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蓄水池,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生態型園林蓄水池。
背景技術:
生態型園林蓄水池是在園林內用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滲作用的蓄水設施。
現有公告號為CN204311503U的中國專利提供了一種園林灌溉用蓄水裝置,其通過在園林雨水匯集區開設有蓄水池,蓄水池內設置有與蓄水池內側壁輪廓相適配的環形隔板,環形隔板的下方設置有水平濾板,環形隔板與蓄水池底壁之間設施有支撐柱,以使水平濾板與蓄水池底壁之間形成間隙,當水從環形隔板與蓄水池內側壁之間的間隙流入蓄水池內后,水通過水平濾板進入環形隔板與水平濾板形成的空腔內,實現水的過濾。
但是,水中的污泥或雜質等被水平濾板過濾掉,并留滯在環形隔板與蓄水池內側壁之間和蓄水池的底壁處,當需要清潔這些雜質時,由于環形隔板與蓄水池內側壁之間的間隙過小,以及蓄水池的深度較深等,清潔人員往往不便于清潔這些雜質。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清潔環形隔板與蓄水池內側壁之間和蓄水池底壁處的雜質的生態型園林蓄水池。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生態型園林蓄水池,包括蓄水池本體,所述蓄水池本體內設置有與蓄水池本體內側壁輪廓相適配的環形隔管,所述環形隔管與蓄水池本體底壁之間設置有用于將環形隔管下端與蓄水池本體底壁隔開的支撐件,所述蓄水池本體內側壁與環形隔管外側壁之間沿上下方向滑移設置有過濾板,所述過濾板連接有氣囊體,所述氣囊體連通有用于向氣囊體內充氣或將氣囊體內氣體釋放的充氣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正常的狀態下,氣囊體為空癟的狀態,過濾板由于其自身的重力作用,向下滑移至環形隔管的下端處,當下雨時,雨水經地面流入蓄水池本體內,并經蓄水池本體內側壁與環形隔管外側壁之間向下流動,當流動至過濾板處時,過濾板將雨水中的雜質過濾掉,從而不會使雜質移動至蓄水池本體底壁處,從而實現清潔蓄水池底壁上雜質的效果,當過濾板上的雜質過多時,充氣件向氣囊體內充氣,直至氣囊體內的充滿氣體,因此氣囊體會帶動過濾板向上滑移,直至滑移至蓄水池本體的上端處,清潔人員在地面上直接對過濾板上雜質進行清潔,有效達到便于清潔環形隔管外側壁與蓄水池本體內側壁之間和蓄水池本體底壁處的雜質的效果。
進一步地,所述氣囊體位于過濾板的下表面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氣囊體一般為橡膠材質制成,容易被污泥腐蝕,過濾板位于氣囊體的上方,污泥被過濾板過濾掉,減少污泥對氣囊體的腐蝕,從而延長氣囊體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所述過濾板分別位于蓄水池本體內側壁、環形隔管的外側壁處的邊緣均向下延伸形成有用于防止氣囊體與蓄水池本體內側壁、環形隔管的外側壁磨損的防磨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過濾板和氣囊體在向上滑動的過程中,防磨板將氣囊體分別與蓄水池本體內側壁、環形隔管隔開,從而防止氣囊體的磨損,以延長氣囊體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所述過濾板分別位于蓄水池本體內側壁、環形隔管的外側壁處的邊緣均向上延伸形成有加高板,兩個所述加高板與過濾板之間形成有用于容納雜質的容納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容納槽的設置,大大增大了過濾板容納污泥等雜質的能力。
進一步地,所述蓄水池本體內側壁沿上下方向設置有“T”型的滑移凹槽,位于所述蓄水池本體內側壁處的加高板上設置有與滑移凹槽配合且呈“T”型的滑移凸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過濾板向上滑動的過程中,滑移凸塊也在滑移凹槽內滑動,以對過濾板進行導向,使過濾板順暢的滑動。
進一步地,所述滑移凸塊與滑移凹槽內側壁相抵的外側壁滾動嵌置有若干個同時與滑移凹槽內側壁相抵的滾珠。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滾珠的設置,從而大大減小滑移凸塊與滑移凹槽內側壁之間的摩擦。
進一步地,位于所述環形隔管外側壁處加高板的上端設置有與環形隔管外側壁相抵的第一清潔刷。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過濾板在向上移動的過程中,第一清潔刷不斷對環形隔管外側壁進行清潔,以減少環形隔管外側壁上粘附的雜質,進而減少環形隔管外側壁上雜質對過濾板的滑動產生的阻力。
進一步地,位于所述蓄水池本體內側壁處加高板的上端設置有與蓄水池本體內側壁相抵的第二清潔刷。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過濾板在向上移動的過程中,第二清潔刷不斷對蓄水池本體內側壁進行清潔,以減少蓄水池本體內側壁上粘附的雜質,進而減少蓄水池本體內側壁上雜質對過濾板的滑動產生的阻力。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當過濾板將雨水中的雜質過濾后,充氣件向氣囊體內充氣,從而使氣囊體和過濾板向上浮起,將雜質向上頂起至蓄水池本體上端處,清潔人員站在地面上直接對過濾板上雜質進行清潔,從而有效達到便于清潔環形隔管外側壁與蓄水池本體內側壁之間和蓄水池本體底壁處的雜質的效果;
2、氣囊體位于過濾板的下方,以減少污泥等雜質對氣囊體腐蝕,以延長氣囊體的使用壽命;
3、當過濾板向上滑動的過程中,第一清潔刷、第二清潔刷分別對環形隔管外側壁、蓄水池本體內側壁進行清潔。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分的放大圖,主要用于體現第一清潔刷和第二清潔刷之間的結構關系。
圖中:1、蓄水池本體;11、滑移凹槽;2、環形隔管;21、支撐件;3、過濾板;31、防磨板;32、加高板;321、第一清潔刷;322、第二清潔刷;323、滑移凸塊;3231、滾珠;324、容納槽;4、氣囊體;41、塑料軟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一種生態型園林蓄水池,參照圖1,其包括蓄水池本體1,蓄水池本體1設置在園林的雨水匯集區,蓄水池本體1的內側壁由混凝土制成,蓄水池本體1優選為立方體槽狀結構,蓄水池本體1內設置有環形隔管2,環形隔管2與蓄水池本體1內側壁輪廓相適配,環形隔管2的截面為“口”字型結構,環形隔管2與蓄水池本體1底壁之間設置有支撐件21,支撐件21可以為圓柱桿或棱型桿等,以將環形隔管2下端與蓄水池本體1底壁之間隔開。
參照圖1,蓄水池本體1內側壁與環形隔管2外側壁之間沿上下方向滑移設置有過濾板3,過濾板3呈“口”字型結構,過濾板3連接有氣囊體4,優選氣囊體4位于過濾板3的下表面上,以減少污泥等雜質堆積在氣囊體4上,氣囊體4一般為橡膠材質制成,容易被污泥腐蝕,污泥被過濾板3過濾掉,從而延長氣囊體4的使用壽命,氣囊體4連通有充氣件(圖中未示出),充氣件可以為空氣壓縮機或充氣機等設備,氣囊體4通過塑料軟管41與充氣件連接,塑料軟管41經蓄水池本體1內側壁向外界延伸并與充氣件連接,以將氣囊體4內的氣體排放或向氣囊體4內充入氣體。
參照圖2,過濾板3分別位于蓄水池本體1內側壁、環形隔管2外側壁處的邊緣向下延伸形成有防磨板31,兩個防磨板31分別將氣囊體4與蓄水池本體1內側壁、環形隔管2外側壁隔開,以防止氣囊體4與蓄水池本體1內側壁、環形隔管2外側壁產生摩擦。
參照圖2,過濾板3分別位于蓄水池本體1內側壁、環形隔管2的外側壁處的邊緣均向上延伸形成有加高板32,兩個加高板32、過濾板3之間形成有容納槽324,以容納更多的污泥等雜質,蓄水池本體1的內側壁沿上下方向設置有滑移凹槽11,滑移凹槽11呈“T”型結構,位于蓄水池本體1內側壁處的加高板32設置有滑移凸塊323,滑移凸塊323呈“T”型結構,并與滑移凹槽11配合,以便于給過濾板3的滑移進行導向。
參照圖2,滑移凸塊323與滑移凹槽11內側壁相抵的外側壁滾動嵌置有若干個滾珠3231,若干個滾珠3231同時與滑移凹槽11內側壁相抵,以減小滑移凸塊323與滑移凹槽11內側壁之間的摩擦。
參照圖2,位于環形隔管2外側壁處的加高板32上端設置有第一清潔刷321,第一清潔刷321為塑料刷或毛刷,第一清潔刷321與環形隔管2外側壁相抵,當過濾板3沿上下方向滑移的時候,第一清潔刷321自動對環形隔管2的外側壁進行清潔,位于蓄水池本體1內側壁處加高板32的上端設置有第二清潔刷322,第二清潔刷322為塑料刷或毛刷,第二清潔刷322與蓄水池本體1內側壁相抵,當過濾板3沿上下方向滑移的時候,第二清潔刷322自動對環形隔管2的外側壁進行清潔。
工作原理如下:當正常使用的情況下,氣囊體4為空癟的狀態,過濾板3位于過濾板3處,當下雨時,地面上的雨水經蓄水池本體1內側壁與環形隔管2外側壁之間向下流動,當雨水流動至過濾板3處時,過濾板3將雨水中的污泥等雜質過濾在容納槽324內,經過過濾板3的雨水繼續向下流動,經環形隔管2的下端口不斷向上流動,從而將雨水匯集在環形隔管2內。
當容納槽324內的雜質需要清潔時,充氣件通過塑料軟管41向氣囊體4內充氣,直至氣囊體4內被充滿氣體,從而使過濾板3被氣囊體4向上頂起,直至過濾板3滑移至蓄水池本體1內側壁的上端處,此時容納槽324內的污泥等雜質位于蓄水池本體1的上端處,清潔人員直接對容納槽324內的污泥等雜質進行清潔,雨水中的雜質被過濾板3過濾,因此蓄水池本體1底壁處的雜質已被過濾,環形隔管2與蓄水池本體1內側壁之間的污泥等雜質被提升至蓄水池本體1的上端處,從而達到便于清潔環形隔管2與蓄水池本體1內側壁和蓄水池本體1底壁處的雜質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