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機械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小型便捷式多級夯土設備。
背景技術:
在目前市政、公路、橋梁工程的土石方夯實施工作業中,仍存在有限空間下進行土石方填筑作業區域或大型土石方壓實施工機械無法進行壓實的區域,如溝槽、臺背等的回填施工作業等。在以往的回填夯實施工作業中,主要采用小型氣動或電動機具夯實,砂礫石則采用水沉方式夯實。這些夯實作業中,由于機具自身的夯實功較小或采用自然沉降的原理都不能較好地進行回填材料的夯實,加之作業空間有限,以及人為操作等原因,最終的夯實密度不能滿足規范要求,給施工質量帶來一定隱患。雖然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利用強夯原理進行臺背回填夯實的機械,但設備體積較大,成本造價高,不能滿足各類有限空間條件下,溝槽或臺背回填的夯實要求。
目前,現有的夯實機結構笨重,使用不方便,噪音大污染大,為了方便施工,減小噪音,需要合理的裝置,且現有的夯實機在使用時耗能嚴重,夯實效果較差,擊打頻率較低,使用壽命較短,且移動較為不便,這都會給使用者帶來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小型便捷式多級夯土設備,結構簡單,操作簡單,成本低,作用力峰值小、擊打頻率高、作用柔和,適用范圍廣,使用壽命長,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小型便捷式多級夯土設備,用于對回填土進行夯實,包括夯實系統,與夯實系統連接的機架;所述夯實系統包括動力驅動裝置、與機架連接且用于支撐固定動力驅動裝置的固定架以及與動力驅動裝置連接的夯實裝置。
對上述方案進行進一步優選,所述動力驅動裝置為雙向電動機,所述雙向電動機安裝在固定架上,所述雙向電動機的輸出軸的兩側自由端安裝有與輸出軸同軸的轉動輪,所述轉動輪遠離雙向電動機的一側安裝有偏心桿,所述偏心桿與夯實裝置連接。偏心桿安裝在轉動輪除轉動輪中心的任意部位。
對上述方案進行進一步優選,所述夯實裝置包括與偏心桿連接的連接桿以及與連接桿遠離偏心桿一端連接的夯實面。偏心桿與連接桿進行套接。
對上述方案進行進一步優選,所述連接桿上設置有用于安裝夯實面的卡槽。
對上述方案進行進一步優選,所述機架包括驅動桿,所述驅動桿上設置有橡膠圈。
對上述方案進行進一步優選,所述機架設置有便于夯實機構移動的萬向輪。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過程中,使用者接通電源,雙向轉動機的輸出軸將進行轉動,與輸出軸同軸連接的轉動輪將隨輸出軸進行轉動,安裝在轉動輪上的偏心桿,將沿轉動輪中心進行轉動,通過偏心桿帶動夯實裝置進行轉動,當偏心桿轉動到靠近機架驅動桿的位置時,夯實面將遠離受力面,通過雙向電動機的轉動,當偏心桿轉動到遠離機架驅動桿的位置時,夯實面將對受力面進行作用,實現夯實,在夯實到一定強度后,在作用力大小不變的情況下,將無法再進行夯實,使用者可在卡槽內安裝夯實面實現作用力的增大,滿足夯實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簡單,成本低。
(2)本實用新型設置有雙向電動機,通過夯實裝置與雙向電動機,實現夯實。
(3)本實用新型在連接桿上設置有卡槽,能夠有效的增加夯實面的重量,使得夯實更加具有可靠性。
(4)本實用新型設置有萬向輪,采用萬向輪進行夯實機構移動,使得夯實機構變向移動簡單、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小型便捷式多級夯土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機架,11-驅動桿,111-橡膠圈,2-雙向電動機,21-輸出軸,22-轉動輪,23-偏心桿,3-固定架,41-夯實面,42-連接桿,421-卡槽,5-萬向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1: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如圖1所示,一種小型便捷式多級夯土設備,用于對回填土進行夯實,包括夯實系統,與夯實系統連接的機架1;所述夯實系統包括動力驅動裝置、與機架1連接且用于支撐固定動力驅動裝置的固定架3以及與動力驅動裝置連接的夯實裝置。
在使用過程中,使用者接通電源,動力驅動裝置將所產生的動力傳輸到夯實裝置,夯實裝置對作業面進行夯實,固定架對動力驅動裝置進行固定,避免長時間使用造成損壞。
在使用過程中,使用者接通電源,雙向轉動機的輸出軸將進行轉動,與輸出軸同軸連接的轉動輪將隨輸出軸進行轉動,安裝在轉動輪上的偏心桿,將沿轉動輪中心進行轉動,通過偏心桿帶動夯實裝置進行轉動,當偏心桿轉動到靠近機架驅動桿的位置時,夯實面將遠離受力面,通過雙向電動機的轉動,當偏心桿轉動到遠離機架驅動桿的位置時,夯實面將對受力面進行作用,實現夯實,在夯實到一定強度后,在作用力大小不變的情況下,將無法再進行夯實,使用者可在卡槽內安裝夯實面實現作用力的增大,滿足夯實的要求。
需要說明的是,通過上述改進,通過驅動裝置驅動夯實裝置對回填土進行夯實,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實施例2:
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做進一步優化,如圖1所示,所述動力驅動裝置為雙向電動機2,所述雙向電動機2安裝在固定架3上,所述雙向電動機2的輸出軸21的兩側自由端安裝有與輸出軸21同軸的轉動輪22,所述轉動輪22遠離雙向電動機2的一側安裝有偏心桿23,所述偏心桿23與夯實裝置連接。
需要說明的是,通過上述改進,雙向電動機2安裝在固定架3上,固定架3與機架1進行連接,使得在夯實過程中,雙向電動機2不會出現震動,有效的避免長時間使用造成雙向電動機2的損壞,通過輸出軸夯實裝置進行夯實,結構簡單,當偏心桿23轉動到靠近機架1驅動桿11的位置時,夯實面41將遠離受力面,通過雙向電動機2的轉動,當偏心桿23轉動到遠離機架1驅動桿11的位置時,夯實面41將對回填土進行作用。
本實施例的其他部分與上述實施例相同,故不再贅述。
實施例3:
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做進一步優化,如圖1所示,所述夯實裝置包括與偏心桿23連接的連接桿42以及與連接桿42遠離偏心桿23一端連接的夯實面41。
本實施例的其他部分與上述實施例相同,故不再贅述。
實施例4:
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做進一步優化,如圖1所示,所述連接桿42上設置有卡槽421。
需要說明的是,通過上述改進,卡槽421用于增加夯實面41,增加作用力,有效的避免長時間采用相同作用力對同一位置進行夯實,無法夯實要求,增加夯實面41有效的實現作用力的增加。
本實施例的其他部分與上述實施例相同,故不再贅述。
實施例5:
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做進一步優化,如圖1所示,所述機架1包括驅動桿11,所述驅動桿11上設置有橡膠圈111;所述機架1底部設置有萬向輪5。
需要說明的是,通過上述改進,安裝在驅動桿11的橡膠圈111主要用于人們在推動夯實裝置時進行手握,增強手握舒適感;萬向輪5有效的實現多方向的轉動。優選的在還設置有定位器,定位器主要用于控制在夯實機構驅動夯實位置時,將萬向輪5進行固定,避免出現移動。
本實施例的其他部分與上述實施例相同,故不再贅述。
實施例6:
本實施例作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小型便捷式多級夯土設備,用于對回填土進行夯實,包括夯實系統,與夯實系統連接的機架1;所述夯實系統包括動力驅動裝置、與機架1連接且用于支撐固定動力驅動裝置的固定架3以及與動力驅動裝置連接的夯實裝置;所述動力驅動裝置為雙向電動機2,所述雙向電動機2安裝在固定架3上,所述雙向電動機2的輸出軸21的兩側自由端安裝有與輸出軸21同軸的轉動輪22,所述轉動輪22遠離雙向電動機2的一側安裝有偏心桿23,所述偏心桿23與夯實裝置連接;所述夯實裝置包括與偏心桿23連接的連接桿42以及與連接桿42遠離偏心桿23一端連接的夯實面41;所述連接桿42上設置有卡槽421;所述機架1包括驅動桿11,所述驅動桿11上設置有橡膠圈111;所述機架1設置有萬向輪5以及可以限制萬向輪5移動的定位器。
在使用過程中,使用者接通電源,雙向轉動機2的輸出軸將進行轉動,與輸出軸21同軸連接的轉動輪22將隨輸出軸21進行轉動,安裝在轉動輪上的偏心桿23,將沿轉動輪22中心進行轉動,通過偏心桿23帶動夯實裝置進行轉動,當偏心桿23轉動到靠近機架驅動桿111的位置時,夯實面將遠離受力面,通過雙向電動機2的轉動,當偏心桿23轉動到遠離機架驅動桿11的位置時,夯實面將對受力面進行作用,實現夯實,在夯實到一定強度后,在作用力大小不變的情況下,將無法再進行夯實,使用者可在卡槽421內安裝夯實面實現作用力的增大,滿足夯實的要求。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