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冷熱水配管施工方法

文檔序號:2255114閱讀:89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冷熱水配管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一般涉及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特別是,本發明涉及一 種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該方法可以在建筑工地上如房屋、多戶住 宅或公寓建筑內安裝冷熱水管道時改善管道能力并且從根本上防止冷熱水 管道受到損壞。
背景技術
正如本領域內技術人員所公知的,在建造建筑物時需要安裝冷熱水管。 冷熱水管向建筑物所需位置供應冷水和熱水。冷熱水管道鋪設通常在建筑 物的地面及墻壁鋪設混凝土之前進行。常規的冷熱水管道均為單管結構。冷熱水管用綁扎鐵絲固定到預先埋 好的鐵鋼筋上。另外,冷熱水管道與設在所需位置的供水箱相連。冷熱水 管道在連接到供水箱前通到分配器并由分配器分流。分支后的冷熱水管道 分配到建筑物內的所需位置。如上所述,冷熱水管道與供水箱相連,然后分別在冷熱水管的一端接 上水龍頭,從而經水龍頭供應冷熱水。發明的公開 技術問題這種常規的冷熱水管道系統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但是,冷熱水管固 定到鐵鋼筋后向建筑物的地面及墻壁鋪混凝土時,有可能使冷熱水管受到 外部撞擊而遭到損壞。而且在建筑物建造完成后在建筑物的地面下或墻壁 內發生水泄漏時不可能對這種情況完成快速反應。具體地說,在建筑物建造完成后在建筑物的地面下或墻壁內發生水泄 漏時,相關位置周圍的混凝土必須移除才能用新水管替換掉受到破壞的冷 水管或熱水管。管道替換完成后,相關位置必須重新鋪混凝土才能復原。 因此,常規技術具有耗時費力的缺點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一直關注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而且本發明的目 的之一是提供一種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該方法可以根本上防止冷 熱水管道受到破壞,即使發生水泄漏時,用戶也可以對這種情況快速反應。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下列步驟連接套管的分配器連接歩驟,套管為冷熱水管道,在外部水源 和分配器之間連接冷熱水管道,分配器包括安裝在建筑物墻內、前端開 口的盒形箱,與箱子開口前端連接的門,位于分配器底部的排泄孔,以及 與分配器相連的排水導管,其在上端與分配器的排泄孔相通并放置在緊鄰 于建筑物下水道的下部;布置供水箱的供水箱布置步驟,供水箱包括在需 要之處有管道端口和閥門的箱子;設置供水箱步驟,其包括如下步驟將 分配器的套管延伸到供水箱的位置,將套管用綁扎鐵絲固定到若干鐵加固 柱(鋼筋)上,然后在鐵加固柱上緊鄰于套管的位置安裝負荷支撐元件來 支撐套管;以及連接水龍頭步驟,其包括下列步驟將用于連接套管和水 龍頭的撓性軟管的一端通過第一異徑管套與套管內的軟管相接,所述異徑 管套插入到供水箱的管道端口內;將撓性軟管的另一端用第二異徑管套與 水龍頭相接,其中所述供水箱包括闊門外表面上大量的摩擦突起,門內 預定位置形成的維修開口,門內部邊界處的環帶用于界定維修開口,與門 環帶相接、可開的平板,平板內有許多管套插入孔以便水龍頭連接管道要 插入的第二異徑管套分別裝入可開平板內的管套插入孔。供水箱布置步驟可包括下列步驟在建筑物墻內所需位置安裝帶管道 端口和門的供水箱使供水箱整合入墻內。分配器可包括安裝在建筑物墻內、前端開口的盒形箱,與箱子開口 端連接的門,位于分配器底部的排泄孔,以及與分配器相連的排水導管, 其在上端與分配器的排泄孔相通并放置在緊鄰于建筑物下水道的下部。水龍頭連接步驟可包括下列步驟將閥門管套座裝入供水箱門內;將 各套管進入供水箱的一端用套管(double pipe)連接螺母與各自的閥門管 套座相接;用軟管連接螺母將各套管內的軟管與各閥門管套座內的閥門管 套相接;以及將水龍頭與各閥門管套相接。水龍頭連接步驟可包括下列步驟將用于連接套管和水龍頭的撓性軟 管的一端通過第一異徑管套與套管內的軟管相接,所述異徑管套插入到供 水箱的管道端口內;以及將軟管的另一端用第二異徑管套與水龍頭相接, 其中所述供水箱包括閥門外表面上大量的摩擦突起,門內預定位置形成
的維修開口,門內部邊界處的環帶用于界定維修開口,與門環帶相接、可 打開的平板,平板內有許多管套插入孔以便水龍頭連接管道要插入的第二 異徑管套分別裝入可打開平板內的管套插入孔。每一撓性軟管的內表面或外表面上均帶有螺旋彈簧。在無供水箱的情況下,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可包括下列步驟 在各套管的一端裝上彎頭;將插入閥門管套座的墊片固定到墻上,所述管 套座插入彎頭的一端與之相接;用軟管連接螺母將套管軟管的一端與閥門 管套相接;將閥門管套安裝到閥門管套座內;以及將水龍頭與閥門管套相 接。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還可包括下列步驟在位于外部水源旁邊 的家用分配箱內安裝一個管道防凍開關;在位于分配器前部的水表盒內安 裝溫度傳感器;將可拆卸插頭與盒子內置型電源插座相接,其中所述插座 位于各供水箱上表面之下,而供水箱位于建筑物的一側;以及將與插頭相 連的電熱絲插入各自的套管內。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還可包括下列步驟在安裝于建筑物墻內 的冷熱水管下部提供一個支撐箱;以及將安裝于建筑物一個房間地面內的 加熱管導入支撐箱內,使加熱管的一部分與冷熱管的一部分緊鄰,所述冷 熱管位于支撐箱內。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所述冷熱 水管系統包括帶外殼及殼蓋的墻內置型鍋爐殼體裝置,所述墻內置型鍋爐 殼體裝置包括位于殼體后壁的鍋爐支架,殼體下部表面形成的管道接入 孔,殼蓋各個角外表面上的托架,殼體上部表面形成的排出管接入孔及進 水管接入口,位于排泄管接入孔和進水管接入口下面、具有通氣孔及開關 按鈕的門,從而殼蓋以整合方式與殼體相連;所述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 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在鍋爐下提供一個管道盒,其尺寸適于構建管道工作, 從而使該管道盒和鍋爐殼體裝置整合在一起;在對應于管道盒的墻壁內形 成一個墻上小室;將內徑大于熱水管外徑的套管從墻上小室鋪設至分配器 處;以及將熱水管沿套管鋪設,使熱水管穿過墻上小室和管道盒與鍋爐相 連,從而防止熱水管暴露在外面。管道盒可包括位于管道盒前端的門,與管道盒下端相連的蓋板,以及 管道盒后壁形成的管道插入孔。管道盒可與鍋爐殼體裝置分離,從而用鎖定元件使管道盒以可拆卸的 方式與鍋爐殼體裝置相連。
可打開平板可與撓性軟管相互整合在一起,使可打開平板可以流暢地 打開和關閉。發明效果如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在該方法 中具有套管結構的冷熱水管與分配器相連接并經分配器分開后,冷熱水管與位于所需位置的供水箱相連;冷熱水管固定到鐵加固柱上,互相間隔預 設的距離,使得冷熱水管免受破壞,即使發生水泄漏,本發明也使得用戶 可以對這種情況做出快速反應。同樣地,當鋪設冷熱水管時,在鐵加固柱下面緊鄰于套管的位置安置 負荷支撐元件,使負荷元件以一定間隔相互隔開,可以有效地防止鐵加固 柱和套管發生不想要的變形。而且,由于將冷水和熱水分別供應到所需位置的冷熱水管具有套管結 構,即使水從管道泄漏出來,水也會進入分配器并被排到外面。此外,即 使水泄漏發生在分配器內的接合處,泄漏出來的水也經分配器排到外面。 因此本發明可以防止泄漏出來的水浸泡建筑物的墻壁或地面。附圖概述下文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將使本發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點和 優勢得以更清楚地理解,其中-

圖1為本發明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流程圖;圖2為本發明冷熱水管道系統的布置視圖;圖3為本發明冷熱水管道系統部分的一個實施例;圖4為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的雙口型供水箱立體圖;圖5為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的單口型供水箱立體圖;圖6為本發明第二個實施方案中由許多鐵鋼筋支撐的冷熱水管道平面圖;圖7為本發明第二個實施方案中由鐵鋼筋支撐的冷熱水管道截面圖; 圖8為本發明第三個實施方案分配器的立體圖; 圖9為本發明第三個實施方案分配器的截面圖。
圖10為本發明第四個實施方案供水箱的立體圖;圖11為本發明第四個實施方案供水箱的截面圖;圖12為本發明第五個實施方案供水箱的分解透視圖;圖13為本發明第五個實施方案供水箱的截面圖;圖14為本發明第六個實施方案供水箱的分解透視圖;圖15為本發明第六個實施方案供水箱的截面圖;圖16為圖15中用"A"標注的圓圈部分放大截面圖;圖17與圖16對應,但圖17顯示了本發明第六個實施方案的一種變更 情況;圖18為本發明第六個實施方案供水箱重要部分的分解透視圖; 圖19為本發明第七個實施方案中不帶供水箱的水龍頭截面圖;圖20為本發明第八個實施方案中水龍頭與冷熱水管道系統連接的視圖;圖21為本發明第九個實施方案供水箱的分解透視圖; 圖22為本發明第10個實施方案冷熱水管道系統布置的視圖; 圖23為本發明第10個實施方案冷熱水管道系統布置的截面圖; 圖24為本發明第11個實施方案鍋爐殼體裝置的分解透視圖; 圖25為本發明第11個實施方案安裝鍋爐殼體裝置的視圖; 圖26為本發明第11個實施方案安裝鍋爐殼體裝置截面圖; 圖27為本發明第12個實施方案鍋爐殼體裝置的分解透視圖; 圖28為本發明第12個實施方案安裝鍋爐殼體裝置的視圖; 圖29為本發明第12個實施方案安裝鍋爐殼體裝置截面圖; 圖30為本發明第13個實施方案安裝鍋爐殼體裝置的視圖; 圖31為本發明第13個實施方案安裝鍋爐殼體裝置截面圖; 圖32為本發明第13個實施方案鍋爐殼體裝置的分解透視圖; 圖33為安裝圖32所示鍋爐殼體裝置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文將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案。如圖1至圖33所示,本發明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包括分配器設 置步驟S1、供水箱布置步驟S2、供水箱設置步驟S3以及水龍頭連接步驟 S4。在S1步驟,套管7即冷水和熱水管5與外部水源1和分配器3相接, 從而使冷熱水經套管7而進入分配器3。在S2步驟,將供水箱9布置在建 筑物房間內所需位置如廚房、浴室、起居室和多用途房間等。在S3步驟, 將套管7從分配器3延伸到房間里供水箱9內并用綁扎鐵絲13固定到許多 鐵鋼筋(加固柱)11上。在S4步驟,將套管7延伸到各供水箱9殼體17 的門17,同時將套管7內的軟管15從套管7的一端突出預定的長度。另 外,在緊鄰各供水箱9殼體17的門19的位置布置水龍頭21,并與套管7 內的軟管15相接。如圖4和圖5所示并參照圖1至圖3,在第一個實施方案中,冷熱水 管5通向安裝在各房屋擋土墻或砌筑墻內的分配器3。其他冷熱水管5用 于分配器3與所需位置之間的連接。此處各冷熱水管5均有波狀形的塑料外管將軟管15蓋住。冷熱水管5 嵌入地面下,沿垂直方向延伸到墻23內各個所需之處,并與安裝在墻23 內所需之處的供水箱9相接。冷熱水管5插入供水箱9里,并用T型轉接頭與延伸到供水箱9外部 的冷熱水管連接管道相接,從而使冷熱水供應到浴缸、盥洗盆或吊桶。另外,供水箱9的冷水管可與衛生間連接或與陽臺上的水龍頭相接, 也可與衛生間或陽臺水龍頭相連接的單口型供水箱9'相接。在供水箱布置步驟S2這一步中,將供水箱9以整合的方式安裝入墻 23內,其中供水箱包括帶管道口25和門19的殼體17。由于供水箱9安 裝在墻23內,可以確保外部美觀同時也不單獨占用房間內的空間。包括殼體17和可拆卸門19的供水箱為長方體形狀。冷熱水管5經過 其中的管道端口 25,管道端口 25由殼體17上表面和下表面形成。在殼體 17前端的各個角均有一個帶通孔的支撐元件。連接管道端口 26穿過與殼體17相連的門19,這樣冷熱水管連接管道 就恰當接入連接管道端口內。門19外部邊界上垂直地設有環帶。門19在 對應于殼體17內通孔位置的地方構成通孔,從而可以通過將鎖定元件26' 如鎖定螺栓擰入殼體17和門19的通口內,使門19結實地固定到殼體17 上。在該實施方案中,冷熱水管從其中通過的管道端口 25由供水箱9的殼 體17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形成。但是在冷熱水管沿水平方向布置時,管道端 口可以通過殼體17的側壁形成。同時如附圖中所示,單口型供水箱9'比雙口型供水箱9小。單口型 供水箱9'包括殼體17及與殼體17相連的門19,殼體17上面有管道端口 25,只有冷熱管中的一個可以通過管道端口 25。連接管道端口 26經過門 19,從而使冷熱水管連接道之一恰當地接入連接管道端口 26中。另外,門 19外部邊界上也與雙口型供水箱9相同的方式設有環帶。當門19用鎖定 元件26'與殼體17連接時,門19的環帶將殼體17前端的一部分包住。 因此可以保持良好的外觀。舉例來說,冷熱水經冷熱水管5從分配器3同時供應到安裝在墻23 內緊鄰于浴缸的供水箱9和安裝在墻23內緊鄰于盥洗盆的供水箱9。這樣 冷熱水經冷熱水連接管道排出。另外,在只需要冷水時可只將冷水管道與 衛生間相關的供水箱9'相連接。供水箱9的厚度可與墻23—樣。另外,供水箱9的厚度可以是墻23 厚度的一半或更薄。供水箱安裝在墻23內,使供水箱9的外表面與墻23 的表面平齊。另外,門19可以在需要時例如檢査冷熱管時打開。而且供水箱9的朝向是可以改變的。例如為了保證浴室內墻面的良好 外觀,供水箱9的門19可以朝向墻表面相對的方向。之后在墻表面貼上墻 紙。因而,這種供水箱9的朝向可以根據周圍情況加以改變。如上所述,本發明的這一實施方案從根本上防止了冷熱水管受到破壞。 同樣地,即使發生水泄漏的情況,本發明也有可能快速應對這種情況。在 建筑施工場地,為了鋪設冷熱水管5,在布置鐵鋼筋ll以支撐冷熱水管道 5后,將冷熱水管5固定到鐵鋼筋(加固柱)11上。各冷熱水管5均為套管 結構。另外,供水箱安裝在所需位置后,冷熱水管5經分配器3分支,然 后將分支的冷熱水管5分別與供水箱9相連接。此外,與常規的供水箱嵌入建筑物地面內的技術相比,由于帶有含管 道端口 25的殼體17以及門19的供水箱以整合方式裝入墻23內,本發明 便于用戶使用。特別是在本發明中冷熱水管5的泄漏和檢修工作可易于完 成而且不破壞建筑物。具體地說在修復漏水管道時,將位于供水箱9內相
關軟管15的兩端與連接元件斷開。之后,將軟管15從其中一個供水箱9 里的套管7取出,然后將軟管15修復。本發明的第二個實施方案如圖6和圖7所示,同時參照圖1至圖3。 該實施方案在供水箱設置步驟S3這一步中將套管7固定到許多鐵加固柱 11上,之后,在鐵鋼筋上加上許多負荷支撐元件27,使其互相間隔一定空 間,從而可靠地支撐鐵鋼筋11。另外,為了將套管7緊密地固定到鐵鋼筋 (加固柱上),可在一些地方使用綁扎鐵絲。為了防止固定到鐵加固柱11 上的套管7斷裂或折彎,在緊鄰套管7的鐵加固柱上放置負荷支撐元件27。 當套管7嵌入建筑物地面時,優選在套管7之間留10cm或更寬的空隙。另 外,套管7從地面延伸到側面的墻時,優選套管7為具平滑彎曲度的彎頭。如上所述,本發明的這一實施方案可以防止冷熱水管受到破壞。同樣 即使發生水泄漏的情況,本發明也有可能使客戶快速應對這種情況。在建 筑施工場地,為了鋪設冷熱水管5,在布置鐵加固柱11以支撐冷熱水管道 5后,將冷熱水管5固定到鐵加固柱11上。各冷熱水管5均為套管結構。 另外,供水箱安裝在所需位置后,冷熱水管5經分配器3分支,然后將分 支的冷熱水管5分別與供水箱9相連接。當套管7即冷熱水管5與供水箱9相連時,使用綁扎鐵絲13將套管7 牢靠地固定到鐵加固柱ll上。另外,將封底混凝土 (bc)鋪到基礎混凝 土(fc)時,負荷支撐元件27在緊鄰于套管7的位置與鐵加固柱11相連接, 從而防止鐵加固柱11和套管7彎垂。這樣由于套管7得到安全的保護并得 以避免彎垂,套管7可以可靠地鋪設。本發明的第三個實施方案如圖8和圖9所示,同時參照圖1至圖3。 如附圖所示,在該實施方案中,分配器3包括殼體17和與殼體17開口端 相連的門19,其中殼體17安裝在建筑物的墻23內,為箱形。分配器3 的底部有排泄孔29。排水導管31與分配器3相接,使排水導管31的上端 與分配器3的排泄孔29相通,下端放置在建筑物下水道33的附近。這樣 即使分配器3內套管連接點發生水泄漏的情況,由于水可以經排水導管31 和下水道33排到外面,建筑物的涂層不受破壞。安裝在墻23內的盒形殼體17可以用門19打開。冷熱水主要管道34 的各部分位于殼體17里面。冷熱水主要管道34為供水管道,同時與水表 和鍋爐相連。冷熱水主管道34在分配器3內相應分成具有套管結構的冷熱 水管道5,從而向所需位置供應冷水和熱水。
將T型閥門插頭41與冷熱水主管道34相接,從而使冷熱水管道5可 以與冷熱水主管道34相連。之后用軟管連接螺母39將冷熱水管道5與T 型閥門插頭41相連。冷熱水的供給速度用閥門插頭41來調節。冷熱水管5用套管7包住,各套管7均為波狀型,直徑適于冷熱水管 5在套管內移動。因此,冷熱水管5嵌入地面或墻壁后,受到套管7的可 靠保護。特別是由于冷熱水管5插入更大直徑的套管7內,當需要維修或 替換冷熱水管時不需要破壞冷熱水管5嵌入的墻23或地面。具體地說,將 軟管連接螺母39從冷熱水管5兩端移除后,將冷熱水管5沿一個方向拉動 從而將冷熱水管5取出。隨后將該冷熱水管5修復或用新的替換。安裝修復的或新的冷水或熱水管5時,將冷水或熱水管5的一端插入 套管7的一端,然后將冷水或熱水管5用力推入套管7內。之后將冷水或 熱水管道5沿套管7移動并到達套管7的另一端。另外,與位于殼體17底部的排泄孔29相連的排水導管31也有與冷熱 水管5相同的套管結構。來自冷熱水主管道34的冷熱水經冷熱水管道5供應到所需之處。即使 冷熱水管道5在使用時發生泄漏,泄漏出來的水會經套管7流入分配器3, 然后經泄水導管31排到外面。也就是說,由于分配器3處于比水龍頭21 低的位置,泄漏出來的水會因為高度差異而經套管7吸回(回流)到分配 器3內,然后排到外面。另外,即使分配器3內冷熱水管5接頭處發生水泄漏,泄漏的水可以 經排泄孔29和泄水導管31排到外面。包住冷熱水管5的套管7與殼體17相連,使套管7的末端突出到比殼 體17底部更高的位置。這樣由于套管7以末端突出于殼體17底部的方式 鋪設,即使使用時從冷熱水管5泄漏出來的水排入分配器3,也不能進入 其他正常運轉的冷熱水管道5內。如上所述,本發明的這一實施方案從根本上防止了冷熱水管受到破壞。 同樣地,即使發生水泄漏的情況,本發明也有可能使客戶快速應對這種情 況。在建筑施工場地,為了鋪設冷熱水管5,在布置鐵加固柱ll以支撐冷 熱水管道5后,將冷熱水管5固定到鐵加固柱11上。各冷熱水管5均為套 管結構。另外,供水箱安裝在所需位置后,冷熱水管5經分配器3分支, 然后將分支的冷熱水管5分別與供水箱9相連接。同樣,在分配器3里泄漏的水經泄水導管31排到建筑物的下水道33。 另外,當發生水管泄漏、凍住或老化而需要維修或替換冷水或熱水管道5 時,本發明可以使管道的維修或替換易于完成而且不破壞墻23或地面。換 言之,由于閥門插座35、套管螺母37、軟管連接螺母39和閥門插頭41 是分別組裝在一起的,管道維修或替換易于實施。本發明的第四個實施方案如圖10和圖11所示,同時參照圖1至圖5。 如附圖所示,在該實施方案中,閥門插座35恰當的插入供水箱9的門19 里。用套管連接螺母37將閥門插座35與套管7延伸入供水箱9的殼體17 的一端相連。套管7內軟管15的末端與閥門插頭41相連,閥門插頭41 用軟管連接螺母39恰當的接入閥門插座35內。之后將水龍頭21與閥門插 頭41接起來。接入門19內的闊門插座35用于將水龍頭21與嵌入型的可 開啟供水箱9連接。用套管連接螺母37將各閥門插座35與延伸入嵌入型 可開啟供水箱9的殼體17內套管7的末端相連。各水龍頭21及水龍頭21的圓形連接蓋43與各閥門插座41相接,閥 門插座41從供水箱9突出到外面并用軟管連接螺母39與各套管7的軟管 15相連。完成供水箱9的裝配后,將涂飾材料如砂漿或涂飾物質如瓷磚附到供 水箱9所嵌入的墻23及供水箱9的門19上。這些涂飾材料和物質具有適 當的厚度以覆蓋閥門插頭41。這樣用軟管連接螺母39將作為覆蓋管道的 套管7內的軟管15即冷熱水導管5與閥門插頭41相接,閥門插頭41與水 龍頭21相接。軟管15供應的冷水和熱水經水龍頭21排出。如上所述,本發明的這一實施方案從根本上防止了冷熱水管受到破壞。 同樣地,即使發生水泄漏的情況,本發明也有可能使客戶快速應對這種情 況。在建筑施工場地,為了鋪設冷熱水管5,在布置鐵加固柱ll以支撐冷 熱水管道5后,將冷熱水管5固定到鐵加固柱11上。各冷熱水管5均為套 管結構。另外,供水箱安裝在所需位置后,冷熱水管5經分配器分支,然 后將分支的冷熱水管5分別與供水箱9相連接。另外,與常規的供水箱嵌入建筑物地面內的技術相比,由于帶有殼體 17以及門19的供水箱以整合方式裝入墻23內,本發明的這一實施方案便 于用戶使用。特別是在本發明的這一實施方案中冷熱水管5的漏水和檢修 工作可易于完成而且不破壞建筑物。也就是說在修復漏水管道時,將位于 供水箱9內相關軟管15的兩端與連接元件斷開。之后,將軟管15從其中 一個供水箱9里的套管7取出,然后將軟管15修復。
本發明的第五個實施方案如圖12和圖13所示,同時參照圖1至圖5。 如附圖所示,該實施方案中將閥門插座35適配地插入供水箱9的門19中。 將各套管7的一端僅僅延伸到供水箱9內管道端口緊鄰之處的預定位置, 將其固定到供水箱9上。用軟管連接螺母39將套管7上軟管15的末端與 閥門插頭41相連,閥門插頭41插入閥門插座35中。之后,將水龍頭21 與閥門插頭41相連。這樣在本實施方案中套管7的一端僅僅延伸到供水箱 9內管道端口位置,使供水箱9內的軟管15處于開放狀態并用軟管連接螺 母39直接與閥門插頭41相連,閥門插頭41與水龍頭相連。如上所述,本發明的這一實施方案從根本上防止了冷熱水管受到破壞。 同樣地,即使發生水泄漏的情況,本發明也有可能使客戶快速應對這種情 況。在建筑施工場地,為了鋪設冷熱水管5,在布置鐵加固柱ll以支撐冷 熱水管道5后,將冷熱水管5固定到鐵加固柱11上。各冷熱水管5均為套 管結構。另外,供水箱安裝在所需位置后,冷熱水管5經分配器分支,然 后將分開的冷熱水管5分別與供水箱9相連接。另外,與常規的供水箱嵌入建筑物地面內的技術相比,由于帶有殼體 17以及門19的供水箱以整合方式裝入墻23內,本發明的這一實施方案便 于用戶使用。特別是在本發明的這一實施方案中冷熱水管5的漏水檢修工 作可易于完成而且不破壞建筑物。也就是說在修復漏水管道時,將位于供 水箱9內相關軟管15的兩端與連接元件斷開。之后,將軟管15從其中之 一供水箱9里的套管7取出,然后將軟管15修復。本發明的第六個實施方案如圖14至圖18所示,同時參照圖1至圖5。 如附圖所示,在該實施方案中,用插入供水箱9管道端口內的第一異徑管 套47將連接套管7和水龍頭21的撓性軟管45的一端與位于套管7內的軟 管15相接。另外將撓性軟管45的另一端與水龍頭21相接。同時在該實施 方案中供水箱9之門19的表面上有大量的摩擦突起49。 一個維修開口 51 穿過門19。門19內部邊界處的環帶53用于界定維修開口 51,從而可打開 平板55以可拆卸方式裝入門19的環帶53內。水龍頭21連接管道57要插 入的第二異徑管套47恰當地插入到管套插入孔59,管套插入口 59位于經 過可打開平板55的預定位置。第二異徑管套47也與撓性軟管45的另一端 相連接。以可打開方式與供水箱9的殼體17連接的門19由合成樹脂或金 屬制成。摩擦突起49在門19的外表面,因而可以在門19的外表面涂飾砂 漿或瓷磚。具適當大小的維修開口 51穿過門19。將門19去掉一部分并將環帶53從門19內部邊界突出來從而形成維修 開口 51。而且維修開口 51可以為橢圓形、長方形、六角型等,也就是說 其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形狀。但是考慮到外觀和實用性,優選的維修開口 51 與室內設計保持一致。可打開的平板55稍微大于維修開口 51以便維修開口 51的邊界可以被 可打開的平板55蓋住,平板55附著于門19的維修開口 51以便其可以關 閉維修開口51。管套插入孔59定在穿過可打開平板55的預定位置,以便 第二異徑管套47可以插入各自的管套插入孔59。第二異徑管套47恰當地 裝入可打開平板的相應管套插入孔59內,并用鎖定元件61牢靠地與殼體 17內撓性軟管45的相應連接元件63相連。之后,將可打開平板55放在門19的維修開口 51的環帶53上,以便 可打開平板55下面位置所形成的鎖定孔65與環帶53下面位置形成的鎖定 孔65對應。隨后將鎖定元件67插入鎖定孔65中,使可打開平板55固定 到環帶53上。將可打開平板55左上和右上部分形成的橢圓形狹槽69與環 帶53上面部分形成的相應鎖定孔65對齊后,同時用可打開平板的橢圓形 狹槽69和環帶53上的鎖定孔65精確調整可打開平板55的相對位置。之 后用鎖定元件67將可打開平板55牢靠地固定到環帶53上。也就是說,由于可打開平板55左邊和右上部分形成的狹槽69是橢圓 形而不是圓形的,可以在鎖定元件67插入鎖定孔65的狀態下通過移動可 打開平板55來精確調整可打開平板55的位置,所述鎖定孔65位于環帶 53和可打開平板55的下面部分。之后將鎖定元件67在可打開平板的橢圓 形狹槽69和環帶53的鎖定孔中擰緊。為了獲得漂亮的外觀,可在鎖定孔 65內裝上涂飾帽71。這樣在可打開平板55固定到門19后,將帶有連接蓋子73的連接管道 57與各自的第二異徑管套47相連接。然后將水龍頭21與連接管道57相 連接,從而完成了連接有水龍頭21的供水箱9的裝配。將撓性軟管45的出口端即撓性軟管45的第二端固定到可打開平板55 上并與各自的水龍頭21相接,最終冷熱水即從水龍頭21排出。另外還將 可打開平板55固定到門19維修部分51的環帶53。實際上當構建供水箱9 時,可在門19通過鎖定元件固定到殼體17后在門19的前表面涂上砂漿。 之后,將瓷磚粘附到砂漿上。然后將可打開平板55與環帶53相連接,從 而完成構建過程。由于門19的前表面上有預定數量、適當大小的摩擦突49,砂漿可以 牢靠地固定到門19的前表面上而不發生移動,即不會滑下來。
同時在涂飾供水箱9的過程中,砂漿可以單獨地涂到供水箱9的表面 而不用瓷磚。此時優選在門19和可打開平板55均完全裝配到殼體17上之 后才進行涂飾。各撓性軟管45的連接元件63末端恰當地裝入各自的第二異徑管套47 中并用鎖定螺母61將其牢靠地固定到第二異徑管套47上。各第二異徑管 套47均用環帶53內的鎖定螺母61固定到可打開平板55上。另外,可打開平板55和門19的環帶53之間用諸如橡膠之類制成的填 料75,從而提高可打開平板55和環帶53之間的結合力。同樣,為了確保各撓性軟管45有優良的移動性和彎曲能力,各撓性軟 管45內有螺旋彈簧77或將其安裝在撓性軟管45上。另外,螺旋彈簧77 可以防止撓性軟管45被折斷。將第二異徑管套47連接到撓性軟管45時,將各異徑管套47的小徑部 份和大徑部分插入可打開平板55的各管套插入孔59內,從而將可打開平 板55上緊鄰管套插入孔59之處形成的停止突起81插入第二異徑管套47 形成的停止切口 79內。之后,鎖定螺母61向可打開平板55后壁上第二異 徑管套47大徑部分擰緊。隨后在撓性軟管45的連接元件63末端開始與第 二異徑管套47小徑部分接觸時,將裝在軟管45上的另一鎖定螺母61向第 二異徑管套47的小徑部分擰緊。然后,將軟管45牢靠地與第二異徑管套47相接,第二異徑管套47 已恰當地裝入到可打開平板55的管套插入孔59內。特別是由于可打開平 板的停止突起81插入了第二徑異管套47的停止切口 79內,甚至是水龍頭 的連接管道57與第二異徑管套47相連接,第二異徑管套47也可以防止不 必要的移動。因此可以完成可靠的連接。如上所述,本發明的這一實施方案從根本上防止了冷熱水管受到破壞。 同樣地,即使發生水泄漏的情況,本發明也有可能使客戶快速應對這種情 況。在建筑施工場地,為了鋪設冷熱水管5,在布置鐵加固柱ll以支撐冷 熱水管道5后,將冷熱水管5固定到鐵加固柱11上。各冷熱水管5均為套 管結構。另外,供水箱安裝在所需位置后,冷熱水管5經分配器3分開, 然后將分開的冷熱水管5分別與供水箱9相連接。另外,與常規供水箱嵌入建筑物地面內的技術相比,由于帶有殼體17 以及門19的供水箱以整合方式裝入墻23內,本發明的這一實施方案便于 用戶使用。特別是在本發明的這一實施方案中冷熱水管5的漏水檢修工作 可易于完成而且不破壞建筑物。也就是說在修復漏水管道時,將位于供水 箱9內相關軟管15的兩端與連接元件斷開。之后,將軟管15從其中之一 供水箱9里的套管7取出,然后將軟管15修復。另外,墻內嵌型供水箱9包括殼體17及門19,殼體17內有連接軟管 15的撓性軟管45及與之互相連接的水龍頭21,門19以可拆卸的方式與殼 體17相連。在門19內有穿透門的維修孔51。可打開平板55,以可拆卸的 方式與門19相連,與相應撓性軟管45相連的異徑管套47即裝在可打開的 平板上。因此需要在供水箱9里做一些操作時,不必打開整個門19,而只 需要打開可打開門55,便于用戶操作。而且,用戶可以在需要時將手伸進門19的維修開口 51內進行操作直 接檢査供水箱9內的內部狀況。維修撓性軟管45或替換軟管15即位于套 管7內的冷熱水管5時,用戶解開位于分配器3內的套管7連接處。隨后, 用戶將手伸入維修孔51內將軟管45向外拉。然后很容易就將軟管45從供 水箱9拉出來。因而本發明有可能使用戶易于進行維修或替換的操作。同樣地,撓性軟管45內有螺旋彈簧77或撓性軟管45上裝有螺旋彈簧 77,可以防止撓性軟管45被破壞。本發明的第七個實施方案如圖19所示同時參照圖1至圖3。如附圖所 示,該實施方案顯示了一種無供水箱的情況。彎頭83安裝在各套管7的前 端上。支撐板85固定到墻23上,與彎頭83前端相連的閥門插座35連接 到支撐板85上。用軟管連接螺母39將軟管15的一端與閥門插頭41相連 接后,將閥門插頭41恰當地裝入閥門插座35中。之后將水龍頭15與閥門 插頭41相連接。內部裝有軟管15的套管7穿過建筑物房間的地面,從分 配器3延伸到安裝在浴室里的彎頭83。彎頭83的后端經套管連接元件37與套管7相連接。彎頭83的前端與 閥門插座35的后面部分相連接。支撐板85通常是用鋼制成的。支撐板85 的中心位置(單口型)或左側及右側(雙口型)形成一個或兩個穿透的孔, 從而使闊門插座35適配地裝入各個孔中并用鎖定元件67固定到支撐板85 上。支撐板85用鎖定元件67向支撐板85各個角形成的穿透孔擰緊而固定 到墻23上。另外,套管7的軟管15穿過閥門插座35并用軟管連接螺母39將其后 端與閥門插頭41的后端相連接。這樣,在閥門插頭41經軟管連接螺母39 與軟管15前端形成連接的狀態下,將閥門插頭41插入閥門插座35并將鎖 定元件67向穿透孔擰緊而使閥門插頭41固定到閥門插座35上,所述穿透
孔由閥門插頭41和閥門插座35的外面部分形成。將水龍頭21恰當地裝入 閥門插頭41,使冷熱水可以從軟管經水龍頭21排出。因此,涂飾材料如瓷磚或砂槳涂到支撐板85和軟管15所嵌入的墻23 的表面上。這里涂飾材料或物質具有適當的厚度可以蓋住閥門插頭41。優 選的是在水龍頭21和閥門插頭間加一個圓形連接蓋43,以確保安全并得 到優良的外觀。如上所述,本發明的這一實施方案從根本上防止了冷熱水管受到破壞。 同樣地,即使發生水泄漏的情況,本發明也有可能使客戶快速應對這種情 況。在建筑施工場地,為了鋪設冷熱水管5,在布置鐵加固柱ll以支撐冷 熱水管道5后,將冷熱水管5固定到鐵加固柱11上。各冷熱水管5均為套 管結構。另外,供水箱安裝在所需位置后,冷熱水管5經分配器3分開然 后將分開的冷熱水管5分別與供水箱9相連接。同樣,本實施方案包括了一個無供水箱型水龍頭連接系統。與使用供水 箱9的情況不同,水龍頭21通過彎頭83和支撐板85直接安裝到墻23上 而沒有供水箱9。這樣就簡化了水龍頭連接系統,使工作便于進行。本發明的第八個實施方案如圖20所示,同時參照圖1至圖3。如附圖 所述,為了防止管道在冬天結凍,在位于地面內及建筑物緊鄰外部墻壁內 位置的套管部分周圍安裝泡沫聚乙烯隔熱管87。泡沬聚乙烯隔熱管87嵌 入地面和墻壁的接合處,然后將套管7插入泡沫聚乙烯隔熱管87中。如上所述,本發明的這一實施方案從根本上防止了冷熱水管受到破壞。 同樣地,即使發生水泄漏的情況,本發明也有可能使客戶快速應對這種情 況。在建筑施工場地,為了鋪設冷熱水管5,在布置鐵加固柱ll以支撐冷 熱水管道5后,將冷熱水管5固定到鐵加固柱11上。各冷熱水管5均為套 管結構。另外,供水箱安裝在所需位置后,冷熱水管5經分配器3分開, 然后將分開的冷熱水管5分別與供水箱9相連接。這樣在該實施方案中,泡沫聚乙烯隔熱管87圍繞在套管7的外表面。 另外,泡沫聚乙烯隔熱管87安裝在地面和墻的接合處,套管7正好在該處 彎曲。因而泡沬聚乙烯隔熱管87引導套管7并防止套管7內的管道在冬天 結凍和破裂。本發明的第九個實施方案如圖21所示,同時參照圖1至圖5。如附圖 所示,為了防止冷熱水管5在冬天結凍,在冷熱水管5的特定位置安裝電 熱絲89。家用配電箱中安裝管道防凍開關(未顯示),所述配電箱在外部 水源l旁邊但未在附圖中顯示出來。在水表盒(未顯示)中安裝一個未顯
示出來的溫度傳感器,所述水表盒位于分配器3的前面。插頭93以可插拔 的方式與盒內置型電源插座91相連,電源插座91位于各供水箱9上表面 的下面,而供水箱9位于建筑物可能存在管道結凍的一側。與插頭93相連 的電熱絲89插入相應的套管7內。家用配電箱用于向房子提供電源或切斷電源。管道防凍開關位于家用 配電箱中與幾個電源開關緊鄰的位置。電源開/關操作通過電源線95來操 作。溫度傳感器控制電熱絲89的熱量產生,例如,可以在房間溫度升高而 不再需要產生熱量時自動切斷電源。供水箱9包括門19,門19有管道端口讓套在套管7內的冷熱水軟管 15延伸到外面。當門19與供水箱9相連時,用諸如橡膠之類材料制成的 填料75填充兩者之間,從而提高其可靠性。供水箱9前端各個角的外表面 均有連接支撐元件97,使得門19易于用鎖定螺栓與供水箱9相連接。如上所述,本發明的這一實施方案從根本上防止了冷熱水管受到破壞。 同樣地,即使發生水泄漏的情況,本發明也有可能使客戶快速應對這種情 況。在建筑施工場地,為了鋪設冷熱水管5,在布置鐵加固柱ll以支撐冷 熱水管道5后,將冷熱水管5固定到鐵加固柱11上。各冷熱水管5均為套 管結構。另外,供水箱安裝在所需位置后,冷熱水管5經分配器3分開, 然后將分開的冷熱水管5分別與供水箱9相連接。另外,與常規的供水箱嵌入建筑物地面內的技術相比,由于帶有殼體 17以及門19的供水箱以整合方式裝入墻23內,本發明的這一實施方案便 于用戶使用。特別是在本發明的這一實施方案中,冷熱水管5的漏水檢修 工作可易于完成而且不破壞建筑物。也就是說在修復漏水管道時,將位于 供水箱9內相關軟管15的兩端與連接元件斷開。之后,將軟管15從其中 之一的供水箱9里的套管7取出,然后將軟管15修復。防止軟管15結凍的電熱絲運作過程如下所述。在冬天,當房間溫度下 降到冰點以下時,經電源線95向位于供水箱9上表面下面的電源插座89 供電。電源從電源插座89通向與電熱絲89相連的電源插頭93,從而使電 熱絲89產生熱量。因而插入套管7里面的電熱絲89防止軟管結凍。如果 房間溫度升高到冰點以上時,安裝在水表盒里的溫度傳感器會檢測到這一 情況并切斷電源。這樣該實施方案可以有效、穩定地保護軟管15。本發明第十個實施方案如圖22所示,同時參照圖1至圖3。如附圖所 示,長方體支撐箱99嵌入房間的墻內,位于冷熱水管5的下面部分,所述
冷熱水管5安裝在墻壁內。加熱管道101安裝在房間的地面內,使加熱管 道101的一部分緊鄰于冷熱水管5位于支撐箱99內的部分。一端開口的支撐箱99安裝在冷熱水管5的下面部分。此時首先安裝支 撐箱99,使支撐箱99的下表面103與加熱管道101的下側處于同一平面, 使加熱管101維持在水平狀態。之后,在房間的地面下安裝加熱管道101, 使加熱管101的這一部分處于緊鄰于冷熱水管5位于支撐箱99內部分的位 置。同時,安裝在地面或墻內的支撐箱99可以空心的,也可以用混凝土填充。如上所述,本發明的這一實施方案從根本上防止了冷熱水管受到破壞。 同樣地,即使發生水泄漏的情況,本發明也有可能使客戶快速應對這種情 況。在建筑施工場地,為了鋪設冷熱水管5,在布置鐵加固柱ll以支撐冷 熱水管道5后,將冷熱水管5固定到鐵加固柱11上。各冷熱水管5均為套 管結構。另外,供水箱安裝在所需位置后,冷熱水管5經分配器3分開, 然后將分開的冷熱水管5分別與供水箱9相連接。此外該實施方案的結構使冷熱水管的一部分靠近加熱管道101部分。 因此由于加熱由熱水供自鍋爐的加熱導管101完成,即使是非常寒冷的天 氣一直持續下去也不可能發生管道結凍。而且,加熱管道101部分位于靠近冷熱水管5部分的位置,使加熱管 道101保持在水平狀態。因此,這樣不會干擾加熱管道101內的熱水循環。盡管放置洗衣機的洗衣房為該實施方案的一個實施例,該實施方案可 應用于水表和分配器之間的管道鋪設或延伸到陽臺的管道鋪設。也就是說, 支撐箱99安裝在預定的位置,然后將加熱管道101放在緊鄰于相關管道的 位置,從而利用加熱管道101內熱水傳遞的熱量來防止管道結凍。本發明第十一個實施方案如圖24和圖26所示,同時參照圖1至圖3。 如附圖所示,該實施方案應用于分離房屋內的加熱裝置,該加熱裝置使水 受熱并將熱水流經冷熱水管5的加熱管道101。具體地說,在殼體17的后 壁上安裝鍋爐支架109。管道插入孔111穿過殼體17下表面。托架113位 于殼蓋105各個角的外表面上。排出管插入孔123和進水管插入口 115均 穿過殼蓋105的上端。具有通氣孔117和打開、關閉按鈕119的門19,位 于排出管接入孔123和進水管115接入口下面。殼蓋105以整合的方式與 殼體17相連。
殼體17的大小足以容納鍋爐121。殼體17包括后壁上的鍋爐支架109 和穿透殼體下表面的管道插入孔111。鍋爐支架109包括許多粘附于殼體 17后壁的鍋爐支架109。各鍋爐支架109進而有固定孔65。因此鍋爐支架 109可以牢靠地支撐鍋爐121。而且,管道插入孔111包括許多管道插入孔111,這些插入孔穿透殼 體17的下表面。與鍋爐121相連的冷熱水管5經管道插入孔111延伸到殼 體17外面。同時,相應于殼體17的殼蓋105的外表面上有帶狹槽69的鎖定螺栓 113。這樣,殼蓋105用鎖定螺栓與殼體17相連并鎖入狹槽69。而且排出管插入孔123和進水管插入孔115穿過殼蓋105的上端,因 此與鍋爐121相通的排出管和進水管分別通過排出管插入孔123和進水管 插入孔115延伸到殼體7的外部。帶通風孔117和鎖定裝置125的門19 與殼蓋105在排出管插入孔123和進水管插入孔115下面相連接,使鍋爐 殼體裝置107可以開啟。如上所述,本發明的這一實施方案從根本上防止了冷熱水管受到破壞。 同樣地,即使發生水泄漏的情況,本發明也有可能使客戶快速應對這種情 況。為了鋪設冷熱水管5,在布置鐵加固柱ll以支撐冷熱水管道5后,將 冷熱水管5固定到鐵加固柱11上。各冷熱水管5均為套管結構。另外,供 水箱安裝在所需位置后,冷熱水管5經分配器3分開,然后將分開的冷熱 水管5分別與供水箱9相連接。另外為了在墻內安裝鍋爐殼體裝置107,將殼體17安裝到墻23內, 其深度約為其厚度的2 / 3。鍋爐121安裝到殼體17之內,之后用殼蓋105 將殼體17蓋住。隨后,鎖定元件67穿過鎖定螺栓113并緊緊嵌入墻23 內,從而完成案裝過程。同時,管道127穿過殼體17下表面與鍋爐121相連接。各個管道127 均有套管結構,因而軟管15外均包有套管7,套管7為波狀形的外套管。 套管7嵌入墻23內并延伸至所需位置。另外,與鍋爐121相連的排水管129在預定位置上有保護性管道133, 管道133有許多進氣孔131。進氣管135與保護性管道133相連接。這樣 空氣可以在通過進氣孔131吸入鍋爐121前經排水管129預熱,這樣可以 提高鍋爐的熱效率。
同樣帶有通氣孔117和開關按鈕119的門19與殼蓋105的開口端相連。 因此按下開關按鈕119可以打開鎖定裝置125,從而用戶可以觀察內部狀 況并維修鍋爐121。同樣地將殼體17安裝在墻23內,深度約為其厚度的三分之二,之后 將鍋爐121裝到殼體17內。隨后將殼蓋105以整合的方式與殼體17相連 接。這樣安裝鍋爐121所需的較大空間可以縮小。另外鍋爐也可受到可靠 的保護,不受惡劣天氣的影響。本發明第十二個實施方案如圖27和圖29所示,同時參照圖1至圖3 及圖24至圖26。如附圖所示,在該實施方案中,內有鍋爐121的殼體17 位于預定位置。帶通氣孔117和鎖定裝置125的門19與殼體17前端相連。 殼體17后壁上部和中間位置有兩個鍋爐支架109。開口 137穿過殼體17 后壁的下方。排出管插入孔123和進水管插入口 115穿過殼體17的上表面。 鍋爐殼體組件107各個角的外表面上有托架113,鍋爐121即安裝在里面。另外,在墻上對應于殼體17開口 137的位置形成墻上小室139。鍋爐殼體裝置107中的殼體17有足夠的空間容納鍋爐121。門19與 殼體17的前端相連,使鍋爐殼體裝置107可以打開,門19帶通氣孔117 因而可以保持良好的通風,也帶有鎖定裝置125將到殼體17的門19鎖住。同時鎖定孔65穿過各鍋爐托架109,鍋爐托架109附著于殼體17后 壁內表面的上部和中間位置。這樣鍋爐托架109就可以牢靠地支撐鍋爐 121。開口 137的體積相對較大,其在鍋爐托架109下由殼體17后壁形成, 因此在固定于墻上的鍋爐殼體組件107內安裝鍋爐121時,嵌在墻23內的 各種管道經開口 137與鍋爐121相連。另外排出管插入孔123和進水管插入孔115穿過爐殼體組件107的上 表面,使得與鍋爐121相通的排出管129和進水管135分別經排出管插入 孔、123和進水管插入孔115延伸至鍋爐殼體組件107外面。如上所述,本發明的這一實施方案從根本上防止了冷熱水管受到破壞。 同樣地,即使發生水泄漏的情況,本發明也有可能使客戶快速應對這種情 況。在建筑施工場地,為了鋪設冷熱水管5,在布置鐵加固柱ll以支撐冷 熱水管道5后,將冷熱水管5固定到鐵加固柱11上。各冷熱水管5均為套 管結構。另外,供水箱安裝在所需位置后,冷熱水管5經分配器3分開, 然后將分開的冷熱水管5分別與供水箱9相連接。
為了將鍋爐殼體組件107安裝到墻23上的預定高度,將鍋爐殼體組件 107放置到使鍋爐殼體組件107開口 137與墻23上所形成的墻上小室139 相匹配。之后鎖定元件67,向鍋爐殼體組件107各個角上托架113上的狹 槽69擰緊,將鍋爐殼體組件107固定到墻23上。同時,管道127經殼體17下端與鍋爐121相連接。各管道127均為套 管結構,使軟管15被具有波狀形的套管7包住。套管7嵌入墻23內并延 伸到所需位置。另外,與鍋爐121相連的排水管129在預定位置上有保護性管道133, 管道133有許多進氣孔131。進氣管135與保護性管道133相連接。這樣 空氣可以在通過進氣孔131吸入鍋爐121前經排水管129預熱,這樣可以 提高鍋爐的熱效率。同樣,帶有通氣孔117和開關按鈕119的門19與鍋爐殼體裝置107 的開口端相連。因此按下開關按鈕119可以打開鎖定裝置125,從而用戶 可以觀察內部狀況并維修鍋爐121。同樣地在構成鍋爐殼體裝置107的殼體17后壁形成開口 137,這樣當 鍋爐121安裝鍋爐殼體裝置107里時,與鍋爐121相連的管道127插入墻 23上形成的墻上小室139中并嵌入墻23內。因此,管道127不暴露到外 面,確保外觀良好。同時現有技術因鍋爐安裝在戶外而使鍋爐受到日曬、 風吹雨淋等不利影響,而本發明解決了這些問題。另外,本發明可以提高 空間利用率并可靠地保護鍋爐121。本發明的第十三個實施方案如圖30和圖33所示,同時參照圖1至圖 3和圖24至圖29。如附圖所示,在該實施方案中, 一個尺寸適于構建管道 工作的管道盒141與鍋爐121下的鍋爐殼體裝置107整合在一起。墻23 上與管道盒141對應的位置形成墻上小室139。內徑大于熱水管127的套 管7嵌入墻上小室139的下端到達分配器,使得熱水管127穿過套管7。 同樣地,由于管道127穿過墻上小室129和管道盒141與鍋爐121相連, 管道127不暴露到外面。另外,管道盒141的前端有門19。蓋板143附著于管道盒141的下端。 管道插入孔111穿過管道盒141的后壁。管道盒141與鍋爐殼體裝置107 整合在一起其大小適于將工具或手伸進管道盒141中進行管道工作。門19 在管道盒141的前端,而在必要時可以打開的蓋板143附著于管道盒141 的下端。排列連接到鍋爐121的管道時,將管道127的一端插入套管7內之后 將管道127用力推進管道7內直到管道127的末端抵達分配器。另外,管道盒141可以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到鍋爐殼體裝置107上。 在這種情況下,用大量連接元件145將管道141固定到鍋爐殼體裝置107 上。如上所述,本發明的這一實施方案從根本上防止了冷熱水管受到破壞。 同樣地,即使發生水泄漏的情況,本發明也有可能快速應對這種情況。為 了鋪設冷熱水管5,在布置鐵加固柱ll以支撐冷熱水管道5后,將冷熱水 管5固定到鐵加固柱11上。各冷熱水管5均為套管結構。另外,供水箱安 裝在所需位置后,冷熱水管5經分配器3分開,然后將分開的冷熱水管5 分別與供水箱9相連接。當安裝鍋爐121時,將管道127插入套管7內并用力推進,直到管道 127的一端抵到分配器3。之后將管道127的一端插入鍋爐121下面的管 道盒141內然后穿過墻上小室139與鍋爐121相連接。此時為了便于管道鋪設,可以打開管道盒141的門19或位于管道盒 141下端的蓋板143。管道鋪設完成后將門19或蓋板143關閉。這樣就完 成了安裝鍋爐121的過程。同樣地,在該實施方案的鍋爐安裝過程中,管道鋪設工作非常易于進 行。同時由于管道127不暴露到外面,確保了外觀優良。同時當管道盒141以可拆卸方式與鍋爐殼體裝置107相連接時,在鍋 爐121的安裝過程中,將管道盒141用鎖定元件145固定到鍋爐殼體裝置 107的下端。當然這樣也可能使得管道鋪設工作易于進行并保持優良的外 觀。工業應用性如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在該方法 中具有套管結構的冷熱水管與分配器相連接并經分配器分開后,冷熱水管 與位于所需位置的供水箱相連;冷熱水管固定到鐵加固柱上,互相間隔預 設的距離,使得冷熱水管免受破壞,即使發生水泄漏,本發明也使得用戶 可以對這種情況做出快速反應。 同樣地,當鋪設冷熱水管時,在鐵加固柱下面緊鄰于套管的位置安置 負荷支撐元件,使負荷元件以一定間隔相互隔開,可以有效地防止鐵加固 柱和套管發生不想要的變形。而且,由于將冷水和熱水分別供應到所需位置的冷熱水管具有套管結 構,即使水從管道泄漏出來,水也會進入分配器并被排到外面。此外,即 使水泄漏發生在分配器內的接合處,泄漏出來的水也經分配器排到外面。 因此本發明可以防止泄漏出來的水浸泡建筑物的墻或地面。同樣地,供水箱內軟管的一端用第一異徑管套與位于套管內的軟管相 連接,軟管的另一端與水龍頭相連。供水箱門及其內部維修開口的外表面 有大量摩擦突起。門內部邊界上有一個環帶界定了維修開口,使可打開的 平板以可拆卸的方式恰當地裝入門的環帶內。水龍頭連接管道所插入的第 二異徑管套恰當地裝入穿過可打開平板上預定位置的管套插入孔內。第二 異徑管套也與軟管的另一端相連接。因此,與常規僅在供水箱中安裝管道 的技術相比,本發明為裝配和拆卸供水箱提供了便利。特別是用戶可以將 插經維修開口伸入供水箱內直接檢査供水箱內部的情況。因此本發明有可 能使用戶易于判斷供水箱的內部狀況并輕易地進行維修。這些工作完成后, 可簡裝地對供水箱的可打開平板進行涂飾。同時,在沒有供水箱的水龍頭連接系統中,水龍頭用彎頭和支撐平板 直接安裝到墻上而不用供水箱。此時由于水龍頭連接系統相對簡單,工作 也易于進行。結果是增強了視覺效果和經濟效益。鋪設套管時,可在地面和墻壁接合處安裝泡沫聚乙烯隔熱管后將套管 插入泡沫聚乙烯隔熱管內。隨后套管可以被泡沫聚乙烯隔熱管引導并得到 額外的保護。為防止管道結凍,可在供水箱內安裝電熱絲。在這種情況下,將電熱 絲安裝在供水箱內各套管內,可以通過電熱絲產生的熱量使套管內的軟管 得到有效的保護不會結凍。而且,本發明中可以將加熱管道安置到有可能發生結凍的管道旁邊, 加熱管道內的內經鍋爐加熱循環。因此從加熱管道傳遞到相關管道的熱量 使之不會發生結凍。同時本發明中也提供了鍋爐殼體裝置。具體地說,在殼體后壁上安裝 一個鍋爐支架。管道插入孔穿過殼體的下表面。在殼蓋各個角的外表面安 裝上托架排出管插入口和進水管插入孔均穿過殼蓋的上端。在排出管插入 孔和進水管插入孔的下面安裝帶通氣孔和開關按鈕的門。這樣本發明解決
了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現有技術中由于鍋爐安裝在戶外而使鍋爐受到日 曬、風吹雨淋等不利影響。此外,本發明可以提高空間利用率并可靠地保 護鍋爐。
當鍋爐殼體裝置附著于墻表面時,將鍋爐裝于其內的殼體安置到預定 位置。帶通氣孔和鎖定裝置的門與殼體的前端相連接。兩個鍋爐支架安裝 在殼體后壁的上部和中間位置。在殼體后壁的下方形成一個開口。鍋爐安 裝于其中的鍋爐殼體裝置安裝在墻的表面。這樣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技術存 在的問題,現有技術中由于鍋爐安裝在戶外而使鍋爐受到日曬、風吹雨淋 等不利影響。此外,本發明可以提高空間利用率并可靠地保護鍋爐。而且 由于與鍋爐連接的管道嵌入墻內,可以確保有良好的外觀。
同時鍋爐殼體裝置的下面部分以整合方式或分體方式安裝了管道盒。 墻上對應于管道盒的位置有墻上小室。這樣當安裝或鍋爐時管道工作易于 進行。同樣由于與鍋爐連接的管道嵌入墻內,可以確保有良好的外觀。
盡管出于演示需要本發明公開了這些優選實施方案,本領域內的技術 人員應知道可以進行各種變更、添加或減少,但這并未超出本發明相應權 利要求書所聲明的發明范圍及內涵。
權利要求
1.一種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分配器連接步驟,在外部水源和分配器之間用連接套管進行連接,套管為冷和熱水管道,分配器包括安裝在建筑物墻內、前端開口的盒形箱,與箱子開口前端連接的門,位于分配器底部的排泄孔,以及與分配器相連的排水導管,其在上端與分配器的排泄孔相通并放置在緊鄰于建筑物下水道的下部;供水箱布置步驟,供水箱包括在需要之處有管道端口和門的箱子;供水箱設置步驟,該步驟包括將分配器的套管延伸到供水箱的位置,將套管用綁扎鐵絲固定到許多鐵加固柱上,然后在鐵加固柱上緊鄰于套管的位置安裝負荷支撐元件以支撐套管;以及連接水龍頭步驟,該步驟包括將用于連接套管和水龍頭的撓性軟管的一端通過第一異徑管套與套管內的軟管相接,所述異徑管套插入到供水箱的管道端口內;將軟管的另一端用第二異徑管套與水龍頭相接,其中所述供水箱包括閥門外表面上大量的摩擦突起,門內預定位置形成的維修開口,門內部邊界處的環帶用于界定維修開口,與門環帶相接、可打開的平板,平板內有許多管套插入孔以便水龍頭連接管道要插入的第二異徑管套分別裝入可打開平板內的管套插入孔。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其中所述供 水箱布置步驟包括下列步驟在建筑物墻內所需位置安裝帶管道端口和門的供水箱,使供水箱 整合入墻內。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配 器包括安裝在建筑物墻內、前端開口的盒形箱,與箱子開口端連接的 門,位于分配器底部的排泄孔,以及與分配器相連的排水導管,其在上 端與分配器的排泄孔相通并放置在緊鄰于建筑物下水道的下部。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其中所述水龍 頭連接步驟包括下列步驟將閥門管套座適裝入供水箱門內;將各套管進入供水箱的一端用套 管連接螺母與各自的閥門管套座相接;用軟管連接螺母將各套管內的 軟管與各閥門管套座內的閥門管套相接;以及將水龍頭與各閥門管套相 接。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其中所述水龍 頭連接步驟包括下列步驟將用于連接套管和水龍頭的軟管的一端通過第一異徑管套與套管 內的軟管相接,所述異徑管套插入到供水箱的管道端口內;以及將軟管 的另一端用第二異徑管套與水龍頭相接,其中所述供水箱包括閥門外 表面上大量的摩擦突起,門內預定位置形成的維修開口,門內部邊界處 的環帶用于界定維修開口,與門環帶相接、可打開的平板,平板內有許 多管套插入孔以便水龍頭連接管道要插入的第二異徑管套分別裝入可 打開平板內的管套插入孔。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其中每一撓性 軟管的內表面或外表面上帶有螺旋彈簧。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在 無供水箱的情況下包括下列步驟-在各套管的前端裝上彎頭;將插入閥門管套座的墊片固定到墻上, 所述管套座插入彎頭的一端與之相接;用軟管連接螺母將套管軟管的一 端與閥門管套相接;將閥門管套適接到閥門管套座內;及將水龍頭與閥 門管套相接。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還包括下列步在位于外部水源旁的家用分配箱內安裝一個管道防凍開關;在位于 分配器前部的水表盒內安裝溫度傳感器;將可拆卸插頭與盒子內置型電 源插座相接,其中所述插座位于各供水箱上表面之下,而供水箱位于建 筑物的一側;以及將與插頭相連的電熱絲插入各自的套管內。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還包括下列步驟在安裝于建筑物墻內的冷熱水管下部提供一個支撐箱;以及將安裝 于建筑物一個房間地面內的加熱管導入支撐箱內,使加熱管的一部分與 冷熱管的一部分緊鄰,所述冷熱管位于支撐箱內。
10. —種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所述冷熱水管系統包括帶外 殼及殼蓋的墻內置型鍋爐殼體裝置,所述墻內置型鍋爐殼體裝置包括: 位于殼體后壁的鍋爐支架,殼體下部表面形成的管道接入孔,殼蓋各個 角外表面上的托架,殼體上部表面形成的排出管接入孔及進水管接入 口,位于排出管接入孔和進水管接入口下面、具有通氣孔及開關按鈕的 門,從而殼蓋整體上與殼體相連;所述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包括 下列步驟在鍋爐下提供一個管道盒,其尺寸適于構建管道工作,從而使該管 道盒和鍋爐殼體裝置整合在一起;在對應于管道盒的墻壁內形成一個墻 上小室;將內徑大于熱水管外徑的套管從墻上小室鋪設至分配器處;以 及將熱水管沿套管鋪設,使熱水管穿過墻上小室和管道盒與鍋爐相連, 從而防止熱水管暴露在外面。
11. 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其中所述管 道盒包括位于管道盒前端的門,與管道盒下端相連的蓋板,以及管道 盒后壁形成的管道插入孔。
12. 如權利要求IO所述的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其中所述管道盒與鍋爐殼體裝置分離,從而用鎖定元件使管道盒以可拆卸的方式與 鍋爐殼體裝置相連。
13.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其中可打開 平板與撓性軟管相互整合在一起,使可打開平板可以流暢地打開和關 閉。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構建冷熱水管道系統的方法,該方法改善了管道建設能力并防止冷熱水管道受到損壞。本發明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連接分配器步驟(S1),用冷熱水管道(5)在外部水源(1)和分配器(3)之間建立連接;布置供水箱步驟(S2),將供水箱(9)布置好;以及設置供水箱步驟(S3)。設置供水箱步驟(S3)包括將分配器(3)的冷熱水管道(5)延伸到供水箱(9)的位置,將分配器(3)的冷熱水管道(5)用綁扎鐵絲(13)固定到鐵加固柱(11)上,然后在鐵加固柱上安裝負荷支撐元件。本發明的方法還包括水龍頭連接步驟(S4)。
文檔編號E03C1/042GK101128634SQ200580048606
公開日2008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2日 優先權日2005年2月23日
發明者李容椿 申請人:管內管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