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手推式灑水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灑水車,特別是涉及一種手推式灑水車。
背景技術:
由于打掃或清潔需要,在很多場所都需要經常對地面進行灑水,若主要依靠人力來運水和灑水,這將是一項非常繁重勞累的工作,并且造成灑水不均勻,用水量大,且效率低下。針對此種情況,目前出現了很多灑水小車,通過借助設備和工具進行灑水,從而將工作人員從繁重的人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這些灑水小車仍因灑水不均勻而造成用水量大,并且在推動灑水小車時相對費力,從而使用不方便,不能更好地 適應實際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為克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灑水均勻、用水量平均合理的手推式灑水車,并且在此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推動更省力的手推式灑水車。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手推式灑水車,包括車架、放置于車架上的儲水箱和車輪,在儲水箱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設有與其連通的進水口和出水口。此外,該手推式灑水車還包括水流管道、水輪箱、水流控制開關和灑水機構,其中水輪箱包括水輪和包裹于水輪外部的水輪殼體,水輪設在隨車輪同步轉動的車軸上,并且水輪殼體的內側壁與水輪的輪葉實現液密封。水輪箱在其水輪殼體上還設有進水口與出水口,水輪箱的進水口通過水流管道與儲水箱的出水口連通,水輪箱的出水口與灑水機構連通,在儲水箱的出水口與水輪箱的進水口之間的水流管道上還設有控制水流流量大小的水流控制開關。上述手推式灑水車,其中水輪箱的進水口設在水輪殼體的靠近該手推式灑水車的車頭一側的側上部。上述手推式灑水車,還在其水輪箱的進水口及出水口之間設有與水輪箱并接的水流管道,在該水流管道上設有水流控制開關。上述手推式灑水車,其中的車輪包括兩個前輪,每個前輪各自獨立地有一個隨前輪同步轉動的車軸,在每個車軸上各設有一個水輪箱,并且上述兩個水輪箱的進水口均通過同一個水流管道與儲水箱的出水口連通,兩個水輪箱的出水口與同一個灑水機構連通。上述手推式灑水車,其中的車輪包括兩個前輪,每個前輪各自獨立地有一個隨前輪同步轉動的車軸,在每個車軸上各設有一個水輪,并且上述兩個水輪均包裹于同一水輪殼體內部,并且水輪殼體的內側壁與水輪的輪葉實現液密封。上述手推式灑水車,其中的灑水機構包括噴水管和均勻設在噴水管上的噴水孔,其中噴水管的進水口與水輪箱的出水口連通。上述手推式灑水車,其中的噴水管分為兩段,該兩段噴水管的進水口均與水輪箱的出水口連通,且該兩段噴水管均與地面平行。上述手推式灑水車還包括了制動機構和響鈴。上述手推式灑水車,在其車架下部還安裝有磁鐵。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本實用新型通過引入水輪箱結構,使得灑水速度取決于手推式灑水車的行走速度,從而保證了手推式灑水車的灑水量始終保持均勻一致,并結合水流控制開關的調節作用,有效減少了用水量,節約了水資源;2、本實用新型通過進一步將水輪箱的進水口設在水輪殼體的靠近手推式灑水車的車頭一側的側上部,從而將水的重力勢能作用在水輪的輪葉上,使得手推式灑水車向前
行走時,水下流的過程能進一步帶動水輪輪葉的前向轉動,進而為手推式灑水車的前向行走提供動力,減少了人的體力勞動;3、本實用新型通過進一步在水輪箱的進水口及出水口之間設有與水輪箱并接的水流管道和水流控制開關,使得手推式灑水車也能在其所停止的位置處進行灑水,從而完善了其灑水功能;4、本實用新型通過進一步設有制動機構和響鈴,以及用以吸去地面鐵物零件的磁鐵,從而進一步完善了手推式灑水車的結構及功能;5、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簡易方便,有利于推廣應用。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I是手推式灑水車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手推式灑水車的水流管道結構示意圖一;圖3是手推式灑水車的水流管道結構示意圖二 ;圖4是手推式灑水車中水輪箱的水輪結構示意圖一;圖5是手推式灑水車中水輪箱的水輪結構示意圖二。圖中車架I,儲水箱2,水流控制開關3,水流管道4,前輪5,水輪箱6,水輪7,噴水管8,磁鐵9,后輪10,響鈴11,車閘12,閘線13,傳動桿14,踏板15,擋桿16,橫桿17。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如圖I、圖2和圖4所示,手推式灑水車包括車架I、放置于車架I上的儲水箱2和車輪,其中車輪有兩個分別位于車架前部兩側的大的前輪5和一個位于車架后部中間的小的后輪10,車架上設有車把,在儲水箱2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設有與其連通的進水口和出水口。此外,該手推式灑水車還包括水流管道4、水輪箱6、水流控制開關3和灑水機構,其中水輪箱6包括水輪7和包裹于水輪外部的水輪殼體,水輪7設在隨車輪同步轉動的車軸上,并且水輪殼體的內側壁與水輪7的輪葉實現液密封。水輪箱6在其水輪殼體上還設有進水口與出水口,水輪箱6的進水口通過水流管道4與儲水箱2的出水口連通,水輪箱6的出水口與灑水機構連通,在儲水箱2的出水口與水輪箱6的進水口之間的水流管道4上還設有控制水流流量大小的水流控制開關3,上述灑水機構包括噴水管8和均勻分布在噴水管8上的噴水孔,并且噴水管8的進水口與水輪箱6的出水口連通。[0028]在上述結構的手推式灑水車被推動行走而工作時,前輪5通過車軸帶動水輪箱6內的水輪7同步轉動,轉動儲水箱2內的水經水流管道4和可調節水流流量大小的水流控制開關3流入水輪箱6的進水口,并經過水輪箱6的出水口從噴水管8上的噴水孔噴出,完成灑水過程;由于水輪箱6的進水口與出水口之間的水流通道被水輪7的輪葉隔離,所以水流從水輪箱6的出水口流出的速度取決于水輪7轉動的速度,即取決于手推式灑水車的行走速度。手推式灑水車的行走速度越快,水輪7的輪葉的轉動速度越快,從而灑水速度越快,手推式灑水車的行走速度越慢,水輪7的輪葉的轉動速度越慢,從而灑水速度也相應的越慢,若手推式灑水車停止行走,則也相應地自動停止灑水。但無論上述行走速度是快或慢,在同樣的一段灑水路段內,手推式灑水車帶動水輪7轉動的圈數是一樣的,所以用水量也是一樣的,從而保證了手推式灑水車的灑水量始終是均勻一致的。作為進一步的優選,上述手推式灑水車的水輪箱6的進水口可設在水輪殼體的靠近該手推式灑水車的車頭一側的側上部,這樣水的重力勢能便能作用在水輪7的輪葉上,從而在手推式灑水車向前行走時,水下流的過程能進一步帶動水輪7的輪葉的前向轉動,從而為手推式灑水車的前向行走提供動力,幫助減少人的體力勞動。·作為進一步的優選,上述手推式灑水車的噴水管8分為兩段,該兩段噴水管的進水口均與水輪箱6的出水口連通,且該兩段噴水管均與地面平行,在這種結構下,兩段噴水管之間的夾角便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設置。若兩段噴水管之間的夾角為180°,則由于手推式灑水車的前輪5的阻擋,兩段噴水管的總長應限制在手推式灑水車的車身寬度以內;若兩段噴水管之間的夾角小于180°,則就可避免前輪5的阻擋,此時兩段噴水管就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加長,甚至伸到車身以外,以滿足不同情況下的實際需求。實施例二 作為對實施例一的進一步改進,如圖3所示,在上述實施例一的結構基礎上,在水輪箱6的進水口及出水口之間還設有與水輪箱6并接的水流管道,在該并接水流管道上也設有水流控制開關。該水流控制開關通常是處于關閉狀態的,只有當手推式灑水車停止在路段上的某一位置,而此時又需要對該位置進行灑水時,則打開上述并接水流管道上的水流控制開關,使水從該并接水流管道通過,從而實現灑水,而在灑水完成后重新關閉該水流控制開關即可。實施例三作為對水輪箱的進一步的改進,如圖5所示,對于手推式灑水車的兩個前輪5,每個前輪各自獨立地有一個隨前輪同步轉動的車軸,在每個車軸上各設有一個水輪,并且上述兩個水輪均包裹于同一水輪殼體內部,并且水輪殼體的內側壁與水輪的輪葉實現液密封,而對于兩個水輪來說,它們之間的縫隙要非常小,以防止有太多水流從縫隙間流過。通過采用上述結構,手推式灑水車的兩個前輪便可以實現各自獨立地轉動,并分別帶動各自車軸上的水輪轉動,這樣有利于手推式灑水車的自由行走、轉彎和轉動。為進一步改進上述結構中因兩個水輪之間的縫隙而導致的少量水流泄漏,兩個水輪其實還可以分別單獨地由各自的水輪殼體包裹,即在兩個前輪的各自獨立的車軸上分別設有一個水輪箱,這兩個水輪箱的進水口均通過同一個水流管道4與儲水箱2的出水口連通,這兩個水輪箱的出水口與同一個灑水機構連通。除上述結構外,本實施例的其余結構與實施例一相同,不再重述。實施例四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上述實施例一的結構基礎上,手推式灑水車還包括了制動機構和響鈴11,并且還在其車架I下部安裝有磁鐵9,用來吸去地面上的鐵絲、鐵釘等雜物以及遺失的鑰匙、鐵物小零件等。手推式灑水車的制動機構包括前輪制動機構和后輪制動機構,可采用現有技術下的多種結構形式來實現,例如如圖I所示,對于前輪制動機構,可在車把上安裝兩個車閘12,分別控制左右兩個前輪5。車閘12連接著閘線13,閘線13連接著傳動桿14,傳動桿14由支架固定,且傳動桿14上有前輪閘皮,當平時不剎車時彈簧作用于傳動桿14使其遠離車軸,當進行剎車時,車閘12通過閘線13帶動傳動桿14,進而拉緊閘皮,咬住車軸,實現剎車。左右兩個前輪的制動結構可完全一樣。對于后輪制動機構,可采用腳剎方式,在手推式灑水車上設有用于腳剎的踏板15,踏板15下設有擋桿16,并且在后輪10處分布著橫桿17,當需要剎車時踩下踏板15,踏板15下的擋桿16便接觸并作用于橫桿17,從而阻礙后輪10轉動,實現剎車。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
和實施例作了詳 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和實施例,在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1.一種手推式灑水車,包括車架、放置于車架上的儲水箱和車輪,在儲水箱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設有與其連通的進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該手推式灑水車還包括水流管道、水輪箱、水流控制開關和灑水機構;水輪箱包括水輪和包裹于水輪外部的水輪殼體,水輪設在隨車輪同步轉動的車軸上,并且水輪殼體的內側壁與水輪的輪葉實現液密封;水輪箱在其水輪殼體上還設有進水口與出水口,水輪箱的進水口通過水流管道與所述儲水箱的出水口連通,水輪箱的出水口與灑水機構連通,在儲水箱的出水口與水輪箱的進水口之間的水流管道上還設有控制水流流量大小的水流控制開關。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手推式灑水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輪箱的進水口設在水輪殼體的靠近該手推式灑水車的車頭一側的側上部。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手推式灑水車,其特征在于該手推式灑水車還在水輪箱的進水口及出水口之間設有與水輪箱并接的水流管道,在該水流管道上設有水流控制開關。
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手推式灑水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輪包括兩個前輪,每個前輪各自獨立地有一個隨前輪同步轉動的車軸,在每個車軸上各設有一個水輪箱,并且上述兩個水輪箱的進水口均通過同一個水流管道與所述儲水箱的出水口連通,兩個水輪箱的出水口與同一個灑水機構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I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手推式灑水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輪包括兩個前輪,每個前輪各自獨立地有一個隨前輪同步轉動的車軸,在每個車軸上各設有一個水輪,并且上述兩個水輪均包裹于同一水輪殼體內部,并且水輪殼體的內側壁與水輪的輪葉實現液密封。
6.根據權利要求I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手推式灑水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灑水機構包括噴水管和均勻設在噴水管上的噴水孔,其中噴水管的進水口與水輪箱的出水口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手推式灑水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水管分為兩段,該兩段噴水管的進水口均與水輪箱的出水口連通,且該兩段噴水管均與地面平行。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手推式灑水車,其特征在于該手推式灑水車還包括了制動機構和響鈴。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手推式灑水車,其特征在于在該手推式灑水車的車架下部還安裝有磁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推式灑水車,包括車架、儲水箱、車輪、水流管道、水輪箱、水流控制開關和灑水機構,其中水輪箱包括水輪和包裹于水輪外部的水輪殼體,水輪設在隨車輪同步轉動的車軸上,水輪殼體上設有進水口與出水口。該實用新型通過引入水輪箱結構,使得灑水速度取決于灑水車的行走速度,從而保證了灑水量始終保持均勻一致,有效減少了用水量,節約了水資源,通過進一步將水輪箱的進水口設在水輪殼體的靠近手推式灑水車的車頭一側的側上部,從而使水的重力勢能為手推式灑水車的前向行走提供動力,減少了人的體力勞動。
文檔編號E01H3/02GK202705977SQ20122042078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3日
發明者鄒國龍, 穆馳, 姬祥, 艾文舉 申請人:鄒國龍