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裝置。主要解決現有污水提升裝置的殘渣儲存器、進水管道、排水管道等設置在集水箱內,安裝和清洗不方便的問題。其特征在于:所述殘渣儲存器、進水管道、排水管道均設置在集水箱的外側,所述殘渣儲存器與集水箱之間設有過濾器,所述殘渣儲存器底部側邊還設有排污口。其優點在于將殘渣儲存器、進水管道、排水管道均設置在集水箱的外側,安裝連接更加容易,同時在殘渣儲存器底部側邊還設有排污口,方便清洗,效果更好。
【專利說明】
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污水提升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污水提升裝置是將排污栗、集水箱、控制裝置以及相關管件閥門組成的一套系統,用于提升和輸送低于下水道市政管網的廢污水,有效解決或避免傳統集水坑存在的問題。
[0003]污水提升裝置工作原理是廢污水通過入口流入,經過濾網實現渣水分離,殘渣進入殘渣儲存器,水則流入集水箱,當水位達到指定位置時,啟動排污栗進行沖洗,將水及殘渣從出口排出,實現污水提升。
[0004]現有的污水提升裝置中,其殘渣儲存器、進水管道、排水管道均設置在集水箱內,不僅安裝不方便,而且清洗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了克服【背景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裝置,解決現有污水提升裝置的殘渣儲存器、進水管道、排水管道等設置在集水箱內,安裝和清洗不方便的問題。
[0006]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裝置,包括集水箱、排污栗、殘渣儲存器、進水管道、排水管道、反沖洗管道;所述進水管道一端連接污水源,另一端連接殘渣儲存器,所述進水管道上還設有第一止回閥;所述排水管道一端連接殘渣儲存器;所述排污栗設置在集水箱內,并通過反沖洗管道連接殘渣儲存器;所述殘渣儲存器、進水管道、排水管道均設置在集水箱的外側,所述殘渣儲存器與集水箱之間設有過濾器,所述殘渣儲存器底部側邊還設有排污口。
[0007]所述過濾器為一塊帶過濾孔的鋼板。
[0008]所述殘渣儲存器設有2個,所述進水管道、排水管道均呈三通式管道結構。
[0009]所述排污栗設置2個,通過反沖洗管道與2個殘渣儲存器對應連接。
[0010]還設有自動耦合器,所述自動耦合器分別與排污栗和反沖洗管道連接。
[0011]所述自動耦合器與反沖洗管道之間設有第二止回閥。
[0012 ]所述集水箱內還設有液位控制器。
[0013]所述集水箱靠近上方的位置設有溢流口。
[0014]所述集水箱底部還設有排污閥。
[0015]所述集水箱頂部還設有密封蓋,所述密封蓋上設有拉手。
[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以上方案,將殘渣儲存器、進水管道、排水管道均設置在集水箱的外側,安裝連接更加容易,同時在殘渣儲存器底部側邊還設有排污口,方便清洗,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正視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側視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1-集水箱,2-排污栗,3-殘渣儲存器,4-進水管道,5-排水管道,6_反沖洗管道,7-過濾器,8-第一止回閥,9-排污口,10-自動耦合器,11-第二止回閥,12-液位控制器,13-溢流口,14-排污閥,15-密封蓋,16-拉手。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0022]如圖所示,一種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裝置,包括集水箱1、排污栗2、殘渣儲存器3、進水管道4、排水管道5、反沖洗管道6;所述進水管道4 一端連接污水源,另一端連接殘渣儲存器3,所述進水管道4上還設有第一止回閥8;所述排水管道5—端連接殘渣儲存器3;所述排污栗2設置在集水箱I內,并通過反沖洗管道6連接殘渣儲存器3;其中,所述殘渣儲存器3、進水管道4、排水管道5均設置在集水箱I的外側,所述殘渣儲存器3與集水箱I之間設有過濾器7,所述殘渣儲存器3底部側邊還設有排污口 9。
[0023]廢污水從進水管道4進入殘渣儲存器3,固體廢物殘渣通過過濾器7留在殘渣儲存器3內,水則透過濾器7進入集水箱I中,當集水箱I內的水位達到一定位置時,排污栗2將會啟動,將集水箱I中的水抽出送入反沖洗管道6,反沖洗管道6將水送入殘渣儲存器3,此時進水管道4上的第一止回閥8防止污水回流,而從排水管道5向外排出。將殘渣儲存器3、進水管道4、排水管道5均設置在集水箱I的外側,安裝連接更加容易。
[0024]同時在殘渣儲存器3底部側邊還設有排污口9,當殘渣儲存器3殘留過多固體廢物殘渣時,打開排污口 9方便進行清洗,更加方便,效果更好。
[0025]進一步的,所述過濾器7為一塊帶過濾孔的鋼板,相對于普通過濾網結構,不僅安裝更加方便,而且更加牢固可靠,質量更好,使用壽命更長。
[0026]如圖所示,所述殘渣儲存器3設有2個,所述進水管道4、排水管道5均呈三通式管道結構,設置兩個殘渣儲存器3效率更高。
[0027]對應的,所述排污栗2設置2個,通過反沖洗管道6與2個殘渣儲存器3對應連接。
[0028]如圖所示,還設有自動耦合器10,所述自動耦合器10分別與排污栗2和反沖洗管道6連接,更加容易安裝或拆卸。
[0029]進一步的,所述自動耦合器10與反沖洗管道6之間設有第二止回閥11,防止出現回流。
[0030]如圖所示,所述集水箱I內還設有液位控制器12,能夠有效控制集水箱I內的水位,及時控制排污栗2啟動。
[0031 ] 如圖所示,所述集水箱I靠近上方的位置設有溢流口 13,避免當進口管道污水迅速進入時,出現水位過高的問題。
[0032]如圖所示,所述集水箱I底部還設有排污閥14,過濾器7僅能實現初步的過濾,不能完全過濾,而透過過濾孔進入集水箱I的殘渣會殘留于集水箱I底部,將殘渣堆積過多時,通過排污閥14對殘渣進行清理。
[0033]如圖所示,所述集水箱I頂部還設有密封蓋15,所述密封蓋15上設有拉手16,密封蓋15關閉時,有效隔絕集水箱I與外界,通過拉手16,能方便將密封蓋15打開。
[0034]實施例不應視為對實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進,都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裝置,包括集水箱(I)、排污栗(2)、殘渣儲存器(3)、進水管道(4)、排水管道(5)、反沖洗管道(6); 所述進水管道(4) 一端連接污水源,另一端連接殘渣儲存器(3),所述進水管道(4)上還設有第一止回閥(8); 所述排水管道(5 ) 一端連接殘渣儲存器(3 ); 所述排污栗(2 )設置在集水箱(I)內,并通過反沖洗管道(6 )連接殘渣儲存器(3 ); 其特征在于:所述殘渣儲存器(3)、進水管道(4)、排水管道(5)均設置在集水箱(I)的外側,所述殘渣儲存器(3)與集水箱(I)之間設有過濾器(7),所述殘渣儲存器(3)底部側邊還設有排污口(9)。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器(7)為一塊帶過濾孔的鋼板。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殘渣儲存器(3)設有2個,所述進水管道(4)、排水管道(5)均呈三通式管道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栗(2)設置2個,通過反沖洗管道(6)與2個殘渣儲存器(3)對應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還設有自動耦合器(10),所述自動耦合器(10)分別與排污栗(2)和反沖洗管道(6)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耦合器(10)與反沖洗管道(6)之間設有第二止回閥(11)。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I)內還設有液位控制器(12)。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I)靠近上方的位置設有溢流口(13)。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I)底部還設有排污閥(14)。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I)頂部還設有密封蓋(15),所述密封蓋(15)上設有拉手(16)。
【文檔編號】E03F5/22GK205557804SQ201620376956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9日
【發明人】宋世鋒, 莊志軍
【申請人】浙江富克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