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支撐基坑的土釘墻。
背景技術:
基坑是在基礎設計位置按照基底標高和基礎平面尺寸所開挖的土坑,開挖前應根據地質水文資料,結合現場附近建筑物情況,決定開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土釘墻是一種常見的支護結構,多用來對基坑的邊坡進行支撐。
申請公布號為CN102352630A的中國專利《全螺紋纖維樹脂桿體土釘墻及其施工方法》公開了全螺紋纖維樹脂桿體土釘墻,土釘墻的土釘桿體為全螺紋纖維樹脂桿體,其位于混凝土面層內區段上部設置有輔助加強筋,下部設置有通長的橫壓筋,所述旋緊螺母為樹脂螺母,所述墊板為樹脂材料注成的樹脂墊板,其緊貼混凝土面層的外表面,所述全螺紋纖維樹脂桿體伸入邊坡土體內部分上間隔套有環形定位器。
但是上述全螺紋纖維樹脂桿體土釘墻存在以下缺點:基坑開挖后四周為潮濕的邊坡,在施工現場經常容易出現邊坡大面積滲水的現象,滲水通過全螺紋樹脂桿體土釘墻四周后進入到基坑內,導致基坑坑底變得潮濕,影響基坑內的施工。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支撐基坑的土釘墻,具有自動收集基坑邊坡水分減少滲水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用于支撐基坑的土釘墻,包括混凝土面層、穿過所述混凝土面層且前端用于插入到邊坡土體內的土釘,所述土釘前端高于所述土釘后端,所述土釘內部設置有空腔、設置于所述土釘前端且連通于所述空腔內的滲水孔、連通于所述空腔且位于所述土釘后端的開口、用于啟閉所述開口的封蓋,所述空腔內設置有保水劑,所述封蓋上設置有貫穿所述封蓋的引流孔,所述土釘墻還包括位于所述引流孔下方的集水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保水劑是一種吸水能力特別強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將保水劑放置在土釘的空腔內,保水劑接觸到土釘前端的滲水孔后,土釘前端附近的水分通過滲透作用進入到空腔內被保水劑大量吸收,將基坑邊坡土體內的水分聚集在土釘空腔內,在重力作用下土釘內的水分沿空腔內壁向下流動,流出封蓋上的引流孔后滴落到集水槽內,土釘墻在對基坑邊坡土體在起到支撐作用的同時,達到了自動聚集基坑邊坡土體內的水分、減少基坑邊坡滲水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土釘上設置有螺紋連接于所述土釘的鎖緊螺母、套設于所述土釘上的限位環,所述限位環位于所述鎖緊螺母和所述混凝土面層之間。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旋轉鎖緊螺母將限位環抵緊在混凝土面層端面上,將土釘固定在混凝土面層上,避免土釘相對于混凝土面層松動。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限位環兩端邊緣向外延伸后形成外緣,所述鎖緊螺母抵緊于所述限位環一端外緣端面,所述混凝土面層端面抵緊于所述限位環另一端外緣端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限位環兩端形成外緣,外緣端面接觸混凝土面層端面,接觸面積大,減少混凝土面層受到限位環的作用力而破損。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空腔內設置容納框、位于所述容納框內的容納袋,所述容納袋內設置有透水孔,所述保水劑放置于所述容納袋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需要更換保水劑時,打開封蓋后將容納框內的容納袋取出即可。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容納袋為布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布袋不易破損,能夠多次重復利用。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容納框內設置有抵緊在容納袋上的擋板、一端抵緊于所述封蓋上且另一端抵緊于所述擋板端面上的推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推桿使擋板抵緊在容納袋上,容納袋被擠壓后突出于容納框的間隙后,抵緊在空腔內壁上的滲水孔處。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封蓋螺紋連接于所述土釘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旋轉封蓋即可將封蓋從土釘取下和安裝。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將混凝土面料上的土釘前端插入到基坑邊坡土體上,將混凝土面層固定,對基坑邊坡土體起到支撐作用;其次,利用土釘內的保水劑大量聚集基坑邊坡土體內的水分,并通過引流孔引流至集水槽內,達到了只支撐基坑邊坡土體、自動收集基坑邊坡土體內的水分減少滲水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土釘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限位環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土釘、容納袋、容納框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圖中:1、混凝土面層;2、土釘;21、空腔;22、滲水孔;23、開口;24、封蓋;241、引流孔;3、容納框;31、容納袋;311、保水劑;312、透水孔;32、擋板;33、推桿;4、限位環;41、外緣;5、鎖緊螺母;6、集水槽;7、基層邊坡土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一種用于支撐基坑的土釘墻,如圖1到圖3所示,包括混凝土面層1和涂層,土釘2放在混凝土面層1的框架上,將混凝土漿噴入到混凝土面層1框架內,凝固后形成混凝土面層1。土釘2的前端用于插入到基坑邊坡的土體內,土釘2的后端穿過混凝土面層1。土釘2的后端套設有限位環4和鎖緊螺母5,限位環4為不銹鋼材質并且兩端向外延伸后形成外緣41,鎖緊螺母5螺紋連接在土釘2上,限位環4位于鎖緊螺母5和混凝土面層1之間,旋轉鎖緊螺母5,使鎖緊螺母5抵緊在限位環4一端外緣41端面上,限位環4另一端外緣41端面抵緊在混凝土面層1端面上。
如圖1所示,結合圖4,土釘2呈傾斜設置,土釘2的前端高于土釘2的后端。土釘2中部設置有空腔21,土釘2前端設置有連通于空腔21的滲水孔22,土釘2的后端設置有連通于空腔21的開口23和用來啟閉開口23的封蓋24。空腔21內放置有容納框3,容納框3內放置有容納袋31,容納袋31內設置有保水劑311,容納袋31上設置有多個透水孔312。容納框3內還設置有擋板32和推桿33,推桿33位于擋板32和封蓋24之間,推桿33一端抵緊在封蓋24端面,推桿33的另一端抵緊在擋板32端面上。擋板32遠離推板的端面抵緊在容納袋31上,容納袋31被擠壓后外壁抵緊在滲水孔22處。容納袋31選用布袋,便于清洗和反復利用。
如圖1所示,結合圖4,土釘2后端的封蓋24螺紋連接在土釘2后端端部,封蓋24上設置有多個引流孔241,用于將空腔21內的水分引出。封蓋24下端放置有積集水槽6,水流從空腔21內流出后低落在集水槽6內,避免水分擴散到基坑坑底。
用于支撐基坑的土釘墻上的土釘2前端插入到基坑邊坡土體7上,容納袋31內的保水劑311能夠起到大量吸水的作用,通過滲透作用將基坑邊坡土體7的水分吸收和聚集后,再通過土釘2將聚集的水分引流到集水槽6內,減少基坑邊坡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