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邊坡綠化的生態防護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邊坡水土保持和生態保護技術,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邊坡綠化的生態防護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對裸露邊坡保護和綠化進行研宄與實踐,促使生態修復與生態重建正成為新的工程領域,其中生態護坡是目前應用最普遍的技術手段。目前,應用廣泛的生態護坡技術一般結合使用生態袋和混凝土格構,該技術存在單元格構內生態袋堆放,造成先期穩定性低、抗沖刷能力弱等一些不足,利用該技術處置的河岸、邊坡及隧道口等仍有綠化程度不高的例子;另一方面,該技術大量使用混凝土格構不僅施工復雜,能耗大,而且對坡體結構影響較大。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邊坡綠化的生態防護裝置,其穩定性高、抗沖刷能力強、施工簡單、耐久性強,且對坡體結構影響小。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邊坡綠化的生態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層平鋪并貼附于邊坡坡頂的坡頂生態袋層、多層沿邊坡坡面縱向堆疊壓實并貼附于邊坡坡面的坡面生態袋層、一層平鋪并貼附于邊坡坡底的坡底生態袋層,所述的坡頂生態袋層壓實最上面的一層所述的坡面生態袋層,最下面的一層所述的坡面生態袋層壓實所述的坡底生態袋層,相鄰兩層所述的坡面生態袋層中的其中一層所述的坡面生態袋層中的坡面生態袋與另一層所述的坡面生態袋層中的坡面生態袋交錯碼放,所述的坡頂生態袋層、多層所述的坡面生態袋層和所述的坡底生態袋層上共同張設有一張保護網,所述的保護網通過多個錨索固定于邊坡上,錨索的錨頭固定于邊坡內,錨索的尾端用于固定保護網。
[0005]該生態防護裝置還包括澆筑于邊坡坡底的外端面上的擋渣墻;擋渣墻的設置有效地防止了邊坡坡底處水土流失。
[0006]該生態防護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的坡底生態袋層與所述的擋渣墻之間的圍欄,所述的圍欄擋住所述的坡底生態袋層中的每個坡底生態袋;在此,圍欄擋住了坡底生態袋層中的每個坡底生態袋,更好的確保了由坡頂生態袋層、坡面生態袋層和坡底生態袋層構成的整體結構不被破壞。
[0007]所述的坡頂生態袋層由多個沿邊坡坡頂縱向碼放在邊坡坡頂上、并沿邊坡坡頂橫向緊密并列設置的坡頂生態袋組成;所述的坡底生態袋層由多個沿邊坡坡底縱向碼放在邊坡坡底上、并沿邊坡坡底橫向緊密并列設置的坡底生態袋組成;每層所述的坡面生態袋層由多個沿邊坡坡面橫向碼放在邊坡坡面上、并沿邊坡坡面橫向緊密并列設置的坡面生態袋組成;在此,通過規定坡頂生態袋、坡面生態袋和坡底生態袋的布置方式,可進一步提高該生態防護裝置防水土流失的效果,同時進一步確保了該生態防護裝置整體的穩定性。
[0008]所述的坡頂生態袋、所述的坡面生態袋和所述的坡底生態袋內均填充有綠化基材;具體實施時綠化基材可采用如種植土等,填充綠化基材使得坡頂生態袋、坡面生態袋和坡底生態袋能夠同時對邊坡進行綠化。
[0009]所述的保護網由草繩格構編織成網,所述的草繩格構的大小為30厘米X30厘米;具體實施時草繩格構可選用稻草秸桿編織成網狀結構,固定到邊坡上與錨索、生態袋形成整體結構,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限制草繩格構的大小是為了更好的確保每個生態袋都被保護網所保護。
[0010]所述的錨索沿與地表成30度角的方向打入邊坡,且打入邊坡的深度為2米?3米;在此,限制錨索打入邊坡的方向和深度是為了確保錨索固定保護網的穩定性及牢靠性。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通過在邊坡上堆疊坡底生態袋層、坡面生態袋層和坡頂生態袋層,且層層壓實,并且要求相鄰兩層坡面生態袋層中的其中一層坡面生態袋層中的坡面生態袋與另一層坡面生態袋層中的坡面生態袋交錯碼放,再張設一張保護網,而保護網則通過多個錨索固定于邊坡上,由于生態袋堆疊壓實,且通過保護網保護,因此提高了該生態防護裝置整體的穩定性;采用生態袋能對邊坡進行防護,而生態袋內填充的綠化基材生長后不僅能大大提高抗沖刷能力、耐久性,而且能夠同時對邊坡進行綠化;采用生態袋對邊坡進行防護,只需進行堆疊和壓實生態袋,再利用保護網和錨索穩定結構,不僅施工簡單,而且對坡體結構影響小。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生態防護裝置應用于邊坡后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生態防護裝置應用于邊坡后的縱向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5]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用于邊坡綠化的生態防護裝置,如圖所示,其包括一層平鋪并貼附于邊坡坡頂91的坡頂生態袋層1、多層沿邊坡坡面92縱向堆疊壓實并貼附于邊坡坡面92的坡面生態袋層2、一層平鋪并貼附于邊坡坡底93的坡底生態袋層3、澆筑于邊坡坡底93的外端面上的擋渣墻4、設置于坡底生態袋層3與擋渣墻4之間的圍欄5,坡頂生態袋層I壓實最上面的一層坡面生態袋層2,最下面的一層坡面生態袋層2,壓實坡底生態袋層3,相鄰兩層坡面生態袋層2中的其中一層坡面生態袋層2中的坡面生態袋21與另一層坡面生態袋層2中的坡面生態袋21交錯碼放,在鋪設時應沿邊坡的縱向自下而上鋪設坡底生態袋層3、每層坡面生態袋層2和坡頂生態袋層1,在鋪設后如存在空隙則可用土填平并壓實,坡頂生態袋層1、多層坡面生態袋層2和坡底生態袋層3上共同張設有一張保護網6,保護網6通過多個錨索7固定于邊坡上,錨索7的錨頭71固定于邊坡內,錨索7的尾端72用于固定保護網6,圍欄5擋住坡底生態袋層3中的每個坡底生態袋31。
[0016]在本實施例中,坡頂生態袋層I由多個沿邊坡坡頂91縱向碼放在邊坡坡頂91上、并沿邊坡坡頂91橫向緊密并列設置的坡頂生態袋11組成;坡底生態袋層3由多個沿邊坡坡底93縱向碼放在邊坡坡底93上、并沿邊坡坡底93橫向緊密并列設置的坡底生態袋31組成;每層坡面生態袋層2由多個沿邊坡坡面92橫向碼放在邊坡坡面92上、并沿邊坡坡面92橫向緊密并列設置的坡面生態袋21組成。坡頂生態袋11、坡面生態袋21和坡底生態袋31內均填充有綠化基材,具體實施時綠化基材可采用如種植土等,填充綠化基材使得坡頂生態袋11、坡面生態袋21和坡底生態袋31能夠同時對邊坡進行綠化。坡頂生態袋11、坡面生態袋21和坡底生態袋31均選用耐腐蝕材料制成,在堆疊坡底生態袋31、坡面生態袋21和坡頂生態袋11時,坡底生態袋31、坡面生態袋21和坡頂生態袋11均水平放置,且相鄰兩層坡面生態袋層2中上面的坡面生態袋21與下面的坡面生態袋21互相重疊。
[0017]在本實施例中,圍欄5可采用簡易結構的圍欄,如由一根橫桿和多根均勻豎直設置于橫桿上的立粧組成,每根立粧插入擋渣墻4與邊坡坡底93的外端面之間,立粧之間的間距可設計為0.55米;也可直接采用多根立粧51,如圖所示,每根立粧51插入擋渣墻4與邊坡坡底93的外端面之間,立粧51之間的間距可設計為0.55米;保護網6由草繩格構編織成網,草繩格構的大小為30厘米X30厘米;錨索7沿與地表成30度角的方向打入邊坡,且打入邊坡的深度為2米?3米,在具體操作時可沿邊坡縱向每隔2米打入一排錨索,每排錨索中錨索之間的間距可設計為40厘米;在此錨索7可直接采用現有的錨索,或采用自制的錨索,如根據土質邊坡性質,可直接選用輕質、強度適中的PP塑料打包帶,并在錨索7上設置倒刺結構,以增大抗拔力,增大錨索的錨固能力。
【主權項】
1.一種用于邊坡綠化的生態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層平鋪并貼附于邊坡坡頂的坡頂生態袋層、多層沿邊坡坡面縱向堆疊壓實并貼附于邊坡坡面的坡面生態袋層、一層平鋪并貼附于邊坡坡底的坡底生態袋層,所述的坡頂生態袋層壓實最上面的一層所述的坡面生態袋層,最下面的一層所述的坡面生態袋層壓實所述的坡底生態袋層,相鄰兩層所述的坡面生態袋層中的其中一層所述的坡面生態袋層中的坡面生態袋與另一層所述的坡面生態袋層中的坡面生態袋交錯碼放,所述的坡頂生態袋層、多層所述的坡面生態袋層和所述的坡底生態袋層上共同張設有一張保護網,所述的保護網通過多個錨索固定于邊坡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邊坡綠化的生態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澆筑于邊坡坡底的外端面上的擋渣墻。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邊坡綠化的生態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的坡底生態袋層與所述的擋渣墻之間的圍欄,所述的圍欄擋住所述的坡底生態袋層中的每個坡底生態袋。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用于邊坡綠化的生態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坡頂生態袋層由多個沿邊坡坡頂縱向碼放在邊坡坡頂上、并沿邊坡坡頂橫向緊密并列設置的坡頂生態袋組成;所述的坡底生態袋層由多個沿邊坡坡底縱向碼放在邊坡坡底上、并沿邊坡坡底橫向緊密并列設置的坡底生態袋組成;每層所述的坡面生態袋層由多個沿邊坡坡面橫向碼放在邊坡坡面上、并沿邊坡坡面橫向緊密并列設置的坡面生態袋組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邊坡綠化的生態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坡頂生態袋、所述的坡面生態袋和所述的坡底生態袋內均填充有綠化基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用于邊坡綠化的生態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護網由草繩格構編織成網,所述的草繩格構的大小為30厘米X30厘米。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用于邊坡綠化的生態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錨索沿與地表成30度角的方向打入邊坡,且打入邊坡的深度為2米?3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邊坡綠化的生態防護裝置,其包括一層平鋪并貼附于邊坡坡頂的坡頂生態袋層、多層沿邊坡坡面縱向堆疊壓實并貼附于邊坡坡面的坡面生態袋層、一層平鋪并貼附于邊坡坡底的坡底生態袋層,坡頂生態袋層壓實最上面一層坡面生態袋層,最下面一層坡面生態袋層壓實坡底生態袋層,相鄰兩層坡面生態袋層中的其中一層坡面生態袋層中的坡面生態袋與另一層坡面生態袋層中的坡面生態袋交錯碼放,坡頂生態袋層、多層坡面生態袋層和坡底生態袋層上張設有一張保護網,保護網通過錨索固定于邊坡上;優點是穩定性好,抗沖刷能力強、耐久性強,且能對邊坡進行綠化;只需堆疊和壓實生態袋,再利用保護網和錨索穩定,施工簡單且對坡體結構影響小。
【IPC分類】A01G1-00, E02B3-12, E02D17-20
【公開號】CN204530729
【申請號】CN201520151202
【發明人】方遙越, 鄧岳保, 陳良杰, 蔣陽陽, 朱悅, 程建飛, 劉欣, 黃燁亮, 張慶
【申請人】寧波大學
【公開日】2015年8月5日
【申請日】2015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