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預鑄混凝土梁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預鑄混凝土,具體而言,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預鑄混凝
土梁結構。
背景技術:
橋梁混凝土結構是一般工程架設橋梁時常會運用到的混凝土結構。橋梁工程中通 常藉由打樁設柱將橋梁柱預先設置好后,將預鑄的橋梁混凝土結構整塊吊掛置定位,并將 數塊橋梁混凝土結構連接而完成橋梁結構。由于習知的橋梁混凝土結構為整塊預鑄,因為 重量的因素,必須在一定長度之下分段預鑄。如此一來,會增加預鑄橋梁混凝土結構的數 量,也會增加設置于預鑄橋梁混凝土結構之間續接面的建材費用。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是 為了改善并解決上述缺點,深思研究并配合學術理論的運作,而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 改善上述缺失的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預鑄混凝土梁結構,藉設計不同形體,以增 長預鑄橋梁混凝土結構的長度,進而減少橋梁續接面的建材費用。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預鑄混凝土梁結構,藉縮小預鑄混凝土結構 的體積來減少運輸費用。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預鑄混凝土梁結構,藉與鋼筋籠結構的整 合,來減少不必要人力的負擔,進而減少人事費用。 本實用新型的預鑄混凝土梁結構包含至少一橫梁混凝土結構與至少一鋼筋籠結 構。橫梁混凝土結構包含傾斜頂面,且鋼筋籠結構與傾斜頂面相互連接,鋼筋籠結構可供 灌漿而成為橋梁混凝土結構,由于橫梁混凝土結構的長度較長,因而由本實用新型的橫梁 混凝土結構所形成的橋梁混凝土結構所需的橋梁續接面建材較少,故能達成本實用新型目 的。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可減少橋梁續接面的建材費用,且預鑄混凝土梁結構的 結構小,便于運輸,減少運輸費用,還可減少不必要的人力,減少成本。
圖1A為本實用新型預鑄混凝土梁結構的橫梁混凝土結構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1B為本實用新型預鑄混凝土梁結構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1C為本實用新型預鑄混凝土梁結構另一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1D為本實用新型橋梁混凝土結構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1E為本實用新型橋梁混凝土結構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A為本實用新型預鑄混凝土梁結構的橫梁混凝土結構變化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B為本實用新型預鑄混凝土梁結構變化實施例的剖面圖;[0015]圖2C為本實用新型預鑄混凝土梁結構變化實施例的剖面圖;以及圖2D為本實用新型橋梁混凝土結構變化實施例的剖面圖。附號說明1預鑄混凝土梁結構2橫梁混凝土結構21傾斜頂面23溝槽231底面3鋼筋31鋼筋32鋼筋4鋼筋籠結構5模板6固定件61螺帽63墊片65螺栓7支撐件8翼狀混凝土結構81頂面9空腔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A的實施例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預鑄混凝土梁結構1所包含的橫梁混凝土結 構2上包含傾斜頂面21。此傾斜頂面21可協助雨水或污水匯流至較低處,以便排除積水至 其它地點供進一步處理。傾斜頂面21較佳為對稱傾斜的結構如圖1A所示;然而在其它實 施例中,傾斜頂面21也可傾斜至一定范圍后平行于預鑄混凝土梁結構1的底面延伸。在此 實施例中,傾斜頂面21的較低處設置有溝槽23,溝槽23可進一步協助匯流雨水或污水至較 低^窒處,較低處是一種相對的概念,指傾斜面較低的一端,如圖1A所示溝槽23即設置于傾 斜頂面21較低的一端。在此實施例中,溝槽23的底面231較佳為平面;然而在其它實施例 中,底面231也可為斜面或V型斜面。如圖1A的實施例所示,傾斜頂面21突出多支鋼筋3, 這些鋼筋3可與鋼筋籠結構(見圖1B)相互交錯,進而增加鋼筋3與鋼筋籠結構4灌漿后 的握裹力。在此實施例中,鋼筋3與傾斜頂面21之間有夾角e,夾角e范圍為0度至180 度之間,較佳為70度至110度之間。 如圖1B所示的實施例中,預鑄混凝土梁結構l包含至少一橫梁混凝土結構2及至 少一鋼筋籠結構4。鋼筋籠結構4與傾斜頂面21相互連接。此處的連接方式包含但不限于 綁扎、焊接、續接、卡合或其它能提供相似功能的連接方式。鋼筋籠結構4較佳與傾斜頂面 21相互連接后,灌漿而成為橋梁混凝土結構;然而在其它實施例中,鋼筋籠結構4也可預鑄 后再與傾斜頂面21的鋼筋3連接,如此一來,預鑄的鋼筋籠混凝土結構可在工地施工連接即可,而不必再灌槳。 如圖1B所示的實施例中,預鑄混凝土梁結構l進一步包含至少一模板5,模板5相 對于鋼筋籠結構4設置,供限制混凝土的范圍,換言之,混凝土并不會溢出模板5限制的范 圍之外。由于模板5本身不易固定于橫梁混凝土結構2上,在此實施例中,預鑄混凝土梁結 構1進一步包含至少一固定件6,固定件6設置于相鄰兩片模板5之間。如圖1B所示的實 施例中,固定件6包含螺帽61、墊片63及螺栓65,螺栓65穿透模板5及鋼筋籠結構4,螺帽 61與螺栓65連接固定,墊片63則設置于模板5與鋼筋籠結構4之間,并經螺栓65穿透,藉 此可固定模板5于鋼筋籠結構4周圍。 如圖1B所示的實施例中,預鑄混凝土梁結構1進一步包含至少一支撐件7,支撐件 7設置于相鄰兩組鋼筋籠結構4的模板5之間,用以支撐不同組鋼筋籠結構4的模板5的相 對距離,此處所言的設置方式包含但不限于螺絲鎖附、卡合、焊接、螺接或其它可提供相同 功能的設置方式。支撐件7可選自高硬度木塊、金屬棒及其它混凝土結構,供支撐相鄰模板 5的相對距離。將預鑄混凝土梁結構1分階段水泥灌漿之后,將固定件6及支撐件7卸除 后,預鑄混凝土梁結構1則如圖1C所示。再將模板5整個拆除后,預鑄混凝土梁結構1則 為成為橋梁混凝土結構,如圖1D實施例所示。圖1E實施例所示,若以立體方式觀察預鑄混 凝土梁結構l可察覺有至少一空腔9形成于預鑄混凝土梁結構1內,這些空腔9除了可協 助溝槽23排除不必要的污水、雨水或其它流體,也可設置電線、必要管線及其它通訊器材 等等可容置于空腔9內的裝置。 如圖2A實施例所示,橫梁混凝土結構2進一步包含翼狀混凝土結構8,翼狀混凝土 結構8沿傾斜頂面21的較高處(例如傾斜頂面21的邊緣)向上延伸,翼狀混凝土結構8 與傾斜頂面21具有夾角a,夾角a的范圍為70度至150度之間,較佳為80度至120度之 間,且翼狀混凝土結構8的頂面81突出多支鋼筋31。在此實施例中,橫梁混凝土結構2的 數量為一雙相對應的結構;然而在其它實施例中,橫梁混凝土結構2的數量并不以此為限, 可拆解為更多部分來增加運輸的便利性以及吊掛的可形性。 如圖2B的剖面圖所示,鋼筋籠結構4與傾斜頂面21相互連接。具體而言,鋼筋籠 結構4是設置于一雙橫梁混凝土結構2之間,鋼筋籠結構4與橫梁混凝土結構2側邊連接, 此處所言的連接方式較佳為綁扎或焊接;然而在其它實施例中,連接方式并不以此為限,也 可為續接或能提供相同功能的連接方式。在此實施例中,固定件6與支撐件7設置方式如 上述實施例所述。此外,橫梁混凝土結構2沿傾斜頂面21相對于翼狀混凝土結構8的一端 水平突出多支鋼筋32,具體而言,橫梁混凝土結構2上與翼狀混凝土結構8相異的一端突出 多支鋼筋32,這些鋼筋32與鋼筋籠結構4相交錯,進而增加鋼筋32與鋼筋籠結構4灌漿后 的握裹力。將預鑄混凝土梁結構1分階段水泥灌漿之后,將固定件6及支撐件7卸除后,預 鑄混凝土梁結構1則如圖2C所示。再將模板5整個拆除后,預鑄混凝土梁結構1則為成為 橋梁混凝土結構,如圖2D實施例所示。 本實用新型已由上述相關實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實施例僅為實施本實用新型 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公開的實施例并不限制本使用新型的范圍。相反地,包含于申請 專利范圍的精神及范圍的修改及均等設置均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一種預鑄混凝土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一橫梁混凝土結構,其包含一傾斜頂面;以及至少一鋼筋籠結構,鋼筋籠結構與傾斜頂面相互連接,供灌漿而成為一橋梁混凝土結構。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鑄混凝土梁結構,其特征在于傾斜頂面設置有一溝槽。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鑄混凝土梁結構,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含至少一模板,模板 相對于鋼筋籠結構設置,供限制混凝土灌漿的范圍。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預鑄混凝土梁結構,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含至少一固定件,固 定件設置于相鄰兩片模板之間。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預鑄混凝土梁結構,其特征在于固定件包含一螺帽、一墊片及 一螺栓,螺栓穿透模板及鋼筋籠結構,螺帽與螺栓連接固定,墊片則設置于模板與鋼筋籠結 構之間,并經螺栓穿透。
6.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預鑄混凝土梁結構,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含至少一支撐件,支 撐件設置于相鄰兩組鋼筋籠結構的模板之間。
7.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預鑄混凝土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支撐件可選自高硬度木塊、金 屬棒及其它混凝土結構。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鑄混凝土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橫梁混凝土結構進一步包含一 翼狀混凝土結構,翼狀混凝土結構沿傾斜頂面向上延伸,翼狀混凝土結構與傾斜頂面具有 一夾角,且翼狀混凝土結構的一頂面突出多個支鋼筋。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預鑄混凝土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橫梁混凝土結構沿傾斜頂面相 對于翼狀混凝土結構的一端突出多個支鋼筋,鋼筋與鋼筋籠結構相交錯。
10.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鑄混凝土梁結構,其特征在于傾斜頂面突出多個支鋼筋,鋼 筋與鋼筋籠結構相交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預鑄混凝土梁結構,其包含至少一橫梁混凝土結構及至少一鋼筋籠結構,鋼筋籠結構與傾斜頂面相互連接,供灌漿而成為一橋梁混凝土結構。橫梁混凝土結構較一般預鑄橋梁混凝土結構要輕、且體積也較小,而顯著地降低運輸成本。
文檔編號E01D19/00GK201534953SQ20092017493
公開日2010年7月28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28日
發明者尹衍樑 申請人: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