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智能馬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智能馬桶蓋的防倒吸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座便器僅僅只是有沖水的功能,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升,人們對于各種生活設施的功能性要求也逐漸提升,因此也漸漸的研發出了智能馬桶,一般的智能馬桶具有的功能為臀部清凈、下身清凈、移動清凈、坐圈保溫、暖風烘干、自動除臭、靜音落座等功能。
傳統馬桶往往連著水箱,長期不使用會導致細菌滋生,危及家人健康,且現有的智能馬桶讓自來水直接供給沖水系統,避免發生長期不使用導致水體污染的情況,使得沖水時能保持優質水體,而在沖水的過程中沖水系統常常會出現水倒吸的情況出現,進而當馬桶堵住時,水會從馬桶倒吸進沖水系統中,進而造成沖水系統內的水質被污染,導致使用不便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智能馬桶蓋的防倒吸結構,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實現智能馬桶內的水不會通過控制閥和出水端倒吸進管體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智能馬桶蓋的防倒吸結構,包括管體,所述管體內設有能控制管路通斷的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內具有泄壓腔,所述控制閥設置在泄壓腔內,所述管體上還設有能將泄壓腔與外界相連通的排水通道和進氣通道,所述進氣通道的進氣口位于排水通道上方。
工作原理:由于智能馬桶內部的設置,一般是將排水通道的出水口設置在馬桶內,當自來水停水或者是馬桶堵塞時,管體內產生負壓,氣體能從進氣通道進入到泄壓腔內,在控制閥的作用下,消除了管體內的真空狀態,此時從進氣通道進入到管體內的氣體能將水路隔開,同時在控制閥作用的過程中,管道內的少量水會從泄壓腔排出,而由于管體上的進氣通道和排水通道是相互隔開的,且進氣通道的進氣口設置在排水通道的上方,進而保證了在控制閥運行的過程中管體內的少量水會從泄壓腔內流入到排水通道內并排進馬桶內,同時出水端的污水也通過控制閥隔斷;當需要進行沖洗時,只需要將自來水打開,水從進水端進入到管體內,在水的推力作用下控制閥能使得管體從進水端到出水端的管路連通,實現沖洗過程;上述排水通道和進氣通道的設置實現了當馬桶堵塞或者自來水停水時,馬桶內的污水都不會倒吸進管體內,進而保證了管體內水質不會被污染。
在上述的智能馬桶蓋的防倒吸結構中,所述管體一端為進水端,另一端為出水端,所述排水通道具有開設在管體靠近出水端一側側壁的排水口和設置在管體出水端靠近一側側壁上的排水管,所述進氣通道具有設置在排水管側壁上的進氣管,所述進氣口設置在排水管側壁上,所述進氣口位于排水口的上方。
該結構的設置,方便了在使用過程中水能更方便的從排水管排出,氣體能更好的從進氣管進入到泄壓閥內,由于進氣管是設置在排氣管上,因此在進行對管體進氣和排水過程的同時不影響整個沖洗過程的進度,且能實現對管體內的防倒吸功能。
在上述的智能馬桶蓋的防倒吸結構中,所述排水管的端部連接有用于連通至馬桶內的排水軟管,且排水軟管與排水管相連通。
排水軟管的設置,能使得排水管內的污水能更方便的排入到馬桶內,且排水軟管的安裝和清洗較為方便,在進行馬桶的安裝過程中,不需要特意的安裝排水軟管的安裝空間,同時排水軟管的更換和清洗也是較為方便的。
在上述的智能馬桶蓋的防倒吸結構中,所述進氣管位于排水管的中部且進氣管靠近泄壓腔,所述進氣管與排水管相連通。
將進氣管設置在排水管的中部,節省了進氣管的安裝空間,進氣管與排水管之間的連接更加的穩固,進氣管能更靠近泄壓腔設置,有助于氣體能從進氣管能加快速的進入到排水管中。
在上述的智能馬桶蓋的防倒吸結構中,所述排水管和管體之間設有加強板,所述進氣管位于加強板的上方。
由于排水管的中部設置有加強板,且排水管僅僅是一端與管體連接,進而容易造成在使用的過程中排水管會出現連接不穩定的情況出現,而加強板的設置,能進一步的加強排水管和管體之間的連接,保證了在使用過程中排水管與管體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固,同時將進氣管設置在加強板的上方,此時加強板也承載了一部分進氣管的重力。
在上述的智能馬桶蓋的防倒吸結構中,所述進氣管和排水管一體成型。
該結構的設置,能加強進氣管和排水管之間的連接強度,同時也方便了安裝人員的安裝工作,使得智能馬桶蓋的安裝更加的方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智能馬桶蓋的防倒吸結構具有以下優點:
1、通過設置進氣通道和排水通道,保證了控制閥在運行的過程中,不會出現污水排水和氣體在同一個通道內,進而不會出現出水端的污水和排水通道內的污水倒吸管體內的情況。
2、進水管設置在出水管上,節省了進氣管的安裝空間,進氣管與排水管之間的連接更加的穩固,有助于氣體能從進氣管能加快速的進入到排水管中。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智能馬桶蓋的防倒吸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智能馬桶蓋的防倒吸結構的部分剖視圖。
圖中,1、管體;11、進水端;12、出水端;13、泄壓腔;14、排水口;15、進氣口;2、控制閥;3、排水通道;4、進氣通道;5、排水管;6、進氣管;7、排水軟管;8、加強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智能馬桶蓋的防倒吸結構,包括管體1,管體1一端為進水端11,管體1的進水端11連接自來水水管,另一端為出水端12,管體1的出水端12連接馬桶內用于沖洗的噴頭,該噴頭是設置在馬桶內的,管體1內設有能控制管路通斷的控制閥2。
具體的說,如圖1和圖2所示,管體1內具有泄壓腔13,控制閥2設置在泄壓腔13內,管體1上還設有能將泄壓腔13與外界相連通的排水通道3和進氣通道4,排水通道3具有開設在管體1靠近出水端12一側側壁的排水口14和設置在管體1靠近出水端12一側側壁上的排水管5,進氣通道4具有設置在排水管5側壁上的進氣管6,進氣口15設置在排水管5側壁上,進氣口15位于排水口14的上方。
工作原理:由于智能馬桶內部的設置,一般是將排水通道3的出水口設置在馬桶內,當自來水停水或者是馬桶堵塞時,管體1內產生負壓,氣體能從進氣通道4進入到泄壓腔13內,在控制閥2的作用下,消除了管體1內的真空狀態,此時從進氣通道4進入到管體1內的氣體能將水路隔開,同時在控制閥2作用的過程中,管道內的少量水會從泄壓腔13排出,而由于管體1上的進氣通道4和排水通道3是相互隔開的,且進氣通道4的進氣口15設置在排水通道3的上方,進而保證了在控制閥2運行的過程中管體1內的少量水會從泄壓腔13內流入到排水通道3內并排進馬桶內,同時出水端12的污水也通過控制閥2隔斷;同時當需要進行沖洗時,只需要將自來水打開,水從進水端11進入到管體1內,在水的推力作用下控制閥2能使得管體1從進水端11到出水端12的管路連通,實現沖洗過程;上述排水通道3和進氣通道4的設置實現了當馬桶堵塞或者自來水停水時,馬桶內的污水都不會倒吸進管體1內,進而保證了管體1內水質不會被污染。
進一步的說,如圖1和圖2所示,進氣管6位于排水管5的中部且進氣管6靠近泄壓腔13,進氣管6與排水管5相連通,排水管5的端部連接有用于連通至馬桶內的排水軟管7,且排水軟管7與排水管5相連通。
將進氣管6設置在排水管5的中部,節省了進氣管6的安裝空間,進氣管6與排水管5之間的連接更加的穩固,進氣管6能更靠近泄壓腔13設置,有助于氣體能從進氣管6能加快速的進入到排水管5中;排水軟管7的設置,能使得排水管5內的污水能更方便的排入到馬桶內,且排水軟管7的安裝和清洗較為方便,在進行馬桶的安裝過程中,不需要特意的安裝排水軟管7的安裝空間,同時排水軟管7的更換和清洗也是較為方便的。
更進一步的說,如圖1和圖2所示,排水管5和管體1之間設有加強板8,進氣管6位于加強板8的上方,進氣管6和排水管5一體成型。
由于排水管5的中部設置有加強板8,且排水管5僅僅是一端與管體1連接,進而容易造成在使用的過程中排水管5會出現連接不穩定的情況出現,而加強板8的設置,能進一步的加強排水管5和管體1之間的連接,保證了在使用過程中排水管5與管體1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固,同時將進氣管6設置在加強板8的上方,此時加強板8也承載了一部分進氣管6的重力,而進氣管6和排水管5一體成型,能加強進氣管6和排水管5之間的連接強度,同時也方便了安裝人員的安裝工作,使得智能馬桶蓋的安裝更加的方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