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天然級配卵石路面底基層的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天然級配卵石路面底基層的施工方法,可廣泛用于高速公路路面底基層和一般公路路面基層施工領域。
背景技術:
卵石俗稱鵝卵石,一般來源于河流中,是一種較好的建筑材料,是高速公路路面底基層和一般公路路面基層的理想材料。但由于天然卵石顆粒圓形,表面光滑,顆粒間的接觸面小,咬合力、穩定性和板結性差,使用時需要先進行機械破碎加工,采用專用拌和廠進行廠拌或進行場拌,施工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點,提供一種天然級配卵石高速公路路面底基層和一般公路路面基層的施工方法。本發明提供的施工方法,它是按以下工藝步驟進行 1.準備下承層
嚴格按照設計和規范標準對路基進行檢驗后,進行測量放樣并劃分布料方格。測量放樣時,直線路段按20m間距恢復中樁,放出邊線;曲線路段按IOm間距恢復中樁、放出邊線; 劃分攤布集料的方格,劃分方格時,要根據底基層設計厚度和實驗室給出的松鋪系數及運料車的車容量,標出每車料可攤鋪的面積范圍,并用白灰在路基頂面劃上分格線。2.攤鋪天然級配卵石
按設計厚度及實驗室給出的松鋪系數,攤鋪天然級配卵石,并用推土機進行初平,人工
配合剔除巨徑顆粒,然后,壓路機從邊向中穩壓(靜壓)1遍。卵石的質量應滿足相關規范的
規定要求,其顆粒級配應大致接近下表范圍
篩孔尺寸(mm) |53 丨37. 5 丨9. 5 U. 75 |θ. 6 |θ. 075 通過量百分數(%) |l00|80—100 丨40—100 丨25 — 85 丨8 — 45丨0 —15
卵石層的松鋪系數由實驗室確定,采用人工攤鋪時按1.4一 1.5,采用推土機或平地機
攤鋪時按1.25—1,35進行控制。3.攤鋪結合料
先在天然級配卵石層表面用人工均勻攤鋪5—7cm厚的石粉,然后在石粉層表面用人工均勻灑布2—3cm厚的粘土或紅砂土或砂性粘土。采用粘土時,須經粉碎加工后方可使用。石粉和粘土的含水量應不大于3%,最大顆粒粒徑不大于5mm。石粉、粘土的摻和比例一般是卵石石粉粘土 =1:0. 167—0. 233:0.067—0. 100,即Im3天然級配卵石摻石粉 0. 167—0. 233 m3,摻粘土 0. 067—0. 100 m3。4.拌和
粘土攤鋪完成后,將路拌機置于粘土層表面,將粘土、石粉和天然級配卵石一并進行拌和,拌和遍數2—3遍,拌和深度至天然級配卵石厚度的1/2。第1遍拌和結束后,及時取樣檢測其拌和料的含水量,當含水量為6—8%時,連續進行第2、3遍的拌和。當含水量偏大或偏小時,進行晾曬或適量灑水后再進行拌和。拌和要均勻,拌和深度不小于15cm,拌和過程中要有專人跟蹤檢測其拌和深度及均勻度。5.碾壓
拌和完成后,采用人工配合平地機進行精平,即在平地機精平的同時人工配合局部補料。用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先穩壓(靜壓)1-2遍,然后再振動碾壓6—8遍,碾壓時從邊緣向中間碾壓。6.檢測
振動碾壓結束后,檢測密實度(一般用灌砂法),達到設計和相關規范的規定要求后,再用壓路機靜壓1遍,同時封閉交通。待表面干燥后(一般3—7天),用彎沉儀檢測回彈彎沉值并達到設計和相關規定的規定要求。當底基層設計厚度為30cm時,密實度應不小于97%, 回彈彎沉值應不大于150X10_3mm。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石粉、粘土結合料的滲入,改善、提高了天然級配卵石的咬合力、穩定性和板結性,使天然級配卵石可直接用于高速公路路面底基層和一般公路路面基層,無需進行機械破碎加工和廠拌或場拌,無需二次搬運,降低了施工成本。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進一步描述本發明,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一種天然級配卵石路面底基層的施工方法作進一步的描述。實施例1
首先,準備下承層。嚴格按照設計和規范標準對路基進行檢驗后,進行測量放樣并劃分布料方格。直線路段按20m、曲線路段按IOm間距恢復中樁,放出邊線;根據底基層設計厚度30cm和實驗室給出的松鋪系數1.30及運料車的車容量,標出每車料可攤鋪的面積范圍, 并用白灰在路基頂面劃上分格線。第二步,攤鋪天然級配卵石。按設計厚度30cm及實驗室給出的松鋪系數1. 30,用推土機攤鋪天然級配卵石,卵石顆粒級配達到相關規范的規定要求;用推土機進行初平、人工配合剔除巨徑顆粒后,壓路機從邊向中穩壓(靜壓)1遍。第三步,攤鋪結合料。先在天然級配卵石層表面用人工均勻攤鋪7cm厚的石粉,再在石粉層表面用人工均勻灑布3cm厚的粘土。石粉和粘土的含水量小于5%,最大顆粒粒徑不大于5mmο第四步,拌和。粘土攤鋪完成后,用路拌機將粘土、石粉和天然級配卵石一并進行拌和,拌和深度15cm ;當第1遍拌和結束后,及時取樣檢測其拌和料的含水量為8%,達到了要求,連續進行第2、3遍的拌和;在拌和過程中一直有專人跟蹤檢測拌和深度及均勻度。第五步,碾壓。拌和完成后,采用人工配合平地機進行精平,即在平地機精平的同時,人工配合局部補料。用振動壓路機碾壓,先穩壓(靜壓)2遍,然后再振動碾壓8遍,碾壓時從邊緣向中間碾壓。第六步,檢測。振動碾壓結束后,用灌砂法檢測密實度為97. 4%,用壓路機靜壓1 遍,同時封閉交通;第5天表面干燥后,用彎沉儀檢測回彈彎沉值為145X 10_3mm。實施例2—4與實施例1及本發明內容中介紹的工藝、步驟基本相同,結合料攤鋪及厚度如表1。
權利要求
1.一種天然級配卵石路面底基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工藝步驟進行(1).準備下承層包括按設計和規范標準對路基進行檢驗,進行測量、放樣并劃分布料方格;測量放樣時,直線路段和曲線路段分別按20m和IOm間距恢復中樁,放出邊線;(2).攤鋪天然級配卵石包括按設計厚度及實驗室給出的松鋪系數,攤鋪天然級配卵石,用推土機進行初平,人工配合剔除巨徑顆粒,然后從路邊向中靜壓1遍;(3).攤鋪結合料包括在天然級配卵石層表面用人工均勻攤鋪5—7cm厚的石粉,再在石粉層表面用人工均勻灑布2—3cm厚的粘土或紅砂土或砂性粘土 ;(4).拌和包括用路拌機將粘土、石粉和天然級配卵石一并進行拌和2—3遍,拌和深度為天然級配卵石厚度的1/2 ;第1遍拌和結束后,及時取樣檢測,當拌和料的含水量達到 6-8%時,連續進行第2、3遍的拌和;當含水量偏大或偏小時,進行晾曬或適量灑水后再進行拌和;(5).碾壓包括在用平地機精平的同時,人工配合局部補料;用振動壓路機靜壓1一2 遍,再振動碾壓6—8遍;(6).檢測包括碾壓結束后,用灌砂法檢測密實度,達到設計和相關規范的規定要求后,再靜壓1遍,同時封閉交通,待表面干燥后,用彎沉儀檢測回彈彎沉值并達到設計和相關規定的規定要求。
2.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天然級配卵石路面底基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所述的天然級配卵石層的松鋪系數,采用人工攤鋪時按1.4一1.5,采用推土機或平地機攤鋪時按1. 25-1. 35進行控制;所述步驟(3)中所述的石粉和粘土的含水量應小于 5%,最大顆粒粒徑不大于5mm,石粉、粘土的摻和比例一般是卵石石粉粘土 =1:0. 167— 0. 233:0. 067—0. 100,即 Im3 天然級配卵石摻石粉 0. 167—0. 233 m3,摻粘土 0. 067—0. 100 Hl3 ;所述步驟(6)中所述的密實度和會彈彎沉值達到設計和相關規范的規定要求是指當底基層設計厚度為30cm時,密實度應不小于97%,回彈彎沉值應不大于150X 10_3mm。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天然級配卵石路面底基層的施工方法,它是按以下工藝步驟進行的1.準備下承層,包括對路基進行檢驗、測量、放樣并劃分布料方格。2.攤鋪天然級配卵石,包括按設計厚度和松鋪系數攤鋪天然級配卵石,進行初平、靜壓。3.攤鋪結合料,包括在卵石層表面攤鋪5—7cm厚的石粉和2—3cm厚的粘土。4.拌和,包括將粘土、石粉和天然級配卵石一并進行拌和2—3遍。5.碾壓,包括平地機精平,壓路機靜壓1—2遍,振動碾壓6—8遍。6.檢測,包括檢測密實度和回彈彎沉值。本發明通過摻入石粉、粘土結合料,提高了天然級配卵石的咬合力、穩定性和板結性,無需對天然級配卵石粉碎加工和廠拌或場拌,無需二次搬運,降低了施工成本。
文檔編號E01C3/00GK102477710SQ20101055351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2日
發明者劉守誠, 劉楚衛 申請人: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