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挖掘機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挖掘機用鏟斗及挖掘機。
背景技術:
挖掘機是建筑和礦山工程施工中很重要的工程機械設備,鏟斗是挖掘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鏟斗的性能直接決定了挖掘機的性能和效率。現有的鏟斗主要針對于土方工況,其鏟斗斗型、結構不適合于巖石工況作業,并且其強度低、耐磨性差、作業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挖掘機用鏟斗及挖掘機,解決現有的鏟斗作業效率低、強度低、耐磨性差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挖掘機用鏟斗,包括斗底板、左側板和右側板,斗底板、左側板和右側板拼合連接形成本體,斗底板包括前直板、多塊弧形板和后直板,前直板、多塊弧形板和后直板依次拼合連接,前直板的末端連接有齒刃板,齒刃板上設置有多個齒座,齒座裝配連接有齒尖,左側板的末端和右側板的末端分別連接有側刃板,側刃板上裝配連接有側齒,后直板的外表面分別設置有兩塊耳板,在左側板和前直板之間連接有加強角筋,在右側板和前直板之間連接有加強角筋,在左側板和后直板之間連接有三角形加強板,在右側板和后直板之間連接有三角形加強板。
進一步的,斗底板的外表面靠近前直板的位置焊接有多個第一加強板組,第一加強板組包括左側加強板I和右側加強板I,左側加強板I和右側加強板I之間形成焊縫I,在斗底板的外表面在第一加強板組的后側焊接有多個第二加強板組,第二加強板組包括左側加強板II、右側加強板II和中間加強板,左側加強板II和中間加強板之間形成焊縫II,右側加強板II和中間加強板之間形成焊縫III,焊縫I的延伸方向至中間加強板的位置,相鄰的焊縫II不在同一直線上,相鄰的焊縫III不在同一直線上。
進一步的,斗底板的外表面焊接有兩個第一加強板組。
進一步的,左側加強板I為矩形,右側加強板I為矩形,左側加強板II為直角梯形,右側加強板II為直角梯形,中間加強板為等腰梯形。
進一步的,齒刃板上在相鄰的齒座之間設置有加強座。
進一步的,在耳板的兩側設置有V形加強板。
進一步的,在耳板和斗底板之間設置有耳板加強板。
進一步的,左側板與斗底板垂直,右側板與斗底板垂直。
進一步的,左側板與斗底板不垂直,右側板與斗底板不垂直。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挖掘機,包括上述的挖掘機用鏟斗。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挖掘機用鏟斗具有以下特點和優點:
1、本實用新型的挖掘機用鏟斗,斗底板的前直板、多塊弧形板和后直板整體結構,便于鏟斗切入巖土,提高了鏟斗的作業效率;
2、本實用新型的挖掘機用鏟斗,對鏟斗的多處位置進行結構加強設計,使鏟斗整體的強度顯著提高;
3、本實用新型的挖掘機用鏟斗,對鏟斗的多處位置進行結構耐磨設計,提高了鏟斗以及焊縫位置處的耐磨性。
結合附圖閱讀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后,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和優點將變得更加清楚。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挖掘機用鏟斗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挖掘機用鏟斗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挖掘機用鏟斗的左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挖掘機用鏟斗的右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挖掘機用鏟斗的俯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挖掘機用鏟斗的主視圖的剖面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挖掘機用鏟斗的局部剖面圖;
11、斗底板,111、前直板,112、弧形板,113、后直板,12、左側板,13、右側板,21、齒刃板,22、齒座,23、齒尖,24、側刃板,25、側齒,26、耳板,31、加強角筋,32、三角形加強板,33、加強座,34、V形加強板,35、耳板加強板,41、左側加強板I,42、右側加強板I,43、左側加強板II,44、右側加強板II,45、中間加強板,51、焊縫I,52、焊縫II,53、焊縫III。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7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挖掘機用鏟斗,包括斗底板11、左側板12和右側板13,斗底板11、左側板12和右側板13拼合連接形成本體。左側板12與斗底板11垂直,右側板13與斗底板11垂直,如此,便于斗底板11的加工,也便于左側板12、右側板13與斗底板11的裝配連接。或者,左側板12與斗底板11不垂直,右側板13與斗底板11不垂直,如此,左側板12、右側板13和斗底板11整體形成喇叭口形狀的本體,便于鏟斗的裝卸。斗底板11包括前直板111、多塊弧形板112和后直板113,前直板111、多塊弧形板112和后直板113依次拼合連接,斗底板的前直板111、多塊弧形板112和后直板113構成的整體結構,便于鏟斗切入巖土,提高了鏟斗的作業效率。前直板111的末端連接有齒刃板21,齒刃板21上設置有多個齒座22,齒座22裝配連接有齒尖23,左側板12的末端和右側板13的末端分別連接有側刃板24,側刃板24上裝配連接有側齒25,后直板113的外表面分別設置有兩塊耳板26,在左側板12和前直板111之間連接有加強角筋31,在右側板13和前直板111之間連接有加強角筋31,在左側板12和后直板113之間連接有三角形加強板32,在右側板13和后直板113之間連接有三角形加強板32使鏟斗整體的強度顯著提高。齒刃板21上在相鄰的齒座22之間設置有加強座33,提高齒刃板21位置處的強度,特別是能夠提高相鄰的齒座22之間位置處的強度,提高相鄰的齒座22之間位置處的耐磨性,也能夠避免齒座22被嚴重磨損。在耳板26的兩側設置有V形加強板34,以提高鏟斗耳板26位置處的強度。在耳板26和斗底板11之間設置有耳板加強板35,耳板26被用于起吊過程中提高耳板26與斗底板11連接的強度。
斗底板11的外表面靠近前直板111的位置焊接有兩個第一加強板組,第一加強板組包括形狀為矩形的左側加強板I41和形狀為矩形的右側加強板I42,左側加強板I41和右側加強板I42之間形成焊縫I51,在斗底板11的外表面在兩個第一加強板組的后側焊接有多個第二加強板組,第二加強板組包括形狀為直角梯形的左側加強板II43、形狀為直角梯形的右側加強板II44和形狀為等腰梯形的中間加強板45,左側加強板II43和中間加強板45之間形成焊縫II52,右側加強板II44和中間加強板45之間形成焊縫III53,焊縫I51的延伸方向至中間加強板45的位置,相鄰的焊縫II52不在同一直線上,相鄰的焊縫III53不在同一直線上。如此,挖掘機用鏟斗在施工過程中,可以提高斗底板11整體的耐磨性,并且焊縫為分散設計(焊縫與第一加強板組、第二加強板組錯位分布),提高了焊縫位置處的耐磨性。
本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挖掘機,包括本實施例的上述挖掘機用鏟斗,在此不再贅述。
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