完成蒸煮這兩個過程,從而有效提高了本組合鍋具使用的方便性。
[0013]在上述的可疊的組合鍋具中,所述的鍋體一外設有呈弧形且由彈性材料制成的提手一,所述的提手一的兩端均具有呈柱狀的旋轉部一,且兩旋轉部一位置正對,所述的鍋體一上對應設有兩個連接孔一,旋轉部一穿設在對應的連接孔一內,且旋轉部一能繞自身的軸線轉動。
[0014]通過設置提手一,本身就方便了鍋體一的移動,來進一步提高本組合鍋具的使用方便性;而采用上述的結構,以使提手一能夠相對于鍋體一轉動,來避免提手一對鍋蓋的放置造成影響,使提高鍋具使用方便性的目的更加穩定地實現;提手一由彈性材料制成,以實現提手一與鍋體一的可拆卸相連,使鍋體一即能作為提鍋又能作為水果籃和餐具進行使用,大大提高了鍋體一使用的靈活性,同時又提高了清洗鍋體一的方便性。
[0015]在上述的可疊的組合鍋具中,所述的鍋體一的口部具有向外的翻邊一,翻邊一呈錐形且直徑向鍋體二方向逐漸增大,兩所述的連接孔一均設于翻邊一上。
[0016]翻邊一的作用是為提手一提供安裝位置,方便了提手一的安裝;通過設置呈錐形且直徑向鍋體二方向逐漸增大的翻邊一以及連接孔一設于翻邊一上,以使連接孔完全暴露在操作人員視線內,來提高提手一安裝的方便性,從而提高使用本組合鍋具的方便性。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可疊的組合鍋具具有以下優點:
[0018]1、本組合鍋具中,只需將鍋體一插置到鍋體二內即可完成組合鍋具的安裝,相對于現有技術中需要通過夾子將多個鍋體組合起來,具有使用方便的優點。
[0019]2、鍋體一插置在鍋體二內,對鍋體一起到較好的定位作用,并通過在鍋體一上設置與鍋體二同軸且呈環狀的凸筋一,在對鍋體一插入到鍋體二內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時,又使鍋體一和鍋體二之間形成較好的密封,使鍋體二內始終填充滿熱氣,以使鍋體一得到充分的加熱,來提高本組合鍋具的烹飪效率。
[0020]3、鍋體一的底部封閉,鍋體二的底壁上設有多個使該鍋體二的內腔與外界連通的進氣孔,使本組合鍋具能夠在同一時間進行蒸煮,在實現節省使用空間的同時,又可使操作者在不挪動位置的前提下完成蒸煮這兩個過程,從而有效提高了本組合鍋具使用的方便性。
【附圖說明】
[0021 ]圖1是本可疊的組合鍋具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2]圖2是本可疊的組合鍋具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3]圖3是圖2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4]圖4是圖2中B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5]圖5是鍋體二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6]圖中,1、鍋體一;Ia、凸筋一;Ib、翻邊一 ;2、鍋體二 ; 2a、進氣孔;2b、翻邊二 ; 2c、凸筋二; 3、鍋蓋;4、提手一;4a、旋轉部一;5、提手二。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28]如圖1和圖2所示,本可疊的組合鍋具由鍋體一 1、鍋體二 2、鍋蓋3、提手一 4、提手二5等組成。其中,提手一4和提手二5均由彈性材料制成,彈性材料可以選擇不銹鋼、塑料等。優選彈性材料為不銹鋼材料。
[0029]具體來說,鍋體一I和鍋體二 2的上端均敞開且兩者的內部均具有空腔。如圖2所示,鍋體一I插置在鍋體二2內,且鍋體一I的上端伸出鍋體二2。鍋體一I和鍋體二2均具有中心軸線且兩者的中心軸線共線。鍋體一 I能沿鍋體二 2的軸向滑動,鍋蓋3蓋在鍋體一 I上。[°03°] 如圖1至圖4所不,鍋體一I的外側壁上具有呈環狀的凸筋一la,凸筋一Ia和鍋體二2兩者的中心軸線共線,且凸筋一 Ia搭靠在鍋體二 2的鍋沿上,以形成密封,來提高本組合鍋具的烹飪效率。進一步說明,鍋體二2的外側壁上具有呈環狀的凸筋二2c,且凸筋二2c和鍋體二 2兩者的中心軸線共線。采用這樣的結構,使在本組合鍋具使用時,無論是鍋體I插在鍋體二 2內還是鍋體二 2插在鍋體I內,均能夠到達實現提供烹飪效率的目的。如圖2和圖4所示,鍋體一 I的底部封閉,鍋體二 2的底壁上設有多個使該鍋體二 2的內腔與外界連通的進氣孔2a,以使本組合鍋具能夠在同一時間進行蒸煮。自然,采用“鍋體一I的底壁上設有多個使該鍋體一 I的內腔與外界連通的通孔,鍋體二 2的底部封閉”這一技術方案同樣能夠實現組合鍋具在同一時間進行蒸煮。即底部有孔的鍋和底部沒孔的鍋的放置順序不會對本組合鍋具實現同時蒸煮功能造成影響。
[0031]如圖2和圖3所示,提手一4呈弧形且設于鍋體一 I外。提手一 4的兩端均具有呈柱狀的旋轉部一 4a,且兩旋轉部一 4a位置正對。鍋體一 I上對應設有兩個連接孔一,旋轉部一 4a穿設在對應的連接孔一內,且旋轉部一4a能繞自身的軸線轉動,以使提手一4即能夠相對于鍋體一I轉動,又能與鍋體一I可拆卸相連。進一步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鍋體一I的口部具有向外的翻邊一 lb,翻邊一 Ib呈錐形且直徑向鍋體二 2方向逐漸增大,兩連接孔一均設于翻邊一 Ib上。即設置翻邊一 Ib的作用是為提手一 4提供安裝位置,方便了提手一 4的安裝。在本實施例中,提手一 4有兩個且沿鍋體一 I的中心對稱設置;連接孔一有四個,且每個提手一 4均對應兩個連接孔一。
[0032]如圖1和圖4所示,提手二5呈弧形且設于鍋體二 2外。提手二 5的兩端均具有呈柱狀的旋轉部二,且兩旋轉部二位置正對。鍋體二 2上對應設有兩個連接孔二,旋轉部二穿設在對應的連接孔二內,且旋轉部二能繞自身的軸線轉動,以使提手二5即能夠相對于鍋體二2轉動,又能與鍋體二2可拆卸相連。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鍋體二2的口部具有向外的翻邊二2b,翻邊二2b呈錐形且直徑向遠離鍋體一I方向逐漸增大,兩連接孔二均設于翻邊二2b上。即設置翻邊二 2b的作用是為提手二 5提供安裝位置,方便了提手二 5的安裝。在本實施例中,提手二5有兩個且沿鍋體二2的中心對稱設置;連接孔二有四個,且每個提手二5均對應兩個連接孔二。
[0033]使用時,鍋體二2與熱源接觸,并在鍋體二 2的熱傳遞以及鍋體二 2內產生的蒸汽的共同作用下對鍋體一 I進行加熱,以實現同時烹飪鍋體一 I和鍋體二 2內食物的目的。當鍋體一I和鍋體二2內的氣體過多時,氣體會向上頂鍋體一I,以使鍋體一I和鍋體二2之間形成用于排氣的間隙。
[0034]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可疊的組合鍋具,包括鍋體一(I)和鍋體二(2),鍋體一(I)插置在鍋體二 (2)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鍋體一(I)能沿鍋體二 (2)的軸向滑動,所述的鍋體一(I)的外側壁上具有呈環狀的凸筋一(Ia),凸筋一(Ia)和鍋體二(2)兩者的中心軸線共線,且凸筋一(Ia)搭靠在鍋體二 (2)的鍋沿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疊的組合鍋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鍋體二(2)的外側壁上具有呈環狀的凸筋二 (2c),且凸筋二 (2c)和鍋體二 (2)兩者的中心軸線共線。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疊的組合鍋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鍋體一(I)的底部封閉,鍋體二 (2)的底壁上設有多個使該鍋體二 (2)的內腔與外界連通的進氣孔(2a)。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疊的組合鍋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鍋體一(I)外設有呈弧形且由彈性材料制成的提手一 (4),所述的提手一 (4)的兩端均具有呈柱狀的旋轉部一(4a),且兩旋轉部一 (4a)位置正對,所述的鍋體一(I)上對應設有兩個連接孔一,旋轉部一(4a)穿設在對應的連接孔一內,且旋轉部一 (4a)能繞自身的軸線轉動。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疊的組合鍋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鍋體一(I)的口部具有向外的翻邊一(Ib),翻邊一(Ib)呈錐形且直徑向鍋體二(2)方向逐漸增大,兩所述的連接孔一均設于翻邊一(Ib)上。
【文檔編號】A47J27/13GK205493534SQ201521115100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8日
【發明人】陳德福, 李力, 蔡繼海
【申請人】浙江蘇泊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