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邊坡綠化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破碎巖體生態綠化邊坡防護結構。
背景技術:
在實際實施交通、水利、礦山、電力項目的建設過程中形成了大量的裸露坡面,產生的裸露坡面不僅影響生態環境景觀,有些還存在著地質災害的隱患,從而影響主體工程的安全穩定。目前用于邊坡防護的結構形式雖然多種多樣,但通常采用的鋼筋、水泥等圬工防護結構形式。這些結構形式的采用對周邊環境破壞大,施工過程中能耗也較大,后期如果遇到破壞后需要進行維修會很困難,且成本也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采用鋼筋、水泥等圬工防護結構形式對于環境換將造成的破壞大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生態的邊坡防護結構,可以很好地緩解工程建設與環境的緊張關系。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破碎巖體生態綠化邊坡防護結構,包括生態固化層1、混合體層2、錨釘3和竹格構框架4;所述竹格構框架4由主楞41和竹條42組成,竹格構框架4通過錨釘3與邊坡土體固定形成一個整體;所述錨釘3為螺紋鋼錨釘,錨釘3通過人工捶打入鉆孔深度不小于30cm,外露至少15cm,方便固定竹格構框架4;所述生態固化層1為高效生態固化層,生態固化層1具有強烈粘結固定作用;所述混合體層2為包括綠化種子在內的營養層,混合體層2通過生態固化層1與竹格構框架4相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竹格構框架4用2.5m長,直徑100mm的竹桿做主楞41,做成2.5m×2.5m方形網格。網格內部菱形角度為70°和110°,用70mm寬15mm厚竹條42制作,用釘子釘于方形竹格構框架4上。
作為優選,所述錨釘3要求打入鉆孔一定要牢固,能承受后面綁扎的竹網格和噴土的重量,一個網格下方和上方總共至少打4個錨釘,如果巖層整體性差,一個網格則需要打入6—8根錨釘3。在進行鉆孔工作時,沿豎向每2排鉆孔錯開半個網格的高度。
作為優選,所述生態固化層1具有強烈粘結固定作用,將含有草纖維、種子、肥料、土的混合體層2粘結在邊坡上,充分利用竹格構框架4及混合體層2的草纖維腐爛后形成的生態肥料源源不斷地給草種提供養分促進草的發育和生長,實現用草本植物來封閉防護邊坡及綠化邊坡的目的。
作為優選,所述混合體層2選擇生命力強、根系發達、適宜當地氣候的四季草種子及綠色灌木種子,優質黏土、有機肥料、草纖維等用攪拌器攪拌均勻,用噴漿機均勻噴灑至由竹格構框架4形成的坡面網格中。
本實用新型達到的良好效果:通過使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破碎巖體生態綠化邊坡防護結構,對巖體進行防護,我們可以達到建設生態友好型、綠色低碳型邊坡防護工程的目的,在建設邊坡成本方面也會去的良好的效果。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竹格構框架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生態固化層,2為混合體層,3為錨釘,4為竹格構框架,41為主楞,42為竹條。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現公開其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根據圖1、圖2,具體實施中,一種破碎巖體生態綠化邊坡防護結構,包括生態固化層1、混合體層2、錨釘3和竹格構框架4;所述竹格構框架4由主楞41和竹條42組成,竹格構框架4通過錨釘3與邊坡土體固定形成一個整體;所述錨釘3為螺紋鋼錨釘,錨釘3通過人工捶打入鉆孔深度不小于30cm,外露至少20cm,方便固定竹格構框架4;所述生態固化層1為高效生態固化劑層,生態固化層1具有強烈粘結固定作用;所述混合體層2為包括綠化種子在內的營養層,混合體層2通過生態固化層1與竹格構框架4相連接。
具體實施中,所述竹格構框架4用2.5m長,直徑100mm的竹桿做主楞41,做成2.5m×2.5m方形網格。網格內部菱形角度為70°和110°,用70mm寬15mm厚竹條42制作,用釘子釘于方形竹格構框架4上。
具體實施中,所述錨釘3要求打入鉆孔一定要牢固,能承受后面綁扎的竹網格和噴土的重量,一個竹格構框架4網格下方和上方總共至少打4個錨釘,如果巖層整體性差,一個網格則需要打入6—8根錨釘3。在進行鉆孔工作時,沿豎向每2排鉆孔錯開半個網格的高度。
具體實施中,所述生態固化層1具有強烈粘結固定作用,將含有草纖維、種子、肥料、土的混合體層2粘結在邊坡上,充分利用竹格構框架4及混合體層2的草纖維腐爛后形成的生態肥料源源不斷地給草種提供養分促進草的發育和生長,實現用草本植物來封閉防護邊坡及綠化邊坡的目的。
具體實施中,所述混合體層2選擇生命力強、根系發達、適宜當地氣候的四季草種子及綠色灌木種子,優質黏土、有機肥料、草纖維等用攪拌器攪拌均勻,用噴漿機均勻噴灑至由竹格構框架4形成的坡面網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