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鋼管柱安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蓋挖逆作應用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鋼管柱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0002]蓋挖逆作工藝已經是地鐵車站施工中的首選方案,特別是在超大超深及富水軟土地區中深基坑工程的應更為廣泛,在蓋挖逆作施工過程中,首先施工圍護結構,然后施工中間工程粧和鋼管柱,其中大部分鋼管柱直接抱插錨入工程粧基中形成中間粧柱一體化,但在許多機場擴建配套交通中心工程中有部分鋼管柱依坐于結構底板梁上,因其下無工程粧而無法先行抱插施工,蓋挖逆作施工工藝中此種后起鋼管柱的安裝施工一直是難以解決的技術難題,因此,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種鋼管柱安裝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現有技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為彌補現有技術不足,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連接緊密,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的一種鋼管柱安裝結構。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鋼管柱安裝結構,至少包括鋼管柱、導向臺、導向臺承臺、底梁、底梁主筋、定位器法蘭、錨栓、地下連續墻和素混凝土墊層;所述導向臺承臺設置在鋼管柱的底部;所述導向臺設置在鋼管柱的中部,并且位于鋼管柱和導向臺承臺之間;所述地下連續墻設置在鋼管柱的底部;所述素混凝土墊層設置在鋼管柱地下連續墻的上側;所述底梁主筋設置在鋼管柱的底部;所述定位器法蘭設置在底梁主筋上;所述錨栓貫穿設置在定位器法蘭與底梁主筋上;所述底梁設置在鋼管柱的上部。
[000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化技術方案:所述鋼管柱采用分節安裝技術,上下節柱之間緊密連接。
[000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鋼管柱混凝土采用自密實濕凝土,選擇高位拋落無振搗法,利用混凝土自由下落所得的重力加速度沖擊能量,使混凝土擠密,這兩者的雙重效果可以保證混凝土的密實性,施工完成后,對鋼管柱內混凝土進行剔鑿處理處理,剔鑿成倒鍋形,在倒鍋形最下邊邊緣處鋼管柱預留混凝土澆筑觀測口,便于后期混凝土饒筑排氣。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下鋼管柱結構示意圖;
[0008]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上鋼管柱結構示意圖;
[0009]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導向器安裝示意圖;
[0010]其中:1、鋼管柱,2、導向臺,3、導向臺承臺,4、底梁,5、底梁主筋,6、定位器法蘭,7、
錨栓,8、地下連續墻,9素混凝土墊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2]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鋼管柱安裝結構,至少包括鋼管柱1、導向臺2、導向臺承臺3、底梁4、底梁主筋5、定位器法蘭6、錨栓7、地下連續墻8和素混凝土墊層9;所述導向臺承臺3設置在鋼管柱的底部;所述導向臺2設置在鋼管柱的中部,并且位于鋼管柱I和導向臺承臺3之間;所述地下連續墻8設置在鋼管柱的底部;所述素混凝土墊層9設置在地下連續墻8的上側;所述底梁主筋5設置在鋼管柱的底部;所述定位器法蘭6設置在底梁主筋5上;所述錨栓7貫穿設置在定位器法蘭6與底梁主筋5上;所述底梁4設置在鋼管柱的上部。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化技術方案:所述鋼管柱I采用分節安裝技術,上下節柱之間緊密連接;所述鋼管柱內混凝土進行剔鑿處理,剔鑿成倒鍋形,在倒鍋形最下邊邊緣處鋼管柱預留混凝土澆筑觀測口。
[0014]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它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001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新型,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鋼管柱安裝結構,至少包括鋼管柱(1)、導向臺(2)、導向臺承臺(3)、底梁(4)、底梁主筋(5)、定位器法蘭(6)、錨栓(7)、地下連續墻(8)和素混凝土墊層(9);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臺承臺(3)設置在鋼管柱的底部;所述導向臺(2)設置在鋼管柱的中部,并且位于鋼管柱(I)和導向臺承臺(3)之間;所述地下連續墻(8)設置在鋼管柱的底部;所述混凝土墊層(9)設置在地下連續墻(8)的上側;所述底梁主筋(5)設置在鋼管柱(I)的底部;所述定位器法蘭(6)設置在底梁主筋(5)上;所述錨栓(7)貫穿設置在定位器法蘭(6)與底梁主筋(5)上;所述底梁(4)設置在鋼管柱的上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管柱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管柱(I)采用分節安裝技術,上下節柱之間緊密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鋼管柱安裝結構,至少包括鋼管柱、導向臺、導向臺承臺、底梁、底梁主筋、定位器法蘭、錨栓、地下連續墻和素混凝土墊層;所述導向臺承臺設置在鋼管柱的底部;所述導向臺設置在鋼管柱的中部,并且位于鋼管柱和導向臺承臺之間;所述地下連續墻設置在鋼管柱的底部;所述素混凝土墊層設置在地下連續墻的上側;所述底梁主筋設置在鋼管柱的底部;所述定位器法蘭設置在底梁主筋上;所述錨栓貫穿設置在定位器法蘭與底梁主筋上;所述底梁設置在鋼管柱的上部;該結構簡單,連接緊密,安全可靠,施工方便,易于推廣使用。
【IPC分類】E02D29/045
【公開號】CN205382509
【申請號】CN201521143992
【發明人】仲晟正, 吳瑤, 詹探
【申請人】大陸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7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