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喀斯特地貌區尾礦堆場初期壩的地基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基結構,特別涉及一種喀斯特地貌區尾礦堆場初期壩的地基結構
背景技術:
在氧化鋁廠、電解鋁廠等工業生產中,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有害尾礦。為了阻止有害物 質向外擴散,造成環境污染,國內對這些工業有害尾礦均進行填埋處理。不論是采用平地堆 放或是在山谷間填埋,均需設置初期壩,由此可見,初期壩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初期壩須需 設置在穩定的持力層(老土或巖石)上,而自然地面上一般覆蓋有耕植土或腐植土,不能直 接作為初期壩的持力層,這就要求對壩底進行清基。通常的方法是清理掉壩底范圍內不合格 的土層,直到穩定的老土或巖石層,導致清基工程量較大,特別是在對喀斯特地貌區進行清 基工程時,清基時需敲碎清基線以上的全部巖面,導致工程量很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省時、省力,降低工程量的喀斯特地貌區尾 礦堆場初期壩的地基結構,可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它包括喀斯特地貌區不規整巖石地基l,喀斯特地貌區不規整 巖石地基1以初期壩2的中心線為基準分為上游A和下游B,上游A的上游清基線3比下游B的下 游清基線4低1 2米,并且上游A的清基線在巖石面上。
上游清基線3與下游清基線4之間通過45度斜坡連接。
上游清基線3與下游清基線4均坡向初期壩2的中心線。
在上游清基線3和下游清基線4上鋪設有砂石墊層5。
與現有技術比較,本實用新型通過將修建尾礦堆場初期壩的喀斯特地貌區不規整巖石地 基的上游清基線3和下游清基線定在不同的地基面層上,將上游清基線修筑的比下游B的下游 清基線4低,這樣的設計即有利于尾礦堆場初期壩的受力要求和工程要求,又減少了清除巖 石的數量,節省了基礎建設資金、縮短施工周期。上游清基線3與下游清基線4之間通過45度 斜坡連接,采用45度可更好的滿足土層的穩定性;在上游清基線和下游清基線上設有砂石墊 層,砂石墊層可對尾礦堆場初期壩壩基進行找平,方便后期施工。
圖l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所示,所選的喀斯特地貌區不規整巖石地基1以初期壩2的中心線為基準 分為上游A和下游B,在修建時針對上游A和下游B位置分別制定上游清基線3和下游清基線4, 對位置高于上游清基線3和下游清基線4部分的巖石和土層進行清楚,制定清基線時上游清基 線3的位置比下游清基線4低1 2米,上游A的清基線必須定在巖石面,下游B的清基線可以定 在土巖石混合面或土層面上。這樣的設計即有利于尾礦堆場初期壩的受力要求和工程要求, 又減少了清除巖石的數量,節省了基礎建設資金、縮短施工周期。上游清基線3與下游清基 線4之間通過45度斜坡連接,同時上游清基線3與下游清基線4均坡向初期壩2的中心線。
清理掉上游清基線3和下游清基線4上方的巖石和土層后,在上方鋪設砂石墊層5找平至 整平位置,這樣可方便后期施工。
權利要求權利要求1一種喀斯特地貌區尾礦堆場初期壩的地基結構,它包括喀斯特地貌區不規整巖石地基(1),喀斯特地貌區不規整巖石地基(1)以初期壩(2)的中心線為基準分為上游A和下游B,其特征在于上游A的上游清基線(3)比下游B的下游清基線(4)低1~2米,并且上游A的清基線在巖石面上。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喀斯特地貌區尾礦堆場初期壩的地基結構, 其特征在于上游清基線(3)與下游清基線(4)之間通過45度斜坡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喀斯特地貌區尾礦堆場初期壩的地基結構, 其特征在于上游清基線(3)與下游清基線(4)均坡向初期壩(2)的中心線。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喀斯特地貌區尾礦堆場初期壩的地基結構, 其特征在于在上游清基線(3)和下游清基線(4)上鋪設有砂石墊層(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喀斯特地貌區尾礦堆場初期壩的地基結構,它包括喀斯特地貌區不規整巖石地基(1),喀斯特地貌區不規整巖石地基(1)以初期壩(2)的中心線為基準分為上游A和下游B,上游A的上游清基線(3)比下游B的下游清基線(4)低1~2米,并且上游A的清基線在巖石面上。本實用新型通過將修建尾礦堆場初期壩的喀斯特地貌區不規整巖石地基的上游清基線3和下游清基線定在不同平面上,將上游清基線修筑的比下游B的下游清基線4低,這樣的設計即有利于尾礦堆場初期壩的受力要求和工程要求,又減少了清除巖石的數量,節省了基礎建設資金、縮短施工周期。
文檔編號E02B3/10GK201232177SQ20082030148
公開日2009年5月6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8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8日
發明者吳長華, 宋競寧 申請人: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