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采用充砂管袋生態護坡結構的堤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提壩,特別是涉及一種充砂管袋護坡的耐水沖提壩。
背景技術:
傳統水利工程提防邊坡的防護主要是采用剛性即工程手段,把邊坡當成沒有生命 的有失穩傾向的土體,運用邊坡穩定分析方法,通過計算定量分析邊坡的穩定問題,然后采 用工程措施進行加固處理,來克服邊坡帶來的嚴重的水土流失和滑坡等問題。由于混凝土、 石料等材料的易得和便于精確的力學分析,只注重邊坡防護,提壩邊坡防護往往采取拋石、 混凝土面板、混凝土聯鎖板、粘土鋪蓋、機織模袋等技術進行防護。遼寧省有幾千公里的提 防線,雖然在部分提壩險段運用工程措施進行了加高培厚或其它方法的除險加固,但仍有 相當一部分提段存在隱患,如土提砂化,受雨水淋蝕和風砂剝蝕嚴重,或由于資金投入少部 分險工段護坡工程不徹底,長期運行造成坡面塌陷、護坡體脫落等,甚至有些提段已花費了 巨額資金進行了多次修復,但仍不能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目前,我國也采用單純的生物防護技術進行護坡,但傳統的植被護坡型式抗沖刷 能力弱,抵抗洪水能力差,提防易遭到破壞。
實用新型內容一種采用充砂管袋生態護坡結構的提壩,包括具有坡面的壩基體和護坡面結構; 其特征在于所述護坡面結構包括無紡布和多個充砂管袋,充砂管袋由直徑為0. 5m,長為8m的 機織布管袋內充填滿砂子構成;無紡布鋪設在壩基體的坡面上,多個充砂管袋按設定距離 橫縱排列,且固定在無紡布和坡面上,圍成多個長方形基土池;每一個長方形基土池內位于 無紡布上,設有土壤層,土壤層上有植被;在坡腳處設置有齒墻,抵頂住壩坡面最下面一個 橫向設置的充砂管袋。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目前提壩坡面受雨水沖擊易塌陷、護坡體脫落等問題,提高了 提壩抗洪災能力和使用壽命,且投資少,見效快。由于在坡面土上種植草等植物,有利于改 善生態環境。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局部結構示意圖。圖2是充砂管袋護坡橫斷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采用充砂管袋生態護坡結構的提壩,包括具有坡面的壩基體1和護坡面結 構;述護坡面結構包括無紡布2和多個充砂管袋3,充砂管袋3由直徑為0. 5m,長為 8m的機織布管袋內充填滿砂子構成;無紡布2鋪設在壩基體1的坡面4上,多個充砂管袋3 按設定距離橫縱排列。且固定在無紡布2和坡面上,圍成多個長方形基土池5 ;每一個長方 形基土池5內位于無紡布2上,設有土壤層6,土壤層6上有植被7,所述植被7為在土壤層 6上種植的具有護坡功能的草。在坡腳處設置有漿砌石齒墻8,抵頂住壩坡面4最下面一個橫向設置的充砂管袋 3。防護頂高程高出設計水位0. 5m,充砂管袋采用200g/m2機織布,用高強P. P.線縫 合三道。無紡布采用縫接,無紡布坡面鋪設預留2%富于度。所述基土層厚400mm,無紡布400g/m2。
權利要求1.一種采用充砂管袋生態護坡結構的提壩,包括具有坡面的壩基體(1)和護坡面結 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護坡面結構包括無紡布(2)和多個充砂管袋(3),充砂管袋(3)由直徑為0.5m,長 為8m的機織布管袋內充填滿砂子構成;無紡布(2)鋪設在壩基體⑴的坡面⑷上,多個 充砂管袋C3)按設定距離橫縱排列,且固定在無紡布( 和坡面上,圍成多個長方形基土池 (5);每一個長方形基土池(5)內位于無紡布( 上,設有土壤層(6),土壤層(6)上有植被 (7);在坡腳處設置有齒墻(8),抵頂住壩坡面(4)最下面一個橫向設置的充砂管袋(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采用充砂管袋生態護坡結構的提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基土層厚400mm,無紡布400g/m2。
專利摘要一種采用充砂管袋生態護坡結構的堤壩,包括具有坡面的壩基體和護坡面結構;所述護坡面結構包括無紡布和多個充砂管袋,充砂管袋由直徑為0.5m,長為8m的機織布管袋內充填滿砂子構成;無紡布鋪設在壩基體的坡面上,多個充砂管袋按設定距離橫縱排列,且固定在無紡布和坡面上,圍成多個長方形基土池;每一個長方形基土池內位于無紡布上,設有土坡層,土壤層上有植被;在坡腳處設置有漿砌石齒墻,抵頂住壩坡面最下面一個橫向設置的充砂管袋。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目前堤壩坡面受雨水沖擊易塌陷、護坡體脫落等問題,提高了堤壩抗洪災能力和使用壽命,且投資少,見效快。由于在坡面土上種植草等植物,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
文檔編號E02B3/12GK201826281SQ201020286269
公開日2011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10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10日
發明者劉元鋒, 劉銘飛, 孔繁友, 崔雙利, 潘紹財, 王莉, 賀清錄, 郭偉 申請人:遼寧江河水利水電新技術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