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鐵路沿河路堤抗沖刷防護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鐵路沿河路堤抗沖刷防護結構。沿河順河谷行進的鐵路,由于水流對凹岸路基的淘刷比較嚴重,對行車安全造成威脅。本實用新型自河底至路肩依次設置河底防淘蝕設施、路堤擋護設施和坡面防護設施;河底防淘蝕設施包括冠梁、石籠、排樁和平臺;路堤擋護設施包括片石混凝土的擋土墻,自坡腳的平臺向上覆蓋坡面;坡面防護設施包括砌片石護坡和骨架護坡,依次覆蓋擋土墻上方的坡面。本實用新型具有安全可靠,經久耐用,施工便易的優點,可有效保障順河谷行進的鐵路行車安全。
【專利說明】一種鐵路沿河路堤抗沖刷防護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鐵路防護設施,具體涉及一種鐵路沿河路堤抗沖刷防護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沿河鐵路由于地形限制,很多情況下都依山傍水順河谷行進,河谷狹窄,彎多流急,水流對凹岸路基的淘刷比較嚴重,且地形條件存在很大限制,為保證鐵路工程的安全可靠,需要對沖刷嚴重的凹岸進行工程防護。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鐵路沿河路堤抗沖刷防護結構,對沖刷嚴重的凹岸進行有效的工程防護。
[0004]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鐵路沿河路堤抗沖刷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
[0006]自河底至路肩依次包括河底防淘蝕設施、路堤擋護設施和坡面防護設施;
[0007]所述河底防淘蝕設施包括冠梁、石籠、排樁和平臺;排樁為鋼筋混凝土柱,豎直置于河底地面以下,于近坡腳處沿線路縱向設置;排樁頂部縱向澆筑有鋼筋混凝土的冠梁;冠梁的近坡腳側至坡腳設置有片石混凝土的平臺,冠梁的遠坡腳側設置有多列相互綁扎的石籠;
[0008]所述路堤擋護設施包括片石混凝土的擋土墻,自坡腳的平臺向上覆蓋坡面;
[0009]所述坡面防護設施包括M7.5水泥砂漿的砌片石護坡和骨架護坡,依次覆蓋擋土墻上方的坡面,砌片石護坡位于設計水位以下,骨架護坡位于設計水位以上;
[0010]骨架護坡、砌片石護坡和擋土墻后的坡面做階梯處理,并填筑有滲水填土層。
[0011]擋土墻后的滲水填土層中設置有多層土工格柵;
[0012]擋土墻上交錯設置有通透的泄水孔,泄水孔對應的擋土墻墻背位置設置有擋土墻土工滲反濾層;
[0013]擋土墻土工滲反濾層頂部夯填有粘性土層,底部設置有C25混凝土的隔水層。
[0014]砌片石護坡后的滲水填土層中設置有多層土工格柵;
[0015]砌片石護坡的坡背上設置有砌片石護坡土工滲反濾層。
[0016]骨架護坡后的滲水填土層中設置有多層土工格柵。
[0017]冠梁縱向設置有多道橫向的伸縮縫,縫內全斷面填塞浙青麻筋。
[0018]擋土墻縱向設置有多道橫向的伸縮縫,縫內沿墻頂、內、外三邊填塞0.2m深的浙青麻筋。
[0019]石籠為蜂巢式網孔的賓格網石籠,內設隔片,填石粒徑為120_250mm。
[0020]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0021]采用實用新型進行沿河路堤抗沖刷防護,具有安全可靠、經久耐用、施工便易的優點,為鐵路的安全運營提供了有力保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賓格網石籠構造示意圖。
[0024]圖3為排樁與冠梁俯視圖。
[0025]圖4為排樁與冠梁主視圖。
[0026]圖中,1- 土工格柵,2-骨架護坡,3-砌片石護坡,4-擋土墻,5-冠梁,6_石籠,7_排樁,8-平臺,9-隔水層,10-擋土墻土工滲反濾層,11-粘性土層,12-砌片石護坡土工滲反濾層,13-滲水填土層,14-泄水孔,15-隔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0028]本申請涉及的鐵路沿河路堤抗沖刷防護結構,自河底至路肩依次包括河底防淘蝕設施、路堤擋護設施和坡面防護設施。河底防淘蝕設施包括冠梁5、石籠6、排樁7和平臺8。路堤擋護設施包括片石混凝土的擋土墻4。坡面防護設施包括M7.5水泥砂漿的砌片石護坡3和骨架護坡2。骨架護坡2、砌片石護坡3和擋土墻4后的坡面做階梯處理,并填筑有滲水填土層13。
[0029]河底防淘蝕設施中,排樁7為鋼筋混凝土柱,樁徑1.0m和1.5m,樁長10_20m,豎直置于河底地面以下,于近坡腳處沿線路縱向設置。排樁7頂部縱向澆筑有鋼筋混凝土的冠梁5,寬1.2m-1.7m、厚1.0m0冠梁5縱向設置有多道橫向的伸縮縫,伸縮縫間距15m,縫寬0.02m,縫內全斷面填塞浙青麻筋。冠梁5的近坡腳側至坡腳設置有片石混凝土的平臺8,冠梁5的遠坡腳側設置有多列相互綁扎的石籠6,石籠6為蜂巢式網孔的賓格網石籠,尺寸為80 X 115mm,內設隔片15,規格為2mX 2mX lm,填石粒徑為120_250mm,網線含鋅量> 250g/m、單根強度> 450MPa、延伸率< 15%,相對誤差±2cm,籠內填小石塊,外填大石塊,裝籠必須全部馬切、塞嚴。
[0030]路堤擋護設施中,擋土墻4基礎埋深不小于1.0m,自坡腳的平臺8向上覆蓋坡面。擋土墻4縱向設置有多道橫向的伸縮縫,伸縮縫間距15-20m,縫寬0.02m,縫內沿墻頂、內、外三邊非全斷面填塞浙青麻筋,塞入深度0.20m。擋土墻4后的滲水填土層13中設置有多層土工格柵I。擋土墻4墻體上、下、左、右交錯設置有通透的泄水孔14,孔徑0.10m,泄水孔14對應的擋土墻4墻背位置設置有擋土墻土工滲反濾層10,厚0.05m。擋土墻土工滲反濾層10頂部背夯填有粘性土層11,底部設置有C25混凝土的隔水層9。
[0031]坡面防護設施中,砌片石護坡3和骨架護坡2依次覆蓋擋土墻4上方的坡面,砌片石護坡3位于設計水位以下,骨架護坡2位于設計水位以上。砌片石護坡3后的滲水填土層13中設置有多層土工格柵I。砌片石護坡3的坡背上設置有砌片石護坡土工滲反濾層12,厚0.05m。骨架護坡2后的滲水填土層13中設置有多層土工格柵I。
[0032]鐵路沿河路堤抗沖刷防護結構的施工方法,由以下步驟實現:
[0033]首先應進行排樁施工,施工前應做好安全防護及河水改排工作,施工時應先做好草袋圍堰,配備足夠的抽水機具、支護材料及應急設備等。
[0034]步驟一:于枯水期,在近坡腳處沿線路縱向施做鋼筋混凝土的排樁7,豎直施做于河底地面以下,施工時每間隔3-5根樁位跳打,相鄰樁位施工間隔時間大于24h。排樁7施工時采取必要措施保護已施工樁體,防止擾動。排樁7澆注完成后,于其頂部縱向澆筑鋼筋混凝土的冠梁5,令排樁7和冠梁5連接成整體。
[0035]為了使樁正確就位,要求樁軸線和垂直軸線方向樁位偏差均不超過50mm,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0.5%。樁底沉碴不超過20cm。排樁7澆注完成后澆注冠梁5,使其連接成整體。排樁養護時間一般為28天。
[0036]步驟二:自坡腳處向上施做擋土墻4,并設置臨時支護,采用分段施工,每15-20m為一段,開挖一段施工一段。擋土墻4上交錯設置有通透的泄水孔14,泄水孔14對應的擋土墻4墻背位置設置有擋土墻土工滲反濾層10。擋土墻土工滲反濾層10頂部背夯填有粘性土層11,底部設置有C25混凝土的隔水層9。
[0037]步驟三:將整個邊坡的坡面挖至階梯狀,并填筑A組填料的滲水填土層13,滲水填土層13中鋪設多層土工格柵I ;當邊坡幫寬厚度小于4m時土工格柵I滿鋪,大于4m時土工格柵I鋪設寬3m,土工格柵豎向間距0.6m。
[0038]步驟四:待擋土墻4施工完成后,整平壓實擋土墻4與冠梁5之間的基礎,施做片石混凝土的平臺8,平臺8與擋土墻4密切接觸。
[0039]步驟五:于擋土墻4上方的坡面,施做位于設計水位以下的砌片石護坡3,砌片石護坡3的坡背上設置砌片石護坡土工滲反濾層12。
[0040]步驟六:,砌片石護坡3上方、設計水位以上施做骨架護坡2,骨架內部栽植灌木,起到固土和美化環境的作用。
[0041]步驟七:因施工過程中運輸車輛在排樁7外側作業,所以最后施工石籠6。整平壓實冠梁5遠坡腳側的基礎,設置多列相互綁扎的石籠6,沿線路縱向平順,兩端采用鋼筋錨固。
[0042]最后,拆除臨時擋護圍堰設施。
[0043]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不限于實施例所列舉,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通過閱讀本實用新型說明書而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變換,均為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
【權利要求】
1.一種鐵路沿河路堤抗沖刷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 自河底至路肩依次包括河底防淘蝕設施、路堤擋護設施和坡面防護設施; 所述河底防淘蝕設施包括冠梁(5)、石籠(6)、排樁(7)和平臺(8);排樁(7)為鋼筋混凝土柱,豎直置于河底地面以下,于近坡腳處沿線路縱向設置;排樁(7)頂部縱向澆筑有鋼筋混凝土的冠梁(5);冠梁(5)的近坡腳側至坡腳設置有片石混凝土的平臺(8),冠梁(5)的遠坡腳側設置有多列相互綁扎的石籠(6); 所述路堤擋護設施包括片石混凝土的擋土墻(4),自坡腳的平臺(8)向上覆蓋坡面; 所述坡面防護設施包括M7.5水泥砂漿的砌片石護坡(3)和骨架護坡(2),依次覆蓋擋土墻(4)上方的坡面,砌片石護坡(3)位于設計水位以下,骨架護坡(2)位于設計水位以上;骨架護坡(2)、砌片石護坡(3)和擋土墻(4)后的坡面做階梯處理,并填筑有滲水填土層(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鐵路沿河路堤抗沖刷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 擋土墻(4)后的滲水填土層(13)中設置有多層土工格柵(1); 擋土墻(4)上交錯設置有通透的泄水孔(14),泄水孔(14)對應的擋土墻(4)墻背位置設置有擋土墻土工滲反濾層(10); 擋土墻土工滲反濾層(10)頂部夯填有粘性土層(11),底部設置有C25混凝土的隔水層(9)。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鐵路沿河路堤抗沖刷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 砌片石護坡(3)后的滲水填土層(13)中設置有多層土工格柵(1); 砌片石護坡(3)的坡背上設置有砌片石護坡土工滲反濾層(1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鐵路沿河路堤抗沖刷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 骨架護坡(2 )后的滲水填土層(13 )中設置有多層土工格柵(1)。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鐵路沿河路堤抗沖刷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 冠梁(5)縱向設置有多道橫向的伸縮縫,縫內全斷面填塞浙青麻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鐵路沿河路堤抗沖刷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 擋土墻(4)縱向設置有多道橫向的伸縮縫,縫內沿墻頂、內、外三邊填塞0.2m深的浙青麻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鐵路沿河路堤抗沖刷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 石籠(6)為蜂巢式網孔的賓格網石籠,內設隔片(15),填石粒徑為120-250mm。
【文檔編號】E02B3/12GK204039976SQ201420486475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7日
【發明者】田士軍, 張宗堂, 李響, 勾振鐸, 舒磊, 李成, 王多青, 聶立功, 劉娟, 王亞寧 申請人: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