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自動切換沖水智能馬桶,屬于智能馬桶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的各種馬桶基本上都是固定在一個地方,都沒法真正實現蹲坐兩用,讓使用者沒法選擇,沒法滿足老人,小孩,殘疾人,病人和潔癖人群對如廁的需求,加上公共場合使用馬桶都存在交叉感染的等等問題,根本滿足不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和智能生活的帶來的方便。
鑒于以上各種狀況,開發了一款由DC24V電機配接一個24V的繼電器和皮帶來帶動堅韌的玻璃鋼(SMC)底板,從而把底板上面承托的陶瓷馬桶向左或右轉動90°,再按一下轉動開關,電機返轉到你想要的便器,為了操作簡便,專門設計了自動切換沖水結構,實現了公用一個水箱的功能;整個產品內部的電子元器件采用了硅膠防水防漏電技術,為客戶使用時提供了安全保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動切換沖水智能馬桶,以解決沒法真正實現蹲坐兩用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自動切換沖水智能馬桶,其結構包括:水箱按鍵、電機開關、水箱蓋、坐便器本體、馬桶翻蓋、背蓋、防水圈、坐便器存水彎管、右轉水閥門片、右閥門固定上蓋、坐便器進水管、左轉水閥門片、左閥門固定上蓋、閥門密封固定蓋、坐/蹲便器排水管密封圈、排水管固定圈、蹲便器進水固定座、蹲便器上導水管、蹲便器下導水管、大皮帶固定圈、軸承托板、軸承、止動輕觸開關、電機防水蓋、小皮帶輪、電機、電機固定座、皮帶、SMC玻璃鋼底板、蹲便器、軸承固定座、坐便器排污管、蹲便器存水彎管、斜三通防倒流管,所述水箱蓋固定裝設有水箱按鍵、電機開關,所述水箱蓋與坐便器本體固定連接,所述坐便器本體固定裝設有馬桶翻蓋,所述坐便器本體與固定裝設有背蓋,所述背蓋固定裝設有防水圈,所述水箱按鍵分別與右轉水閥門片、左轉水閥門片固定連接,所述右轉水閥門片與右閥門固定上蓋固定連接,所述左轉水閥門片與左閥門固定上蓋固定連接,所述左閥門固定上蓋與坐便器進水管固定連接,所述左閥門固定上蓋底部與閥門密封固定蓋固定連接所述閥門密封固定蓋與蹲便器進水固定座固定連接,所述蹲便器進水固定座固定裝設有蹲便器上導水管、蹲便器下導水管,所述蹲便器上導水管與蹲便器下導水管固定連接,所述蹲便器進水固定座固定裝設在大皮帶固定圈,所述大皮帶固定圈與軸承托板固定連接,所述軸承托板與軸承固定連接,所述軸承與電機防水蓋固定連接,所述電機防水蓋固定裝設有止動輕觸開關,所述軸承與SMC玻璃鋼底板固定連接,所述大皮帶固定圈與皮帶固定連接,所述皮帶與小皮帶輪固定連接,所述小皮帶輪與電機固定連接,所述電機與電機固定座固定連接,所述電機固定座與SMC玻璃鋼底板固定連接,所述軸承與軸承固定座固定連接,所述軸承固定座與蹲便器固定連接,所述蹲便器與蹲便器存水彎管固定連接,所述蹲便器存水彎管與斜三通防倒流管固定連接,所述斜三通防倒流管與坐便器排污管固定連接,所述坐便器排污管與坐/蹲便器排水管密封圈固定連接,所述坐/蹲便器排水管密封圈固定裝設有排水管固定圈,所述坐便器排污管與坐便器存水彎管固定連接,所述坐便器存水彎管與坐便器本體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電機開關與電機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坐便器本體固定裝設有紅外線監控。
進一步地,所述紅外線監控由紅外線傳感器、控制器組成,所述紅外 線傳感器與控制器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與電機固定連接,所述紅外線傳感器固定裝設在坐便器本體。
進一步地,所述電機開關即是遙控接收器,所述電機開關與遙控器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能夠根據用戶的要求轉動開關(或遙控),選擇想要的便器,專門設計了自動切換沖水結構,實現了公用一個水箱的功能,在馬桶周邊安裝了紅外線,當紅外線檢測到有人體或其他物體在轉動范圍內,電機被自動切斷電源,停止轉動,保護小孩和老人更安全的使用,綜上所述的技術創新滿足了不同人群如廁需求和對未來智能家居生活的強烈需求之外,更能解決了潔癖人群和殘障人群對上公共廁所無法選擇的困惑,該技術具有充滿了人性化,也符合了衛浴行業相關技術標準和節能要求。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切換沖水智能馬桶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切換沖水智能馬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紅外線監控結構示意圖。
圖中:水箱按鍵-1、電機開關-2、水箱蓋-3、坐便器本體-4、馬桶翻蓋-5、背蓋-6、防水圈-7、坐便器存水彎管-8、右轉水閥門片-9、右閥門固定上蓋-10、坐便器進水管-11、左轉水閥門片-12、左閥門固定上蓋-13、閥門密封固定蓋-14、坐/蹲便器排水管密封圈-15、排水管固定圈-16、蹲便器進水固定座-17、蹲便器上導水管-18、蹲便器下導水管-19、大皮帶固定圈-20、軸承托板-21、軸承-22、止動輕觸開關-23、電機防水蓋-24、小 皮帶輪-25、電機-26、電機固定座-27、皮帶-28、SMC玻璃鋼底板-29、蹲便器-30、軸承固定座-31、坐便器排污管-32、蹲便器存水彎管-33、斜三通防倒流管-34、紅外線監控-35、紅外線傳感器-3501、控制器-3502。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自動切換沖水智能馬桶,其結構包括:水箱按鍵1、電機開關2、水箱蓋3、坐便器本體4、馬桶翻蓋5、背蓋6、防水圈7、坐便器存水彎管8、右轉水閥門片9、右閥門固定上蓋10、坐便器進水管11、左轉水閥門片12、左閥門固定上蓋13、閥門密封固定蓋14、坐/蹲便器排水管密封圈15、排水管固定圈16、蹲便器進水固定座17、蹲便器上導水管18、蹲便器下導水管19、大皮帶固定圈20、軸承托板21、軸承22、止動輕觸開關23、電機防水蓋24、小皮帶輪25、電機26、電機固定座27、皮帶28、SMC玻璃鋼底板29、蹲便器30、軸承固定座31、坐便器排污管32、蹲便器存水彎管33、斜三通防倒流管34,所述水箱蓋3固定裝設有水箱按鍵1、電機開關2,所述水箱蓋3與坐便器本體4固定連接,所述坐便器本體4固定裝設有馬桶翻蓋5,所述坐便器本體4與固定裝設有背蓋6,所述背蓋6固定裝設有防水圈7,所述水箱按鍵1分別與右轉水閥門片9、左轉水閥門片12固定連接,所述右轉水閥門片9與右閥門固定上蓋10固定連接,所述左轉水閥門片12與左閥門固定上蓋13固定連接,所述左閥門固定上蓋13與坐便器進水管11固定連接,所述左閥門固定上蓋13底部與閥門密封固定蓋14固定連接所述閥門密封固定蓋14與蹲便器進水固定座17固定連接,所述蹲便器進水固定座17固定裝設有蹲便器上導水管18、蹲便器下導水管19,所述蹲便器上導水管18與蹲便器下導水管19固定連接,所述蹲便器進水固定座17固定裝設在大皮帶固定圈20,所述大皮帶固定圈20與軸承托板21固定連 接,所述軸承托板21與軸承22固定連接,所述軸承22與電機防水蓋24固定連接,所述電機防水蓋24固定裝設有止動輕觸開關23,所述軸承22與SMC玻璃鋼底板29固定連接,所述大皮帶固定圈20與皮帶28固定連接,所述皮帶28與小皮帶輪25固定連接,所述小皮帶輪25與電機26固定連接,所述電機26與電機固定座27固定連接,所述電機固定座27與SMC玻璃鋼底板29固定連接,所述軸承22與軸承固定座31固定連接,所述軸承固定座31與蹲便器30固定連接,所述蹲便器30與蹲便器存水彎管33固定連接,所述蹲便器存水彎管33與斜三通防倒流管34固定連接,所述斜三通防倒流管34與坐便器排污管32固定連接,所述坐便器排污管32與坐/蹲便器排水管密封圈15固定連接,所述坐/蹲便器排水管密封圈15固定裝設有排水管固定圈16,所述坐便器排污管32與坐便器存水彎管8固定連接,所述坐便器存水彎管8與坐便器本體4固定連接,所述電機開關2與電機26固定連接,所述坐便器本體4固定裝設有紅外線監控35,所述紅外線監控35由紅外線傳感器3501、控制器3502組成,所述紅外線傳感器3501與控制器3502固定連接,所述控制器3502與電機26固定連接,所述紅外線傳感器3501固定裝設在坐便器本體4,所述電機開關2即是遙控接收器,所述電機開關2與遙控器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能夠根據用戶的要求轉動開關或遙控,選擇想要的便器,專門設計了自動切換沖水結構,實現了公用一個水箱的功能,在馬桶周邊安裝了紅外線,當紅外線檢測到有人體或其他物體在轉動范圍內,電機被自動切斷電源,停止轉動,保護小孩和老人更安全的使用,綜上所述的兩大技術創新滿足了不同人群如廁需求和對未來智能家居生活的強烈需求之外,更能解決了潔癖人群和殘障人群對上公共廁所無法選擇的困惑,該技術具有充滿了人性化,也符合了衛浴行業相關技術標準和節能要求。
在進行使用時,當觸動電機開關2或遙控器(遙控接收器),慢速電機26和小皮帶輪25立刻帶動皮帶28,從而連動了電機27固定座與由軸承 22承托的玻璃鋼底板29進行轉動,當轉到90°時,底板29立刻會碰到止動輕觸開關23,電機26停止轉動;在底板29承托的坐便器本體4轉動90°的同時,由于右/左閥門蓋10、13固定在坐便器本體4上,所以也帶動了10和13與轉水閥門片9和12的相對運動,從而完成了自動切換沖水(坐便轉蹲便的沖水切換);為了使用者特別是小孩和老人在使用過程中,因不小心觸碰了開關而造成有可能被夾到手腳,我們在馬桶的周邊安裝了紅外線監控35,如果有人在紅外線的監控范圍內按任何電源開關,電機26都不會轉動,消除了安全隱患。
重復以上動作,電機26可以反復來回轉動來實現對坐便器/蹲便器的切換。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