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城市內河、河湖底淤泥先固化后開挖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疏浚技術領域,具體講是一種城市內河、河湖底淤泥先固化后開挖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河湖底淤泥已日益影響到河湖防洪、排澇、灌溉、供水、通航等各項工作的開展,為了進行清淤疏浚,我國每年都開展大規模的河道湖泊疏浚淤泥工程,從而產生數億萬方的疏浚淤泥。目前河道清淤工程中常見的方法利用疏浚船以絞吸式、耙吸式、水力沖挖等方法進行疏浚。這種疏浚方式產生的疏浚泥含水量高達液限的3-5倍,甚至更高,呈流動性狀態,易在運輸過程中漏灑,對環境造成污染。為了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采用密封的罐車將淤泥輸送至堆放點,導致運輸的價格大幅上升。同時疏浚淤泥的高含水量需要大容量的容器進行堆放,即占用大的堆場面積。
[0003]由于疏浚淤泥高含水量、高粘、排水性差、強度低、孔隙比大等特點導致它在工程中難以固結,受天氣等外界影響比較大,長期處于沼澤狀態,難以形成硬殼層,資源不能利用,往往作為廢棄土處理,造成資源的浪費和堆放土地占用。同時很多工程建設的開展又存在著工程用土嚴重不足的問題,從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出發,尋求一種淤泥經過處理轉化為土資源進行利用的處理方法迫在眉睫。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專利號為201510302471.2的專利公開了一種河湖底淤泥先固化后開挖的方法,該專利將廢棄的河湖底淤泥就地固化處理至低含水率的土或優質填料后,用普通挖掘機開挖并用普通運輸車進行輸送至堆場或應用于工程中的方法,則避免了環境污染,解決廢棄淤泥運輸和堆放的問題,同時固化的淤泥可以作為一種填料資源用于工程建設中,節約能源。但是,上述技術方案在使用過程中往往會存在以下問題:1、只適合在處理湖底的淤泥,不適合在城市內河里實施,因為城市內河通常河道旁邊有建筑物,而固化劑需要通過管路輸送到泥下攪拌系統,在城市內河中兩旁一般都是房屋等建筑物,攪拌好的固化劑是無法送到處理系統的;2、無法直接在河道上行走,因為在河道淤泥及污泥坑處理在泥面上作業如果采用傳統挖掘機是無法進行行走的。
【發明內容】
[0005]鑒于上述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城市內河、河湖底淤泥先固化后開挖的方法。
[0006]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城市內河、河湖底淤泥先固化后開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7](I)圍堰抽水處理:在內河、河湖底待開挖地點進行圍堰,且抽除圍堰區域內的積水,并在圍堰區域的邊緣設置排水溝;
[0008](2)就地固化處理:采用能夠在河道行走的挖機對圍堰區域的淤泥進行就地固化處理,所述就地固化處理為:通過能在泥面上自由行走且與挖機平臺連接的的固體送料平臺將固化劑輸送至泥下攪拌系統的的藥劑輸送連接管端上,運用攪拌頭螺旋攪拌過程中形成負壓空間將固化劑噴入污泥中,使固化劑和污泥進行有效均勻地混合,使得污泥固結;
[0009](3)挖掘固化的淤泥:將經過步驟(2)固化處理的淤泥挖出,并運輸至堆放點。
[0010]進一步地,所述步驟(3)之后還包括:步驟(4),進行內河、河湖底部施工并拆除圍堰:挖除淤泥后,根據設計要求在內河、河湖底部進行施工,施工結束之后拆除圍堰。
[0011 ]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3)中,留下15-80cm厚的經過固化處理的游泥作為河床的底板或與砂石料、混凝土一起混合作為河床的底部結構。
[0012]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中,就地固化處理的方式采用挖機在上、下,左、右、前、后三維空間內進行機械攪拌。
[0013]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中的固化劑為無機膠凝固化劑。
[0014]進一步地,無機膠凝固化劑的添加量為污泥量的5%_10%。
[0015]應用本發明所設計的一種城市內河、河湖底淤泥先固化后開挖的方法,其有益效果是:采用能夠在河道行走的挖機對圍堰區域的淤泥進行就地固化處理,通過能在泥面上自由行走且與挖機平臺連接的的固體送料平臺使得本發明能夠在城市內河河道旁邊有建筑物的地方使用,有效地將污泥進行資源化利用,可以應用到道路工程及建筑工程的填埋土方,也可用作制磚等建筑材料,實現污泥變廢為寶。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比較直觀、完整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現就進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說明如下:
[0017]—種城市內河、河湖底淤泥先固化后開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8](I)圍堰抽水處理:在內河、河湖底待開挖地點進行圍堰,且抽除圍堰區域內的積水,并在圍堰區域的邊緣設置排水溝;
[0019](2)就地固化處理:采用能夠在河道行走的挖機對圍堰區域的淤泥進行就地固化處理,所述就地固化處理為:通過能在泥面上自由行走且與挖機平臺連接的的固體送料平臺將固化劑輸送至泥下攪拌系統的的藥劑輸送連接管端上,運用攪拌頭螺旋攪拌過程中形成負壓空間將固化劑噴入污泥中,使固化劑和污泥進行有效均勻地混合,使得污泥固結;
[0020](3)挖掘固化的淤泥:將經過步驟(2)固化處理的淤泥挖出,并運輸至堆放點。
[0021](4)進行內河、河湖底部施工并拆除圍堰:挖除淤泥后,根據設計要求在內河、河湖底部進行施工,施工結束之后拆除圍堰。
[0022]步驟(3)中,留下15-80cm厚的經過固化處理的淤泥作為河床的底板或與砂石料、混凝土一起混合作為河床的底部結構。
[0023]步驟(2)中,就地固化處理的方式采用挖機在上、下,左、右、前、后三維空間內進行機械攪拌,攪拌效果好,攪拌器在運行過程中,動力消耗極小,運行成本低,污泥固化量大,平均每個攪拌系統可日處理污泥坑污泥1000立方米左右。
[0024]步驟(2)中的固化劑為無機膠凝固化劑,無機膠凝固化劑固化劑是由幾種鎂鹽復配,并加入促凝劑和防水劑、穩定劑、重金屬螯合劑制成,無機膠凝固固化時間短,可以在短期內(24h_48h)使污泥凝固,混合后無需翻拋晾曬,化劑的添加量為污泥量的5%_10%,對污泥PH改變較小,同時可以抑制臭氣的產生,殺滅污泥中有害病原菌體。且大大降低了對環境污染的影響,穩定化處理的污泥可作為城市建設回填土使用,也可作為制磚的原料,如經過一段時間的穩定期后,也可作為城市綠化用土。
[0025]當然,以上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于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城市內河、河湖底淤泥先固化后開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圍堰抽水處理:在內河、河湖底待開挖地點進行圍堰,且抽除圍堰區域內的積水,并在圍堰區域的邊緣設置排水溝; (2)就地固化處理:采用能夠在河道行走的挖機對圍堰區域的淤泥進行就地固化處理,所述就地固化處理為:通過能在泥面上自由行走且與挖機平臺連接的的固體送料平臺將固化劑輸送至泥下攪拌系統的的藥劑輸送連接管端上,運用攪拌頭螺旋攪拌過程中形成負壓空間將固化劑噴入污泥中,使固化劑和污泥進行有效均勻地混合,使得污泥固結; (3)挖掘固化的淤泥:將經過步驟(2)固化處理的淤泥挖出,并運輸至堆放點。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城市內河、河湖底淤泥先固化后開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之后還包括:步驟(4),進行內河、河湖底部施工并拆除圍堰:挖除淤泥后,根據設計要求在內河、河湖底部進行施工,施工結束之后拆除圍堰。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城市內河、河湖底淤泥先固化后開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留下15-80cm厚的經過固化處理的淤泥作為河床的底板或與砂石料、混凝土一起混合作為河床的底部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城市內河、河湖底淤泥先固化后開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就地固化處理的方式采用挖機在上、下,左、右、前、后三維空間內進行機械攪拌。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城市內河、河湖底淤泥先固化后開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固化劑為無機膠凝固化劑。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城市內河、河湖底淤泥先固化后開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無機膠凝固化劑的添加量為污泥量的5%-10%。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城市內河、河湖底淤泥先固化后開挖的方法,包括步驟:圍堰抽水處理;就地固化處理:采用能夠在河道行走的挖機對圍堰區域的淤泥進行就地固化處理,通過能在泥面上自由行走且與挖機平臺連接的固體送料平臺將固化劑輸送至泥下攪拌系統的藥劑輸送連接管端上,運用攪拌頭螺旋攪拌過程中形成負壓空間將固化劑噴入污泥中,使固化劑和污泥進行有效均勻地混合,使得污泥固結;挖掘固化的淤泥。本發明能夠在城市內河河道旁邊有建筑物的地方使用,有效地將污泥進行資源化利用,可以應用到道路工程及建筑工程的填埋土方,也可用作制磚等建筑材料,實現污泥變廢為寶。
【IPC分類】E02F5/28, E02D3/12
【公開號】CN105672391
【申請號】CN201610039938
【發明人】翁榮慶
【申請人】寧波瑞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15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