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顧洪峰削減的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水溢流調蓄池設施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兼顧洪峰削減的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水溢流調蓄池設施,包括調蓄池、截流池、出流池、雨水進入管道及雨水排出管道,截流池側面設置一雨水控制閘門和洪峰溢流堰分別與調蓄池相連通,調蓄池與出流池之間通過設置一排空水泵,在截流池內設置水質檢測儀器,當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進入截流池后,當水體水質較差時,開啟雨水控制閘門,使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進入調蓄池內;而對于水質好的水體,水體直接經雨水排出管道流出,當出現暴雨洪水時,洪峰大部分雨水直接經雨水排出管道排出截流池,另外部分則通過洪峰溢流堰高程自動溢流進入調蓄池,即對洪峰進行撇流削減,從而減輕下游雨水主干管涵乃至河道的洪水排峰壓力。
【專利說明】 兼顧洪峰削減的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水溢流調蓄池設施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雨污水調蓄分離及城市內澇防治【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利用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水溢流調蓄池進行洪峰削減的設施。
【背景技術】
[0002]在雨污分流區域,降雨初期,路面粉塵、泥砂、油污,甚至垃圾隨著初期雨水迅速匯流至排水管涵(渠),其B0D、C0D、SS等主要污染物濃度指標甚至接近和達到污水處理廠入水標準。此外,在截流式截污區域,初期雨水匯同污水,形成雨污混合水,由于截流倍數限制,超出下游輸送管涵轉輸能力的雨污混合水將產生溢流,但初期雨污混合溢流水,尚未得到雨水的充分稀釋,污染物濃度較高。鑒于上述情況,隨著國內城市對污染物削減比例的提高及對河道、湖泊水質改善的迫切要求,在實行雨污分流體制及不斷提高截流式截污區截流倍數改造的同時,有必要對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進行蓄滯,以削減污染排放。
[0003]目前公知的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污染控制技術主要采用調蓄池設施,即利用調蓄池,截流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待降雨過后,再逐漸抽排入下游污水管,最終轉輸至污水處理廠處理,從而達到有效削減污染的功能但上述調蓄池功能較為單一,實際運行中池體調蓄容積往往被初期雨水在洪峰前即已填滿,不能起到對洪峰的有效削減。
[0004]近年來,初期雨水調蓄池規模已由之前長期徘徊在2?3mm初期雨水量級,逐步提高至調蓄IOmm初期雨水量級,加上1.5倍甚至2.0倍容積儲備,因此,調蓄池實際的調蓄能力逐漸達到15?20mm。而以廣州為例,形成內澇的城市小流域河涌的洪峰匯流時間多介于0.5?4小時,決定內澇程度的4小時設計2年一遇至20年一遇暴雨量為80?166mm,調蓄池的調蓄能力約占短歷時暴雨的10?20%;如按體積計,則調蓄池規模為1500?2000m3/1Ohm2量級,單個調蓄達到500?IOOOOm3規模,多個調蓄池的聯合應用,對城市小流域雨洪錯峰、緩解內澇亦有重要價值。
[0005]綜上所述,調蓄池對于削減城市小流域洪峰及緩解內澇,具有重要潛力,而現有初期雨水調蓄池,雖然容積大,對初期雨水調蓄能力強,由于設計目的功能及配套控制設施的局限性,使得造價昂貴的地下調蓄池卻無法對小流域雨洪進行錯峰調節。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兼顧洪峰削減的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水溢流調蓄池設施,通過該溢流調蓄池設施不僅可以截流初期雨水和雨污混合水,削減污染排放,還可以在降雨頻繁的汛期棄流較潔凈的峰前雨水以達到削減洪峰、緩解小流域內錯災害的目的。
[0007]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兼顧洪峰削減的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水溢流調蓄池設施,包括調蓄池、截流池、出流池、雨水進入管道及雨水排出管道,所述截流池側面設置一雨水控制閘門與調蓄池相連通,所述截流池側面還設置一洪峰溢流堰與調蓄池相連通,所述調蓄池與出流池之間通過設置一排空水泵將調蓄池內的水抽出排至出流池內,在所述截流池內設置水質檢測儀器,所述雨水進入管道和雨水排出管道分別與截流池相連通。
[0008]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截流池的池底低于雨水排出管道的管底。
[0009]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還包括一污水管,所述出流池側面設置一污水控制閘門與污水管相連通,在所述出流池內設置水質檢測儀器,所述出流池側面還設置一雨水溢流堰與雨水排出管道相連通
[0010]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在所述截流池和出流池的頂部設有檢修井。
[0011]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水質檢測儀器包括濁度儀和電導率儀。
[0012]有益效果:在此調蓄池設施中,通過設置水質檢測儀器實時監測鑒別水質,當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經雨水進入管道進入截流池后,經水質檢測儀器檢測,對濁度和電導率達到設定值以上的工況,開啟雨水控制閘門,使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進入調蓄池內;而對于濁度和電導率低于設定值的水體,即使是初期雨水或者雨污混合溢流水,由于其水質污染程度較輕,不必進入調蓄池,水體直接經雨水排出管道流出,避免在洪峰前占用過多調蓄池容積。當出現暴雨洪水時,洪峰大部分雨水直接經雨水排出管道排出截流池,另外部分則由于截流池內水位高于洪峰溢流堰高程,而自動溢流進入調蓄池,即對洪峰進行撇流削減,從而減輕下游雨水主干管涵乃至河道的洪水排峰壓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平面布置圖;
[0015]圖2為圖1中A-A處的剖面圖;
[0016]圖3為圖1中B-B處的剖面圖;
[0017]圖4為圖1中C-C處的剖面圖;
[0018]圖5為圖1中D-D處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參照圖1至圖5,本實用新型一種兼顧洪峰削減的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水溢流調蓄池設施,包括調蓄池10、截流池20、出流池30、雨水進入管道40及雨水排出管道50,截流池20側面設置一雨水控制閘門21與調蓄池10相連通,截流池20側面還設置一洪峰溢流堰22與調蓄池10相連通,調蓄池10與出流池30之間通過設置一排空水泵11將調蓄池內的水抽出排至出流池30內,在截流池20內設置水質檢測儀器60,雨水進入管道40和雨水排出管道50分別與截流池20相連通。
[0020]在此調蓄池設施中,通過設置水質檢測儀器60實時監測鑒別水質,當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經雨水進入管道40進入截流池20后,經水質檢測儀器60檢測,對濁度和電導率達到設定值以上的工況,開啟雨水控制閘門21,使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進入調蓄池10內;而對于濁度和電導率低于設定值的水體,即使是初期雨水或者雨污混合溢流水,由于其水質污染程度較輕,不必進入調蓄池10,水體直接經雨水排出管道50流出,避免在洪峰前占用過多調蓄池10容積。當出現暴雨洪水時,洪峰大部分雨水直接經雨水排出管道50排出截流池20,另外部分則由于截流池20內水位高于洪峰溢流堰22高程,而自動溢流進入調蓄池10,即對洪峰進行撇流削減,從而減輕下游雨水主干管涵乃至河道的洪水排峰壓力。
[0021]在本實施例中,此調蓄池設施還包括一污水管70,出流池30側面設置一污水控制閘門31與污水管70相連通,在出流池30內設置水質檢測儀器60,出流池30側面還設置一雨水溢流堰32與雨水排出管道50相連通,對于進入調蓄池10內的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經調蓄池10初步沉淀后,由排空水泵11抽排流進出流池30內,出流池30內的水質檢測儀器60對水體進行檢測,當濁度和電導率達到設定值以上的工況,開啟污水控制閘門31,逐漸排入污水管70,從而實現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不外排,保障污染削減的基本功能;而對于溢流進入調蓄池10內的洪峰水,在抽排流進出流池30時,其濁度及電導率相對較低,此時污水控制閘門31關閉,出流池30內的水體直接通過雨水溢流堰32溢流進入雨水排出管道50。
[0022]在調蓄池10的入口側設置截流池20,截流池20的池底低于雨水排出管道50的管底,通過水質檢測儀器60實時鑒別水質并控制雨水控制閘門21的狀態,從而達到有選擇的定量限制輸入污染濃度較高的初期雨水和雨污混合溢流水和棄流汛期峰前較潔凈雨水,而在截流池20側面還設置洪峰溢流堰22,當出現洪峰時,截流池20內的水體直接通過洪峰溢流堰22溢流入調蓄池,達到對洪峰進行撇流削減的作用。在調蓄池10的出口側設置出流池30,出流池30與調蓄池10是不相通的,只是通過排空水泵11將調蓄池10內的水體抽排至出流池30內,在出流池30內設置水質檢測儀器60、污水控制閘門31及雨水溢流堰32,根據水質情況,有選擇的出流池30內的水排入污水管70或雨水排出管道50。
[002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在截流池20和出流池30的頂部設有檢修井80。
[0024]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所述【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兼顧洪峰削減的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水溢流調蓄池設施,其特征在于:包括調蓄池、截流池、出流池、雨水進入管道及雨水排出管道,所述截流池側面設置一雨水控制閘門與調蓄池相連通,所述截流池側面還設置一洪峰溢流堰與調蓄池相連通,所述調蓄池與出流池之間通過設置一排空水泵將調蓄池內的水抽出排至出流池內,在所述截流池內設置水質檢測儀器,所述雨水進入管道和雨水排出管道分別與截流池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兼顧洪峰削減的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水溢流調蓄池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池的池底低于雨水排出管道的管底。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兼顧洪峰削減的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水溢流調蓄池設施:還包括一污水管,所述出流池側面設置一污水控制閘門與污水管相連通,在所述出流池內設置水質檢測儀器,所述出流池側面還設置一雨水溢流堰與雨水排出管道相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兼顧洪峰削減的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水溢流調蓄池設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截流池和出流池的頂部設有檢修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兼顧洪峰削減的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水溢流調蓄池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質檢測儀器包括濁度儀和電導率儀。
【文檔編號】E03F5/10GK203755431SQ201420068486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17日
【發明者】蔡劍波, 張建良, 王少林, 阮小燕, 彭勃, 揭俊業, 鄭杰元, 張欣 申請人: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