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污水提升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994959閱讀:1441來源:國知局
污水提升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污水提升裝置,包括儲水箱、進水管、儲渣筒裝置、第一水泵和出水管;進水管包括豎直段和傾斜段,傾斜段上安裝有止回閥;儲渣筒裝置包括過濾筒和套設在過濾筒外部的殼體,儲渣筒裝置水平設置;進水管通過其傾斜段與過濾筒的進水端連通,過濾筒的出水端與出水管連通;殼體的上部開有溢流孔,儲渣筒裝置通過溢流孔與溢流管連通,溢流管的另一端與第一水泵的出水口連接;儲水箱下部設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設置有閥門。將進水管傾斜設置,使止回閥的防污水回流效果大大提升;將儲渣筒裝置水平設置,相對于進水管和出水管,儲渣筒裝置位于下部,在重力作用下污渣很容易儲存在濾筒內,達到儲渣的效果,防止出水管堵塞。
【專利說明】
污水提升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污水提升裝置。【背景技術】
[0002]隨著城市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在土地資源日益緊張的現狀下,立體空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而地下空間的使用正逐步成為潮流。由于地下廁所等污水的水位低于市政管網, 污水無法自行排放到市政管網,需要借助污水提升栗站完成污水的正常排放。目前市場主流產品有兩類:一是采用切割栗,將廁所污物切碎后提升到市政管網,但是國產切割栗質量較差壽命短,進口品牌造價高,生產成本高,且切割栗容易被毛發等異物纏繞,可靠性差;二是采用造價低性能可靠的普通污水栗,通過反沖洗方式將廁所污物排放到市政管網,這種傳統的反沖洗方式過濾網易堵塞,引發設備故障,需要定期清理。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污水提升裝置,解決現有技術中污水處理裝置容易被堵塞的技術問題。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方案如下:
[0005]污水提升裝置,包括儲水箱、進水管、儲渣筒裝置、第一水栗和出水管;所述進水管、第一水栗和出水管設置于儲水箱中,進水管包括豎直段和傾斜段,傾斜段上安裝有止回閥,所述止回閥為單閥板旋啟式止回閥,止回閥包括閥板和閥本體,閥板的上端與閥本體鉸接;所述儲渣筒裝置包括過濾筒和套設在過濾筒外部的殼體,儲渣筒裝置水平設置,過濾筒與殼體的兩端密封固定連接;所述進水管通過其傾斜段與過濾筒的進水端連通,過濾筒的出水端與出水管連通;所述殼體的上部開設有溢流孔,儲渣筒裝置通過溢流孔與溢流管連通,溢流管的另一端與第一水栗的出水口連通;所述儲水箱的下部設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設置有閥門。
[0006]該污水提升設備的工作過程如下:當混有污渣的污水經過進水管流入儲渣筒裝置時,首先會經過止回閥,由于止回閥安裝在進水管傾斜段上,此時止回閥中的閥板為半開狀,污水、污渣會順利通過止回閥流入過濾筒中,過濾筒上開設密集的孔,污水通過濾筒上的孔流出并存儲在殼體內,污渣留存在過濾筒內;由于儲渣筒裝置水平設置,且相對于進水管和出水管,儲渣筒裝置位于下部,則在重力作用下污渣很容易儲存在濾筒內,現有技術中過濾裝置豎直設置,則不具有儲污渣功能,容易造成出水管堵塞。隨著混有污渣的污水持續從進水管中流入,當殼體中污水水位到達溢流孔的位置時,污水經過殼體上部連通的溢流管、第一水栗流入儲水箱內。當儲水箱內的污水到達設定的水位時,啟動第一水栗,通過第一水栗增壓后的污水經過溢流管流入儲渣筒中,對過濾筒進行反沖洗,如果過濾筒上孔中堵塞有污渣,則經過反沖洗過程能夠將堵塞在過濾筒上孔中污渣沖洗掉,由于止回閥的存在,污水、污渣只能通過儲渣筒裝置的出水端進入到出水管,最后流入市政管網中,達到提升污水的目的;當儲水箱內水位低于設定水位時第一水栗停止工作,儲渣筒裝置中的污水通過殼體上部連通的溢流管再次流入儲水箱內,如此反復。由于每次經過第一水栗加壓的污水流入儲渣筒裝置時,都會對過濾筒進行反沖洗,因此避免了污渣堵塞過濾筒上的孔的問題。當需要定期檢修污水提升栗站時,打開閥門,將儲水箱中的污水通過排水管排出,方便操作人員進行檢修。
[0007]單閥板旋啟式止回閥分為帶有彈簧的止回閥和不帶彈簧的止回閥,帶有彈簧的止回閥的閥板在彈簧的作用力下轉動,不帶彈簧的止回閥在閥板的重力作用下轉動;在本實用新型中,由于流入進水管的污水壓力較低,不足以克服彈簧的彈力使閥板轉動而導致回閥打開,則污水、污渣不能通過進水管流入儲渣筒裝置中,所以本實用新型中只能使用不帶彈簧的止回閥;而不帶彈簧的止回閥的閥板在自然狀態下由于受重力處于豎直狀態,在現有技術中進水管為豎直安裝,則在污水回流時,污水對止回閥閥板的沖擊力只作用在閥板的下邊緣,且與閥板平行,則回流污水的沖擊不能使閥板轉動且關閉,達不到防止污水回流的效果。而為了克服該問題,本實用新型中將進水管分為豎直段和傾斜段,止回閥安裝在傾斜段上,這樣則在自然狀態下,雖然止回閥的閥板仍處于豎直狀態,但是閥板與進水管傾斜段的軸線存在夾角,當污水經過進水管流向儲渣筒裝置時,在污水沖擊力作用在閥板上,污水沖擊力的分量與閥板的板面垂直,使閥板從豎直狀態向下旋轉,止回閥被打開,污水流入儲渣筒裝置中;當第一水栗啟動時,儲水箱中的污水被吸入第一水栗中,再經過溢流管進入儲渣筒裝置中,并流向進水端和出水端,流向進水端的污水沖擊止回閥的閥板,污水的沖擊力作用在閥板上,污水沖擊力的分量與閥板的板面垂直,使閥板向上旋轉,關閉進水管,達到防止污水回流的目的。
[0008]進一步改進,還包括第二水栗和三通防回流裝置,第一水栗的出水口與三通防回流裝置的第一端口連通,第二水栗的出水口與三通防回流裝置的第二端口連通,三通防回流裝置的第三端口與溢流管遠離儲渣筒裝置的一端連通;所述三通防回流裝置包括三通管、隔板、翻轉板、定位環和壓環,隔板設置于三通防回流裝置的第三端口中,將三通管的第一端口與第二端口隔開,且三通管被隔板隔開的兩部分關于隔板對稱,隔板與三通管的內壁密封固定連接;所述翻轉板呈半圓狀,轉動設置在隔板的端部,且翻轉板的轉軸與隔板平行;所述定位環嵌于三通管出水管的端部,且位于隔板、翻轉板之間,定位環的內徑小于翻轉板的直徑;壓環固定疊加在定位環的端部,且與定位環同心,壓環的內徑大于定位環的內徑且與翻轉板的直徑相等,壓環上開設有卡槽,翻轉板轉動設置于定位環與壓環之間,翻轉板轉軸的端部卡設在卡槽中。
[0009]當儲水箱中水位達到設定值時,第一水栗、第二水栗中的一個開啟,如果第一水栗開啟,則污水通過第一水栗增壓后進入三通防回流裝置的三通管中,由于隔板和翻轉板存在,增壓后的污水從三通管第三端口一側流出,同時翻轉板受到污水沖擊被翻轉180度至另一側后擋在定位環上,防止翻轉角度大于180度而落入三通管第三端口另一側的內腔中。翻轉板蓋住另一側的端口防止污水通過此端口流入第二端口中。通過三通管第三端口的污水進入溢流管后流入儲渣筒裝置中。通過設置第一水栗、第二水栗,輪流工作,當一個水栗出現故障,啟動另一個,保證了整個栗站的正常運行,且提高了每個水栗的使用壽命。
[0010]進一步改進,所述儲水箱中設置有隔墻,將儲水箱分割為儲水池和栗坑兩部分,其中,第一水栗、第二水栗設置于栗坑中,第一水栗、第二水栗的進入口通過連接管均與儲水池連通。
[0011]進一步改進,所述儲水箱上存在一個凹腔,儲渣筒裝置位于凹腔中,且處于儲水箱外部,則儲渣筒裝置不用浸泡在污水中,提高使用壽命,且方便對其進行檢修。
[0012]進一步改進,所述儲水箱中設置有隔墻,將儲水箱分割為儲水池和栗坑兩部分,其中第一水栗設置于栗坑中,第一水栗的進入口通過連接管與儲水池連通。這樣則使第一水栗不用浸泡在污水中,減少了污水對水栗的腐蝕,增加了水栗的壽命,且維修方便。
[0013]進一步改進,所述儲渣筒裝置的進水端高于出水端,儲渣筒裝置的出水端位于其下部,保證過濾筒下部的污渣能順利流入出水管。
[0014]進一步改進,所述進水管傾斜段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5度,方便進水管的彎折加工。
[0015]進一步改進,所述過濾筒和殼體均為圓筒形,且過濾筒和殼體同軸設置,圓筒形設計使儲渣筒裝置不存在棱角,則能有效防止污渣沉積在儲渣筒裝置角落處。
[0016]進一步改進,所述過濾筒與殼體的兩端均通過法蘭密封固定連接,固定牢靠,保證過濾筒和殼體連接強度,且密封性好。
[0017]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明顯的技術效果:
[0018] 1、通過第一水栗增壓后的污水經過溢流管流入儲渣筒中,對過濾筒進行反沖洗, 因此避免了污渣堵塞過濾筒上的問題。
[0019]2、通過將進水管傾斜設置,使止回閥的防污水回流效果大大提升。
[0020]3、通過將儲渣筒裝置水平設置,則相對于進水管和出水管,儲渣筒裝置位于下部, 則在重力作用下污渣很容易儲存在濾筒內,達到儲渣的效果,防止出水管堵塞。[〇〇21]4、通過設置第一水栗、第二水栗,輪流工作,當一個水栗出現故障,啟動另一個,保證了整個栗站的正常運行,且提高了每個水栗的使用壽命。
[0022]5、通過將儲水箱分隔為兩部分,將第一水栗、第二水栗設置于水池外部的栗坑中, 則減低了污水對水栗的污染,增加了水栗的壽命,且維修方便。【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污水提升裝置的結構示意圖。[〇〇24]圖2為圖1的俯視圖。
[0025]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儲渣筒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6] 圖4為圖3的A-A視圖。
[0027]圖5為包括第一水栗、第二水栗的污水提升裝置結構示意圖。[〇〇28]圖6為三通防回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〇〇29]圖7為圖6的爆炸視圖。
[0030]圖8為設置有隔墻將儲水箱分割為儲水池和栗坑兩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9為儲渣筒裝置設置在儲水箱外部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32]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和技術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〇〇33] 實施例一:
[0034]如圖1-4所示,污水提升裝置,包括儲水箱8和設置在儲水箱8中的進水管1、儲渣筒裝置3、第一水栗7和出水管5。所述進水管1固定在儲水箱8上,進水管1包括豎直段和傾斜段,傾斜段上安裝有止回閥2,進水管傾斜段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5度。所述止回閥2為單閥板旋啟式止回閥,止回閥2閥板的轉動依靠其重力完成;所述儲渣筒裝置3包括過濾筒32和套設在過濾筒32外部的殼體31,儲渣筒裝置3水平設置,過濾筒32和殼體31均為圓筒形,且過濾筒和殼體同軸設置,過濾筒與殼體的兩端均通過法蘭密封固定連接;所述進水管1通過其傾斜段與過濾筒32的進水端34連通,過濾筒32的出水端35與出水管5連通;所述殼體31的上部開設有溢流孔33,儲渣筒裝置3通過溢流孔33與溢流管4連通,溢流管4的另一端與第一水栗7的出水口連接,第一水栗7設置儲水箱的底部;所述儲水箱8側壁的下部設置有排水管9, 排水管上設置有閥門。
[0035]該污水提升裝置的工作過程如下:當混有污渣的污水經過進水管1流入儲渣筒裝置3時,首先會經過止回閥2,由于止回閥2安裝在進水管傾斜段上,此時止回閥中的閥板為半開狀,污水、污渣會順利通過止回閥2流入過濾筒32中,過濾筒32上開設密集的孔,污水通過濾筒32上的孔流出并存儲在殼體31內,污渣留存在過濾筒32內;由于儲渣筒裝置3水平設置,且相對于進水管1和出水管5,儲渣筒裝置5位于下部,則在重力作用下污渣很容易儲存在過濾筒32內,現有技術中過濾裝置豎直設置,則不具有儲污渣功能,容易造成出水管堵塞。隨著混有污渣的污水持續從進水管1中流入,當殼體31中污水水位到達溢流孔33的位置時,污水通過殼體31上部連通的溢流管4流入儲水箱6內。當儲水箱6內的污水到達設定的水位時,啟動第一水栗7,通過第一水栗7增壓后的污水經過溢流管4流入儲渣筒裝置3中,對過濾筒32進行反沖洗,如果過濾筒32上孔中堵塞有污渣,則經過反沖洗過程能夠將堵塞在過濾筒32上孔中污渣沖洗掉,由于止回閥2的存在,污水、污渣只能通過儲渣筒裝置3的出水端35進入到出水管5,最后流入市政管網中,達到提升污水的目的;當儲水箱6內水位低于設定水位時第一水栗7停止工作,儲渣筒裝置3中的污水通過殼體31上部連通的溢流管4再次流入儲水箱6內,如此反復。由于每次經過第一水栗7加壓的污水流入儲渣筒裝置3時,都會對過濾筒32進行反沖洗,因此避免了污渣堵塞過濾筒32上的孔的問題。當需要定期檢修污水提升栗站時,打開閥門,將儲水箱8中的污水通過排水管排出,方便操作人員中進行檢修。
[0036]單閥板旋啟式止回閥分為帶有彈簧的止回閥和不帶彈簧的止回閥,帶有彈簧的止回閥的閥板在彈簧的作用力下轉動,不帶彈簧的止回閥在閥板的重力作用下轉動;在本實用新型中,由于流入進水管1的污水壓力較低,不足以克服彈簧的彈力使閥板轉動而導致回閥打開,則污水、污渣不能通過進水管流入儲渣筒裝置3中,所以本實用新型中只能使用不帶彈簧的止回閥;而不帶彈簧的止回閥的閥板在自然狀態下由于受重力處于豎直狀態,在現有技術中進水管為豎直安裝,則在污水回流時,污水對止回閥閥板的沖擊力只作用在閥板的下邊緣,且與閥板平行,則回流污水的沖擊不能使閥板轉動且關閉,達不到防止污水回流的效果。而為了克服該問題,本實用新型中將進水管1分為豎直段和傾斜段,止回閥2安裝在傾斜段上,這樣則在自然狀態下,雖然止回閥2的閥板仍處于豎直狀態,但是閥板與進水管傾斜段的軸線存在夾角,當污水經過進水管流向儲渣筒裝置時,在污水沖擊力作用在閥板上,污水沖擊力的分量與閥板的板面垂直,使閥板從豎直狀態向下旋轉,止回閥2被打開, 污水流入儲渣筒裝置3中;當第一水栗7啟動時,儲水箱6中的污水被吸入第一水栗7中,再經過溢流管4進入儲渣筒裝置3中,并流向進水端34和出水端35,流向進水端34的污水沖擊止回閥2的閥板,污水的沖擊力作用在閥板上,污水沖擊力的分量與閥板的板面垂直,使閥板向上旋轉,關閉進水管1,達到防止污水回流的目的。
[0037] 實施例二:[〇〇38]如圖5-7所示,儲水箱的底部設置有第一水栗7、第二水栗10和三通防回流裝置6, 第一水栗7的出水口與三通防回流裝置6的第一端口連通,第二水栗10的出水口與三通防回流裝置6的第二端口連通,三通防回流裝置6的第三端口與溢流管4遠離儲渣筒裝置3的一端連通。為了減小裝置的體積、降低成本,采用三通防回流裝置6替換現有技術中的排污栗耦合裝置,所述三通防回流裝置6包括三通管61、隔板62、翻轉板63、定位環64和壓環65,隔板62設置于三通防回流裝置的第三端口中,將三通管61的第一端口與第二端口隔開,且三通管61被隔板62隔開的兩部分關于隔板62對稱,隔板62與三通管61的內壁密封固定連接; 所述翻轉板63呈半圓狀,轉動設置在隔板62的端部,且翻轉板63的轉軸與隔板62平行;所述定位環64嵌于三通管61出水管的端部,且位于隔板62、翻轉板63之間,定位環64的內徑小于翻轉板63的直徑。壓環65固定疊加在定位環64的端部,且與定位環64同心,壓環65的內徑大于定位環64的內徑且與翻轉板63的直徑相等,壓環65上開設有卡槽,翻轉板63轉動設置于定位環64與壓環65之間,翻轉板63轉軸的端部卡設在卡槽中。
[0039]當儲水箱中水位達到設定值時,第一水栗7、第二水栗10中的一個開啟,如果第一水栗7開啟,則污水通過第一水栗7增壓后進入三通防回流裝置6的三通管中,由于隔板62和翻轉板63存在,增壓后的污水從三通管第三端口一側流出,同時翻轉板63受到污水沖擊被翻轉180度至另一側后擋在定位環64上,防止翻轉角度大于180度而落入三通管第三端口另一側的內腔中。翻轉板63蓋住另一側的端口防止污水通過此端口流入第二端口中。通過三通管第三端口的污水進入溢流管4后流入儲渣筒裝置3中。通過設置第一水栗9、第二水栗 10,輪流工作,當一個水栗出現故障,啟動另一個,保證了整個栗站的正常運行,且提高了每個水栗的使用壽命。其他部分與實施例一中相同。
[0040]實施例三:
[0041]如圖8所示,為了更好的保護第一水7栗、第二水栗10的使用壽命,所述儲水箱8中設置有隔墻13,隔墻13將儲水箱8分割為儲水池和栗坑兩部分,其中,第一水7栗、第二水栗 10設置于栗坑中,第一水栗7、第二水栗10的吸入口通過連接管與儲水池連通。這樣則使第一水栗7、第二水栗10不用浸泡在污水中,減少了污水對水栗的腐蝕,增加了水栗的壽命,且維修方便。其他部分與實施例二中相同。[〇〇42] 實施例四:
[0043]如圖9所示,所述儲水箱8的上存在一個凹腔14,儲渣筒裝置3位于凹腔14中,且處于儲水箱8的外部,則儲渣筒裝置3不用浸泡在污水中,提高使用壽命,且方便對其進行檢修。其他部分與實施例二中相同。
[0044]本實用新型中未做特別說明的均為現有技術或者通過現有技術即可實現,而且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具體實施案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案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都應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疇。
【主權項】
1.污水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儲水箱、進水管、儲渣筒裝置、第一水栗和出水管;所述進水管、第一水栗和出水管設置于儲水箱中,進水管包括豎直段和傾斜段,傾斜段上安裝有止回閥,所述止回閥為單閥板旋啟式止回閥,止回閥包括閥板和閥本體,閥板的上 端與閥本體鉸接;所述儲渣筒裝置包括過濾筒和套設在過濾筒外部的殼體,儲渣筒裝置水平設置,過濾 筒與殼體的兩端密封固定連接;所述進水管通過其傾斜段與過濾筒的進水端連通,過濾筒 的出水端與出水管連通;所述殼體的上部開設有溢流孔,儲渣筒裝置通過溢流孔與溢流管連通,溢流管的另一 端與第一水栗的出水口連通;所述儲水箱的下部設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設置有閥門。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水栗和三通防回流裝 置,第一水栗的出水口與三通防回流裝置的第一端口連通,第二水栗的出水口與三通防回 流裝置的第二端口連通,三通防回流裝置的第三端口與溢流管遠離儲渣筒裝置的一端連 通;所述三通防回流裝置包括三通管、隔板、翻轉板、定位環和壓環,隔板設置于三通防回流 裝置的第三端口中,將三通管的第一端口與第二端口隔開,且三通管被隔板隔開的兩部分 關于隔板對稱,隔板與三通管的內壁密封固定連接;所述翻轉板呈半圓狀,轉動設置在隔板 的端部,且翻轉板的轉軸與隔板平行;所述定位環嵌于三通管出水管的端部,且位于隔板、 翻轉板之間,定位環的內徑小于翻轉板的直徑;壓環固定疊加在定位環的端部,且與定位環 同心,壓環的內徑大于定位環的內徑且與翻轉板的直徑相等,壓環上開設有卡槽,翻轉板轉 動設置于定位環與壓環之間,翻轉板轉軸的端部卡設在卡槽中。3.根據權利要求2中所述的污水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水箱中設置有隔墻,將 儲水箱分割為儲水池和栗坑兩部分,其中,第一水栗、第二水栗設置于栗坑中,第一水栗、第 二水栗的進入口通過連接管均與儲水池連通。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污水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水箱上存在一 個凹腔,儲渣筒裝置位于凹腔中,且處于儲水箱外部。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水箱中設置有隔墻,將儲 水箱分割為儲水池和栗坑兩部分,其中第一水栗設置于栗坑中,第一水栗的進入口通過連 接管與儲水池連通。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水箱的上存在一個凹腔, 儲渣筒裝置位于凹腔中,且處于儲水箱外部。7.根據權利要求1_3、5、6中任一項所述的污水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渣筒裝置 的進水端高于出水端。8.根據權利要求1_3、5、6中任一項所述的污水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傾斜 段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5度。9.根據權利要求1_3、5、6中任一項所述的污水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筒和殼 體均為圓筒形,且過濾筒和殼體同軸設置,過濾筒與殼體的兩端均通過法蘭密封固定連接。
【文檔編號】E03F5/22GK205688565SQ201620436957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3日 公開號201620436957.5, CN 201620436957, CN 205688565 U, CN 205688565U, CN-U-205688565, CN201620436957, CN201620436957.5, CN205688565 U, CN205688565U
【發明人】趙文彬, 張圣發
【申請人】上海克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