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制氣液體逆流的水溝蓋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制氣(液)體逆流的水溝蓋結構,特指一種有效防制水溝內部的氣(液)體逸出以及預防蚊蟲由水溝蓋飛出的水溝蓋結構。
技術背景以往道路上專門用來覆蓋水溝或下水道的水溝蓋,依其典型結構可區分為二種, 一種是排水式水溝蓋10 (如圖1所示),用以排除道路積水,另一種是不具備排積水功效的封閉式水溝蓋(圖中未示),僅用來覆蓋封閉水溝通道,避免路人或機車騎士意外摔入水溝或是下水道,其中,具有排除積水功效的排水式水溝蓋10主要是在其表面平均地設有數個狹長的排水孔11,用以將路面積水可迅速地排至水溝或下水道內。然,前述的排水式水溝蓋,雖可達到快速排除道路積水的功效,卻有相當需要改良之處,其原因在于排水式水溝蓋10表面雖設有數個排水孔11,相對地,也提供了水溝內的臭味逸出及蚊蟲飛出的途徑,嚴重影響外部環境衛生,若,將此改用封閉式水溝蓋,則面臨無法排除積水的窘境。為此,業界研發出一種改良排水式水溝蓋結構(中國臺灣專利公告第iC86245號 『水溝蓋之改良』),見圖2所示,該水溝蓋10’同時具備封閉式水溝蓋及開放式水溝蓋的優點,該案主要是利用一環保材料直接填充在傳統水溝蓋的排水孔11’內,達到防制臭氣逸出以及蚊蟲竄出的目的,該環保材料12’內部具有可供積水單向滲入的間隙,積水系透過滲入該等間隙而排入水溝或下水道內。上述結構,雖可有效地防制臭味及蚊蟲竄出,單靠環保材料12’內部所形成的間隙,使路面積水滲入該間隙而流入水溝或下水道內的方式,易因積水滲入速度過慢,路面亦會產生嚴重積(淹)水,尤其是夏季午后的雷陣雨,總是又快又急,若不使用排水較為暢通且快速的排水孔排水,實在無法快速排除路面積水,前述結構,實為不甚理想的設計。為此,如何令水溝蓋具備高排水量,并兼具有效防制臭氣及蚊蟲逸(竄)出而維持環境衛生,乃為本實用新型所鉆研的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防制氣液體逆流的水溝蓋結構,一種可有效防制水溝內部的氣(液)體逸出以及預防蚊蟲由水溝蓋飛出的水溝蓋結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制氣液體逆流的水溝蓋結構,該水溝蓋分為上半部以及下半部,該下半部設有至少一開口,其特點是所述水溝蓋下半部的開口周圍設有至少一控制開口關閉及開啟的單向閘門,該水溝蓋下半部的底面為具有一傾斜角度的傾斜面。其中該水溝蓋的上半部設有至少一排水柵欄,該排水柵欄與該水溝蓋的下半部互為相通。[0010]其中該水溝蓋下半部的底面為具有一傾斜角度的傾斜面,可利用該傾斜角度來導引水隨著該傾斜角度流動而導引推開該單向閘門開啟該開口而將水排入。其中該單向閘門最好設在該下半部底面的傾斜角盡頭處。如此,當該單向閘門自然狀態時,該閘門依自身重力封閉該水溝蓋下半部所設的開口,以防制下水道的氣體或液體由下半部的開口逸出,而當水由該上半部排水柵欄流入時,推動單向閘門將開口開啟將積水排出。
圖1為已知排水式水溝蓋的剖面示意圖。圖2為已知改良式排水式水溝蓋的剖面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防制氣液體逆流的水溝蓋結構的立體組合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防制氣液體逆流的水溝蓋結構的剖面示意圖,顯示該單向閘門為自然狀態。圖5為本實用新型防制氣液體逆流的水溝蓋結構的剖面示意圖,顯示該單向閘門為受力開啟狀態。標號說明排水式水溝蓋10排水孔11環保材料12,內部壁面201耳部203開口22傾斜面231
水溝蓋10, 排水孔11’ 水溝蓋20 外部壁面202 排水柵欄21 單向閘門23 傾斜角度θ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為達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及其余功效,茲舉一較佳實施例并配合圖式加以說明如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水溝蓋并不限定必須為何種造型形狀,可為常見路上的長方形、圓形甚至多邊形造型等等,而本實用新型的水溝蓋可用來覆蓋水溝的排水孔或是下水道的人孔等等,為便于實施例的描述,本實用新型僅以水溝的排水孔為例來加以說明,但并不局限于本實用新型僅能用在排水孔,于此先行述明。請參閱圖3至圖5,圖3為本實用新型防制氣液體逆流的水溝蓋結構的立體組合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防制氣液體逆流的水溝蓋結構的剖面示意圖,顯示該單向閘門為自然狀態。圖5為本實用新型防制氣液體逆流的水溝蓋結構的剖面示意圖,顯示該單向閘門為受力開啟狀態。如圖3至圖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制氣液體逆流的水溝蓋結構,該水溝蓋20 裝設在下水道相通的人孔處,除可使路面積水可快速地排入下水道外,亦可同時防制路面行人車輛不虞跌入排水孔或人孔中,其中,該水溝蓋20依其深度(厚度)方向并可區分為上半部以及下半部,該上半部設有與路面平行的排水柵欄21,該排水柵欄21與該水溝蓋的下半部相通,且該下半部設有具有一與下水道或水溝內部相通的開口 22,該開口設在該水溝蓋20的任一側邊(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特點在于該水溝蓋20下半部的開口側上樞設有至少一單向閘門23,該單向閘門23為自然狀態(未受力狀態)時(如圖4所示),該單向閘門23利用其自身的重力封閉該水溝蓋20下半部的開口 22 ;當積水由排水柵欄21進入水溝蓋20內部時,該積水推動該單向閘門23,令開口 22開啟(如圖5所示),而將積水排除,簡易地達到于適當時機開啟單向閘門23排除積水,及防制下水道的氣(液)體或蚊蟲逸(竄)出的雙重目的。請再次參閱圖3,本實用新型的單向閘門23可視情況設在該水溝蓋20的內部壁面201或是外部壁面202,只要是可順利地將該開口 22關閉的位置即可,本實用新型并不加以局限,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為避免氣體由單向閘門23與水溝蓋20樞接處間逸出, 該單向閘門23最好裝設在水溝蓋20的外部表面,除可便于組裝單向閘門23外,亦可有效防治氣體由單向閘門23以及水溝蓋20間的縫隙逸出,當本實用新型的單向閘門20設在水溝蓋20外部壁面時,該水溝蓋20開口 22周圍系在外部壁面202的對應處設有至少一對耳部203(如圖3所示),供該單向閘門23樞接之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揭露該水溝蓋20外部壁面202上設有數個耳部203,使該單向閘門較為穩定地開啟/關閉開口 22,當單向閘門 23為自然狀態時(如圖4所示),該閘門23利用其自身重力將水溝蓋20開口 22封閉,當積水進入該水溝蓋10內部時,推動該單向閘門23將該開口 22開啟而排放積水(如圖5所示)°請再次參閱圖4,本實用新型水溝蓋20下半部底面設為一具傾斜角度θ的傾斜面231,該單向閘門23設在該傾斜面231的盡頭,該積水隨該傾斜面231的傾斜角度θ導引流動,即可順利地將該單向閘門23推開(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水溝蓋20并不限定造型或是其組成結構,亦可采用一體預鑄成形或是區分多個構件組合而成,本實用新型并不加以局限,而其構成材質可為一般的高強度鑄鐵,亦可為碳纖維材質,視實際情況而定。本實用新型已藉上述較佳實施例加以說明,但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述的技術特征及精神所為的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申請專利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防制氣液體逆流的水溝蓋結構,該水溝蓋分為上半部以及下半部,該下半部設有至少一開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溝蓋下半部的開口周圍設有至少一控制開口關閉及開啟的單向閘門,該水溝蓋下半部的底面為具有一傾斜角度的傾斜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制氣液體逆流的水溝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溝蓋上半部設有至少一個排水柵欄,該排水柵欄與該水溝蓋的下半部相通。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制氣液體逆流的水溝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設在水溝蓋的任一側邊。
專利摘要一種防制氣液體逆流的水溝蓋結構,裝設下水道的人孔或水溝開口處,用來排除路面積水,該水溝蓋下半部的任一側邊設有至少一開口,特點是該水溝蓋的下半部的開口處設有至少一單向閘門,當單向閘門于自然狀態時,該閘門依自身重力封閉該水溝蓋下半部所設的開口,以防制下水道的氣體或液體由下半部的開口逸出,而當積水流入時推動該閘門使其受力開啟開口而將水排出。
文檔編號E03F5/042GK201933608SQ20102058323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29日
發明者黃金賢 申請人:靜心園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