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漏,該地漏能夠根據排水量的大小實現自動開合的,并且在平時非使用狀態時為密閉式的、防臭效果好,并且還具有防滲漏的功能,能夠滿足大功率排水的需要。
背景技術:
目前市內使用的排水地漏,例如在衛生間或洗衣間內安裝使用的地漏,多數結構簡單,包括篩網狀的金屬蓋以及下方的下水管道,有的在金屬蓋上還設有用于固定排水管的連接固定裝置,使用時將洗衣機等的排水管放置在金屬蓋上或固定于連接固定裝置上,以實現排水。 這種結構的地漏由以下幾個方面的缺陷一、地漏的下水管道與室內地面的水平面呈垂直角度,如說明書附圖I所示,這樣的地漏設計,下水管道2與地面防水層I的水平面呈垂直角度;目前對地漏進行防水處理通常采用在下水管道2上刷防水層來實現,由于下水管道2與地面垂直,刷防水層時不易操作,在刷防水層時經常出現防水層保護不全面,從而出現水從地漏的下水管道與地面防水層I的交接處滲漏的現象;二、水封處理開放式狀態,較長時間不使用時,地漏水封干洇,地漏將不再具有防臭功能;三、是原有地漏為了實現防臭功能,在下水管道內還常常具有其它的結構,這在事實上起到減小下水管道排水橫截面的作用,降低了排水效果,目前市場上的地漏都存在防臭效果強時,排水速度則變慢,排水速度強時,防臭功能將下降的缺點;四、這種結構的地漏不能根據排水量大小的變化自動實現地漏的開合,而且洗衣機的排水管與地漏的連接固定也不夠可靠,造成了使用的不便;五、現有的地漏不具有過濾頭發等細小物品的功能,而地漏過濾器需要過濾頭發,必須采用高目數的過濾網,目前市場上配套使用的過濾網通常為10目以內的過濾網,只能攔截較大的異物,根本無法攔截頭發等細小物品。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即是針對上述結構的地漏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能夠根據排水量的大小實現自動開合,并且具有防滲漏功能的地漏,所述的地漏采用全封閉式水封,實現了完全有效的防臭,同時排水管道能夠自動地實現完全開啟,排水量實現了最大化,在實現排水量最大化的同時還具有完全有效的防臭功能,所述的地漏還采用了高目數的過濾網,可以對頭發等細小物品進行攔截;更特別的,所述的地漏還可以包括一個連接器,所述的連接器能夠與洗衣機排水管或相類似的排水管和所述的地漏分別連接,以實現排水管與所述地漏的直接接觸,從而保證排水的順利進行。具體來說,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包括上蓋和圍繞在上蓋外側的外框,外框直接與地面接觸,上蓋和外框之間隔有一定的縫隙,上蓋下方為地漏本體,地漏本體包括外壁,外壁分為與地面垂直的垂直段和與地面平行的平直段,平直段與下水管道連接,地漏本體在外壁內還設有中層板和底層板,上蓋和中層板之間通過連接柱連接,中層板的邊緣向上方伸出為具有凹陷部位的卡接位,可與外框向下方凸出的部分形成水封,中層板構成容納積水的容納腔,中層板的外側底部向下方伸出導向柱,在外壁的平直段上設有容納導向柱的中空的容納柱,導向柱可在容納柱內上下移動,中層板上還設有排水孔,排水孔內設有頂端膨大的排水閥,排水閥的頂端位于排水孔上方,排水閥穿過中層板底端與底層板接觸,排水孔內側設有密封圈,底層板架設在下水管道之上且距離下水管道入口有一定的距離,底層板與下水管道入口之間構成了積水排入下水管道的出水口,中層板和底層板上位置相對的部分分別設有磁極相同的第一組磁塊或在中層板與底層板之間設有彈簧,彈簧的兩端分別固定在中層板和底層板上。更進一步的,所述上蓋為篩網狀結構,上開有入水孔,水流可以從入水孔上流下來。使用時,當排水量少時,少量的水流經上蓋與外框之間的縫隙和/或上蓋上的入水孔進入上蓋與中層板之間的容納腔內,當水流量增大時,容納腔的積水量超過中層板和底層板之間第一組磁塊或彈簧之間的斥力,引起了中層板的下降,在下降的過程中,導向柱 在容納柱內下移,起到導向作用,使得下降的過程中地漏本體保持平穩不會傾倒,同時中層板的下降露出了平時被排水閥密封的排水孔,容納腔內的積水進一步從排水孔排出,使得排水量進一步增大,中層板的下降又帶動了與之相連的上蓋的整體下降,使得地漏整體打開,排水量增大,積水最終經底層板和下水管道之間的出水口排出;待容納腔內的積水量減少后,底層板和中層板之間的第一組磁塊或彈簧的斥力大于容納腔內積水的重量,推動中層板上移,排水閥重新密封排水孔,上蓋最終恢復到與地面齊平的狀態,如此循環往復,實現地漏的自動開合。進一步的,所述的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還包括防滲漏支撐座,所述的防滲漏支撐座為上、下兩端分別開口的結構,罩在地面以下外壁的外側,所述的防滲漏支撐座的上端開口的尺寸小于下端開口的尺寸,上端開口處與外框連接固定,其側壁斜向下傾斜,剖面呈上底邊小于下底邊的梯形,這樣設計的目的是便于在其側壁上涂覆防水層,起到更好的防滲漏效果。進一步的,所述的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還包括一個連接器,該連接器頂端設有用于插入排水管的插口,連接器與洗衣機排水管相連,不使用時安裝在洗衣機的排水管上,連接器的底面和所述地漏的上蓋上分別設有極性相反的第二組磁塊,連接器的底面和/或側壁近底端開有排水口。使用時,將洗衣機排水管插入所述連接器內,然后將排水管連同連接器一起放在地漏的上蓋上,由于第二組磁塊的極性相反,互相吸引,則將排水管通過連接器牢固的固定在上蓋上方,排水管內的水流進入地漏本體內,引起上蓋下降,增大排水量,或者排水管和連接器本身的重量也可以弓I起上蓋的下移。進一步的,所述的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還包括過濾網,過濾網設置在地漏外壁平直段上位于出水口的前方或設置在外壁的垂直段的下段距外壁平直段有一定距離,過濾網為高目數的過濾網,當過濾的頭發等細小物質過多時,過濾網被堵死,水會從過濾網與底層板間的空隙流出,不再進行過濾,確保過濾網被堵死時仍然可以繼續排水。進一步的,所述的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的底層板上設有多個開口,用于增大排水量。更進一步的,所述的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的底層板為“十”字型,“十”字型的底層板可以進一步增大排水空間,提高排水通過能力所述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在排水過程中,排水管完全開啟,排水管中沒有任何裝置,確保地漏在開啟時,排水橫截面積為最大進一步的,所述導向柱的數目為一個以上。更進一步的,所述導向柱的數目為四個,設置在中層板的四個邊角,確保中層板在上、下移動時的穩定性。進一步的,所述排水閥的數目為一個以上。更進一步的,所述排水閥的數目為兩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具有以下的優點·[0019]I、可以根據排水量的大小自動實現地漏的開合,減少人工操作,簡便快捷;2、具有能夠與洗衣機排水管等排水管口相接的連接器,實現排水管與地漏的直接可靠的連接;3、通過設置防滲漏支撐座,有效的減少或避免了下水管道的滲漏,防水能力超過現有的產品;4、排水口開啟時,排水管道中沒有任何裝置,排水面積為滿徑排水,實現了地漏排水量的最大化;5、水封采用了密閉式水封,水不會隨著時間的變長而出現干涸,實現了地漏完全有效的防臭;6、所述地漏可以同時實現防臭的持久化以及排水速度的最大化;7、由于地漏的結構不同于常規的結構,可以安裝高目數的過濾網,實現可以真正的過濾頭發等細小物質,同時頭發等細小物質堵塞過濾網時,水會沿其它通道排水,不至于堵塞后不再排水的情況。
圖I是背景技術中的地漏下水管道與地面防水層的位置關系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地漏的下水管道與地面防水層的位置關系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經導向柱的剖面結構示意圖(排水量小時);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經導向柱的剖面結構示意圖(排水量大時);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經排水閥的剖面結構示意圖(排水量小時);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經排水閥的剖面結構示意圖(排水量大時);圖7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連接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的連接器的底面示意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連接器的工作狀態示意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再一個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其中,I為底面防水層、2為下水管道、3為地漏防水層、4為防滲漏支撐座、11為水泥層、12為瓷磚層、50為邊框、51為上蓋、52為外壁、53為中層板、530為卡接位、54為底層板、55為連接柱、56為過濾網、57為出水口、6為第一組磁塊、71為導向柱、72為容納柱、8為排水閥、80為排水孔、81為密封圈、9為連接器、90為排水口、91為第二組磁塊、92為洗衣機排水管、93為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方式進行描述,目的是公眾更好的理解所述的內容,而不是對所述內容的限制,事實上,在以相同或近似的原理對所述地漏進行的改進,包括其形狀、尺寸、所用的材質,以及各組件的增減或替換,凡以實現基本相同效果為目的,則都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之內。圖I顯示的是現有地漏的防水設計,如圖所示,下水管道2與地面防水層I的水平面呈垂直角度,由于下水管道2與地面垂直,刷防水層時不易操作,在刷防水層時經常出現防水層保護不全面,從而出現水從地漏的下水管道2與地面防水層I的交接處滲漏的現象;圖2是采用本實用新型所述地漏的防滲漏支撐座4后的效果,從該剖面圖可見,防滲漏支撐座4罩在地漏的外層,其上端開口的尺寸小于下端開口的尺寸,上端開口處與外框連接固定(如圖3所示),其側壁斜向下傾斜,剖面呈上底邊小于下底邊的梯形,這樣設計的目的是便于在其側壁上涂覆地漏防水層3,起到更好的防滲漏效果。圖3-圖6顯示了本實用新型所述地漏的不同剖面在排水量小和排水量大的不同狀態下的示意圖,應該明確的是,所述的導向柱和排水閥可以位于不同的剖面上,也可以位于同一個剖面上,為了更清楚的說明問題,這里把上述結構畫在不同的剖面上,應該理解,所述地漏為立體結構,所附的附圖僅是其一個剖面的示意圖,不同的剖面下其結構也相應的有所不同。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3-6所示,包括上蓋51和圍繞在上蓋51外側的外框50,外框50直接與地面接觸,上蓋51和外框50之間隔有一定的縫隙,該縫隙即是排水量小時水流的入口,上蓋51下方為地漏本體,地漏本體包括外壁52,外壁52分為與地面垂直的垂直段和與地面平行的平直段,平直段與下水管道2連接,外壁52內設有中層板53和底層板54,上蓋51和中層板53之間通過連接柱58連接,中層板53的邊緣向上方伸出為卡接位530,可與外框50向下方凸出的部分形成緊密卡接的水封部位,平時有一定的積水,起到阻礙臭氣外溢的作用,中層板53的外側底部向下方伸出導向柱71,在外壁52平直段上設有容納導向柱71的中空的容納柱72,中層板53上還設有排水孔80,排水孔80內設有頂端膨大的排水閥8,排水閥8的頂端位于排水孔80上方,排水閥8穿過中層板53底端與底層板54接觸,排水孔80內側設有密封圈81,底層板54位于下水管道2之上且距離下水管道入口有一定的距離,構成排水的出水口 57(如圖5-6所示),中層板53和底層板54上位置相對的部分分別設有磁極相同的第一組磁塊6 ;本實施例還具有罩在地漏本體外側的防滲漏支撐座4,起到防滲漏作用,防止積水進入地面;進一步的,所述上蓋51可以為實心結構,也可以為篩網狀結構,上開有多個入水孔,水流可以從入水孔上流下來。使用時,當排水量少時,如圖3、5所示,少量的水流經上蓋51與外框50之間的縫隙和/或上蓋上的入水孔進入上蓋51與中層板53之間的容納腔內,少量的水流積蓄在容納腔內;當水流量增大時,如圖4、6所示,容納腔內的積水量超過第一組磁塊6之間的斥力,引起了中層板53的下降,在下降的過程中,導向柱71在容納柱72內下移,起到導向作用,使得下降的過程中地漏本體保持平穩不會傾倒,同時中層板53的下降露出了平時被排水閥8密封的排水孔80,容納腔內的積水進一步從排水孔80排出,使得排水量進一步增大,中層板53的下移還帶動了與之相連的上蓋51的下移,地漏表面全面打開,排水能力增強,積水最終經底層板下方的出水口 57排出;優選的,在排出之間,先經設置在地漏外壁平直段上位于出水口前方或垂直段下段的過濾網56進行過濾;待容納腔內的積水量減少后,底層板54和中層板53內的第一組磁塊6由于極性相同,斥力大于容納腔內積水的重量,推動中層板53上移,排水閥8重新密封排水孔80,上蓋51最終恢復到與地面齊平的狀態。圖7-9顯示了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在該實施例中,所述的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還包括一個連接器9,該連接器頂端設有用于插入排水管的插口,連接器9的底面和所述地漏的上蓋上分別設有極性相反的第二組磁塊91,連接器9的底面和/或側壁近底端開有排水口 90。使用時,將洗衣機排水管92插入所述連接器9內,然后將排水管92連同連接器9 一起放在地漏的上蓋51上,由于第二組磁塊91的極性相反,互相吸引,則將排水管通過連接器牢固的固定在上蓋51上方,排水管內的水流進入地漏本體內,引起上蓋51下降,增大排水量,或者排水管和連接器本身的重量也可以引起上蓋51的下移,其上蓋上下移動的原理與上一個實施例相同,這里不再贅述。如圖10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組磁塊可以用彈簧93代替。所述彈簧93的兩端分別固定在中層板53和底層板54上,彈簧93處于自然狀態時,排水閥密封排水孔,上蓋與地面齊平;當彈簧93處于壓縮狀態時,中層板下降,地漏有最大的排水·量,容納腔內積水減少后,彈簧恢復自然長度,推動中層板上移,其引起地漏開合的原理與上述實施例相同,這里不再贅述。
權利要求1.一種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蓋和圍繞在上蓋外側的外框,外框直接與地面接觸,上蓋和外框之間隔有一定的縫隙,上蓋下方為地漏本體,地漏本體包括外壁,外壁分為與地面垂直的垂直段和與地面平行的平直段,平直段與下水管道連接,地漏本體在外壁內還設有中層板和底層板,上蓋和中層板之間通過連接柱連接,中層板的邊緣向上方伸出為具有凹陷部位的卡接位,可與外框向下方凸出的部分形成水封,中層板構成容納積水的容納腔,中層板的外側底部向下方伸出導向柱,在外壁的平直段上設有容納導向柱的中空的容納柱,導向柱可在容納柱內上下移動,中層板上還設有排水孔,排水孔內設有頂端膨大的排水閥,排水閥的頂端位于排水孔上方,排水閥穿過中層板底端與底層板接觸,排水孔內側設有密封圈,底層板架設在下水管道之上且距離下水管道入口有一定的距離,底層板與下水管道入口之間構成了積水排入下水管道的出水口,中層板和底層板上位置相對的部分分別設有磁極相同的第一組磁塊或在中層板與底層板之間設有彈簧,彈簧的兩端分別固定在中層板和底層板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為篩網狀結構,上開有入水孔。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還包括防滲漏支撐座,所述的防滲漏支撐座為上、下兩端分別開口的結構,罩在地面以下外壁的外側,所述的防滲漏支撐座的上端開口的尺寸小于下端開口的尺寸,上端開口處與外框連接固定,其側壁斜向下傾斜。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還包括一個連接器,該連接器頂端設有用于插入排水管的插口,連接器的底面和所述地漏的上蓋上分別設有極性相反的第二組磁塊,連接器的底面和/或側壁近底端開有排水口。
5.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還包括過濾網,過濾網設置在地漏外壁平直段上位于出水口的前方或設置在外壁的垂直段的下段距外壁平直段有一定距離。
6.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的底層板上設有多個開口。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的底層板為“十”字型。
8.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柱的數目為一個以上。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柱的數目為四個,設置在中層板的四個邊角。
10.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閥的數目為一個以上。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閥的數目為兩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全自動密閉式防滲漏地漏,包括上蓋和圍繞在上蓋外側的外框,上蓋下方為地漏本體,地漏本體包括外壁,外壁內設有中層板和底層板,上蓋和中層板之間通過連接柱連接,中層板的外側底部向下方伸出導向柱,在外壁平直段上設有容納導向柱的中空的容納柱,中層板上還設有排水孔,排水孔內設有頂端膨大的排水閥,底層板位于下水管道之上且距離下水管道入口有一定的距離,中層板和底層板上位置相對的部分分別設有磁極相同的第一組磁塊或彈簧,還包括設置在地漏本體外側的防滲漏支架。所述的地漏能夠根據排水量的大小實現自動開啟,并且具有良好的水封和防滲漏效果。
文檔編號E03C1/28GK202672272SQ20122031587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日
發明者韓昆 申請人:韓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